學達書庫 > 類書 > 永樂大典 | 上頁 下頁 |
卷一萬一千九百五十四 頂 |
|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九百五十四 十九梗 頂〈灌項經四〉 〈灌頂召五方龍王攝疫毒神咒經第九 聞如是。一時佛。游王舍大城。竹林精舍。與四部第子。眷屬圍遶。天龍八部。悉來集會。佛為說法。垂欲竟時。〉 〈於是阿難。從座而起齊整衣服。稽首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維耶離國癘氣疾疫猛威赫赫猶如熾火中毒病者頭痛寒熱。百節欲解。穌者甚少。〉 〈死者無數。世尊大慈。湣加群生。願為救護。使得穌息。不遭苦患。病癒熱除。複為說法。使得至道。 佛告阿難。維耶離國中。所以遭此疫毒病者。是其〉 〈國人。多殺群生。無有慈心。以殺獵為業。是諸獐鹿。麋塵禽獸。熊羆之屬。有智慧者。作是誓願。願我來世。墮鬼神中。願為鬼殃。銜火燒人。有犯觸我者。〉 〈若殺若縳。強取我者。我當放火。燒其山野。及所居村舍。於我有怨悉令被害。令諸眾生。不得蔵匿。是故阿難。當化導一切。令其慈仁。勿殺群生。普慈〉 〈一切。受持禁戒。行於十善。若能如此。可得至道。 佛又告阿難。其世間人。遭諸火殃。或燒一家。乃至五三十家。或燒一裡。乃至五三十裡。或燒百里。〉 〈乃至五三百里。或燒千里。乃至五千萬裡。如此因緣。不可稱數。與此眾生。有業緣者。必為火殃之所燒害。是故不可避蔵得脫。以是因緣勿行殺獵。〉 〈化行十善。可得至道。 佛又告阿難。此國中人。又網水中。黿鼉魚鱉。雜類眾生。不可稱數。而噉食之。以為美膳。諸眾生等。有智慧者。各各懷忿。願我〉 〈後世墮大海中。作毒蛟龍。吐種種毒氣。猶如雲霧。以害維耶離國中人民。食我肉者。使病不死。痿黃困篤。從死得生。殺我命者。毒著便死我今先敘。〉 〈彼諸因緣。然後召五方諸大龍王敕。語之曰。莫令諸小毒龍。害於人民。各使攝毒還其處所。解其罪福。攝取惡毒。不復為害令一切人民得離病惱。無複〉 〈厄難。拔度生死。得𣵀盤道。阿難白佛。唯願速說。五方龍王名字隨方所攝。諸小憋龍。吐惡毒氣。害於人者。使其檢校。不行諸毒。維耶離國。受苦如是。〉 〈唯願世尊。一一解說。令彼眾生。得說厄難。解脫彼苦。得聞法音佛告阿難。汝當諦聽諦。受東方青龍神王。其上首者。名曰阿修訶。七七四十九龍王。〉 〈典領東方小龍伴侶七十萬億山精雜魅毒病厄難。皆當說其名字護病者身。使小龍攝毒不害病者使身中諸毒自然消滅。病癒熱除平復如本。〉 〈佛圖那龍王。三物都路龍王。婆攬摩龍王。三物弗路龍王。因台羅龍王。婆伽婁龍王。摩伽婁龍王難陀那龍王優缽難陀龍王修陀利舍龍王。婆修〉 〈只龍王。德叉迦龍王。陀婁盧龍王。婆婁盧龍王伽婁盧龍王沙梁瞿龍王思利曼陀龍王。思棃幹陀龍王。思利婆栗陀奴龍王。思棃跋陀龍王。阿婆〉 〈盧龍王。思婆盧龍王。修婆睺龍王。須彌㬋龍王。修彌弗多羅龍王。旃陀羅弗多羅龍王。那栗陀奴龍王。伽栗蛇奴龍王。苾蛇陀奴龍王。思普陀奴龍〉 〈王婆利沙奴龍王。毗摩婁龍王阿棃伽思棃沙龍王。婆伽棃思龍王。竭波思利沙龍王。伽婆思棃沙龍王。無勒思棃龍王。害坻思棃沙龍王。竭陀羅〉 〈婆棃俱龍王。蛇那栗陀龍王。質多斯龍王。質多勒又龍王那某旨龍王。阿羅婆婁龍王。某旨鄰陀龍王。阿勒浮龍王。思棃龍王。思棃祇古龍王。攬菩〉 〈盧龍王。 佛告阿難。南方赤龍神王。其上首者。名那頭化提。七五三十五王。典領南方五十萬億諸山精魅鬼。二十萬億憋小龍輩。吐毒氣者。害於〉 〈人民。令其攝毒。莫複害人。有得病者。皆當呼此龍王名字。令諸萬姓。休息安寧。病消熱除。龍王施命。 只利彌龍王。阿那俱龍王。阿難陀婁龍王。害〉 〈多蓋朱龍王。曼陀俱龍王。水迦婁龍王。伊羅跋陀羅龍王。傷瞿龍王。阿婆羅婁龍王。阿多但龍王。複波伽多俱龍王。波羅提浮龍王。那羅耶㝸龍王。〉 〈達波婁龍王。毗無龍王。阿勒又龍王。思羅婆睺龍王。強伽那龍王。思度龍王薄蒭龍王。思陀龍王。茫伽婁龍王。毗大都龍王。修波羅坻度龍王。毗羅〉 〈婆奴龍王。陀羅難陀龍王。跋陀羅龍王。尼彌陀婁龍王。修跋陀羅龍王。修𣑽陀羅龍王。波羅旃陀羅龍王。陀婆伽羅龍王。徒菩北多俱龍王。佛告〉 〈阿難。西方白龍神王。其上首者。名曰訶婁薩又提。三七二十一龍王。典領西方九十萬億諸小龍輩。及山精魅鬼。十二萬億。有疾急者。喚是龍王名〉 〈字之時。是諸小龍。各攝惡毒。不害萬民。長得歡樂。眾病除愈。平復如本。徒菩魯嘻多俱龍王。摩利龍王。斯為多俱龍王。阿勒多龍王。敗兜多羅龍〉 〈王。跋陀羅波兜龍王。肫頭毗龍王。安婆羅坻陀龍王。半陀修都龍王。提棃坻頼兜龍王。毗婁勒俱龍王。毗婁慱叉龍王。毗舍羅摩龍王。賖加某伽龍〉 〈王。旃陀婆耶龍王。習陀無那龍王。半蛇婁龍王。半蛇周婁龍王。波羅獨都龍王。便頭龍王。優婆便頭龍王。 佛告阿難。北方黑龍神王其上首者。名〉 〈曰那業提婁。四七二十八龍王。典領北方百億諸小龍輩。及山精魅鬼。十三萬億。毒病疾厄恐怖之日。喚是龍王名字之時。諸小龍輩各攝毒氣。不〉 〈複害人。萬民安樂病苦消除眾善補處龍王力也。 波利俱龍王只遮尼俱龍王。伽蛇那俱龍王。深林婆俱龍王某栗那瞿曇龍王某羅摩奴須龍〉 〈王。尉多羅摩㝸藪龍王阿摩㝸婁龍王佉伽婁那龍王曼陀羅俱龍王尉多祺龍王。阿羅婆羅龍王摩那摩㝸龍王毗住龍王伊陀婆婁龍王摩那〉 〈思龍王只羅哆俱龍王。伽毗盧龍王。思婆婁龍王。慰波留龍王恒伽懼龍王。跋陀摩㝹龍王。木叉俱龍王。婆羅木叉龍王俱佛提龍王。甘露羅思和〉 〈婁龍王。伊羅彌丘龍王。難陀優婆難陀俞龍王。 佛告阿難。中央黃龍神王。其上首者名曰闍羅波提。四七二十八龍王典領中央諸小龍輩六十萬〉 〈億及山精雜魅鬼十二萬億若諸人民。憂悲衰惱。變恠眾災。水火之厄。諸恠屢生。應當寫上龍王名字。各隨所主。猒除萬恠。令其消滅。呼是龍王名〉 〈字之時。是諸小龍。山精雜魅。即便隠毒。不復害人。萬民歡樂。國土安寧。雨澤以時。民無荒亂。人王喜悅。稱善無量。 阿周都龍王。波利伽留龍王。修〉 〈某丘阿陀含龍王。幹陀阿婁龍王僧伽婁龍王。提梨阿彌婁龍王。周修訶龍王。那頭伽提那龍王。訶數薩伽提龍王。那僕提婁龍王。那速提龍王。薩〉 〈迦陀耶龍王。優耨薩龍王。禪然薩龍王。阿宿提龍王。娑伽羅龍王。和修吉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薩迦陀耶那伽龍王。優耨達龍王。禪然薩龍王。阿〉 〈宿羅龍王。娑伽羅龍王。和修周龍王。阿那婆達龍王。摩那斯龍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佛告阿難。是為召龍王名字。如是我敕諸方大龍王等及〉 〈山精魅鬼。攝諸小龍。五色之氣。雲霧毒害。侵陵萬民。我以敕竟。龍王受教。魅鬼亦然。便攝小龍。使不行毒。害於人也。龍王歡喜。受吾教命。歡喜奉行。〉 〈佛告阿難。我說是五方龍神王竟。於此眾中。誰能施行。召五方一伯六十一諸龍王名。逐諸小龍。及山精魅鬼。使攝其毒。不復得行。嬈於人民。使諸〉 〈國土無病苦者。毒氣既除。人民歡樂。我法興隆。魔道隱閉。諸毒消滅。聖眾能化靡不受行時佛世尊。唱是語已。大眾寂然。默無言者。於是眾中有一〉 〈少年。比丘名曰。禪提從座而起胡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阿難。今日于大眾中請於如來說是五方召龍神咒世尊以說召龍王竟欲令諸比丘輩。〉 〈宣天尊言。使此法言。流演世間。禪提比丘。不以愚憃。今當承佛威神之力。往彼維耶離大城之中。說今如來所說龍王。無上神咒。說是語已。受天尊〉 〈教禮佛而去。 於是禪提比丘。往彼維耶離大國之中。救治人民。諸疾病者悉得除愈百姓歡樂。喜慶無極。如是漸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豪姓之〉 〈屬悉皆供養為起精舍。四事供養。無所乏少。人民無憂。毒氣不行。是禪提比丘住是國中二十九年以佛世尊。所說召龍摩訶神咒化導人民悉皆〉 〈奉受常為四輩之所供養。乃至命𣧩。未曾休息。 是禪提比丘。命𣧩已後諸弟子輩以香樵薪焚燒其身。收取舍利。起於塔廟。禪提比丘。命終之後。〉 〈毒氣復興。疫病眾多。死亡無數。無人救療。是諸人民。作是念言憶我本昔。有禪提比丘誦說如來。召龍神咒設有病苦。皆悉除愈。今已命過我今遭〉 〈厄誰救我者即便奔趣往至禪提。先精舍所。到彼住處。見禪提比丘。所嚼楊枝擲地成樹樹下有泉水。諸人民輩。即禮拜此樹。如見禪提在世無異。〉 〈折此樹枝取下泉水還歸到家。以楊柳枝。拂除病者。以水灑諸病人。悉得休息。身體清涼。百病除愈。於是國中。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四輩人民。有病〉 〈苦者悉皆往彼故精舍所取此楊枝。並取泉水。浴洗病者灑散五方。諸魔惡鬼毒氣消亡辟除眾惡。萬事吉祥。 賢者阿難語諸四輩。言不但禪提〉 〈比丘行是神咒有效驗也昔南天竺。有一居士。名求若先。奉持五戒。守行十善。亦複誦是如來所說召龍神呪。時世饑窮。求若先居士。遊他國土。以〉 〈求衣食。漸漸遊行。至迦羅葉國中。往釋印迦羅越舍。時是長者。家門之中。一百餘口。為此雲氣毒病所羅。得病之人。有死有穌。居士既到。諸有病者〉 〈悉得除愈。釋印迦羅越。耳自得聞。諸鬼神輩。更相語言。我前本時。欲令此國。疫氣流行。病者使死。不令得活。今者遠方。有神人居士。從天竺來。口中〉 〈誦習如來所說。召龍灌頂微妙法術。我今當往無人之處。攝取毒氣。不能得行。一鬼語言。何故爾乎。一鬼答言。迦羅越舍。車屋之中。有此神人。誦習〉 〈呪術。本欲行恚。而今不能。不去何待。若留住此。為彼神人之所傷害。於是以後諸鬼神輩。各各惶怖。兩兩相牽。三三相隨。五五相逐。馳走而去。往彼〉 〈山谷無人之處。各自隠藏。不現身形。從是以後。毒氣不行。國中人民。有病苦者悉得差愈。國王流聞迦羅越。有是神人。便嚴駕車乘。往到其所。到已〉 〈前拜。而問訊言。何來居士。乃有如此微妙聖術。居士答言。南天竺來。居士名何。答言。求若先王將居士。往到宮中。七日七夜。作倡妓樂。而娛樂之。設〉 〈種種美饍。金銀珍寶。衣服數通。而施與之。求若先居士。為王說法。示教利喜。王聞法音。喜踴無量。國中人民。無不獲福。王於是後。遂與居士。相將往〉 〈到。竹林精舍。禮拜世尊。作禮畢訖。卻坐一面。佛為說法。王及臣民。靡不歡喜。各隨本緣悉得道跡。於是阿難。又告四眾。今佛世尊。說是灌頂。召龍神〉 〈咒。不但為今維耶離也。標心乃在像法之中。千歲之末。佛法說滅。魔道興盛。當有惡王。斷滅三寶。使法言不通。壞塔滅僧。五濁亂時。為是當來。諸眾〉 〈生輩。演說此法。示于未聞。普使宣傳。流布世間。人民受者。不遭患難。眾病除愈。死得畀天。 阿難又言。諸四輩弟子。若有國土。有疾厄者。橫為邪神〉 〈諸惡龍輩及諸山精。銜火燒人。又吐惡毒。侵陵萬姓。有此災變。不吉祥時。當澡口清淨。受行齋戒不食五辛。不得飲酒噉肉。當禮十方佛。懸繒旙蓋〉 〈請召眾僧。一日七遍。轉是召龍大神咒經。邪氣雲除。眾善集身。觧釋病者熱毒消除。疾苦得愈。獲吉祥福。賢者阿難。又複告言。諸四輩弟子。若疾厄〉 〈之日當以香泥泥地然十方燈。散雜色華。燒眾名香。兜婁婆畢力伽。沉水膠香婆香安息香等。燒是香時。亦能使魔隠蔵不現。不復害人。即得吉祥。〉 〈萬病除愈。 佛說經竟。四眾人民無不歡喜。釋梵諸天。以好香華供散佛上以為供養阿難問佛言說。是語已。當何名之。雲何奉行。佛言阿難。此經〉 〈名為灌頂。召龍大神咒經。又名行經之人。因緣本事。大眾人民。天龍鬼神聞經歡喜作禮奉行。〉 〈灌頂梵天神策經第十聞如是一時。佛在因沙崛山中。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薩三萬人。 佛為天龍八部說法。人民鬼神。各隨業緣。得道不同。〉 〈說法既竟。於是𣑽王。從座而起。長跪合掌。而白佛言。 世尊。我于眾生有微因緣。多歸依者。又見人民。悉受苦惱。心中疑惑。不能決了。今欲承佛威〉 〈神之力。出𣑽結願。一百偈頌以為神策。唯願世尊。許可此事。複作是言。我常見諸異道輩。九十五種。各有雜術。為人決疑。而今世尊。正覺最上。更無〉 〈此法。是故啟問。唯願聽許。 佛言梵王。善哉善哉。汝能為未來五濁惡世像法眾生。多諸疑惑。信邪倒見。不識真正。汝既慈悲。欲為說者隹也。梵王〉 〈我助汝喜善也。梵王隨意演說。梵王聞佛讃歎策經。歡喜踴躍。即於眾中。語四輩言。今我梵王。承佛威神。演說上經。一百偈頌。以示萬姓。決了孤疑。〉 〈知人吉凶今以此偈。而說卦曰。 若聞佛咒法。百魅皆消形。舍宅得安隱縣官不橫生。回向無上道。梵天常相營。仕官得高遷。世世獲佳名。既能有〉 〈好志。不能卒其本供養不專一。功德日減損。前行已不善改更亦不晚。今悉令吉利。祿位自然反。先身無福慶。是故墮罪中。不信於三寶輕笑慢世〉 〈雄。現世獲苦惱。從此致命終。積罪如山丘。業報真無窮。若欲覓福佑懴謝燒眾香帝釋常扶助。所向皆吉祥疫毒自消除。至終無遺殃世世享其福〉 〈生得升天堂恐此事不成。終為人所發。喪死非一人哭泣彌年月魔邪之所作。遂便從此沒若能念三寶。更得無遺穢汝常好情性。何故生怨惡輕〉 〈笑於沙門謂之如寄託。世世得其報。終為邪所掠出道逢官家恒為吏所縛念汝少孤苦。竛竮在道門。正心相和順勿令他生怨報心無虧盈祿位〉 〈加子孫。安隱無疾病當知𣑽天恩。既已墮罪中又以罪誤人殃注相連結皆是宿世因可共修正行專意習精勤保此得解脫遠離地獄身不欲行〉 〈仁義欺詐常為先若入江海中逢風不得前縱逸隨流浪風波覆其船。沉溺在水中。性命豈得全既有佳善心又有好名祿修于諸正行世世蒙其〉 〈福安隱而無為親友亦歡穆。發願無不果所求皆應速若欲遠治生求覓諸財寶。莫行不善心。中路見不好專心念於佛疾得無上道世世獲果報〉 〈安隱壽得老。貢高作魔師。教人殺眾生。苦報既無窮。一到入幽冥。邪鬼不能佑。桐橫百端生。可歸於三寶。能拔罪苦名。一子行五逆。為汝作桐殃。刼〉 〈奪人財物。離散失骨骸。當在空野中。枯露不得埋。世世不見好。地獄中徘徊。已能有好心。便宜盡其功。何為寂寞住。徒勞守於空。若必成其願。受報〉 〈亦無窮。世世所生處。常在天人中。所遇皆不好。每每不從意。此是心不淨。故與如斯事。不肯悔其過。將欲求何冀。若能盡心持。祿宦自然至。每見不〉 〈良人。事事皆悉好。恐是罪未至。此榮非長保。一報墮地獄。出入生憂惱。世間愚劣人。意謂。當至老。一身既獲好。親友亦欣欣。常見梵釋眾。與之為等〉 〈鄰意業亦滋茂。道心亦日新。萬物皆有報。豈不習精勤。遂為賊所得。剝奪失珍寶。奉法莫進退。如是致不好。從今可更改。崇敬於三寶。魔邪皆馳散。〉 〈眾魅不能惱。汝昔有慈悲。割口飯賤人。羸老得救命。色力具足鮮。湣念眾生故。濟物常在貧。尋得歡樂報。當在明年春。奉法不堅意。迷惑信魔邪。邪〉 〈見殺眾生。百魅皆得祠。墮罪入地獄。億刼無出時。悔過於三寶解脫無狐疑。汝欲居此宅。大凶不可止。子孫多零落。災火四面起。每每見不好。牛犢〉 〈悉疫死。梵天語汝實。移可安隱耳。其福何烔烔。乃致於鳳凰。麒麟為汝感。聖王亦來翔。難有世無雙。諸天散華香。得報獲其功。百事皆吉祥。造心既〉 〈不清。梵天所不護。出門逢毒狼。坐自生桐故大小互相向。晝夜懷荒怖。何不奉正真。自獲安隱度。等心施於人。獲報無窮已。相與種福田。減割於身已〉 〈慳悋懷貪惜。坐守財物死。佈施持清戒。世世從緣起。汝有往福田。後便致富貴。令現人所敬。德行亦鬱鬱。高顯而無比。眾中之大師。壽命亦延長眾〉 〈聖為等類。汝雖有廣慮。不知念無常。作善得其福。作惡得其殃。禮拜向三寶。供養散華香。釋梵相擁護。萬事皆吉祥。是人福力多。每每蒙神護所求〉 〈自如意。無不安隱度。必無他險難。名聞亦流布。釋梵口所說吉祥不相誤。汝有諸兒子。一子五逆惡。為汝作𥚟災。恒為人所薄。嬈亂生罪過。魔鬼互〉 〈來作疾病不呪治一以香湯藥。師有所言說。憶在不失亡。修作諸福德魔邪自消蔵。但當禮三寶。正念魔敢當。今汝得財寶。然後亦吉祥種惡得其〉 〈殃闔家悉疾病。困者非一人。乃得慮滅性。皆是先世因所以致危命。若能悔今身。災邪悉流迸。汝是不吉人。故使居此間。中有魔魅鬼。恒來相留連〉 〈三魂及七魄系縛在空山。恍惚既不定終當墮深淵產乳悉通利男女皆聦明。梵天說神策魔邪不得生專心向正覺禮拜無虧盈漸漸增其福祿〉 〈位自來榮。前可寄財物。本不令生長何忽說欺詐過失非一兩可還此財寶造經及形像輙生輕慢心必當墮羅網五逆欺君父謂之是長保恐此〉 〈有業報世世生煩惱意業所纏綿是以不見好。子可自改心。歸依無上道。我念汝一身飄泊在軍中君主相護念保令結始終入陣常獲勝。意勇必〉 〈有功此是梵天助。勢力長無窮。為人懷弊惡。坐此危身命五逆誣君父。恒與財利競諸天所不護兒孫悉流迸善當學忍辱。莫恣於情性。莫信於邪〉 〈師。欺詐多誤人但當一心念保離罪咎身。今雖見不好。後當生福因數可悔眾穢正覺度苦人汝欲貨雜物所向皆吉利。但當勤精進。財物自如意。〉 〈牛馬豬羊犬長益而昌熾疫鬼不得便善神為汝記雖言奉三寶。不行恭敬心破齋毀經戒言輙生醜音。輕慢于神明罪報不可任。每行不善意死〉 〈入地獄深。汝家有十人五逆無反復。口舌相闘亂。言音難盡究。治生不獲利畜養不滋茂。懷惡終不滅。梵天所不佑大義有此人。何為江湖間。可還〉 〈入親裡自然得高遷。今日雖未獲。必當在來年。家室歡且樂。然後信梵天汝常信罪福。反作不善事。空言畏無常。無修改更意。今者意不專。便不獲〉 〈吉利梵釋語汝實慎勿生疑思人能奉最勝。正覺第一道。但當念經戒。魔邪不能惱眾魅不能幹善神常相保。愛法如珠玉。入惡無不好。人欲奉三〉 〈寶。歸正卻眾邪。意中不理盡。魔邪悉來加。嬈觸作諸恠。𥚟至必不賖。災耗連日生。負罪如恒沙。財物不可保。分散理無常。慳貪懷嫉妬。世世受其殃。〉 〈吝惜不佈施。坐守財物亡。欲避路無從是名不吉祥。自言通道德。精進常自守。內心懷不吉。後身墮餓鬼。罵詈無本末。謂師是老叟。傳語後世人。師〉 〈恩不可負勤修於人務。福祿及子孫。如是之報應。皆由宿世恩。出入常見好。流布于宗門。世世所生處。梵釋相喧嘩。神道有大小。勿生不信心。人亦〉 〈有貴賤。宿命所延任。何故助小魔。貢高發疑音。但當平等觀。子息如甡林。所求多罣礙。疾病不得愈。晝夜生憂惱。泣淚如雲雨。神策度世難。梵天之〉 〈所許。齋戒修法會。心求自得敘。父母行不善。子孫多死亡。最後生一兒。複為人所傷孤獨無依怙。泣涕痛心腸。漸漸生不吉。尋複遇𥚟殃。子有好心〉 〈行奉法悉具足。君主相護念。視之如珠玉。正念皆如此。梵釋相營逐。是語皆謂可順從心所欲。此人勤精進。持戒又具足。三歸五戒神。乃有三十六。〉 〈常隨共擁護。所願無毀辱。但當修善行。死不入地獄。回邪奉正法。無不獲善報壽命亦延長。財物不虛耗。世世蒙其福吉利自然到。色力常鮮潔。吐〉 〈氣亦清妙。雖欲信正覺。無有堅固本。奄忽遭𥚟橫。心中生退轉。邪師之所欺殺生求增損。既不專一心。必不獲利反夫人懷憂惱必有不好想。財物〉 〈從此散棄減日增長梵天說神策。悉好無疑象。三界度苦人。解脫八羅網。殺生多夭命噁心亦如斯。剝奪人財物。唯得以為佳。此人億劫來今身不〉 〈自知。竊盜非好名。真是不足為。事師當如法。勿有懈怠辭。背叛設輕慢。罵詈生狐疑災厄從中至。卜易問良醫𥚟害自然生。未有欣樂時。何不奉正〉 〈覺。歸命自髮露。悔過洗噁心。無不獲濟度。心行既不定。不為神所護。宗室多死亡。夜見惡夢窹。所作輙不善。還自中其身若能歸正覺解脫罪苦身。〉 〈魔邪之所作。鬼魅之所親。僻錯好罵詈。動起驚四鄰墮落于水中。魂魄隨浪流作鬼屬河神。長有萍泊憂。苦謫不能堪。複還從家求。災耗四面起。生〉 〈見無盡休。前行作五逆常不信正真。邪心逐異道無事懷餘因宗室相嫌恨。小語呼天神。怨對相牽引。眾墮地獄身。汝家多財物。咒咀更相欺。今日〉 〈得重病。皆是宿生疑。湯藥不得行。此病不可治。大小亂相向。諸神不護之六畜疫所害。非是人所治。皆從業緣報。綺語多所欺。不孝違歸父。常自懷〉 〈狐疑。一到入地獄。億劫無出期。精進莫殺生。殺者心不仁。後罪短命死。不得複人身。拘羅諸道過。苦惱不生欣。正命不放𥚟。專心畏於神。軍中何足〉 〈貪。刀兵若在頭。四面無所見。唯有諸髑髏。但當念道德。何能為他憂。保還得安隠。不使空勞軀。汝前取婦時。相視如鴛鴦。和合共為家。必令保久長〉 〈不悟忽中道。便欲相天傷。鬥諍不脫時。財物亦消亡。正覺久滅度。沙門承遺教。苦行修功德。受訓金顏貌。濁世罪眾生。輕賤為未效。百事不吉祥。坐〉 〈生諸殃考。夫欲修仁義。皆應淨心行。常念於正覺。世世不遭橫。三界拔苦惱。宗族蒙福慶。自歸無上道。所生值眾聖。常念受罪人。獲報得命天。不見〉 〈好可論。𥚟害相纏繞。眾魔共嬈試。邪心增其表。殺生祠諸鬼。業報真不少。改更歸魔道。必當破汝家。子孫多疾病。恒與官相羅。治生不得利。無事生〉 〈罪瑕。緣汝業行惡。誤計信於邪。所作不如法。恒與惡相連。所求垂應得。忽更致流遷。往往非一事。悉是罪所延。𥚟至亦不賖。必當在來年。專心既不〉 〈定。夜臥生夢悟。唯見罪自纏。不見受福路。財物悉流散。傾家無歸訴。若能奉正覺。終身不遭遇。一母生十子。房室各各立。長大計業異。毫利不相及。〉 〈恩愛起闘亂。財色致憂悒。兩舌相誹謗。縣官相連習。常見愚劣人。不信於三寶。縱逸無所畏。殺生而無道。怨對自在近不得終耆老。若能不為此。每〉 〈事無不好今此無知人飲毒求自活。殺生禱祠神。意怙為恃頼。友逆不恭敬適意以為快。天神不營護眾魔作禍害。車牛出入行前後皆吉利。神母〉 〈與汝願。所作悉如意。但當弘自心。勿思眾魔事。所向無罣礙。仕宦自然至。善行多恩福。祿位自顯昌。常無疾病憂。所作皆吉祥。游處他方土。善神自〉 〈扶將。親友蒙其佑。樂報真未央。疾病常除愈。魔鬼不能加。善心向三寶福祿自無遐。功德漸漸勝。流布宗室家。正真定可修。莫信於眾邪。但當念修〉 〈善。慎勿行五逆。雖為吏所呼。縣官不能責。慈心念清淨。能拔諸憂厄。如水洗塵滓。惡氣無遺跡。何忽壞道心。邪行以自立。輕慢於三寶。謂言是不急。〉 〈世世受其殃。相見輙號泣念子獲其報。地獄實難入。五逆無所知。至老無兒息。禱祠天下神。十方皆周極。遂不果其願。魔魅所隠匿。乃至世世生。不〉 〈得所求力。忽與惡人好。致令生闘諍。呪咀汝兒子。𥚟熾如火盛。遂為災所害。危厄兒身命。三寶可歸心。梵天懷欽詠。念此孤遺子。一身在軍中。遠離〉 〈舊鄉土逍遙逐異風。雖在他封境。梵釋所興隆。言歸保安隠。親友亦歡顒。慎莫懷憂愁。福德至無窮。官祿自到前。更生升天宮。鹹同識宿命。皆習眾〉 〈聖風。庠序而無為。積福致興隆。莫作不善行。信義當溫厚。積財不欲施。諫言不肯受。奴婢作口舌。無事生怨咎。慳貪所結縳。竊盜言無有。汝欲結姻〉 〈媾。才技不具足。既無好行跡。天婿不拘錄。常懷輕賤心。每言輙毀辱。進退無宜禮。怨恨聲相續。何意相闘諍。口舌紛紜生。縣官更互起。憂苦輙身嬰。〉 〈悔過滅罪垢。梵釋常相營。終命升天堂。善神悉來迎。華色不久停。會當有萎落。人生如電過。恒恐奄忽著。憂畏長時有。歡樂暫纏縳。婚娶當及時。必〉 〈好莫前卻。汝昔有恩福。神明所佑佐。令汝有男女。強健無轗軻。不能重修善。還奉正道化。必當獲福利。跡行無穢汙。汝昔歸三寶。至心皆清淨。中為〉 〈人所誤。回心向邪影。意業起煩惱。邪心自然秉。還反向正真。梵天乃摠領。前世無福田。今身不獲好。所作不吉祥。終日懷憂惱。罪報既無窮。可歸於〉 〈三寶。持戒不毀犯。自致無上道。愚癡不信法。縱逸無所畏百苦纏身形。出輙遇𥚟祟。誹謗說人惡。善事則隠諱五逆無慈心。後墮畜生類。精勤奉正〉 〈其。晝夜修六度。齋戒消魔魅。功德亦。流布。行善無惡緣。戒神常擁護梵天說神策。吉祥不相誤汝欲入山林求取諸果藥。直心行四等豺狼為退卻〉 〈伏蔵及珍寶。悉令汝經略善神相營衛。不令有遺落汝欲案禮法。惡子嚴教呵。朝夕禮三寶。情性令柔和。譬如有大樹覆陰甚眾名。汝莫自促促。保〉 〈令事無他。人生於世間。各有宿身緣負債作奴婢。罪根相牽連以償其宿罪。世世有對怨。斯由宿身來。積行相纏綿若能專精進。便當安一心。世世〉 〈得福報。終不入魔林現在無罪垢功德日滋深子孫樂相向祿位自求任。子欲遠治生。慎莫信他語。但正一心念釋梵為等侶所求自如意。大利天〉 〈當與。存情向三寶。眾聖之所許慎莫作偷盜偷盜非好名。貪心取他物後報作畜生。以償其宿罪輪轉靡不經出入不自由鎖械其身形 佛語梵〉 〈天汝今以為一切人民說此神策竟利益一切功德不少令諸疑感。各得開解我今當演善神灌頂章句以為勸助若有人民開策之者或信不信〉 〈令得正念。使一切魔不得破壞生嫉噁心。設有惡意。自然消滅。說是語竟。梵王請佛。唯願說之。於是世尊。即說灌頂。無上偈頌。神名如是。地神畢〉 〈栗絺毗。水神阿婆提婆哆。火神帝沙陀提婆哆。風神婆由馱提婆哆。山神阿迦奢提婆哆。三頭神坻梨屍棄提婆哆。六眼神毗摩提婆哆。五頭神般〉 〈蛇屍棄佛告阿難。梵天王等。若四輩弟子。欲為策法。當以竹帛書此上偈。以五色彩。作囊盛之。若欲卜時。探取三策。至於七策。審之無疑。澡漱口〉 〈齒。莫食狗肉及噉五辛。出策之法。不得過七人。後說探者。眾事不中不語人也梵王說已。佛於眾中。印可善哉。四眾聞說梵王神策。淨心歡喜。作禮〉 〈奉行。〉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九百五十四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