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永樂大典 | 上頁 下頁 |
卷五千二百四十五 遼 |
|
永樂大典卷之五千二百四十五 十三蕭 遼 遼州 〈建置沿革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禹貢冀州之域周戰國屬韓。秦為上黨郡漢為〉 〈𣵀縣地屬上黨郡後漢因之晉屬樂平郡隋開皇十年于轑陽故城置遼山縣屬並州唐武德三年分並州之樂平等四縣置遼州。治樂平縣六年〉 〈自樂平移於遼山縣以榆州之榆社平城二縣為屬邑八年改箕州先天元年改儀州天寶元年改樂平郡乾元初複為儀州五代梁開平三年複〉 〈為遼州宋熈寧七年廢隸平定軍元豐八年複置遼州金天春二年移城于近南二裡今治是也元屬平陽路〉 〈本朝洪武九年直隸山西布政司 遼山縣 漢𣵀氏縣地屬上黨郡。後漢因之。晉改轑陽縣屬樂平郡。元魏太武併入武鄉明帝置遼陽縣。北齊省〉 〈隋開皇十年置為遼山縣。屬並州十六年屬遼州。大業初州罷屬太原郡唐武德三年複屬遼州六年自樂平移遼州治于此宋熈寧七年州罷。隸〉 〈平定軍元豐八年複置遼州金元並為遼州倚郭縣本朝併入遼州圖經志遼州本州圖志舊附見於平陽志中。殘缺簡略。今重〉 〈別考訂於後 按本州。乃禹貢冀州之域。春秋屬晉。戰國屬韓。秦為上党郡金置刺史九域志雲。遼陽城。乃顓頊氏之子祝融所建也。又按本州東〉 〈城。門記雲春秋時在晉曰箕州。在衛曰夷儀。在漢為𣵀氏。魏晉國之。隋開皇拾陸年。置遼州。大業二年。廢為遼山縣。唐地理志改為樂平郡。武德三〉 〈年祈並州之樂平遼山平城石艾置州徙今治遼山八年改曰箕州先天元年避玄宗諱改曰儀州中和三年複為遼州宋熈寧七年廢元豐八年〉 〈複升為州金天眷二年為南遼州古城在次北古老雲東近枯河漲潦擢毀故移於此前元複為遼州隸屬平陽府領肆縣遼山榆社和順儀城至〉 〈元三年複將儀城併入和順本朝因之仍曰遼州省遼山縣管二縣。曰榆社和順直隸山西省 縣分〉 〈榆社縣 和順縣郡縣誌熈寧七年州廢隸平定軍元豐八年複置元祐元年盡復舊割隸三縣來屬歐陽修並縣奏狀臣近自成勝軍至遼州〉 〈體量得遼州州界東西二百五十裡南北一百五十九裡所管戶口主客二千七百餘戶地裡人戶不及一中下小縣而分建一州四縣各不及一〉 〈鎮人煙虛立縣名枉占官吏諸色役人。人戶凋零差役繁重以臣相度可以將帶就近分割並省庶使減省官吏寬紆民複 縣四 遼山 和順〉 〈榆社 平城 太平寰宇記 遼州樂平郡今理遼山縣 尚貢冀州之域春秋時其地屬晉戰國屬韓秦為上黨郡地今州即漢上黨郡之𣵀縣地〉 〈也。後漢于此置陽河縣屬上党郡晉改為轑陽屬樂平郡。後魏大武。併入武鄉。明帝改轑陽為邉陽隋開皇十年置邊山縣屬並州十六年屬遼州〉 〈即今州理唐武德三年分並州之樂平和順平城石艾四縣置遼州。治樂平其年置義與縣六年。自樂平移於遼山。仍以石艾樂平二縣屬受州省〉 〈義與縣。以廢榆州之榆杜平城二縣來屬八年改遼州為箕州。因遼山縣界箕山為名。先天元年以與玄宋諱同聲。改為儀州因州東夷儀嶺為名〉 〈天寶元年改為樂平郡。乾元元年複為儀州梁開平三年。以兗州管內有沂州。其儀州複為遼州。 元領縣四 遼山 榆社 平城 和順 邉山〉 〈縣依舊五鄉河東圖雲和順縣晉大夫梁余子養邑秦。伐閼與趙奢敕之奢曰。譬如兩鼠闘穴中。將勇者勝是此。地也在漢為涅縣之地後漢於此〉 〈置陽阿縣俱屬上党郡晉改為轑陽縣。屬平樂郡。後魏太武併入五鄉。明帝改轑陽為遼陽隋初改置遼山縣。屬並州。因縣西北轑山為名。 平。城〉 〈縣西北九十裡依舊三鄉本漢涅縣地。晉置武鄉縣地屬焉。隋開皇十六年。于趙簡子所立平都紋城置平城縣。屬遼州。大業二年。改屬並州。唐武〉 〈德三年。改屬榆州。六年省榆州。改屬遼州。貞觀八年。改屬箕州。先天元年。改屬儀州九城志下遼州樂平郡軍事。熈寧七年廢。隸平定軍。元豐八〉 〈年複置。治遼山縣。縣一。熈寧七年廢遼州。省平城和順二縣為鎮入遼山縣。隸平定軍。省榆社縣為鎮。入威勝軍武鄉縣元豐八年複置遼州。縣〉 〈鎮並複來隸 下遼山二鄉榆社平城和順三鎮黃澤一寨有遼陽山巨掌山遼陽水清漳水〉 〈官制 國朝官制 知州從五品 同知從六品 判官從七品 吏目未入流〉 〈儒學學正未入流 訓導未入流 僧正司僧正未入流道正司道正未入流 陰陽學典術未入流 醫學典科未入流 十八盤巡檢司巡〉 〈檢從九品 南關驛丞未入流 公署〉 〈圖經志按察分司衙在城內州衙東街北。遼州志按察司在城惠民坊街北 州衙在城內正中街北遼州志州衙在按察司衙門西一百四十〉 〈六步 行用庫在。城州衙西街北遼州志行用庫在城叢桂坊街北 稅課局在城西門外街南遼州志稅課局在城西關永豐坊街南惠民藥〉 〈局在州衙東街北 廣平倉在州衙街東遼州志廣平倉在宣化坊街東大濟倉在州衙東街北遼州志大濟倉在城州衙東〉 〈城池遼州志州城周圍四裡九十步〉 〈坊鄉遼州志東惠民坊 南宣化坊 西勤政坊 叢桂坊 永豐坊 鄉〉 〈黃章鄉 蘇亭鄉 長城鄉 王㽵鄉 常義鄉 高㽵鄉 嶺南鄉豐堠鄉大一統志遼山縣 黃章管 蘇亭管 長城管 王㽵管 常〉 〈義管 豐堠管 高㽵管 嶺南管 在城社 西社 東社 渠堰〉 〈遼州志本州乃太行絕頂。所種田地皆山坡峻嶺。非平川廣野並無渠堰裡路〉 〈圖經志四至 遼州 東至彰德府磁州武安縣界管頭村。一百四十裡。南至沁州武鄉縣界墨鐙村四十裡。西至太原府太谷縣界黑峰嶺一〉 〈百九十裡 北至平定州樂平縣界冶頭村一伯三十五裡 八到 東到彰德府磁州三百里 東南到潞州三百五裡 南到沁州二百四十〉 〈裡。西南到沁州二百二十裡 西到太原府四百里 西北到太原府三百七十裡 北到平定州二百四十裡 東北到順德府三百里〉 〈遼州志四至 東至磁州武安縣管頭村界一百二十裡。 西至本州榆社縣武鄉嶺界五十裡 南至沁州武鄉縣墨蹬村界四十裡 北至本〉 〈州和順縣趙村界五十五裡 八到 東到磁州武安縣二百一十裡西到本州榆社縣一百里。 南到沁州武鄉縣一百八十裡 北到本州〉 〈和順縣一百里。 東南到潞州黎城二百一十裡 西南到沁州武鄉縣一百五十裡 東北到本州和順縣九十裡。 西北到本州和順縣一百〉 〈三十五裡郡縣誌州境 東西一百五十裡 南北一百五十九裡 四至八到 東京七百里 東至磁州二百四裡 西至太原府三百四十〉 〈裡 南至隆德府三百三十二裡 北至太原府四百四十六裡 東南至隆德府三百一十五裡 西南至隆德府三百三十五裡 東北至邢〉 〈州三百四十六裡 西北至太原府三百四十五裡 太平寰宇記 四至八到 東南至東京七百里 西南至西京七百八十裡 西南至長〉 〈安一千六百四十裡 東至磁州三百四裡 西至並州三百四十五裡 南至潞州三百三十一裡 北至平定軍樂平縣一百七十裡 東至〉 〈潞州黎城縣一百九十五裡 東北至邢州三百四十二裡 九域志 遼州地裡東京七百里 東至本州界一百一十四裡自界首至磁州一〉 〈百九十裡 西至本州界一百八十裡。自界首至太原府一百六十裡。南至木州界一百三十裡。自界首至潞州二百二裡。 北至本州界一百〉 〈二十六裡。自界首至太原府三百四十裡。東南至本州界一百九十五裡。自界首至潞州一百二十裡。 西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五裡。自界首〉 〈至潞州一百六十七裡。 東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八裡。自界首至邢州一百七十八裡。 西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五裡。自界首至太原府一百〉 〈六十裡。 元一統志 遼州北至上都一千九百里。 北至大都一千二百里。 西南至本路六百里。 東至磁州武安縣管頭村一百四十裡。〉 〈南至沁州銅鞮縣墨蹬村四十五裡。 西至太原府榆。次縣傾城村一百四十裡。 北至平定州樂平縣界一百五十裡。 東到磁州三百四十裡。〉 〈東南到彰德四百里南到潞州三百里。 西南到沁州二百里。 西到汾州三百五十裡。 西北到太原府三百里。 北到平定州二百四十〉 〈裡 東北到順德府三百里。 邆山縣北至上都一千九百里。 北至大都一千二百里。 西南至本路平陽府六百里。 東至磁州武安縣管〉 〈頭村界一百四十裡。 南至沁州銅鞮縣墨蹬村界四十五裡。 西至榆社縣店榛村界五十五裡。 北至和順縣窯堤村界五十裡。 東到磁州〉 〈武安縣二百四十裡東南到真定路涉縣一百八十裡。南到潞州襄垣縣一百八十裡西南到沁州銅鞮縣二百里西到本州榆社縣一〉 〈百里。 西北到儀城縣一百二十裡 北到本州和順縣九十裡。 東北到順德路邢臺縣三百里〉 〈山川圖經志遼山 在城東三裡勢如孤塜高一裡。盤踞二裡上有遼陽神廟〉 〈曩因兵燹屋宇毀棄不存有遺址在焉 五指山 在城東北九十五裡高一裡盤踞二裡半山石壁中有一手跡其大如箕五指掌文俱備故名五〉 〈指山太平寰宇記 李穆叔趙記雲轑陽東北有五指山岩石孤聳上有一手一足之跡其大如箕指數俱全又郡國志雲北齊宣王遣人量之長〉 〈七尺又十六國春秋雲石勒當生之時北山上草木皆為鐵騎之形矣遼州志箕山 在州城東南七十裡高三裡盤踞五裡。山勢雄偉。林木森鬱〉 〈東接太行山北連恒嶽按州界石雲州先為箕蓋取此山名也太平寰宇記箕山上有許由塚按伯夷到傳曰餘登箕山。上有許由塚後魏風土〉 〈記雲太原郡箕山有許由塚別說又雲在今洛州洛陽縣不當在此其山有石室方四丈壁中文字篆書人莫能識又有鬼穀元一統志千畆原〉 〈在遼山縣東南三十裡。蓋州境多山。惟此地方千畆平原膏腴人頼其利。太平寰宇記遼陽山 在州東三裡。南入潞州黎城縣界。 斷孤山 在〉 〈州南十五裡。其山南高於眾山。西面孤絕。有斷孤水出焉 三台嶺 後魏書雲。武鄉有三台嶺。 遼陽川 在遼陽城西東過至山東西二十裡〉 〈中間遼陽水通流。 遼陽水 從平城縣西北八賦嶺下出名八賦水。東南流。經古遼陽城南過。謂之遼陽水。又東過合清涪水號漳水。 清谷水〉 〈水經注雲清谷口水源出東北長山清穀亦雲遼山縣西南黃岩山。先軫所出也。元一統志 榆社縣西二裡有漳水自縣北紅花嶺發源。經縣〉 〈西南流入武鄉縣界 和順縣西北石蝦嶺二處漳水發源東南流二裡相合而下入連山縣界今入遼州清漳水 出太原樂平縣界沾嶺下地〉 〈理志前漢上黨郡有沾縣注水經雲漢分沾縣為樂平郡治沾縣 龍泉水 在州東三十裡山側有穴。闊一丈去地一百尺流注不絕如龍之吐〉 〈故曰龍泉 南八賦水 在平城縣西三十裡出南八縣嶺東流入榆杜縣界今入遼州 北八賦水 在平城縣西北十四裡出北八賦嶺東流〉 〈入遼山縣界今入遼州圖經志漳河 在城南一裡其河二源其一自和順縣西儀城界發源經由本州南一裡下流其一自和順縣石堠嶺發源〉 〈經由本州東七十裡。南流至交漳村二水相合。下流入潞州黎。城縣界。遼州志千畆泉 在州南三十裡邦人建廟其傍上有高源地勢平闊若千〉 〈畆然其下峭壁屹立松柏蒼茂恠石突兀中有二穴泉自石出清流不息故名為千畆泉過有水旱祈禱輙應自唐加號曰通利侯元錫號為千畆〉 〈靈泉之神。每歲於五月初五日致祭其廟前元至正三年五月立碑圖經忘元雅德彌實千畆靈泉廟碑 遼陽郡治東南三十裡有千畆山山之〉 〈北有廟廟曰通利侯考之載籍神之在祀典也久矣自唐而加號焉。神居是山勢枕太行群峰星拱松柏蒼茂怪石突兀郁然而陰燦然而榮觀其〉 〈層巒聳翠碧樹留煙其為山也秀矣廟之西南又有泉自石出清流不息環繞其間究其源則莫知其來亙古今而不涸其為泉也靈矣。侯之為神〉 〈能驅龍致兩呼吸風雲護民稼穡其為功也大矣故邦人頼侯之福以生春秋以祀之朔望以禮之有司時加致祭焉至正壬午夏。彌月不兩多稼〉 〈將佑州之官慮民憂色而相告曰歲不成民不能保其命。為民牧者當思何如眾乃齋沐恭謁侯廟一禱而雲兩沛然農民告足歡聲達於四野籲〉 〈侯之救民以輔我皇元好生之德為功誠大矣哉越明年癸未春。監州高昌也先怯裡迷失公白於僚吏曰昔者侯賜甘霖他郡之所無有茲境群〉 〈黎。含餔鼓腹而樂豐盛之歲非侯之力耶然無誠以報侯之功。豈事神之道歟侯之廟遠覧煙霞近觀山色美且秀矣特無三門以廣侯之居可乎〉 〈僚吏欣協厥謀曰善哉斯言亦見公之事神也克敬官乃捐俸孱功而又訪於民民曰此眾之久欲為也官其先乎言未既即斬材於山僦工於市〉 〈而民子來不逾月木工告成乃墉乃象乃繪乃門高山在前流水在下宏其舊制煥然一新噫侯之澤被於民也厚故民之趨功也勤監州暨僚屬〉 〈喜神之靈樂民之𦔳屬余以記之餘曰學識淺近恐不能揚侯之德固辭之不獲乃筆之曰民頼神以護此邦福斯民於不已則民奉神之祀著神〉 〈之功於無窮以慰我聖朝育民之意矣承事郎前江浙省鄉貢進士雅德彌實撰〉 〈土產遼州志青麻皮 藥材 木豬苓太平寰宇記 人參貢 元一統志〉 〈鐵 遼山縣有冶 炭 遼山縣有窯一處和順縣有一處 磁 遼山縣有窯一處和順縣有窯一處 麻布 遼山縣榆社縣和順縣俱出〉 〈風俗圖經志其民貧儉。樸實少文。地無出產惟以力田為務其地居太行。絕頂〉 〈石厚土薄。氣候甚寒不宜貳麥。兩多則禾稼不熟徽旱乃收。郡縣誌寰宇記蕃漢相雜好武少士 元一統志其民信貴托厚〉 〈戶口遼州志軍民等戶九百三十九戶計四千九百二十八口 男子二千四〉 〈百九十七口 婦女二千四百三十一口舊唐書戶四千三百六十五。口八萬八千六百四十 天寶戶九千八百八十二。口五萬四千五百八〉 〈十 郡縣誌唐開元戶七千九百九十五 宋元豐戶七千三百十五 寰宇記 宋戶主二千七百一十七客四千七百五十四 九域志 戶。〉 〈主五千五百七十八客一千七百二十五關隘〉 〈遼州志黃澤關在州城東南一百二十裡乃太行絕頂山勢險峻東西一徑往來難通車馬下山則盤踞曲折故名曰十八盤東達彰德開封等府〉 〈前元設立十八盤巡檢司仍立巡檢司守把其地 驛傳除設立急遞鋪外緣系僻道自來不曾設立站驛緫急遞鋪在城州衙西街北一百五〉 〈十步 北至曹家寨一鋪平王村一鋪至和順界石皷嶺鋪 西至王釗㽵一鋪 西張村一鋪 洪渡村一鋪黃岩村一鋪至榆社縣界武鄉〉 〈嶺鋪 壇〉 〈圖經志社稷壇在城西北一裡二百七十步 風雲雷兩山川壇在州南一裡三百五十步 無祀鬼神壇在州北一裡二百九十步〉 〈廟宇圖經志三皇廟在公廨西街北 文廟在公廨西南 城隍廟在公廨〉 〈南街西 古跡〉 〈圖經志先軫廟 在城南二裡春秋晉文公時為大夫城濮敗楚軫之力居多襄公時與狄人戰免胄入狄師。死焉狄人憐之歸其元面如生即春秋〉 〈所書晉敗狄於箕即此地也箕土之人仰其英風義烈建廟以祭之俾血食不絕元錫號為晉大夫先軫之神每歲於五月四日致祭 趙揚先軫〉 〈廟記 孔子曰。為君難。為臣不易。然則臣之道固不易乎。盡智竭忠匡國利民。生樹鴻勲沒享元杞此在畎畆時所發之本願也乃夫盡智竭忠匡〉 〈國利民。偶一𤯝之微失之能補一旦臨難。奮然不顧。葉千金之軀示後世為臣之。戒其身雖沒。徒有忠貞之節峻不可攀。是豈為臣之本願哉不得〉 〈已也。春秋時晉楚齊秦更伯。皆以得士則昌而晉所由興。特頼謀國輔佐之力城濮之戰走子王猶齎育之戲嬰孺由是始盛文公之伯。殽之戰擒〉 〈三帥若狸往之捕鼠。由是克大襄公之烈。縱橫妙用不差毫釐皆先大夫為之主謀也當文公初薨襄公嗣伯。秦師伐鄭取路于晉大夫不忍其侵〉 〈軼發卒以抗使疋馬只輪無返者襄公聽其母秦羸之言釋三帥大夫朝而問秦囚公曰母命釋之矣大夫怒曰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 〈國隳軍實而長寇讎亡無日矣不顧而唾厥後秦卒用孟明果有王官之勝封殽戶而還遂伯西戎及晉敗狄于箕師垂勝矣大夫念昔嘗違禮於君〉 〈意以謂君之恤我惠不加討我何而日以處狐偃趙衰之問況後世必以我為無禮於君之人與其含羞苟活孰若敗狄而隕猶足弭難利國死且〉 〈不杇也遂免冑入狄師死焉狄人憐之。歸其元面如生。此其梗槩也嗟乎人均一死。有輕於鴻毛有重如太山何哉在得其所與不得其所耳箕之〉 〈後。大夫不覆命蓋如死得其所也襄公之釋秦囚猶解猛虎於陷阱。此謀臣策士之所痛惜大夫進而諫之不及。追欲追之恐弗迨感發於中不得〉 〈伸乃不顧而唾以招違禮之愆尚以取死然死豈大夫之本願哉比夫荒唐之人事君一不遂其志則腹誹心恨靡所不致。而事勢既專。釁隙既構〉 〈三家擅魯六卿分晉流弊之極至有遠棄桓文之功近希冑馬之跡者孰重孰輕宜乎芳聲義烈傳千古而無媿也箕土之人迄今仰其遺跡廟貌而〉 〈嚴敬之俾血食不絕餘叨守是郡。年七十有二將脫簮還箕山之陽徘徊祠下。感慨不能已遂機筆述其行事以為之碑時大定十五年十月十九〉 〈日少中大夫行遼州刺史兼知軍事趙揚撰祝融廟 在城北二裡。以遼陽城乃顓頊氏之子祝融所建故邦人立廟以祀之元錫號為祝融氏〉 〈之神每歲于立夏日致祭其廟前元至正十四年八月立碑 元帖睦跡補花祝融廟記 祝融古官也。立之以正火顓頊氏之子黎為之。蓋以其〉 〈能於火也。然考之史。黎之在當時非特能於火。且有平土之功。是以後世三皇之祭。則以配神農土榖之祭。或又以配社。示不忘本之義也。築壇立〉 〈廟在在皆然而遼陽之民複別立廟以祀之是何異於他郡也邪按九域志。遼陽城乃顓頊之子祝融所違言以有功於民血食在茲覩夫城之周〉 〈圍高山峻嶺深谷陡崖其嶮。固殆非筆舌所能陳者易曰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義大矣哉則遼陽城之建其取于時義也〉 〈大矣其為民慮也遠矣。民之。受賜也與他郡異矣一民之受賜既異於他郡。民之務本安得不異於他郡哉。且州有恠風劇雨水早災殄。禱之輙應。民〉 〈不天癘年多順成功德庇庥萬世永頼宜乎複別立廟。以時祭享而不忘也。至正癸巳。監郡鐵穆迭兒文耀節史與屯埴鉤夫等。春行視農有事於〉 〈廟今則赤白狹矮不足以竭虔安靈而又梁棟侈剝而不治儀像默昧而就滅析民日慢祥慶弗下我等既承王命而守其土不即不圖咎其可辭〉 〈乃命革故為新眾工趨事無怠無忽而又憫以河南兵興之故戒使勿亟恐勞民傷財也明年甲午五月始克成為問凡四而規矩中度塑像凡五〉 〈而尊卑適宜門窗壁飾舉無可非議者昔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棁孔子譏其不智斯廟之改作不惟無不智之議而又見其有事神之誠矣我皇元〉 〈以重農為國本以明禮為家法而於聖帝明王忠臣烈士倦惓然命有司以時致祭矧祝融乃聖帝明王之配非忠臣烈士之流天下有司所當祭〉 〈而有司于遼陽者尤所當祭也於戲有事神之文有感神之實而後質諸鬼神而無愧其文其實故有以驗夫方今之有司以繼以承又有以啟夫〉 〈將來者雲 國子進士承事郎晉甯路同知遼州事帖睦邇補花撰㟦山廟遼州志㟦山廟在城西三裡考之廟碑乃鄒國公之後迄宋而加〉 〈號曰昭懿聖母邦人遇有水阜祈禱輙應國朝錫號為㟦山之神每歲七月二十五日致祭其廟天會十二年八月立〉 〈碑元一統志 和順縣。西一百里。㟦山有靜應昭懿夫人廟禱雨多應王舉㟦山之神廟記 僕嘗質之于有商之頌有曰來假來享降福無疆〉 〈即其所以為假饗則幽隱之中居歆而不釋。建神之明明以告人則莫之或見。又嘗質之于有周之雅有曰公屍燕飲福祿來榮即其所以為燕飲〉 〈則公屍之言嘉告而不𢖼遠神之諄諄以語人則未之或聞由是幽顯兩塗神人異位默然以降監者理之所宜顧然以告語者世之偉事猗歟神〉 〈歟何其偉歟越惟天會癸醜祀事之既環諸邑人邑人曰神之功則大矣事特異矣屬天兵撫定之余郡盜滿野。而佛宇神相埃滅者十常八九獨〉 〈我神祠儼然如昔天何護特之甚歟仍歷年彌久莫知所自遂跪伏庭階叩其夫人之本始仰而不語者久之叩于再於三琅琅然大語於廣眾之〉 〈中曰吾之本始未嘗告人今其請之益功遂語諸人曰本鄒國公子輿之後曆世不詳獨皇父別業鎮洮仕于唐之宣宗雅以忠言讜論寵官諫議〉 〈夫人事親極孝惟世之剖肝剔腹。不足以擬其髣髴雲。唯孝通神明是乃上帝期沐。獲隸仙籍然虞舜以大孝作元後斯猶未也。又俾司兩部庶其〉 〈膏潤之私。保育之惠靄諸寰宇而帝之所養孝之所致。益雲大矣嗚呼天下有名山大川。非常常者所能宅不曰有不世之功而必有不世之德乃〉 〈使之居於斯枯於斯為一方之孜享焉㟦山神處西遼東北隅。俯瞰群山之迤邐而又上有靈源淵浚湛碧尤為奇異當火雲列空長畆就槁環數〉 〈千百里黎民嗷嗷日俟其來蘇者能齊莊肅敬丐以一勺之微莫不油然作雲沛然下雨示其靈感之無斁不直此也凡民有疾洗心以往者。滴瀝〉 〈之私。旋有莫大之效是兼濟洪潤德斯為最宜其殿宇崇抗南踰汝漢。東抵江浙踵枝相屬獻上祠下閱歲而成然肇於昔年之顯寧而後再以昭〉 〈懿寵號尤顯于聖時之天會僕以壬子載奉銅章濫司是邑視民之初凡厥民庶日以斯言為告若曰以斯言為誕歟何告者無間若曰遽以為然〉 〈歟何孔聖有不語者四遂擇日齋沐躬欵祠下請觀其實逮神座降語。歷歷偉聽震響滿空凡人心腹中事不欲宣揚及默懇而未言者悉皆昭布〉 〈允知民告之不 誣既不我誣而凡所以拯旱又所以弭疾為天民之福庇者可不顯諸遂刻翠琰以永其傳天會十二年文林郎秘書省秘書郎〉 〈南遼州平城縣事借緋王舉撰元一統志遼陽神廟在遼山縣東三裡山上有祠今屬遼州 頂上祠在榆杜縣西北八十裡山有神祠禱雨多應〉 〈顯澤廟在和順縣東四十裡合山上有懿濟夫人顯澤祠禱雨多應。 故轑陽城在遼山縣北金天春二年移於今治今屬遼州 黃澤關在遼〉 〈山縣東一百二十裡故基猶存。今屬遼州陽城馬陵關在榆社縣北九十裡有龐涓墓 廢儀州唐改箕州為儀州以州東嶺取名今屬遼州太〉 〈平寰宇記屋騋嶝在遼州郡國志雲高齊之初鐫山複寫一切釋經於此也 困悶城在州南十五裡舊圖經雲趙簡子至此病篤。還築此城。由此〉 〈為名。又有困悶川 宦跡〉 〈元一統志趙奢史記秦伐韓軍于閼與趙奢將兵救之大破春軍。秦軍解而走遂觧闕與之圍而歸〉 〈碑刻圖經志李邦彥宋文廟碑記 政和八年夏六月。上親禦翰墨。作訓於四〉 〈方多士。以其詔屬臣邦彥使奉行之秋七月披旨揭示於太學暨辟廱仍著之石。九月臣以職事進對便朝上諭臣曰前日詔書學者宜識所以訓〉 〈迪之意。且暴疾邪僻。豈士人所為。臣頓首謝曰。陛下興學造士。澤之入人深矣。孰不能惠上德而化之。聖詔一頒。皷舞丕應。成目喻而心成。諮嗟誦〉 〈詠者不可一二數。憤激而勸以義者慨然相先也。蓋教之道素明而理義之感人若是其敏。願詔儒臣作記。以楊厲休跡。俾天下後世無忘其章。越〉 〈二月。御筆委臣。識之。而臣疏逖一介。擢。長師儒。毫髮未報。震翰所及。奬飾踰。分。春注之意。不替益專。且不以無累。取玷上寵。俾加序述。惟是不腆末〉 〈學。固不足以辱命而載名其下。有榮耀焉。臣之幸也。謹拜稽首而言曰臣聞。三代之學。皆所以明人倫。人倫治化之本義命之大戒存焉士之所學〉 〈學此者也上之所教教此者也政事之興風俗之醇。皆原於此。監二代禮庶事備矣而教養之法加詳法象所示雲漢其章。人才之成。金玉其質。拔〉 〈奇取異序爵而官使之名正分辨鹹懋嘉德故服事其上而下無覬覦。羔羊節儉正直之風有辭于永世知所以尊義而立命故也治降叔末君臣〉 〈信義之論策名委質戒辟之責猶行于區區戰國之間特以為美談豈餘波遺澤燕及來業而人論之教在人心者未熄耶上以神明淵懿之資發〉 〈揮前聖光大之烈勵賢崇化一本於學所以風天下而善萬世者三代不足過也邪謀弗感既底於憲而訓辭諄切必物勤于庠序師儒之官宸慮〉 〈所圖至深且遠矣譬猶慶霄清明日月中熈有目有趾者待是焉顧非甚愚昏不知向是革心滌慮祗奉明德戒懼而不敢少易也嗚呼士之取重〉 〈於世者以義命在我物無得而移之故尊君親仁之心常存而不喪嗜逐末者義以利勝樂於時者命以故滅陵夷漸漬始失其常也。越及誕作狂〉 〈僣矯誣之行而階之為禍屨校之施金枙之戒固不在厥初則天心仁愛之篤形於詔諭其為惠可勝既耶書曰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 〈夫以九重之近幹制四海之遠德意志慮非言弗宣稟令之臣所當奉以周旋靡遑夙夜矧奎章洛畫昭布於上下而又勒諸翠琰垂範將來。顧疇〉 〈敢不力臣積文未工愧無以形容聖作之萬一然戒告之嚴委寄之重尚俾來者勿怠于成以奉楊丕顯休命於億萬斯年之永則是記也豈持侈〉 〈上之賜使後世歆豔其美而已哉。冬十月己卯朔十五日癸己朝議大夫試大司成同修國史隴西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賜紫金魚袋。臣李邦彥奉〉 〈御筆記並書魯翀元文廟碑古師道統于君。夫子之生也丁世教湮微之會。乃約唐虞三代君師大法。明天常。正人紀。布衣之士尊守其教猶足使民彝物則莫〉 〈之或息況君天下以厚皇極之福乎此吾聖人所以開萬世功也初聖朝天戈所至儒其人者兵則生之俘則民之家則優之才則官之世皇禦天戡定六合六德滋盛儒奉〉 〈詔議賓賢能既有鴻緒洪惟皇上稽古閔今仕不根學寰。我至治敕中書定貢選延佑乙卯春天下俊造則試京師高陽許氏才子曰有壬廷對異等秩承事郎倅晉寧〉 〈之遼州至則諏上帥下葺廟敦學書來屬記再至彌幼翀以不可終讓乃詢其事而筆之曰。城遼昉自祝融。歷代或革或因。遼固太古之遺名也。學宮位州治坤隅近〉 〈古石刻故在。至元始年。守臣知傑構殿遺址來政相仍棟宇寖具。大德癸卯震盡覆。凡四涉年至丙午守趙容僅殿未廡曠且一紀龍集丙辰得今張守思義暨許君乃〉 〈廡乃像乃門乃墉以及室堂師席是隆翼舍其旁以庇諸生於庖于烹于廥于藏新屋百楹曄其相望州人父老聚瞻告語痹脆於先今也雄堅疏鹵於昔茲也致宻〉 〈翀聞之歎曰微雨君協志志我能至是乎且其後肇端其年之春訖緒將丁之秋尤見其民奮於順令也用是告夫州之人曰聖天子文明陶冶宇宙爾州長人崇學〉 〈明教可謂知所務矣古者政與教一違世趣下稽簿書走期會集獄訟囂榜笞目之曰政所謂教則凡閣庠序視曰虛器蔑不加恤三綱淪九法斁職此故也今賢長伯任〉 〈教於上多士力其學於下道明德立才良行修居而篤於家出而用於時俾仁義澤無所息於天地萬物位育之間上不孤朝廷養賢及民之丕圖下不負牧伯承流宣〉 〈化之至效此其有望于諸君子也或者沐近利汙下流曰是皆用儒之路也豈足與言儒者之行哉惟吾士也慎思無忽〉 〈建置沿革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榆社縣漢涅縣地屬上党郡晉於今縣西北三十〉 〈五裡置武鄉縣隋開皇十六年置榆社縣屬韓州唐武德三年縣置榆州六年州罷以縣屬遼州宋熈寧七年州罷隸平定軍省本縣為鎮入威勝〉 〈軍武鄉縣元豐八年複置遼州仍置縣來屬元仍其舊本朝因之遼州志謹按寰宇記雲榆社本漢涅縣地至晉於今縣西北三十〉 〈裡置武鄉縣屬上党唐武德元年隸韓州三年以韓及並之平城置榆社州。又析置偃武縣六年州廢。省並偃武以榆社東城來屬遼州宋及金仍〉 〈舊。前元初行儀州事。辛醜年隸平陽府親管。至元三年併入遼山縣。至元六年複立榆社縣隸遼州〉 〈本朝因之。仍立榆社縣隸遼州。太平寰宇記 榆社縣西一百一十裡。依舊管七鄉。 本漢涅縣地。晉於今縣西北三十五裡置武鄉縣。屬上黨。十六〉 〈國前趙石勒。即此邑人。後魏改屬武鄉。移於今縣南韓州武鄉縣界。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榆社縣。屬韓州今潞州之寰垣繇理是也。因今縣西北〉 〈榆社故城為名。大業二年省。義甯元年又置。 官制〉 〈國朝官制 榆社縣知縣正七品 縣丞正八品 主薄正九品 興史未入流 儒學教諭未入流 訓導未入流僧會司僧會未入流 道〉 〈會司道會未入流 陰陽學訓術來入流 醫學訓科來入流 公署〉 〈遼州志官廨 按察分司衙在城街北 縣衙在按察司衙西三十步稅課局在西關街西儀川倉在衙門街西〉 〈城池 遼州志縣城周圍二裡四十五丈〉 〈鄉坊遼州志禮義鄉 富逸鄉 清善鄉 將相鄉 仁壽鄉 在城宣化坊〉 〈雍陸坊 渠堰〉 〈遼州志本縣居民所種皆山坡田地並無渠堰 至到〉 〈遼州志榆社縣 四至 東至遼州洪渡村五十裡 西至太原府祁縣梁平村界七十 裡南至沁州武鄉縣關曲村界五十五裡 北至遼州〉 〈和順縣雙豐村界四十裡。 八到 東到遼州一百里。 西到太原府祁縣一百九十五裡。 南到沁州武鄉縣七十裡。 北到太原府榆次縣一〉 〈百八十裡。 東南到沁州武鄉縣一百七十裡 西南到沁州一百二十裡東北到遼州和順縣一百六十裡 西北到太原府太谷縣一百六十〉 〈五裡。元一統志榆社縣東北至上都二千里 東北至大都一千三百里。西南至本路平陽府五百里。 東至本州一百里。 東至遼山縣黃〉 〈岩村四十五裡。 南至銅鞮縣賈豁村界六十裡 西至太原路太谷縣土河村界九十裡 北至和順縣馬陵村界五十裡。 東到本州城一百〉 〈裡 東南到潞州襄垣縣一百五十裡 南到沁州鋼鞮縣武鄉城七十裡。 西南到沁州鋼鞮縣一百二十裡。 西到太原路太谷縣二百里〉 〈西北到太原路榆次縣二百二十裡 北到和順縣儀城縣一百里。 東北到和順縣二百里。〉 〈山川遼州志秀容山在縣城南三裡高二裡盤踞三十裡 禪隠山在榆社縣〉 〈西七十裡高三裡盤踞五裡如箕東向圖經志頂山在州城西北八十裡林木蔽醫雄峙突兀。俯視群峰其勢如首故曰頂山車山有廟曰頂山神〉 〈拜人禱兩有應大德十年九月立碑 原示輸頂山神碑記 晉陽之南僅百里許。有屬縣曰徐溝榆杜。善士楊滿孫義者介安吉來。以頂山神廟〉 〈記為請。曰頂山在晉為名山尚矣山之形狀突兀巃嵸嵐光積翠。盤踞數十裡相樓境壤號稱絕勝在東曰古儀在西曰山在南曰鋼川在北曰〉 〈繁穰茂林蓊郁諸峰環抱四圍如玉屏川原迤邐。其平如砥殊有塵外趣斯乃頂山之奇觀也吾鄉自上世傳聞縣之李清裡張公複為頂山之神〉 〈神之蹝跡。由來未得其詳但知土人建祠設祭。香火綿綿不絕者有年矣嘗雲神之平昔天姿穎悟立志不凡含弘寬大之量雍容和緩之儀能俯〉 〈仰于稠人中與人交甚欵宻時間談詠世外事神亦未嘗自神之也裡中賢違耆宿輩莫不聳敬咸曰張公才如是其高德如是其贍今區區甘墮〉 〈俗類胡為不騰違專一方面坐鎮雅俗。俾蒼生受其賜與吾軰欲薦進於有司第恐愚氓無知不違薦賢之要適足以汙瀆於公然猶惓惓茲懷再〉 〈四者屢矣將恐薦之之道後時也無何公已仙蛻矣靈明英秀之氣聚而為頂山之神變化莫測為兩為雲為風為雷疫癘裡人自縣違之州至聞〉 〈之於朝歷代斯久益加崇敬違至隋開皇六年重修頂山神廟神靈昭昭血食一方在隋之前未審是何代始世代沿革遭離變故廟貌又不知其〉 〈經幾兵革矣。神之靈初不計廟之存與否英靈故在焉神之出處顛末蓋如此屬者承平日久民獲奠居風恬俗簡家給人足蓋百年以來德澤之〉 〈所漸漬禮義之所撫摩風俗興敬讓之風比屋屏鄙野之習萬里春台熈熈然如堯舜之世盛矣。哉裡人相率歲時伏臘烹羊炰羔吹笙鼓簧思所〉 〈以娛頂山之神者不一其祭廟祠落成久矣神像儼然如生存棟宇翬飛丹碧輝映兩廡翼拱龍池澄湛構亭其上神門深邃繚以周垣規模佈置〉 〈煥然一新庭宇閑朗工程堅整較之前代尚或過之若夫旱幹水溢之厄災戾疫癘之殃皆神所司稍旱則致禱于池方祈于聖水感甘澍之輙應〉 〈以故物無疵癘人保康寧土民來祭酒至於成池肉至於成林遠近畢集貧富一方歡聲雜還非神潛儲厚德以碩民安得敬信致祭如是豐且備〉 〈耶灰交邢章清修河谷耆宿不謀僉同。相謂曰吾鄉幸頼賢牧守明審法令一毫不及于民清廉介特克諧公政。俾我小大之家無不給之患吾牧〉 〈守治民之恩。未嘗不盡其誠神之默佑吾民亦未嘗不顯厥靈斯二者不文諸石以壽其傳可乎。謹以滿義之辭。次第而為之記。 從仕郎太原路〉 〈儒學教授原宗輸撰 漳河遼州志漳河 在州城西二裡從西北六十裡紅花嶺發源。經由南流入武鄉縣界太平寰宇記武鄉水 在縣西一〉 〈裡源從平城縣西南八賦嶺下出西入武鄉縣 漚麻池 在縣北三十裡即石勒布衣時漚麻于此與李陽所爭處今枯涸止有處所 石公泉〉 〈在縣東四十裡源發武鄉嶺下是石勒飲馬之泉土產〉 〈遼州志青麻皮風俗〉 〈遼州志其民儉嗇朴野少文勤于農畆氣候差寒皆山坡地土宜莞豆板豆少種二麥黍榖稍旱則熟〉 〈戶口遼州志軍民站匠等戶一千八百七十一戶計男婦八千一百八十七口〉 〈男子四千五百三十七口 婦女三千六百五十口關隘〉 〈遼州志馬陵關在縣西北九十裡道路窄狹峭壁嶮峻。下有流水不息系南北經行大路西達太原等府前元設立馬陵關巡檢司〉 〈本朝仍設巡檢司以守之鋪舍〉 〈遼州志驛傳除設立急遞鋪外自來不曾設置站驛 緫急遞鋪在城東門外街南三十步 東至閆壁村一鋪 王景村一鋪 牛家莊一鋪〉 〈武鄉嶺一鋪至遼州界黃岩鋪 南至譚村一鋪 鄧穀村一鋪 長寧村一鋪 東方村一鋪至武鄉界關曲鋪 北至東周村一鋪 五元村〉 〈一鋪 下紫塞一鋪 上紫塞一鋪 思歡村一鋪 老穀村一鋪 白壁村一鋪至太谷縣界馬陵關〉 〈壇壝 遼州志社稷壇在縣西偏北一裡無祀鬼神壇在縣西北一裡 風雲〉 〈雷雨山川壇在縣南一裡 廟宇〉 〈遼州志文廟榆社縣城東門外街北 三皇廟榆社縣在城西北隅 城隍廟在榆社縣縣衙西街北圖經志大同寺。在縣東南外附城 崇聖寺。〉 〈在縣西北七十裡禪隱山四山環抱寺左有泉湧出名道人泉太定二十七年立碑 張天羽崇聖寺碑記 武鄉之西北曰禪隱山之陽古寺曰〉 〈崇嚴宋嘉祐間改額曰崇聖。舊有石刻。斷壞字剝其由來無文可考但耆老宿德傳聞昔一客僧來自五台過此投宿。嘆羨寺之形勝惟水不附近〉 〈艱於汲引。梯旦將行。徘徊寺之左以柱杖畫其地令人下揷取未盈尺其僧遽去。靈泉出焉主僧驚異稍加疏鑿則湧如珠璣分流利用施無盡藏〉 〈自此一方雲氣增秀土脈多松從來所說乃文殊菩蕯顯化之跡也。向經兵火寺壞僧殘淨行支持者亦不乏人至大定十五年出主雲江湣念久〉 〈弊。自愧於中發願投誠重為修建憑化道之感通。忘心力之勤悴。近者遠者樂施助工經之營之功增舊制正位釋迦佛大殿左右相對慈氏羅漢〉 〈殿法堂雲堂廚庫廊廡伽藍神位寮舍三間名手繪塑尊像聖眾威儀妝嚴。燦然其足續建東西二方丈始以乙未歲敬修其願卒以丙午歲告成〉 〈厥功一紀之內興舊起廢中外雄壯為之鼎新向非主者行業周圓其孰能與於此或曰佛刹具體複作二方丈于意何哉江雲寺本教院前後師〉 〈徒皆精進於經論吾有法侄鑒公自十有九歲上黨昭化寺請主講席學徒甚眾莫不服膺由是令聞已著每敷演之睱覧傳墱祖道頗有開覺故〉 〈游鄭圃參普昭寶和尚目擊道存言下相契寶曰吾得人方便矣因留三數年間深入悟門嘗宻與群僚緇素之眾擬議雲此佛門樑柱不可失也〉 〈其道駕師範有如此者又小師貞公亦該通圖覺等教複探𦣱宗乘之學一餠一缽遐適諸方久之道眼孤高。機鋒清峻因參請南京法雲甯長老〉 〈印可深證。相接法嗣。綽有餘裕吾所以建東西二方丈。鑒貞二公皆吾崇聖門下昆季爾各游方傳道為人天師故設此兩位以待他日之歸也。丙〉 〈午秋。貞公聊複還山。江為慰自足次年正月江乃坐亡收功而去入寂滅樂是以貞公未易他適馳書有稟於鑒公謂寺事興修一切成就。今欲作〉 〈禪林。請尊宿住持。接引十方本分衲僧永為祝聖壽道場而法屬善信鹹悅而隨。殊無不可之與否也。師聞而歎之曰吾懷是念久矣方圖諮問來介。〉 〈千里之外應若符合夫事有定數複奚疑焉。吾昨一往添修觀音堂圓明庵意實在茲。況吾鄉山林之深秀雲泉之清勝風俗之淳厚。仰此梵宮又〉 〈文殊聖跡之地增之為禪會。斯亦宜然為國焚修功德。利益不其大矣哉於是特立規風尊嚴古式有禪師福淳者來謁臨江慵叟。溫顏誘掖話此〉 〈始末托為之記叟曰我本武弁之下老寄猥職甘為棄材。夫何可取當求諸鄉先生淳曰聞叟之平日多空門友樂於為善道。貴居賞。不以文華較〉 〈之也其固必之意不能拒勉而諾之。嘗聞寺院以招提稱之。謂招引提攜十方英俊弘闡佛法之所也主之者苟專襲于甲乙何拘之一隅也已今則〉 〈祖道益興良多適變且如都下竹林大刹香山潭佑是也沿教趨禪玄之又玄分枝共蒂。因方就園況寺出宗師。山名禪隱緣相契爾信非偶然移〉 〈來古佛家風。還見此山面目。而今而複。辟曹溪路。開維摩室。往來抱道。駐錫人寰甯知文殊不復寓於其間者也凡合會人。請高著眼。顯武軍沁州〉 〈軍資器庫都監騎都尉。清河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張天羽撰 古跡〉 〈太平寰宇記古榆社城在縣北三十五裡。魏地形志雲。武鄉縣北有榆社縣城 古箕城在縣東南三十裡地形志雲。太原二百一十裡有箕城春〉 〈秋僖公三十三年。晉人敗狄於箕即此也 縣城即故武鄉也。石勒時築前趙錄曰石勒上党武鄉人僣號複。還今曰。武鄉吾之豐沛其複之三世〉 〈陵墓遼州志龐涓墓在縣西北九十裡馬陵關半山有古塜土人傳為龐涓墓〉 〈無碑碣可考。石勒墓。在縣北二十五裡趙王村山俯其右水流其左東南半裡有古廟金明昌二年重建無碑碣土人傳之甚詳〉 〈建置沿革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和順縣周春秋閼與邑也。又為晉大夫梁余子食〉 〈邑亦名榆城漢為沾縣地後漢因之並屬上党郡晉屬樂平郡。元魏孝昌二年罷樂平郡及縣北齊移治沾城。隋開皇七年。於今治置和順縣因界〉 〈內有古和順城故名唐武德初屬並州三年改屬遼州。宋熈寧七年罷遼州省本縣為鎮入遼山縣屬平定軍元豐八年複置遼州。元祐初複置和〉 〈順縣。元仍其舊。本朝因之遼州志謹按縣宇碑記雲此晉大夫梁余子養食邑也又按寰宇〉 〈記雲。此漢沾縣也即春秋閼與邑也史記秦伐韓閼與趙惠文王使趙奢救之大破秦師即此地也。後魏孝昌二年。置樂平郡。隋開皇五年。複移於〉 〈今所屬並州十三年仍移於治。以其所置和順縣東北有古和順城。故取為名。前元亦曰和順。隸遼州。〉 〈本朝因之。仍曰和順。隸遼州。與地廣記 和順縣。本韓之閼。與邑趙奢破秦軍於閼與。即此。漢為沾縣。屬上黨郡。後置梁榆縣。晉盧諶征眾賦雲。訪梁〉 〈榆之盧郭。乃閼與之舊平是也。隋開皇十年。改曰和順。屬太原縣。史記秦昭襄三十八年。攻趙閼與。趙奢曰。其道遠險扼。譬兩鼠闘於穴中。將勇〉 〈者勝。乃使趙奢將大破秦軍。乃解閼與之圍。漢書高帝紀。韓信破代相夏說於閼與。地理志沾縣屬上黨郡有沾水出壺沾音他兼反〉 〈官制國朝官制 和順縣知縣正七品 縣丞正八品 主簿正九品 典史〉 〈未入流 儒學教諭未入流 訓導未入流 僧會司僧會未入流 道會司道會未入流 陰陽學訓術未入流 醫學訓科未入流 黃榆嶺〉 〈巡檢司巡檢從九品 公署〉 〈遼州志官廨 按察分司衙在 縣衙東縣衙在按察司衙西四十五步仁濟倉在縣衙東北〉 〈城池 遼州志縣城周圍二裡二百三十步〉 〈鄉坊遼州志在城鄉 永興鄉 忠信鄉 玉女鄉 仁壽鄉 德甯鄉 高〉 〈丘鄉 石城鄉 坊曹順坊元一統志 仁壽管 傾城管 高丘管 玉女管 忠信管 德甯管 水興管〉 〈渠堰遼州志渠堰和順縣居在太行山頂所種田地皆山坡峻嶺並無渠堰〉 〈至到遼州志和順縣 四至 東至邢臺縣界稻畦村一百一十裡。 西至榆〉 〈次縣界白坡頭村一百三十裡 南至遼州界寒桃村四十裡 北至樂平縣界冶頭村五十五裡 八到 東到邢臺縣二百五十裡 西到榆〉 〈次縣二百二十裡。 南到遼州九十裡。 北到樂平縣九十裡。 西北到壽陽縣二百二十裡。 東南到遼州一百三十五裡。 東北到贊黃縣二〉 〈百三十裡。 西南到榆社縣一百六十裡。元一統志 和順縣北至上都一千八百里。 北至火都一千一百一十裡。 西南至本路平陽府六百〉 〈九十裡。 南至本州九十裡。 東至邢臺縣孫家會界一百一十裡。 南至本州遼山縣寒桃村界四十裡。 西至榆次縣傾城村界一百四十裡〉 〈北至平定州樂平縣社莊村界五十裡。 東到順德路邢臺縣二百四十裡 東南到磁州武安縣二百七十裡。 南到本州遼山縣九十裡。〉 〈西南到本州榆社縣二百里。西到太原路榆次縣二百里。 西北到太原路壽陽縣一百五十裡。北到平定州樂平縣九十裡。 東北到真定〉 〈路。贊黃縣三百里 山川〉 〈太平寰宇記九原山。在縣西十一裡國語趙孟與叔向游于九原。即此也圖經志合山。在縣東四十裡高二裡盤踞五裡松柏蒼古宛然有鏖外趣。〉 〈輙下有二泉名曰娘子泉郎君泉有時流不息有時逆回入穴每遇水旱祈禱輙應上建二廟有神曰懿濟夫人曁弟顯澤侯元錫號為合山之神〉 〈歲時致祭焉亡金至大四年五月立碑 史良合山神廟碑記 夫有功於民者祀宜享于萬年無益於世者德難明于千載蓋人非神無以享其〉 〈佑神非人無以仰其靈。合山懿濟夫人並弟顯澤侯者能出雲氣吐膏澤無祈不應有感必通乃自古之名神也。予嘗讀之梁選聞之班固曰夫人〉 〈者昔樞姑氏之女也躬以柔懿沒而為神淵澤滃然膚寸千里顯澤侯亦能澤潤生民功加有普舉蒙厚利屢格有年時事之惟謹不忘神之德也〉 〈當世之重不其韙歟元膺厚爵皆宋朝舊封所降宣命。刋之翠琰今尚存焉二神悶宇皆敕修之至我大金真佑間邉備稍失有事中原烽火然空〉 〈祠灰靈燼而我晉陽公感厥神靈傷其無處雖複修之權為小殿至正大二年盜拒河東皇上震怒命將討之我經略張公是時方任本郡刺史率〉 〈兵從之偏騎而出困於敵中於是默禱尊神果獲孚佑得遇吉人導之夜出既而雷雨甚至。漂溺其跡使敵人不得追之方解其危然而堅持素節〉 〈曾不少易朝廷嘉其忠赤複任本郡刺史繼遷經略使厥後自春徂夏旱暵為憂時雨未沾。苗將槁矣。公乃敬禱俄獲沾足歲則大熟俱受其賜公〉 〈感而歎之曰惜乎靈寢卑微神不可止未足聳人之瞻仰吾其慊焉乃自輸誠計功命匠因其故址而複崇之于斯時也力役不勞俯求材木不可〉 〈勝用第有經營之意胥志締構之勞先建夫人正殿一所龍王堂三間碑樓一座暨拜殿聳然可觀。巍巍鹹使一新得舊塑神像遷而置之暨諸供〉 〈儀莫不畢備得廟貌之尊嚴使神靈之安妥。非公之誠。其孰能如是耶。詩不雲乎神之吊矣詒爾多福。此之謂也。噫公之用心非惟少答於神休抑〉 〈願協甯於帝宇望風雨惟時年榖豐登裡詠塗歌人安其業則太平之象複觀於今日也故闔境之人喜而贊之曰。此當世之美事可不刻石而記〉 〈之以此囑予為文辭不獲已願書其實而志之。使曆世傳之無窮。永孚於休。不亦宜乎。遼州志首陽山在和順縣東南四十裡。高三裡。盤踞四十〉 〈裡。形勢嶮峻林木森然。太平寰宇記首陽山在縣東四十裡。按論語鄭互注。首陽山在河中䈬阪城南。今陽區山。俗號為首陽山。 鳳凰山 在縣〉 〈西二十裡。勢如孤塜。高一裡盤踞五裡 㟦山 在縣西南八十裡高四裡盤踞二十裡林木鬱鬱 九京山 在縣西北五裡高三裡盤踞二十〉 〈裡。其勢平易考之檀弓九京即九原也昔趙文子與叔譽觀乎此 石皷嶺 在縣南三十裡一山橫截高一裡盤踞二裡系遼州界限往來大道〉 〈上有一石如皷狀故名曰石皷嶺 武鄉水 在縣西南一百里出自孫臏坡下南流入榆社地界 漳水 在縣南北各半裡有二水其出自樂〉 〈平縣西陰山之陽至縣東二水相合東至遼州交漳村流入涉縣界太平寰宇記梁榆水 注水經雲榆水出梁榆城西大嵰山盧諶征艱賦雲訪〉 〈梁榆之虛郭乃閼與之舊都是也 清漳水 在縣北 南萬水 在縣西南四十八裡出黃萬嶺下又有南松子水北松嶺水 九京川 在九〉 〈京山北東西二十裡遼州志漚麻池 在縣東。三十裡曰李陽村土人傳石勒漚麻於此遺跡猶存考之通鑒有曰石勒為趙王捬李陽背曰孤往〉 〈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即此地也。 飲馬池 在縣西九十裡山名三尖其下有池源出山陰清流如鏡土人傳石勒飲馬於此無碑碣可考〉 〈萬水泉 在縣東六十裡源出合山之東南流與漳水合 土產〉 〈遼州志青麻皮 木豬苓 炭窯二座 風俗形勝〉 〈遼州志其民儉嗇樸實勤力農作地居太行絕頂氣候極寒不宜二麥故雨多則山深地冷禾黍不熟遇旱則有收成。元一統志 山川險峻地少〉 〈平夷郡志雲 戶口〉 〈遼州志軍民站匠等戶一千九十七戶計四千一百七十五口男子二千一百五十七口 婦女二千一十八口〉 〈關隘遼州志黃榆嶺在縣東八十裡山勢嶮峻系太行高處諸峰羅列高十裡〉 〈盤踞三十裡。東達順德北平等府今設立巡檢司以守其地 鋪舍〉 〈遼州志驛傳除設立急逓鋪外緣系僻路並無站驛緫急逓鋪在城縣衙南街北三十步 南至西仁村一鋪 石皷嶺一鋪至遼州界平王鋪〉 〈壇壝遼州志社稷壇在縣西一裡二十七步 無祀鬼神壇在縣北三百三十〉 〈五步風雲雷雨山川壇在縣南一裡三百二十一步 廟宇〉 〈遼州志文廟在縣衙東街東 三皇廟在縣西街北城隍廟在縣衙南街北寺觀〉 〈遼州志龍華寺在縣西半裡。有鐵佛一尊有碑一通其文剝落不全 麻衣寺在縣北二裡有山盤踞五裡上有廢寺名曰麻衣殿宇不存敗垣尚〉 〈在。瑞雲觀在縣西南二裡名爨村。有三清堂三間庚子年立碑即目碑斷不能具錄全文〉 〈古跡太平寰宇記故趙奢壘在縣東五十裡遼州志鹿苑在縣西北二裡。土人〉 〈傳為戰國趙寰子養鹿苑廢墉尚在。方廣十畆晉大夫墓。在九京山見禮記檀弓今無形跡趙王台在縣西二裡一山峙立狀如伏虎。上有一〉 〈台土人傳為戰國趙裡子避暑宮。故址依然瓦礫可驗無碑碣可考〉 永樂大典卷之五千二百四十五 重錄總校官侍郞〈臣高撰〉 學士〈臣瞿景淳〉 分校官修撰〈臣丁士美〉 書寫辦事官〈臣梅元紹〉 圈點監生〈臣曾辰化〉 〈臣馬宗孝〉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