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全晉文 | 上頁 下頁
王冀


  冀為太常。

  △出後者為本父母服議

  案《喪服》雲:「為人後者為其父母,持重于大宗者,降其小宗也。」案經傳為人後者,固自降其親也。所以降其親者,己受重于大宗,必為所後之父服斬故也。制其體例,若受重于大宗,而不為所後之父服斬,則自非經所謂為人後者之義也。凡既受命出為人後,而不為所後之父制服,固非禮也,還為其親斬,亦非禮也。均其失,甯居過重,無居過輕。夫恩由義厭,情為禮黜,是以五服之疏屬,有相為重者矣;天性之父子,有相為輕者矣。屈伸進退,有自來也。今奉義則己不為所後之父服,崇恩複不成所生之喪,二者並闕,未知其詳,將何所居。且傳敘經意,但為既後大宗,無二斬之道,非不斬之制也。談者不疑為後而不為所後制服為非禮,乃為反服其親為傷教,斯蓋惑之大者也。若不服所後之父,複抑其反崇本恩,則是凡為後之子,可有不服三年之理也。愚謂為後之子及所後服重,則宜如禮降其所生。若不及為所後制服,則宜還為其親服斬。考之義例,即之人心,在可通矣。(《通典》九十六)

  △答問

  問曰:「其兄是嫡長,家有代封,弟是庶生,遭所生艱,先以第二兒後其嫡兄,嫡兄早卒,其兒于家為是小宗否?答曰:「《記》雲『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為小宗』。今此兒乃係數代嫡。伯父所承若是別子,則為大宗,百代不遷者也。所承若是系禰,則為小宗,五代則遷者也。小大之名,系之伯父,此非兒之謂也。」(《通典》七十三)

  △答訪

  某國中尉虞某(案本論無國名,亦無虞名)訪太常王冀雲:「台贈國王第二郎,年在殤,為世子,臣當有服不?」冀雲:「禮無從君服殤之文。夫臣從君而服,以其體尊承緒,非繼成人與殤也。苟為代嫡,君為之服,則臣以何而不從服乎?若以禮無文者,亦可不服,長子之下殤也。」(《通典》八十二)

  △答劉系之問(系之為宣城內史,梁有集五卷。)

  凡不繼大宗而立後,及為後而不為所後制服,皆非禮也。然據已為後,則不得不為後後之制。若庶子立後,不繼祖宗,己服無重可傳,亦有居而不服;庶子若先受重可傳,亦何居而不服。庶子若先受重承事,則制有疑,謂當與庶祖母同。(《通典》九十六)

  劉系之問:「為庶祖母服,經無其文,不知為有服不?」王冀答曰:「庶祖母服,經誠無文,然亦無不服之制。以情例推之,謂自應服。何以言之?禮,妾子父沒,為母伸三年。子既得伸,孫無由獨屈。假令嫡祖在,禮,婦人不厭,則無複所屈。案禮唯有祖母文,無嫡庶之別。蓋以明尊尊之義,而人莫敢卑其祖也。《禮記》雲:『為慈母後者,為庶母可也,為庶祖母可也。』此謂二妾無子,父命子為之後,或子或孫,唯其班第。既受命為後,則服之無嫌。由此言之,妾之無後而托後於人者,猶為之服,況親之己之孫,而可有不服之義邪!制服為允。」(《通典》九十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