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頁 下頁
七政部雜錄


  《爾雅釋天》:「星紀,鬥、牽牛也。」〈注〉鬥、牽牛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

  《春秋感精符》:「人主含天光,據璣衡,齊七政,操八極。故君明聖人道得正,則日月光明,五星有度。」

  《春秋運鬥樞》,天文地理,各有所主。北斗有七星,天子有七政也。

  《春秋說題辭》:「天文以七,列精以五,故嘉禾之滋,莖長五尺,五七三十五,神盛,故連莖三十五穗,以成盛德,禾之極也。」

  《河圖·始開圖》「天地開闢,元曆名。月首甲子冬首,日月五星俱起牽牛。」

  《漢書·律曆志》:「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晉書·天文志》:「東鹹、西咸,在房心北,日月五星之道也。」〈又〉東方《角》二星為天關,其間天門也,其內天庭也。故「黃道經其中,七曜之所行也。」

  《抱樸子·君道》篇:「畫法創制,則炳若七曜麗天,而不以愛惡曲其情。」

  《唐書·天文志》:「《易》,五月一陰生,而雲漢潛萌於天稯之下。進及並鉞間,得坤維之氣,陰始達於地上,而雲漢上升,始交於列宿,七緯之氣通矣。」

  《望氣經》天無言,以七曜垂文。

  《夢溪筆談》:「日之在天,月對則虧,五星對則逆行避之,莫敢當其對。」〈又〉太沖者,日月五星所出之門戶,天之沖也。

  《容齋三筆》:《尚書·舜典》:「以齊七政。」孔安國本注謂日月五星也。而馬融雲:「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主日,第二主月;第三曰命,火謂熒惑也;第四曰煞,土謂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謂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謂歲星也;第七曰剽,金謂太白也。日月五星各異,故曰七政。」《尚書大傳》一說,又以為七政者,謂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為政也,人道正而萬事順成。」三說不同,然不若孔氏之明白也。

  王逵《蠡海集》:「七政麗乎天,七竅在乎首。七政之見,在於極之南。七竅之用,在於面之前。黃道經南天以行,七政傾於前也。故人之鞠躬亦向前。」

  雁生北方,秋自北而南,春自南而北,蓋曆七政所行,以順其情。

  枝山。前聞上嘗以「尚書諮汝羲和」節蔡沈注誤,命禮部改正。當時禮部劄付言:「《書傳》曰:『凡前元科舉,尚書專以蔡《傳》為主。考其天文一節,已自差謬。謂日月隨天而左旋,今仰觀乾象,甚為不然。夫日月五星之麗天也,除太陽,人目不能見其行於列宿之間,其太陰與五星昭然右旋,何以見之?當天清氣爽之時,指一宿為主,使太陰居列宿之西一丈許,盡一夜則太陰過而東矣』。」蓋列宿附天,舍次而不動者,太陰過東,則其右旋明矣。夫左旋者,隨天體也,右旋者,附天體也。

  必如五星右旋為順行,左旋為逆行,其順行之日常多,逆行之日常少。若如蔡氏之說,則逆行多而順行少,豈理也哉?若不改正,有誤方來。今後學「《尚書》天文」一節。當依朱氏《詩傳》「十月之交」注文為是。

  《震澤長語》:「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然天體無定,占中星以知方位。天行健而不息,如磨之旋,自東運而南,南而西,西而北,北而東,以為昏明寒暑,二儀運而出沒,五緯隨而起伏,列舍就之,隱見炎夏。天道南行,日出於寅,入于戌,陽盛于陰也,目影隨短。窮冬北行,日出於辰,入于申,陰盛于陽也,日影隨長。春秋天道,行于正中,日出於卯,入於酉,陰陽平也。日影隨停,南為明都,天體所見也。日月五星至是則明,北為幽都,天體所隱也。日月五星至是則晦,日月五星至北都而晦,非天入於地也。若天入於地,則日月隨之地中,為日月所照,安得為幽都哉?」此說與渾天不同,然亦不為無理,故著之。

  《丹鉛總錄》:「日月木火土金水謂之七政,亦曰七曜。」今術家增入月孛、紫炁、羅睺、計都四餘星為十一曜,計生於天尾,羅生於天首,孛生於月,炁生於閏。蓋日月行道如兩環,兩環相交,一處曰天首,一處曰天尾。天尾為計,天首為羅,月之行遲速有常度,遲之處即孛也。炁生於閏二十八年,十閏而炁行一周。天炁孛皆有度數,無光象,故與羅計同,謂之「四餘。」今七政曆亦有四餘躔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