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頁 下頁
七政部匯考四(2)


  《曆象圖說》

  各曜本天圖

  各曜本天圖

  各曜本天圖說

  各曜、《麗天》,本皆平行,而累代測改,未易合天者,緣各居一重,本天有高下遠近,又各系諸輪,為運動之本,古今推測,漸就詳密。本天為大圜,度有不齊,必加減而後均。乃有第一輪圈,名為「均輪」,猶未均齊,必有相濟乎均輪者,則第二輪圈名為「小輪」,而光體所在,別有系屬。〈詳後次輪〉而後周行於小輪,小輪心行於均輪,均輪心行於本天,順逆不齊,牽引聯絡,而適得均齊之度。如圖未午醜子曰:「各曜本重之天,天包地外,以地心為心。本重天上系均輪,高丙卑辛圈,其心未在本重天。向午右行,均輪上系小輪近遠圈,其心高在均輪上。向丙左行,小輪上又系光體之輪。」〈次輪詳後〉「在小輪上,自近向輪右行。」凡本重天之均輪心,未至午,三十度,均輪上之小輪心,高至甲,亦三十度。古法謂之「入曆入轉限」,新法謂之「平引數。」而光體之在小輪上,近至次必六十度,則加倍平引矣。本重天未至巳,六十度,均輪高至乙,亦六十度,小輪近至輪,則一百二十度。本重天未至辰,均輪高至丙,皆九十度,小輪近至遠,則一百八十度。《本重》天未至卯均輪高至丁,皆一百二十度;小輪近至左,則二百四十度。

  《本重》天未至寅均輪高至戊,皆一百五十度;小輪近至小,則三百度。《本重》天未至醜均輪高至卑,皆一百八十度;小輪近複至近,則三百六十度。此自最高起算也。《本重》天醜至子,均輪卑至己,皆三十度。小輪近至圈,則六十度。本重天醜至亥,均輪卑至庚,皆六十度。小輪近至上,則一百二十度。本重天醜至戌,均輪卑至辛,皆九十度,小輪近至遠,則一百八十度。本重天醜至酉,均輪卑至壬,皆一百二十度。小輪近至右,則二百四十度。本重天醜至申,均輪卑至癸,皆一百五十度。小輪近至行,則三百度;本重天醜至未,均輪卑至高,皆一百八十度。小輪近又至近,則三百六十度。此自最卑起算也。由此運行之跡,而別成近次輪遠虛線。本天形與本重天同大,而偏高偏卑,遂不以地為心,而別有其本天心。凡言遲速加減者,以此本天為主。以其輪圈各有大小,其行各有左右多寡,故遲速而生加減,然大小左右多寡,而實皆平行,故加減而其度適均,此於無法中而有定法者也。日月木火金,其理皆同。

  本天加減圖

  本天加減圖

  本天加減圖說

  各曜本重天包於地外,其中心即地心也。因均輪小輪上有高卑遠近,而別成一虛線。本天形偏高偏卑,不能以地心為心,即與本重天之心亦不相合矣。最高起行遲為朒限,其差為減;最卑起行速為朓限,其差為加。夫各曜右轉,今古平行,何以有遲速耶?蓋從高右行至朒,此本天平行度也。本天心出直線,指其實度,而地心出直線指其視度,則實度本大而視度覺小矣。必于所推平行實度之中,減其大小之差,而後得人目所見之度。故高至卑半周謂之「朒限」,從卑右行至脁,亦本平行度也。

  本天心出直線指其實度,而地心出直線指其視度,則實度本小而視度覺大矣。必于所推平行實度之中,加其大小之差,而後得人目所見之度。故卑至高半周謂之「朓限。」又凡近最高左右之半周,遠於地而行遲;近最卑左右之半周,近於地而行速。《朒初限》之差固當減,朒末限雖在脁半周,漸消其朒而亦減,《脁初限》之差固當加,脁末限雖在朒半周,漸消其脁而亦加。此本天高卑而有加減之源也。

  太陰次輪圖四

  太陰次輪圖四

  太陰次輪圖二

  太陰次輪圖二

  太陰次輪圖三

  太陰次輪圖三
  陰次輪圖

  太陰次輪圖說

  「均輪之心行於本天,小輪之心行於均輪」,此各曜之所同也。乃各曜光體,又行於次輪,而次輪之心行於小輪。惟太陰系於小輪而行者,不以次輪之心,而以次輪之邊,故其遲疾加減,與各曜有不同者。次輪起於距日之遠近,亦各曜之所同也。乃五星之次輪,木火土與日一合而行一周,金水與日再合而行一周。

  惟太陰次輪與日一合而行再周,故其遲疾加減,與各曜尤有不同者。次輪邊界從合朔起,系於小輪為最近,半周上弦而至遠矣。一周複於近為望,又半周下弦而遠,再周複於近而合朔矣。次輪以此朔望點系於小輪上右轉,周行既倍於小輪心行於均輪之度,而月體之行于次輪周者,又一合「朔而有再周。」由是均輪既有高卑,小輪又有遠近,次輪上複有朔望二弦,而太陰之所在,測其經度而有遲疾,測其緯度而有出入,測其光體周徑而有損益,象數可征,皆古法之所未備。如《一圖》均輪心行至辰,小輪心自高行至丙,各一象限。次輪朔望點必自近至遠,行一百八十度,其平實之差為一均數,若月在次輪弦點,則更有《實經》之差。

  〈二三均〉當並於「一均,為極大之減均」也。〈古名遲疾差〉二圖均輪心行至戌,小輪心自卑行至辛,各一象限。次輪朔望點必自近至遠,行一百八十度,其平實之差,為一均數。若月在次輪弦點,則更有實經之差,當並於一均,為極之大加均也。〈古名疾差〉三圖均輪心行至午,小輪心自高行至甲,各三十度。〈朒初限〉次輪朔望點在小輪上,必自近至次行六十度。其平實之差,為一均數。若月在次輪,自次向弦行至月,則有實經之差,當損其一均。余平經之差,為定減均也。四圖均輪心行至亥,小輪心自卑行至庚,各六十度。〈脁初限〉次輪朔望點在小輪上,必自近至上行一百二十度,其平實之差,為一均數。若月在次輪,自上行至月,則有實經之差,當益其一均,得平經之差,為定加均也。

  右對各曜本天全圖觀之。

  土星次輪圖

  土星次輪圖

  火星次輪圖

  火星次輪圖
  火星次輪圖

  木火土次輪圖說

  「次輪本於距日之遠近。凡星在次輪上半周最遠,人自地見。其與日合度而伏,日行速而前進,星行遲而在後,則先日東出而晨見。」日愈進,星愈後。至次輪下半周之初,人視星自上而下,同於不行,為前留;至次輪下半周最近,人視星與日對沖而為望。至次輪下半周之末,人視星自下而上,又同於不行,為後留。乃後日西入而夕見。至次輪上半周,複於最遠,則日追及星而又合伏,為次輪之一周。凡在次輪上半周為順行、為疾行,蓋次輪心在本重天右行,而星在次輪亦右行也。在次輪下半周為遲行、為逆行,蓋星雖循次輪順行,而在下半周則逆次輪心而左,故反見遲退也。

  星行次輪,無不順天右轉者,而以日之疾行前進者較之,則成左旋之勢。用日星兩行之差為次輪宮度,故與金、水次輪有別。又前留之後,後留之前為逆行之界;退望之前為晨見之界,退望之後為夕見之界。自合伏最遠至退望最近,兩界相聯,別成一本天形,與本重天同大,此木、火、土三星之所同也。而火在次輪前後留及退望時,則本天直入太陽本天之內而近於地。此火星之不同於木土者也。又次輪與本天之比例俱有定數,惟火星則時大時小,且與日各在本天最高則見大,在最卑則見小,與目視相反,此尤火星之大不同於各星者也。

  水星次輪圖

  水星次輪圖
  星次輪圖

  金水次輪圖說

  「金水本重天,與太陽同大,故太陽本天」,即為二星本天也。次輪心行於本天,而星行於次輪,半在本天外,半在本天內。星自次輪最遠起,人在地,見其與日合度而伏。星行速而前進,則後日西入,而夕見星愈前行,至次輪下半周,人視星自上而下,同於不行,為前留至下半最近,星又與日合度而伏。過此又視星自下而上,複同於不行,為後留。乃先日東出而晨見,至次輪上半周,追及日於最遠,而又合伏,為次輪之一周。凡在次輪上半周為順行,為疾行,蓋輪心在本天右行,而星在次輪亦右行也。在次輪下半周為遲行、為逆行,蓋星雖循次輪右行,而在下半周則逆輪心而向左也。「前留」之後,後留之前,為逆「行之界。」又次輪一周,星與日合度者再,前為順合,星在上、日在下也;後為退合,日在上,星在下也。因次輪小不能包地,故與木、火、土三星不同。退合之前為夕見之界;退合之後為晨見之界。又太白晝見,古無推步之術,今測定次輪交入本天內,則近於地而得晝見之界。再以緯度南北加減而定晝「見之期」,此又金星之不同于水星者也;

  水星本天圖

  水星本天圖

  水星本天圖說

  水星麗天平行右轉均輪小輪,與各曜本無殊致,惟光體所系,周行小輪者,獨三倍于平引,與各曜之二倍者不同。小輪上之度,二倍平引而與地不同,心之本天雖有高卑,而仍然一渾圓圈周也。三倍平引而與地不同。心之本天既有高卑,又有長短,而成上寬下窄之撱圓形,其行度加減,遂與各曜大異。如圖未午醜子曰:「水星本重之天,以地為心,本重天上系均輪高卑圈,其心未在本重天,向午右行,均輪上系小輪近遠圈,其心高在均輪上。向丙左行,小輪上又系光體之輪。」〈次輪詳後〉「在小輪上,自近向次右行。凡本《重天》之均輪心未至午均輪上之小輪心高至甲為平引。」各行三十度,而光體之在小輪上,自近至次必九十度,則三倍平引矣。本重天未至巳均輪高至乙,皆六十度,小輪近至遠,則一百八十度。

  《本重天》未至辰均輪高至丙,皆九十度,小輪近至小,則二百七十度。《本重天》未至卯均輪高至丁,皆一百二十度。小輪近複至,近,則三百六十度。本重天未至寅,均輪高至戊,皆一百五十度,小輪近至次。〈四百五十度去一全周餘〉則九十度。本重天未至醜。均輪高至卑。皆一百八十度。小輪近至遠。〈五百四十度去全周餘〉則一百八十度。此自最高起算也。本重天醜至子。均輪卑至巳。皆三十度。小輪遠至小。則九十度。〈若自本重天未起至子則均輪自近至小各二百一十度而小輪自近複於近又至小則六百三十度他仿此推〉《本重》天醜至亥,均輪卑至庚,皆六十度。

  小輪遠至近,則一百八十度。《本重》天醜至戌,均輪卑至辛,皆九十度,小輪遠至次,則二百七十度。《本重》天醜至酉,均輪卑至壬,皆一百二十度。小輪遠複至遠,則三百六十度。《本重》天醜至申,均輪卑至癸,皆一百五十度,小輪遠至小。〈四百五十度去三百六十〉則九十度本重天醜至未。均輪卑至高。皆一百八十度。小輪遠至近。〈五百四十度去三百六十〉則一百八十度。此自最卑起算也。由此運行之跡,而別成近次遠小虛線。本天形偏高偏卑,不以地為心。又撱圓而上寬下窄,遂別有其本天之心。

  凡言遲速加減者,以此本天為主。餘與各曜同理。

  水星本天加減圖

  水星本天加減圖

  《水星本天加減圖說》:

  「其理與各曜同。從本天心出直線,指其實度;從地心出直線,指其視度。較其大小,則加減之理自明。」此加減之數,古法謂之盈縮遲疾差,新法謂之第一加減均數是也。又水星本天不為整圓而為撱圓,前此未有言之者。太西穆尼合始以心行推測,洵創獲矣。但疑為縱長形,尚與天道未密。今以小輪上三倍之行推定,實為橫闊《撱圓》雲。

  (各天遠近次第圖)

  (圖缺)

  各天《遠近次第圖說》。

  古言天家七政,與恒星共在一重天,而錯雜下,上於太虛,說已疏矣。後乃有九重天之說:「一月,二水,三金,四日,五火,六木,七土,八恒星,九宗動。」各曜之麗天,猶木節之在板;各天之次第,猶蔥本之相包。審爾,則在遠者不能近,在近者不能遠。其光體之大者無時而小,小者無時而大,何七體經時而小大,而薄蝕、淩犯之分秒有不同。又凡五星在順合左右,則光體見小;在退望退合左右,則光體見大。可知各天遠近。在均輪、小輪,所差尚少,至次輪遠近,遂生變差。如火星天本在日天之外,及退望左右,則直入日天之內,而甚近於地。故所見光體,大小懸殊。因顯日月恒星之天,皆以地為心。五星環繞向日,時伏時見,而其天直以太陽為心,然後各重天體,遠近有序。益證古志所載陵犯掩蝕之異,多非信史。試觀月天最近於地,自日星以上,月皆得而掩之。

  《古志》所稱「星入月而不見星,為月蝕星」是也。星入月而見星,為星蝕月,非矣。金水有時在日上,若經緯合度而日掩星;有時在日下,若經緯合度而星掩日,「日中黑子」是也。自火木土以上,金水皆得而掩之,而謂互相掩者,非矣。火能掩木土,而不能掩於木土;水能掩土,而不能掩於土;土能掩恒星,而不能掩木火。以下諸曜,其理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