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頁 下頁 |
天地總部總論一(5) |
|
宋·邵子《皇極經世》 觀物內篇 物之大者,無若天地,然而亦有所盡也。 乾,陽物也;坤,陰物也。乾坤謂之物,則天地亦物也。天地有物之大者耳,既謂之物,則亦有所盡也。然而有所謂悠久無疆者,固未嘗盡也。 天之大,陰陽盡之矣;地之大,剛柔盡之矣。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天地之道,不過陰陽剛柔而已。 陰陽盡而四時成焉,剛柔盡而四維成焉。夫四時四維者,天地至大之謂也。 陰陽消長而為寒暑,一寒一暑而四時成焉;剛柔交錯而有夷險,一夷一險而四維成焉。四時者,天之道;四維者,地之理也。萬物由是而生、由是而成也。萬物由是而生、由是而成,斯所以為大者也。 凡言大者,無得而過之也,亦未始以大為自得,故能成其大,豈不謂至偉至偉者與?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物之資始資生,可謂大矣。然不自以為大,故能成其大也。 天生於動者也,地生於靜者也。一動一靜交,而天地之道盡之矣。動之始則陽生焉,動之極則陰生焉。一陰一陽交,而天之用盡之矣。靜之始則柔生焉,靜之極則剛生焉。一剛一柔交,而地之用盡之矣。 天圓,故主動;地方,故主靜。動之始則陽生,本乎動者也。天雖主動,動之極則陰生,有時而靜矣。靜之始則柔生,本乎靜者也。地雖主靜,靜之極則剛生,有時而動矣。此所謂一動一靜交,而天地之道盡之矣。蓋言其體,則天動而地靜。言其用,則天有陰陽,陰靜而陽動也;地有柔剛,柔靜而剛動也。是天地皆有動靜也。此所謂一陰一陽交,而天之用盡之矣;一剛一柔交,而地之用盡之矣。 動之大者謂之太陽,動之小者謂之少陽,靜之大者謂之太陰,靜之小者謂之少陰。 統言之,則曰陰陽剛柔。陰陽剛柔又有小大,則為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太剛、少剛、太柔、少柔也。 太陽為日。 日者,至陽之精也,故太陽為日,在地則為火。《先天圖》以乾為日,乾之位在正南。 太陰為月。 月者,至陰之精,得日氣而有光,故太陰為月,在地則為水。《先天圖》以兌為月,兌之位在東南。 少陽為星。 星者,日之餘,有光而現,故少陽為星,在地則為石。《先天圖》以離為星,離之位在正東。 少陰為辰。日月星辰交,而天之體盡之矣。 辰者,天之土,不見而屬陰,故少陰為辰,在地則為土。《先天圖》以震為辰,震之位在東北。 太柔為水。 水者,天下至柔之物也,其性潤下,故太柔為水,在天則為月。《先天圖》以坤為水,坤之位在正北。 太剛為火。 火者,天下至剛之物也,其性炎烈,故太剛為火,在天則為日。《先天圖》以艮為火,艮之位在西北。 少柔為土。 土之為物,亦柔也,其性軟緩,故少柔為土,在天則為辰。《先天圖》以坎為土,坎之位在正西。 少剛為石。 石亦剛物也,其性堅,故少剛為石,在天則為星。《先天圖》以巽為石,巽之位在西南。此圖《繫辭》所謂「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是也,此所謂伏羲八卦也。或曰:「《皇極經世》舍金木水火土,而用水火土石,何也?」曰:「日月星辰,天之四象也;水火土石,地之四體也;金木水火土者,五行也。四象、四體,先天也;五行,後天也。先天,後天之所自出也;水火土石,五行之所自出也。水火土石,本體也;金木水火土,致用也。以其致用,故謂之五行,行乎天地之間者也。水火土石,蓋五行在其間矣。金出於石,而木生於土,有石而後有金,有土而後有木,金者從革而後成,木者植物之一類也,是豈舍五行而不用哉?五行在其間者,此之謂也。《皇極經世》用水火土石,以其本體也;《洪范》用金木水火土,以其致用也。皆有所主,其歸則一。」或曰:「《先天圖》八卦次序與所為之物,與《周易》不同,何也?」曰:「《先天圖》八卦次序,始於乾而終於坤,此先天也,伏羲八卦也,《周易》自『帝出乎震』,至『成言乎艮』,此文王八卦也。非獨八卦如此,六十四卦亦不同也。伏羲《易》無文字,獨有卦圖,陰陽消長而已。孔子於《繫辭》亦嘗言之矣。聖人立法不同,其道則相為先後始終,而未嘗不同也。此皆有至理,在乎通道者詳考焉。」水火土石交,而地之體盡之矣。 混成一體,謂之太極。太極既判,初有儀形,謂之兩儀。兩儀又判,而為陰陽剛柔,謂之四象;四象又判而為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太剛、少剛、太柔、少柔,而成八卦。太陽、少陽、太陰、少陰,成象於天,而為日月星辰;太剛、少剛、太柔、少柔,成形於地,而為水火土石。八者具備,然後天地之體備矣。天地之體備,而後變化生成萬物也。所謂八者,亦本乎四而已。在天成象,日也;在地成形,火也。陽燧取於日而得火,火與日本乎一體也。在天成象,月也;在地成形,水也。方諸取於月而得水,水與月本乎一體也。在天成象,星也;在地成形,石也。星隕而為石,石與星本乎一體也。在天成象,辰也;在地成形,土也。自日月星之外,高而蒼蒼者,皆辰也;自水火石之外,廣而厚者,皆土也。辰與土本乎一體也。 天地之間,猶形影聲響之相應,象見乎上,體必應乎下,皆自然之理也。蓋日月星辰,猶人之有耳目口鼻;水火土石,猶人之有血氣骨肉。故謂之天地之體。陰陽剛柔,則猶人之精神,而所以主耳目口鼻血氣骨肉者也,故謂之天地之用。夫太極者,在天地之先而不為先,在天地之後而不為後,終天地而未嘗終,始天地而未嘗始,與天地萬物圓融和會而未嘗有先後始終者也。有太極,則兩儀、四象、八卦以至於天地萬物,固已備矣。非謂今日有太極而明日方有兩儀,後日乃有四象、八卦也。雖謂之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實一時具足,如有形則有影,有一則有二、有三,以至於無窮皆然。是故知太極者,有物之先本已混成,有物之後未嘗虧損。自古及今,無時不存,無時不在。萬物無所不稟則謂之曰命,萬物無所不本則謂之曰性,萬物無所不主則謂之曰天,萬物無所不生則謂之曰心,其實一也。古之聖人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盡心知性以知天,存心養性以事天。皆本乎此也。 日為暑。 太陽為日,暑亦至陽之氣也。 月為寒。 太陰為月,寒亦至陰之氣也。 星為晝。 少陽為星,晝亦屬陽。 辰為夜。 少陰為辰,夜亦屬陰。 暑寒晝夜交,而天之變盡之矣。 日月星辰交,而後有暑寒晝夜之變;有暑寒晝夜之變,而後歲成焉。 水為雨。 雨者,水氣之所化。 火為風。 風者,火氣之所化。 土為露。 露者,土氣之所化。 石為雷。 雷者,石氣之所化。然四者又交相化焉。故雨有水雨、有火雨、有土雨、有石雨。水雨則為霶霈之雨,火雨則為若暴之雨,土雨則為霡霂之雨,石雨則為雹凍之雨。所感之氣如此,皆可以類推也。 雨風露雷交,而地之化盡之矣。 水火土石交,而後有雨風露雷之化;有雨風露雷之化,而後物生焉。 暑變物之性。 物之性屬陽,故為暑之所變。 寒變物之情。 物之情屬陰,故為寒之所變。 晝變物之形。 形可見,故屬陽,為晝之所變。 夜變物之體。 體有質,故屬陰,為夜之所變。 性情形體交,而動植之感盡之矣。 性情形體交,而後有動植之感。感者,唱也,陽唱乎陰也。 雨化物之走。 雨潤下,故走之類感雨而化。 風化物之飛。 風飄揚,故飛之類感風而化。 露化物之草。 露濡潤,故草之類感露而化。 雷化物之木。雷奮迅而出,故木之類感雷而化。然飛走草木,又更相交錯而化。如木之類,亦有木之木、有木之草、木之飛、木之走,其他皆可以類推也。 走飛草木交,而動植之應盡之矣。 走飛草木交,而後有動植之應。應者,和也,陰和乎陽也。性情形體,本乎天者也;走飛草木,本乎地者也。本乎天者有感焉,本乎地者有應焉。一感一應,天地之道,萬物之理也。 走,感暑而變者,性之走也;感寒而變者,情之走也;感晝而變者,形之走也;感夜而變者,體之走也。飛,感暑而變者,性之飛也;感寒而變者,情之飛也;感晝而變者,形之飛也;感夜而變者,體之飛也。草,感暑而變者,性之草也;感寒而變者,情之草也;感晝而變者,形之草也;感夜而變者,體之草也。木,感暑而變者,性之木也;感寒而變者,情之木也;感晝而變者,形之木也;感夜而變者,體之木也。性,應雨而化者,走之性也;應風而化者,飛之性也;應露而化者,草之性也;應雷而化者,木之性也。情,應雨而化者,走之情也;應風而化者,飛之情也;應露而化者,草之情也;應雷而化者,木之情也。形,應雨而化者,走之形也;應風而化者,飛之形也;應露而化者,草之形也;應雷而化者,木之形也。體,應雨而化者,走之體也;應風而化者,飛之體也;應露而化者,草之體也;應雷而化者,木之體也。 天地之生物,所以萬殊而不同者,以感應之交錯也。感應之交錯,所以謂之變化也。《易》曰:「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此之謂也。 性之走善色,情之走善聲,形之走善氣,體之走善味;性之飛善色,情之飛善聲,形之飛善氣,體之飛善味;性之草善色,情之草善聲,形之草善氣,體之草善味;性之木善色,情之木善聲,形之木善氣,體之木善味。走之性善耳,飛之性善目,草之性善口,木之性善鼻;走之情善耳,飛之情善目,草之情善口,木之情善鼻;走之形善耳,飛之形善目,草之形善口,木之形善鼻;走之體善耳,飛之體善目,草之體善口,木之體善鼻。 物有聲色氣味,人有耳目口鼻,此只言人物之有所合也。天地之生物,皆以其類而有所合焉。 夫人也者,暑寒晝夜無不變,雨風露雷無不化,性情形體無不感,走飛草木無不應。所以目善萬物之色,耳善萬物之聲,鼻善萬物之氣,口善萬物之味。靈於萬物,不亦宜乎。 暑寒晝夜無所不變,雨風露雷無所不化,性情形體無所不感,走飛草木無所不應,然後能生而為人。故惟人為能目善萬物之色,耳善萬物之聲,鼻善萬物之氣,口善萬物之味。不獨耳目口鼻能善萬物之聲色氣味,而心之官又能善萬物之理,此所以靈於萬物也。蓋天地,巨物也,分而為萬物,萬物各得天地之一端。能備天地、兼萬物者,人之謂也,故能與天地並立而為三才。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唯聖人然後能踐形。能踐形,則能反身而誠之,求諸己而天下之理得矣。眾人則日用而不知,役於萬物而喪其良貴,雖謂之人,曾何異於物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