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總集 > 冊府元龜 | 上頁 下頁
卷七百六十五 總錄部·攀附


  《易》曰:雲從龍風從虎斯言感召之至自然之理也。而況王者膺命曆臨區宇故宜心膂之臣股肱之士伸協贊之力成經綸之功也。乃有靈感先兆心期潛契或效謀於幕中或宣力於麾下或一言而吻合或千里以相從或恩紀而見升或材智而授任並皆歷險阻建功名大則受封於土茅次則策名於簪笏書之信史傳於永世自非誠明夙著期運宜合豈富貴之可求者哉!

  漢張良字子房其先韓人亡匿下邳秦末陳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餘人景駒自立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從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將數千人略地下邳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廄將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喜常用其策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官也。省視也。殆近也。遂從不。

  張蒼陽武人秦時為禦史立柱下方書有罪亡歸及沛公略地過陽武蒼以客從攻南陽西入武關至咸陽沛公立為漢王入漢中還定三秦陳餘擊走常山王張耳耳歸漢漢以蒼為常山守周昌沛人其從兄苛秦時皆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後破泗水守監,於是苛昌以卒史從沛公沛以昌為職志苛為客陸賈楚人以客從高祖定天下名有口辯居左右常使諸侯後為大中大夫。

  叔孫通薛人秦時為博士亡去之薛事項王漢二年漢王從五諸侯入彭城通降漢王通儒服漢王憎乃變其服服短衣楚制漢王喜通之降漢拜通為博士。

  石奮其父趙人趙亡徙溫高祖東擊項過河內時奮年十五為小吏侍高祖高祖與語愛其恭敬問曰:若柱下居殿柱之下。若今侍立禦史矣。音何主旗志也。志與幟同音式異切張晏曰:為帳下賓客不掌官也。制謂裁衣之形制河內之縣何有對曰:有母不幸失明家貧有姊能鼓瑟高祖曰:若能從我乎!曰:願盡力,於是高祖召其姊為美人以奮為中涓受書謁徙其家長安中戚裡。

  後漢王常潁川舞陽人王莽末與成丹張入南郡藍口號下江兵與荊州牧戰於上唐遂北至宜秋是時漢兵與新市平林眾俱敗於小長安各欲解去光武兄伯升聞下江軍在宜秋即與光武及李通俱造常軍曰:願見下江一賢將議大事成丹張共推遣常伯升見常說以合從之利常大悟曰:王莽篡殺殘虐天下百姓思漢故豪傑並起今劉氏復興即真主也。誠思出身為用輔成大功伯升曰:如事成豈敢獨饗之哉!遂與常深相結而去常還具為丹言之丹負其眾皆曰:大丈夫既起當各自為主何故受人制乎!常心獨歸漢乃稍曉說其將帥曰:往者成哀衰微無嗣故王莽得乘間篡位既有天下而政令苛酷積失。若汝也。有何戚中涓官名主居中而涓潔者外有書謁令其受之也。上唐鄉名在今隨州棗陽縣東北宜秋聚名曰:南郡百姓之心民之謳吟思漢非一日也。故使吾屬因此得起夫民所怨者天所去也。民所思者天所與也。舉大事必當下順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若負強恃勇任情恣欲雖得天下必複失之以秦項之勢尚至夷覆況今布衣相聚草澤以此行之滅亡之道也。今南陽諸劉舉宗起兵觀其來言事者皆有深計大慮王公之才與之併合必成大功此天所以祐吾屬也。下江諸將雖屈強少識然素敬常乃皆謝曰:無王將軍吾屬幾陷於不義願敬受教即引兵與漢軍及新市平林合,於是諸部齊心同力銳氣益壯遂俱進破殺甄阜梁丘賜及諸將議立宗室唯常與南陽士大夫同意欲立伯升而朱有張等不聽乃立更始焉。

  丁王莽末守穎陽尉光武略地穎陽穎陽城守不下說其宰遂與俱降光武大喜厚加賞勞。

  范升王莽末為大司空王邑議曹史稱病乞身邑不聽令乘傳使上黨升遂與漢兵會因留不還建武二年光武徵詣懷宮拜議郎。

  彭寵更始時行漁陽太守事漢安樂令及光武鎮慰河北至薊以書招寵寵具牛酒將上謁會王郎詐立傳檄燕趙遣將狥漁陽上穀急發其兵北州眾多疑惑欲從之吳漢說寵從光武會上谷太守耿況亦使功曹寇恂詣寵結謀共歸光武寵乃發騎三千人以吳漢行長史及都尉嚴宣參軍蓋延狐奴令王梁與上穀軍合而南及光武於廣阿光武承制封寵建忠侯賜號大將軍。

  魏荀潁川潁陰人漢末袁紹領冀州待以上賓之禮弟謀及同郡辛評郭圖皆為紹所任度紹終不能成大事時太祖為奮武將軍在東郡獻帝初平二年去紹從太祖太祖大悅曰:吾之子房也。以為司馬時年二十九後至尚書令參太祖丞相軍事。

  荀攸字公達漢末以蜀漢險固人民殷盛乃求為蜀郡太守道絕不得至駐荊州太祖迎漢帝都許遺攸。《書》曰:方今天下大亂智士勞心之時也。而顧觀變蜀漢不已久乎!,於是徵攸為汝南太守入為尚書太祖素聞攸名與語大悅謂荀鍾繇曰: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以為將帥。

  程昱東郡東阿人初平中兗州刺史劉岱辟之不應後表昱為騎都尉昱辭以疾劉岱為黃巾所殺太祖臨兗州辟昱昱將行其鄉人謂曰:何前後之相背也。昱笑而不應太祖與語說之以昱守壽張令。

  任俊字伯達河南中牟人太祖起關東入牟界眾不知所從俊獨與同郡張奮議舉郡以歸太祖俊。又別收宗族及賓客家兵數百人願從太祖太祖大悅表俊為騎都尉妻以從妹甚見親信。

  劉馥字元穎沛國相人避亂揚州漢建安初說袁術將戚寄秦翊使率眾與俱詣太祖太祖悅之辟為司徙掾後至衛尉。

  趙儼穎川陽翟人漢末避亂荊州太祖為鎮東將軍始迎獻帝都許儼謂繁欽曰:曹鎮東應期命世必能匡濟華夏吾知歸矣。建安二年年二十七遂扶持老弱詣太祖太祖以儼為朗陵長。

  衛茲陳人建安中太祖到陳留與茲相見遂同盟計興武事茲答曰:亂生久矣。非兵無以整之。且言兵之興者自今始矣。深見廢興首贊宏謀後從太祖之滎陽戰歿。

  邢字子昂河間莫阝人漢末舉孝廉司徒辟皆不就易姓字適右北平從田疇遊積五年而太祖定冀州謂疇曰:黃巾起來二十餘年海內鼎沸百姓流離今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極則平請以身先遂裝還鄉里田疇曰:邢民之先覺也。乃見太祖求為鄉道以克柳城太祖辟為冀州從事。

  周昕漢末為丹陽太守太祖起義兵昕前後遣兵萬餘人以助征伐袁術之在淮南也。昕惡其淫虐絕不與通。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尚書令荀薦之於太祖太祖召見論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後至軍祭酒洧陽亭侯。

  王朗為會稽太守為孫策所執後太祖表徵之朗自曲阿輾轉江海積年乃至拜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華歆漢末為豫章太守為孫權所執後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徵歆孫權欲不遣歆謂權曰:將軍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義未固使僕得為將軍效心,豈不有益乎!今空留僕是為養無用之物非將軍之良計也。權悅乃遣歆後至太尉。

  朱靈漢末為袁紹將太祖之征陶謙詔使靈督三營助太祖戰有功紹所遣諸將各罷歸靈曰:靈觀人多矣。無。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複何之遂留不去所將士卒慕之皆隨靈後靈後遂為好將名亞徐晃等位至後將軍封高唐亭侯。

  臧霸漢末為琅邪相太祖破袁譚於南皮霸既會賀因求遣子弟及諸將父兄家屬詣鄴太祖曰:諸君忠孝豈複在是昔蕭何遣子弟入侍而高祖不拒耿純焚室輿櫬以從光武不逆吾將何以易之哉!後至執金吾位特進。

  李典漢末為捕虜將軍封都亭侯典宗族部曲三千餘家居乘氏自請願徙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純邪典謝曰:典駑怯功微而爵寵過厚誠宜舉宗陳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實郊遂之內以制四方非慕純也。遂徙部曲宗族萬三千餘口居鄴太祖嘉之遷破虜將軍。

  劉放涿郡人漢末遭世大亂時漁陽王松據其土放往依之太祖討袁譚於南皮以書招松松舉雍奴泉州安次以附之放為松答太祖書其文甚麗太祖既善之。又聞其說由是遂辟放建安十年與松俱至太祖大悅謂放曰:昔班彪依竇融而有河西之功今一何相似也。乃以放參司空軍事閻。

  柔廣陽人少沒烏桓鮮卑中為其種人所歸信柔乃因鮮卑眾殺烏桓校尉刑舉而代之袁紹因寵尉柔以安北邊及紹子尚敗奔蹋頓時幽冀吏人奔烏桓者十萬餘戶尚欲憑其兵力複圖中國會太祖平河北柔率鮮卑烏桓歸附即以柔為校尉。

  衛覬為侍中與王粲並典制度文帝即王位徙為尚書頃之還漢朝為侍郎勸贊禪代之義為文誥之詔文帝踐阼複為尚書封陽吉亭侯。

  蜀簡雍字憲和涿郡人少與先主有舊隨從周旋先主至荊州雍與麋竺孫乾同為從事中郎常為談客往來使命。

  麋竺東海句人漢末徐州牧陶謙辟為別駕從事謙卒竺奉謙遺命迎先主於小沛漢建安元年呂布乘先主之出拒袁術襲下邳虜先主妻子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複振魏太祖表竺領嬴郡太守竺弟芳為彭城相皆去官隨先主周旋先主將適荊州遣竺先與劉表相聞以竺為左軍將軍從事中郎益州既平拜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之右竺雍容敦雅而幹翮非所長是以待之上賓之禮未嘗有所統禦然賞賜優寵無與為比。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篤於鄉里合部曲數百人篤卒荊州牧劉表令峻攝其眾表卒峻率眾歸先主先主以峻為中郎將。

  廖化襄陽人前為關侯主簿關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

  向朗字巨達襄陽宜城人荊州牧劉表以為臨沮長表卒歸先主定江南使朗督秭歸夷道巫山夷陵四縣軍民事蜀既平以朗為巴西太守。

  伊籍字機伯山陽人少依邑人鎮南將軍劉表先主之在荊州籍常往來自托表卒遂隨先主南渡江從入益州見待亞於簡雍孫乾後至昭文將軍。

  李恢建寧人仕郡督郵太守董和貢恢於州涉道未至聞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恢知璋之必敗先主必成也。乃託名郡使北詣先主遇於綿竹先主嘉之後至安漢將軍。

  何宗蜀郡人先主定益州四郡為從事祭酒後援圖讖勸先主即尊號踐阼之後遷為大鴻臚。

  吳董襲會稽人孫策入郡襲迎於高遷亭策見而偉之引署門下賊曹後至偏將軍。

  胡綜字偉則汝南固始人少孤母將避難江東孫權領會稽太守綜年十四為門下循行留吳與大帝共讀書策薨大帝為討虜將軍以綜為金曹從事從討黃祖拜鄂長大帝為車騎將軍都京口召綜還為書部與是儀徐祥俱典軍國密事。

  呂范避亂壽春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昵將私密百人歸策時太妃在江都策遣範迎之徐州牧陶謙謂范為袁氏覘候諷縣掠考范范親客健兒篡取以歸時唯范與孫河常從策跋涉辛苦危難不避策亦親戚待之每與升堂飲宴於太妃前後遷大司馬印綬未下卒。

  張字子綱避難江東孫策創業遂委質焉表為正義校尉。

  陳武字子烈廬江松滋人孫策在壽春武往修謁因從渡江征討有功拜部司馬。

  朱治既勸孫策還平江東後遷吳郡都尉是時吳景已在丹陽而孫策為袁術攻廬江,於是劉繇恐為袁孫所並遂構嫌隙而策家門盡在州下治乃使人於曲阿迎太妃及大帝兄弟所以供奉輔護甚有恩紀後至安國將軍金印紫綬。

  吳范字文則會稽上虞人舉有道詣京都世亂不行會大帝起於東南範委身服事每有災祥取推數言狀其術多效遂以顯名後為騎都尉領太史令封都亭侯。

  晉裴秀為尚書僕射初文帝未定嗣而屬意舞陽侯攸武帝懼不得立問秀曰:人有相否因以奇表示之秀言於文帝曰:中撫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非人臣之相也。由是世子乃定陸曄吳郡吳人察孝廉除永世烏江二縣令皆不就元帝初鎮江左辟為祭酒。

  顧榮吳國吳人永嘉初徵拜侍中行至彭城見禍難方作遂輕舟而還元帝鎮江東以榮為軍師加散騎常侍凡所謀畫皆以諮焉榮既南州望士躬處右職朝野甚推敬之。

  紀瞻為元帝丞相軍諮祭酒及長安不守與王導俱入勸進帝不許使殿中將軍韓績徹去御座瞻叱績曰:帝座上應星宿敢有動者斬帝為之改容帝踐位拜侍中。

  何無忌為太學博士與宋高祖素相親結高祖東征孫恩無忌密至軍所潛謀舉義勸高祖於山陰起兵高祖以桓玄大逆未彰恐在遠舉事克濟為難。若玄遂竊天位然後於京口圖之事未晚也。無忌乃還及義師之舉參贊大勳皆以算略攻取為效後至鎮南將軍。

  魏詠之字長道任城人初為州主簿與宋高祖游款及桓玄篡位協贊義謀玄敗授建威將軍豫州刺史檀憑之高平人為桓修長流參軍領東莞太守加甯遠將軍與宋高祖有州閭之舊。又數同東討情好甚密義旗之建憑之與劉毅俱以私艱墨而赴憑之雖才望居毅之後而官次及威聲過之高祖以為建武將軍。

  宋劉敬宣晉末為後將軍元顯從事中郎隆安五年孫恩入浹口高祖戍句章賊頻攻不能拔敬宣請往為援賊恩,於是退還入海是時四方雲擾朝廷微弱敬宣每慮艱難未已高祖既累破妖賊功名日盛故敬宣深相憑結情好甚隆元興元年與父牢之同謀襲桓玄不克牢之死敬宣渡江奔洛陽往來長安三年歸至淮泗間會高祖平京口手書召敬宣左右疑其詐敬宣曰:吾固知其然矣。下邳不誘我也。即便馳還既至京師以敬宣為輔國將軍晉陽太守襲封武岡縣男後為江州刺史為劉毅所惡自表解職高祖數引與遊宴恩款周洽所賜錢帛車馬及器服玩好莫與比焉後至右將軍。

  孔季恭會稽山陰人高祖東征孫恩屢至會稽季恭曲意禮接贍給甚厚後至光祿大夫開封儀同三司張邵父敞桓玄篡位時為廷尉卿及高祖討玄邵白敞表獻誠款帝大悅命署其門曰:有犯廷尉者以軍法論後以敞為吳郡太守邵為揚州主簿時劉毅為亞相愛才好士當世莫不輻湊獨邵不往或問之曰:主公命世人傑何煩多問劉穆之聞以白帝帝益親之後至征虜將軍雍州刺史。

  劉簡之有志幹為高祖所知高祖將謀復興收集才勇之士嘗再造簡之值有賓客簡之悟其意謂弟虔之曰:劉下邳再來必當有意既不得共語汝可試往見之既至高祖已克京師虔之即便投義簡之聞之殺耕牛會聚徒眾率以赴高祖後曆官至通直常侍少府太尉諮議參軍。

  朱超石為何無忌輔國右軍參軍事徐道覆破無忌得超石以為參軍至石頭超石說其同舟人乘單舸走歸高祖高祖甚嘉之以為徐州主簿。

  傅亮晉末為中書黃門侍郎直西省高祖以久直勤勞欲以為東陽郡先以語兄迪迪大喜告亮亮不答即馳見高祖曰:伏聞恩旨賜擬東陽家貧忝祿私計為幸但憑蔭之願實結本心乞歸天宇不樂外出高祖笑曰:謂卿之須祿耳。若能如此甚所望也。後至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向靖世居京口與高祖少舊從平京城參建武軍事進平京邑拔參鎮軍軍事。

  謝晦為高祖從事中郎從政征司馬休之時徐達之戰敗見殺高祖怒將自被甲登岸諸將諫不從怒愈甚晦前抱持高祖高祖曰:我斬卿晦曰:天下可無晦不可無公晦死何有會胡蕃已得登岸賊敗退走乃止宋台建為右衛將軍。

  王曇首為琅邪王大司馬屬從府公修復洛陽園陵與從弟球俱詣高祖時謝晦在坐高祖曰:此君並膏梁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曇首答曰:既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悅後至撫軍將軍荊州刺史。

  南齊崔慧景初仕宋為長水校尉甯朔將軍太祖在淮陰慧景與宗人祖思同時自結太祖欲北渡廣陵使慧景具舡於陶家後諸事雖不遂以此見親後為平西將軍侍中參軍。

  褚淵初仕宋為丹陽尹與從弟照同載出道逢太祖淵舉手指太祖車謂照曰:此非常人也。出為吳興太祖餉物別淵。又謂之曰:此人才貌非常將來不可測也。及顧命之際引太祖豫焉後沈攸之事起淵時為衛將軍太祖召淵謀議淵曰:西夏釁難事必無成公當先備其內耳太祖密為其備事平進中書監司空劉善明初仕宋為甯朔將軍時幼主初立群公秉政善明獨結事太祖委身歸誠後至征虜將軍淮南宣城二郡太守。

  李安民仕宋為征虜將軍東中郎司馬行會稽郡事安民將東太祖與別晏語淹留日夜安民密陳宋運將盡歷數有歸蒼梧縱虐太祖憂迫無計民白太祖欲於東奉江夏王躋起兵太祖不許乃止蒼梧廢太祖徵安民使持節督北討軍事冠軍將軍及南兗州刺史沈攸之反太祖召安民以本官鎮白下治城隍加征虜將軍進西討。又進前將軍行至盆城沈攸之平仍授督郢州司州之義陽諸軍事郢州刺史持節將軍如故。

  蘇侃初仕宋為積射將軍遇太祖在淮上便自委結太祖鎮淮陰以侃詳密取為冠軍錄事參軍。

  崔祖思河東武城人初太祖在淮陰祖思聞風自結為上輔國主簿甚見親待參豫謀議宋朝初議封太祖為梁公祖思啟太祖曰:讖書雲:金刀利刃齊刈之今宜稱齊實應天命從之轉為相國從事中郎。

  垣崇祖初仕宋為東海太守遇太祖於淮陰太祖以其武勇待之崇祖謂皇甫肅曰:此真吾君也。吾今逢主矣。所謂千載一時遂密佈誠節後至五兵尚書領驍騎將軍。

  劉懷慰宋末為駕部郎懷慰宗從善明等為太祖心腹以懷慰與沈攸之有舊令為書戒喻攸之太祖省之稱善後至安陸王北中郎將司馬。

  張瑰父永仕宋為光祿大夫拒桂陽賊於白下潰散阮佃夫等欲加罪太祖固申明之瑰由此感恩自結轉通直散騎常侍驍騎將軍遭父喪還吳持服昇明元年劉秉有異圖弟遐為吳郡潛相影響因沈攸之事聚眾三千治攻具太祖密遣殿中將軍卞白龍令瑰取遐諸張世有豪氣瑰宅中常有父時舊部曲數百遐召瑰偽授旨與叔恕領兵十八人入郡與防郡隊主疆弩將軍郭羅雲進中齋取遐遐逾窗而走瑰部曲顧憲子手斬之郡內莫敢動者獻捷太祖以告領軍張衝衝曰:瑰以百口一擲出手得盧矣。即授輔國將軍吳郡太守封瑰義成縣侯邑千戶太祖故以嘉名錫之。

  荀伯玉字弄璋賣蔔自業建平王景素聞而招之伯玉不往太祖鎮淮陰伯玉歸身結事為太祖冠軍刑獄參軍後至散騎常侍。

  王玄載仕宋為征虜將軍建甯太守沈攸之之難玄載起義送誠太祖進號後軍將軍封鄂縣子。

  劉俊仕宋為長沙內史行湘州事未發太祖霸業初建俊先致誠節沈攸之事起加輔國將軍。

  紀僧真為太祖參軍及太祖拜齊公已克日有楊祖之謀於臨軒作難僧真請帝更選吉辰尋而祖之事覺帝曰:無卿言亦當致小狼狽亦何異滹沱之冰轉齊國中書舍人。

  梁劉懷珍自宋世齊高帝為舍人懷珍為直閣相遇早舊懷珍假還青州高帝有白忽馬人不可騎送與懷珍別懷珍報上百疋絹,或謂懷珍曰:蕭君此馬不可騎是以與君耳報百疋不亦多乎!懷珍曰:蕭君局量堂堂甯應負人此絹吾方欲以身名托之豈計錢物多少高帝輔政懷珍內資未多徵為都官尚書領前軍將軍以第四子晃代為豫州刺史或疑懷珍不受代高帝曰:我布衣時懷珍便推懷投款況在今日寧當有異晃發經日疑論不止帝乃遣軍主房靈民領百騎追送晃謂靈民曰:議者謂懷珍必有異同我期之有素必不應爾卿是其鄉里故遣卿行非惟衛新亦以迎故也。懷珍還仍授相國右司馬及齊台建朝士人人爭為臣吏以懷珍為宋台右衛懷珍謂帝曰:人皆迎新臣獨送故豈以臣篤於本乎!

  陰智伯與高祖鄰居少相友善嘗出入高祖臥內見有異氣成五色因握帝手曰:公後必大貴非人臣也。天下方亂安蒼生者在君乎!帝曰:幸勿多言,於是情好轉密帝每有求索如外府焉及帝踐阼官至梁秦二州刺史。

  沈瑀仕齊為選曹郎隨陳伯之軍至江州會義師圍郢城瑀說伯之迎高祖伯之泣曰:餘子在都不待出城不能不愛之瑀曰: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計。若不早圖眾散難合伯之遂舉眾降瑀從在高祖軍中伏挺齊末舉秀才對策第一高祖義師至挺迎謁於新林高祖見之甚悅謂曰:顏子引為征東行參軍時年十八。

  席闡文仕齊為雍州刺史蕭赤斧中兵參軍由是與其子穎胄善複曆西中郎中兵參軍領城局高祖之將起義也。闡文勸穎胄同焉仍遣田祖恭私報帝並獻銀裝刀帝報以金如意。

  柳忄炎仕齊為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及高祖起兵忄炎舉漢中應義帝踐阼徵為參軍將軍。

  范雲仕齊為國子博士初與高祖遇於竟陵王子良邸。又嘗接裡高祖深器之及義兵至京邑雲時在城內東昏既亡侍中張稷使雲銜命出城帝因留之便參帳幄仍拜黃門侍郎與沈約同心翊贊俄遷大司馬諮議參軍領錄事。

  曹景宗仕齊為遊擊將軍高祖為雍州刺史景宗深自結附數請帝臨其宅時天下方亂帝亦厚加意焉江淹仕齊為秘書監副領軍王瑩及義師至新林淹微服來奔高祖拔為冠軍將軍秘書監如故。

  康絢仕齊為華州太守高祖起兵絢舉郡以應天監元年封南陽縣男。

  昌義之仕齊為馮翊戍主高祖為雍州義之因事高祖高祖亦厚遇之及起兵拔為輔國將軍每戰必捷天監元年封永豐侯。

  韋仕齊為上庸太守加建威將軍俄而太尉陳顯達參軍將軍崔惠景頻逼京師民心惶駭未有所定西土人謀之於曰:陳雖舊將非命世才崔頗更事懦而不武其取赤族也。宜哉!天下真人殆興於吾州矣。乃遣其二子自結於高祖義兵檄至率郡人伐竹為筏倍道來赴有眾二千馬二百疋高祖見甚悅拊幾曰:他日見君之面今日見君之心吾事就矣。

  江革仕齊為駕部郎中高祖入石頭時吳興太守袁昂據郡拒義乃使革制書與昂於坐立成辭意典雅高祖深賞歎之因令與徐勉同學掌書記。

  范縝仕齊為宜都太守母憂去職歸居於南州義軍至縝墨來迎高祖與縝有西邸之舊見之甚悅徐勉初與長沙宣武王游高祖深器賞之及義兵至京邑勉於新林謁見高祖甚加恩禮使管書記及踐阼拜中書侍郎。

  蕭潁孚齊西中郎府參軍穎達之弟也。高祖舉義師潁孚自京師出亡廬陵循景智潛引南歸至廬陵景智及宗人靈祐為起兵得數百人屯西昌藥山湖潁達聞之假潁孚節督廬豫章臨川南康安成五郡軍事冠軍將軍時廬陵內史潁孚率靈祐等進據西昌東昏遣安西太守劉希祖自南江入湖拒之潁孚不能自立以其兵繇建安複奔長沙希祖追之潁孚緣山逾嶂僅而獲免在道絕糧後因食過飽而卒高祖受禪贈穎孚右衛將軍。

  馮道根字巨基湘陽人也。初以母喪在家聞高祖舉義兵道根謂所親曰:金革奪禮古人不避揚名後代可謂孝矣。因率鄉人歸高祖累遷左衛上將軍。

  陳吳明徹秦郡人高祖鎮京口深相要結明徹乃詣高祖高祖為之降階執手即席與論當世之務後為侍中司空。

  沈恪仕梁為散騎侍郎時侯景作亂恪率兵援京城及京城陷恪間行歸鄉里高祖之討侯景遣使報恪乃於江東起兵相應賊平恪謁高祖於京口即日授都軍副尋為府司馬。

  淳于量仕梁為桂州刺史荊州陷量保據桂州王琳擁割湘郢累遣召量量外雖與琳往來而別遣使從間道歸於高祖高祖受禪授持節散騎常侍平西大將軍給鼓吹一部都督刺史如故。

  偉昂仕梁為王僧辨大司馬從事中書侍郎高祖在南徐州昂望氣知其當王遂寄孥焉因謂帝曰:明年有大臣誅死後四代梁其將終天之歷數當歸舜後昔周滅殷氏封媯于宛丘其裔子孫因為陳氏僕觀明公天縱神武繼絕統者無乃是乎!時帝陰有圖僧辨意聞其言大喜因而定策及受禪拜黃門侍郎杜棱吳郡錢塘人也。初游嶺南事梁廣州刺史新渝侯蕭映映卒從高祖常典書記侯景之亂命棱將領平蔡路養李遷仕皆有功後為侍中右光祿大夫。

  謝哲仕梁為廣陵太守侯景之亂以母老因寓居廣陵高祖自京口渡江應接郭元建哲乃委質深被敬重帝為徐州刺史表哲為長史帝受禪遷都官尚書豫州大中正吏部尚書。

  後魏穆崇機捷便辟道武之居獨孤部崇常往來奉給時人無有及者後至太尉宜都公。

  長孫肥代人道武之在獨孤及賀蘭部肥常侍從禦侮左右道武深信伏之登國初與莫題等俱為大將軍後至衛尉。

  叔孫建少以智勇著稱道武之幸賀蘭部建常從左右登國初以建為外朝大人與安同等十三人迭典庶事參軍國之謀後至征南大將軍。

  羅結代人其先世領部落為國附臣劉顯之謀逆也。道武忌之結翼衛鑾輿從辛賀蘭部後至長信卿。

  張恂參道武代王軍事言於道武宜建大業帝深器異厚加禮焉皇始初拜中書侍郎帷幄密謀頗預參議。

  張袞純厚篤實好學有文才道武為代王袞常參大謀決策帷幄道武器之禮遇優厚袞每告人曰:昔樂毅杖策於燕昭公達委身於魏武蓋命世難可期千載不易遇主上天姿傑邁逸志淩霄必能囊括六合混一四海夫遭風雲之會不建騰躍之功者非人豪也。遂策名委質竭誠伏事後至奮武將軍幽州刺史北齊高隆之初仕後魏為給事中與高祖深自結托高祖之臨晉州引為治中行平陽郡事從高祖起義山東以為大行台累遷並州刺史入為尚書右僕射自義旗始建首參經略奇謀妙算密以啟聞手書削槁罕知於外高祖嘉其忠謹每多從之。

  崔悛仕魏為太學博士坐事免歸鄉里高祖於信都起義悛歸焉高祖見之甚悅以為諮議參軍。

  盧文偉仕魏為范陽太守與高乾邕兄弟共相影響屬高祖至信都文偉遣子懷道奉啟陳誠高祖嘉納之除安東將軍安州刺史。

  李元忠仕魏為趙郡太守值洛陽傾覆元忠棄官還家潛圖義舉會高祖率眾東出便自往奉迎乘露車載素箏濁酒以見高祖因進縱橫之策備陳誠款深見嘉納時刺史爾朱羽生阻兵據州元忠先聚眾於西仍與大軍相合擒斬羽生即令行殷州事後加征南將軍武帝將納後即高祖之長女也。詔元忠與尚書令元羅致聘於晉陽高祖每於宴席論敘舊事因撫掌欣笑雲:此人逼我起兵賜白馬一疋元忠戲謂高祖曰:若不遇侍中當更覓建義處高祖之曰:建義處不慮無止畏如此老翁不可遇耳元忠曰:止為此翁難遇所以不去因捋高祖須而大笑高祖亦悉其雅義深相嘉重焉。

  李景遺少雄武有膽力以任俠名聞及高祖舉義於信都景遺赴於軍門高祖素聞其名接之甚厚命與李元忠舉兵於西山仍與大軍俱擒刺史爾朱羽生以功除龍驤將軍。

  李湣仕魏為樂平太守未之郡洛京傾覆湣率所部西保石門山潛與幽州刺史劉靈助及高昂兄弟安州刺史盧曹等同契義舉助敗湣遂入西山高祖建義以書招湣湣奉書擁眾數千人以赴高祖高祖親迎之除使持節征南將軍都督湘州諸軍事湘州刺史兼尚書西南道行台大都督。

  堯及仕魏為滄州刺史屬義兵歸高祖從平鄴及破爾朱兆進爵為侯。

  薛嘉族仕魏正平太守屬高祖住信都嘉族聞而赴義從平四胡於韓陵除華州刺史及賀拔嶽拒命令嘉族督騎河上以禦大軍嘉族遂棄其乘馬浮河而渡歸於高祖由是拜揚州刺史。

  高慎仕魏為光州刺史及兄韓死密棄州將歸高祖魏孝武帝敕青州斷其歸路慎間行至晉陽高祖以為大行台左丞。

  任延敬仕魏為廣甯太守從高祖建義累遷光祿大夫及斛斯椿釁發延敬棄官北走至河北郡因率土民據之以待高祖。

  薛循義仕魏為弘農河北河東正平四郡大都督時高祖為晉州刺史見循義待之甚厚後為南汾州刺史高祖起義信都破強敵於韓陵遣徵循義從至晉陽以循義行並州事。

  段長遼西人仕魏為懷朔鎮將軍見高祖甚異之謂高祖雲:君有匡世之才終不徒然也。請以子孫為托東魏孝靜興和中高祖啟贈司空辟子寧相府從事郎中。

  劉貴初為爾朱榮騎兵參軍累遷行汾州事高祖起義貴棄城歸高祖於鄴。

  蔡俊字景彥廣甯石門人高祖微時深相親附高祖舉義為都督高祖平鄴及破四胡於韓陵俊並有戰功後為濟州刺史西魏武帝貳於高祖以濟州要衝欲令腹心據之陰詔禦史構雋罪狀欲以汝陽王代俊由是轉行兗州事高祖以俊非罪啟複其任武帝不許除賈顯智為刺史率眾赴州俊防守嚴備顯智憚之至東郡不敢前。

  龐蒼鷹大原人交遊豪俠厚待賓旅居於州城高祖客其舍蒼鷹知高祖有霸王之量每私加敬割其宅半以奉高祖由此遂蒙親識高祖之牧晉州引為兼治中從事史行義寧郡事及義旗建蒼鷹乃棄家閑行歸高祖以為兼台倉部郎中。

  庫狄回洛代人初事爾朱榮為統軍榮死隸爾朱兆高祖舉兵信都迦洛擁眾歸義從破強敵於韓陵以軍功補都督加後軍將軍。

  婁昭高祖少親重之昭亦早知人常曲盡禮敬數隨高祖獵每致請不宜乘危歷險高祖將出信都昭贊成大業後至司徒出為定州刺史。

  司馬子如雲中人少機警有口辯好交遊豪傑與高祖相結托分義甚深複為南陵州刺史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啟賀仍敘平生舊恩尋追赴京師以為大行台尚書朝夕左右參知軍國。

  破六韓常仕魏為平西將軍高祖起義常時為附化守與萬俟受洛幹東歸高祖高祖嘉之以為撫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頁 下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