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總集 > 冊府元龜 | 上頁 下頁 |
卷六百十八 刑法部·平允平反 |
|
《易》曰: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傳》曰:刑者亻刑也。亻刑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是故惟明克允虞帝之申戒簡孚審克呂刑之有雲:三代而下治獄之吏乃其達欽恤之旨稽伏念之訓深懷仁恕務遵寬大原人心以定法傳經義而立論悉其聰明致其忠愛情得而勿喜罪疑而從輕無有適莫歸乎!至當故能使群議厭服刑章式敘上無枉撓之失民知恥格之漸其於守官宿業不亦多乎!故皋陶之淑問流於雅頌張釋之為名臣稱於史氏何莫由斯也。已公甫為魯大夫如衛衛人請曰:公甫不能聽獄乎!子曰:不知公甫之不能聽獄也。公甫之聽獄也。有罪者懼無罪者恥民近禮矣。 漢趙禹為廷尉始條侯以禹賊深及禹為少府九卿酷急至晚節事益多吏務為嚴峻而禹治加緩名為平。 杜延年為大將軍霍光軍司馬光持刑罰嚴延年輔之以寬治燕王獄時御史大夫桑弘羊子遷亡過父故吏侯史吳後遷捕得伏法會赦侯史吳(姓侯名史吳)自出系獄廷尉王平與少府徐仁雜治反事(交雜同共治之也。)皆以為桑遷坐父謀反而侯史吳藏之非匿反者乃匿為隨者也。(言桑遷但隨坐耳非自反也。)即以赦令除吳罪後侍御史治實(重其事也。)以桑遷通經術知父謀反而不諫諍與反者身無殊侯史吳故三百石吏首匿遷(首匿者言身為謀首而藏匿人也。他皆類此)不與庶人匿隨從者等吳不得赦奏請覆治劾廷尉少府縱反者少府徐仁即丞相車千秋女胥也。故千秋數為侯史吳言恐光不聽千秋即召中二千石博士會公車門議問吳法(於法律之中吳當得何罪)議者知大將軍指皆執吳為不道明日千秋封上眾議光,於是以千秋擅召中二千石以下外內異言(外內謂外朝及內朝也。)遂下廷尉平少府仁獄朝廷皆恐丞相坐之延年乃奏記光爭以為吏縱罪人有常法今更詆吳為不道恐於法深(詆誣也。)。又丞相素無所守持而為好言於下盡其素行也。(非故有所執持但其素行好與在下人言議耳)至擅召中二千石甚無狀(無善狀也。)延年愚以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言在位已久是為故舊。又常及仕先帝而任事也。)非有大故不可棄也。間者民頗言獄深吏為峻詆(峻謂峭刻也。)今丞相所議。又獄事也。如是以及丞相恐不合眾心群下讙譁庶人私議流言四布延年切重將軍失此名於天下也。(重猶難也。以此為重事也。)光以廷尉少府{王大}法輕重皆論棄市而不以及丞相終與相竟(謂終丞相之身無貶黜也。)延年論議持平合和朝廷皆此類也。 黃霸為河南丞為人明察內敏(內敏言心思捷疾也。)。又習文法然溫良有讓足知善禦眾為丞處議當於法合人心太守甚重之吏民愛敬焉自武帝末用法深切昭帝立大將軍霍光秉政大臣爭權上官桀等與燕王謀作亂既誅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罰痛繩群下由是俗吏尚嚴酷以為能而霸獨用寬和為名會宣帝即位在民間時知百姓苦吏急也。聞霸持法平召以為廷尉正數決疑獄廷中稱平。 于公為縣獄史郡決曹決獄平羅文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 于定國為廷尉其決疑平法務在哀鰥寡罪疑從輕加審慎之心朝廷稱之曰: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言決罪皆當)于定國為廷尉民自以不冤。 孔光為廷尉光久典尚書練法令號稱詳平。 後漢何敞六世祖比干武帝時為廷尉正與張湯同時湯持法深而比干務仁恕數與湯爭雖不能盡得然所濟活者以千數。 郭躬父弘習小杜律(杜周武帝時為廷尉御史大夫斷獄深刻少子亦明法律宣帝時。又為御史大夫對父故言延年小)太守冠恂以弘為決曹掾斷獄至三十年用法平諸為弘所決者退無怨情郡內比之東海於公及躬為廷尉務在寬平及典理官決獄斷刑多依矜羅罹也。恕。又條諸重文可從輕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於令。 寒良永平中以謁者守侍御史與三府掾屬六考案禁獄顏忠王平等辭連及遂鄉侯耿建朗陵侯臧信獲澤侯鄧鯉曲成侯劉建建等辭未嘗與忠平相見是時明帝怒甚吏皆惶恐諸所連及率一切陷入無敢以情恕者朗心傷其冤試以建等物色獨問忠平而二人錯愕不能對朗知其詐及上言建等無奸專為忠平所誣疑天下無辜類多如此帝乃召朗入問曰:建等即如是忠平何故引之朗對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虛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無事何不早奏獄竟而久系至今耶朗對曰:臣雖考之無事然恐海內別有發其奸者故未敢時上帝怒駡曰:吏持兩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願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國耳帝問曰:誰與共為章對曰:臣自知當必族滅不敢多污染人誠冀陛下一覺悟而已臣見考囚在事者鹹共言妖惡大故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不如入之可無後責是以考一連十考十連百。又公卿朝會陛下問以得失皆長跪言舊制大罪禍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於身天下幸甚及其歸舍口雖不言而仰屋竊歎莫不知其多冤無敢牾陛下者臣今所陳誠死無悔帝意解詔遣朗出後二日車駕自幸雒陽獄錄囚徒理出千餘人後平忠死獄中朗乃自系會赦免官舉孝廉建中初章帝大會群臣朗前謝恩詔以朗納忠先帝拜為易長。 黃香和帝時為尚書令東平清河奏妖言卿仲遼等所連及。且千人香科別據奏全活甚眾每郡國疑罪取務求輕科愛惜人命每存憂濟。 陳寵為司徒辭曹掌天下獄訟其所平決無不厭服眾心及代郭躬為廷尉性仁矜及為理官數議疑獄嘗親自為奏每附經典務從寬恕帝取從之濟活者甚眾其深文刻敝於此少衰。 陳忠者寵之子也。安帝時為尚書居三公曹(三公曹尚書主知斷)自以世典刑法用心務在寬詳初父寵在廷尉上除漢法溢於甫刑者未施行及寵免後遂寢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寵意奏上二十三條為決事比以省請讞之弊。又上除蠶室刑解贓吏三世禁錮狂易殺人得減重論母子弟兄相代死聽赦所代者事皆施行。 虞輕為郡縣獄吏案法平允務在寬恕每冬月上其狀嘗流涕隨之。 盛告字君達為廷尉性多哀憐視事十二年天下稱有恩。 張皓為廷尉雖非法家而留心刑斷數與尚書辨正疑獄多以詳當見從(詳審而平當也。)傅賢為廷尉嘗垂念刑法務從輕比至斷獄遲回流泣在位四年治獄稱平。 是雄字季高順帝時以明法律為廷尉斷獄平允。 魏高柔為刺奸令史處法允當獄無留滯辟為丞相倉曹屬。 司馬芝為大理正有盜官練置都廁上者吏疑女工收以付獄芝曰:夫刑罪之失失在苛暴令贓物先得而後訊其辭。若不勝掠或至誣服誣服之情不可以折獄。且簡而易從大人之化也。不失有罪庸世之治耳今宥所疑以隆易從之義不亦可乎!太祖從其議王朗為大理務在寬恕罪疑從輕鍾繇明察當法俱以治獄見稱。 蜀楊戲年二十餘從州書佐為督軍從事職典刑獄論法決疑號為平當。 晉杜友初仕魏為侍御史丘儉之誅黨與七百餘人友治獄惟舉首事十人餘皆奏散。 何曾魏末為司隸校尉時丘儉誅子甸妻荀應坐死其族兄顗族父虞並景帝姻通共表魏帝以匈其命詔聽離婚荀所生女芝為潁川太守劉子元妻亦坐死以懷妊系獄荀辭詣曾乞恩曰:芝系在廷尉顧影知命計日被法乞沒為官婢以贖芝命曾哀之騰辭上議朝廷僉以為當遂改法。 衛瓘轉廷尉卿瓘明法理每至聽訟小大以情。 趙至幽州三辟部從事斷久獄見稱精審。 顧榮為廷尉正會趙王倫誅淮南王允收允寮屬付廷尉皆欲誅之榮平心處當多所全宥。 庾峻為秘書丞時長安有大獄久不決拜峻侍御史往斷之朝野稱允。 江統為廷尉正每州郡疑獄斷處從輕。 續咸脩陳杜律明達刑書懷帝永嘉中曆廷尉平東安太守劉琨承制於並州以為從事中郎後遂沒石勒勒以為理曹參軍持法平詳當時稱其清裕比之於公。 梁孔休源為建康獄正及辯折時罕冤人後有選人為獄司者高祖嘗引休源以勵之。 陳殷不害年十七仕梁為廷尉評不害長於故事兼飾以儒術名法有輕重不便者取上書言之多見納用。 袁憲為禦史中丞詳練朝章尤明聽斷至有獄情未盡而有司具法者即伺閒暇常為上言之其所申理者甚眾。 後魏于栗太武時為外都大官平刑折獄甚有聲稱。 唐和為內都大官評決獄訟不加捶楚款獲實者甚多世以是稱之。 司馬文思為廷尉卿善於其職聽訟斷獄百姓不復匿其情。 高允文成時為中書侍郎遷中書令。又遷監初真君中以獄訟留滯始令中書以經義斷諸疑事允據律評刑三十餘載內外稱平允以為獄者民之命也。嘗歎曰:皋陶至德也。其後英蓼先凶劉項之際英布黥而王世經雖久猶有刑之餘釁況凡人能無咎乎!任城王澄孝文時恒州刺史穆泰謀反推朔州刺史陽平王順為主詔澄討之澄先遣治書李煥擒泰後治窮其党與罪人皆得钜鹿公陸安樂侯元降等百餘人皆獄禁具狀表聞孝文覽表大悅召集公卿已下以表示之曰:我任城可謂社稷臣也。尋其罪案正複皋陶斷獄,豈能過之顧謂咸陽王等曰:汝等脫當其處不能辦此車駕尋幸平城勞澄曰:任城此行深副遠寄對曰:陛下威靈遠被罪人無所逃刑臣何勞之有引見逆徒無一人稱枉時人莫不歎之孝文顧謂左右曰:昔仲尼雲: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然聖人之聽訟殆非常人所匹必也。無訟今日見之矣。 廣川王略延興中為中都大官性明敏鞫獄稱平。 呂羅漢太和中為內都大官聽訟折獄多得其情。 游肇宣武時為廷尉卿兼禦史中丞肇儒者動存名教直繩所舉莫非傷風敗俗持法仁平斷獄務於矜恕。 甄密東魏孝靜初為廷尉卿在官有平直之譽。 趙肅西魏文帝大統中為廷尉卿久在理官執心平允凡所處斷鹹得其情廉慎自居不營產業時人以此稱。 楊敷恭帝時為廷尉少卿所斷之獄號稱平允北齊李稚為大理卿世稱平直。 封述久為法官明解律令議斷平允深為時人所稱蘇瓊字珍之為司直廷尉正時畢義雲為禦史中丞以猛暴任職理官忌憚莫敢有違瓊推察務在寬平得雪者甚眾寺署台案始自於瓊遷三公郎中趙州及河南有人頻告謀反前後皆付瓊推撿事多申雪尚書崔昂謂瓊曰:若欲立功名當更思餘理乃數雪反逆身命何輕瓊正色曰:所雪者冤枉不放反逆昂大慚京師為之語曰:斷決無疑蘇珍之。 宋世軌幼自嚴整好法律稍遷廷尉卿雒州民聚結欲劫河橋吏捕案之連諸凶徒黨千七百人崔暹為廷尉以之為反數年不斷及世軌為少卿判其事為劫,於是殺魁首餘從坐悉舍焉時大理正蘇珍之亦以平幹知名寺中為之語曰:決定嫌疑蘇珍之視表見裡宋世軌時人以為寺中二絕及卒廷尉禦史諸系囚聞世軌死皆哭曰:宋廷尉死我等,豈有生路皮景和後主武平中詔獄多令黃門等監治常令景和案覆據理執正由是過無枉濫。 後周裴政為少司憲用法寬平無有冤濫囚徒犯極刑者乃許其妻子入獄就之至冬將行決皆泣曰:裴大夫致我於死死無所恨其處法詳平如此。 令狐整為司憲中大夫處法允平為當時所稱。 隋趙綽為大理丞處法允平考績連最轉大理正後為刑部侍郎高祖以盜賊不禁將重其法綽進諫曰:陛下行堯舜之道多存寬宥況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帝欣然納之因謂綽曰:若更有聞見宜數陳之也。遷大理少卿。 梁毗為大理卿處法平允時人稱之。 滑儀京兆長安人性剛鯁有不可奪之志開皇初為侍御史處法平當不為利所回。 薛胄為大理卿持法寬平名為稱職。 唐韋仁壽隋末為蜀郡司法書佐斷獄平恕其有得罪者皆曰:韋君所斷死而無恨。 劉德威為大理卿太宗嘗問之曰:近來刑綱稍密其過安在德威奏言誠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寬則寬好急則急律文失入減三等失出減五等今則反是失入則無辜失出便獲大罪所以吏各自愛競執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至耳陛下但舍所急則寧失不經複行於今日矣。帝深然之。 戴胄為大理少卿性既強正處斷明速議者以為法官稱職事無冤濫武德以來一人而已。 唐臨為大理卿高宗初嗣位嘗親錄囚徒前卿所斷者皆號叫稱冤臨所入者獨無言帝怪而問狀囚曰:罪實自犯唐卿所斷皆非冤濫所以絕意耳帝嘉歎久之曰:為獄者不當如此耶。 張文瓘為大理卿旬日決遣疑獄四百餘條其得罪者皆無怨言文瓘嘗有疾系囚相與設齋以禱焉尋拜侍中兼太子賓客大理囚一時慟哭其得人心如此。 狄仁傑儀鳳中為大理丞周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 杜景為司刑丞天授中與徐有功來俊臣侯思止專制治獄時人稱雲:遇徐杜者必生遇來侯者必死劉延祐為右司郎中李敬業之亂扌易州初平所有刑名人莫能定延祐奉使至軍所決之時議者斷受贓五品官者斬六品官者流延祐以為諸非元謀迫脅從逆即極刑事傷枉濫乃斷受贓五品者流六品已下但除名而已于時得全濟者甚眾。 袁仁敬為大理卿卒系囚聞之皆慟哭悲歌。 宋璟玄宗開元中為開府儀同三司時京兆人權梁山構逆伏誅制河南尹王怡馳傳往長安窮其枝黨怡禁系極眾久之未能決斷乃詔璟赴京留守並按覆其獄璟至惟罪元謀殺人其餘緣梁山詐稱婚禮因假借得罪久脅從者盡原之。 李棲筠為殿中侍御史時御史大夫李峴按覆受逆命者請為詳理判官推情用恕多所全宥時呂崔器議而失入惟峴大獲美聲皆棲筠之力。 劉晏為吏部尚書代宗大曆中宰相元載王縉得罪詔晏與御史大夫李涵等鞫之初晏等承旨載縉亦處極法晏謂涵等曰:重刑再覆國之常典況誅大臣豈得不奏覆。又法有首從二人同亦宜重取進止涵等鹹聽命及晏等覆奏帝乃減縉罪從輕。 後唐韋寂唐末為鹽鐵巡官韓建留守西都擢為司法參軍推鞫平允建頗重之。 王延末帝清泰末為禦史中丞台中經年處決平允轉尚書右丞。 §刑法部·平反 夫議獄緩刑則五辭惟允舉直錯枉則庶戮無冤蓋折獄之惟難在蔽訟而多濫況一成難變君子所以哀矜兩造相違良臣所以慎測故有吏訊既備亟辨其厚誣具獄已封特明其非罪斥深文之弊破偏聽之奸脫存棘於良民正毆刀於元惠宜乎!獲仁人之譽享高門之封者焉。 後漢郭躬為廷尉奏讞法科多所全生。 傅賢為廷尉嘗垂念刑法務從輕比至斷獄遲回流涕在位四年獄稱治平。 魏高柔為廷尉時護軍營士竇禮近出不還營以為亡表言逐捕沒其妻盈及男女為官奴婢盈連至州府稱冤自訟莫有省者乃辭詣廷尉柔問曰:汝何以知夫不亡盈垂泣對曰:夫少單特養一老嫗為母事甚恭謹。又哀兒女撫視不離非是輕狡不顧室家者也。柔重問曰:汝夫不與人有怨讎乎!對曰:夫良善與人無讎。又曰:汝夫不與人交錢財乎!對曰:常出錢與同營士焦子文求不得時子文適坐小事系獄柔乃見子文問所坐言次曰:汝頗曾舉人錢否子文曰:自以單貧初不敢舉人錢物也。柔察子文色動遂曰:汝昔舉竇禮錢何言不耶子文怪知事露應對不次柔曰:汝已殺禮便宜早服子文,於是叩頭具首殺禮本末及埋藏所柔便遣吏卒承子文辭往掘禮即得其屍詔書複盈母子為平民班下天下以禮為戒。 晉賈充遷廷尉雅長法理有平反之稱。 劉頌遷議郎守廷尉時尚書令史扈寅非罪下獄詔使考竟頌執據無罪寅遂得免時人以頌比張釋之在職六年號為詳平。 顧榮字彥先為廷尉平趙王倫誅淮南王允允官屬下廷尉議罪榮具明刑理。 王坦之為侍中時卒士韓悵逃亡歸首雲:失牛故叛有司劾悵偷牛考掠服罪坦之以為悵束身自歸而法外加罪懈怠失牛事或可恕加之木石理有自誣宜附罪疑從輕之例遂以見原。 殷仲堪為荊州刺史桂陽人黃欽生父沒已久詐服衰麻言迎父喪府曹先依律詐取父母卒棄市仲堪乃曰:律詐取父母甯依毆詈法棄市原此之旨當以二親生存而橫言死沒情事悖逆忍所不當故同之毆詈之科正以大辟之刑今欽生父實終沒墓在舊邦積年久遠方詐服迎喪以此為大妄耳比之於父存言亡相殊遠矣。遂活之。 後魏王基為禦史先是驍騎將軍刁整丁父憂時相州刺史山陽王熙在鄴起兵將誅元義等事敗傳首京師熙之親故莫敢視者整弟婦即熙姊遂收其屍藏之後乃還熙所親義聞而致憾因以熙弟略南走梁誣整將與弟宣及子恭等幽系之賴基與前將軍檢事使魏子建理雪獲免。 北齊蘇瓊為文襄並州刑獄參軍並州嘗有強盜長流參軍推其事所疑賊並已考伏失物家並識認惟不獲盜贓文襄付瓊更令窮審乃別推得元景融等十餘人並獲賊驗文襄大笑語前妄引賊者曰:爾等。若不遇我好參軍幾致枉死。 唐狄仁傑垂拱中曆遷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並有能名是時坐越王貞軍詿誤因緣合誅者七百餘人仁傑以其並是脅從抗表申理則天咸宥之徐有功天授初累補司刑丞秋官員外郎稍遷郎中有功前後居法官數議大獄務存平恕凡所濟活者數千百家周興丘來俊臣等深文酷法由是少衰後以公事免後為左台侍御史時潤州刺史竇孝諶妻龐氏為奴誣告雲:夜解發祈福則天令給事中薛季昶鞫之季昶斷钅東成其罪龐氏當坐斬有功獨明其無罪而季昶等反陷有功黨援惡逆奏付法司結刑當棄市有功方視事令史垂泣以告有功曰:豈吾獨死而諸人長不死耶乃徐起而歸則天覽奏召有功詰之曰:卿比斷獄失出何多對曰:失出臣下之小過好生聖人之大德願陛下洪大德則天下幸甚則天默然,於是龐氏減死流於嶺表。 蘇為左台監察禦史長安中詔案覆來俊臣等舊獄皆申明其枉雪冤者甚眾。 韋虛心為侍御史中宗景龍中西域羌胡叛背時並擒獲有敕盡欲誅之虛心論奏但罪元惡其所全者千餘人。 韓思複睿宗景雲中為給事中時右散騎常侍嚴善思坐譙王重福事下獄有司言善思昔常任汝州刺史素與重福交遊方被召至京竟不言其謀逆惟奏雲:東都有兵氣據狀正當匿反請從絞刑思複奏曰:議獄緩死列聖明規刑疑從輕有國常典嚴善思往在先朝屬韋氏擅內恃寵宮掖謀危宗社善思此時遂能先覺因詣相府有所發明進論聖躬必登宸極雖交遊重福蓋謀陷韋氏敕追善思書至便發向懷逆節寧即奔命一面疏綱誠合順生三驅取禽來而可宥惟刑是恤事合昭詳請刑部集群官議定奏裁以符慎獄是時議者多雲:善思合從原宥有司仍執前議請誅之思複。又駁曰:臣聞刑人於市爵人於朝必僉謀攸同始行之無憾謹按諸司所議嚴善思十才一入抵罪惟輕夫帝閽九重塗遠千里故借天下耳以聽聽無不聰借天下目以視視無不接今群言上奏採擇宜審。若棄多就少臣實懼焉輿論一乖下情不達雖欲從眾其可及乎!凡百京司逄時之泰列官分職有賢有親親則列藩諸王陛下愛子賢則祚茅開國陛下名臣見無禮於君寧肯雷同不異今措辭多出法合從輕帝納其奏詔免善思死配流靜州顏真卿玄宗天寶中為監察禦史充河西隴右軍試複屯交兵使王原有冤獄久不決真卿至辯之天方旱獄決乃雨郡人呼之為禦史雨。 竇參代宗時為監察禦史奉使按湖南判官馬彝獄時彝舉屬令贓罪至千貫為得罪者之子因權倖誣奏彝參意白彝無罪彝實能吏也。參德宗初為禦史中丞時神策將軍孟華有戰功為大將軍所誣奏稱華謀反有右龍武將軍李廷玉前陷吐蕃久之自校為部曲誣告潛通吐蕃皆當死無以自白參悉理出之由是人皆屬望。 袁滋德宗貞元初為鄂岳節度使何士幹從事部有邑長下吏誣以盜金滋察其冤竟出之。 李元素貞元中為侍御史時杜亞為東都留守惡大將令狐運會盜發雒城之北運適與其部下畋于北郊亞意其為盜遂執訊之逮系者四十餘人監察禦史楊寧按其事亞以為不密表陳之寧遂得罪亞將逞其宿怒。且以得賊為功上表指明運盜之狀帝信而不疑宰臣以獄大宜審奏請覆之命元素就決亞迎路以獄成告元素驗之五日盡釋其囚以還亞大驚。且怒親追送馬上責之(元素不答亞遂上疏。又誣奏元素還奏言未畢)帝怒曰:出俟命元素曰:臣未盡詞帝。又曰:且去元素複奏臣一出不得複見陛下乞容盡詞帝意稍緩元素盡言運冤狀明白帝乃悟曰:非卿孰能辯之後數月因得真賊元素由是為時器重。 柳渾為江西觀察使魏少游判官時與崔祐甫同在使府並推公正州有開元寺僧徒夜飲因醉失火延燒講堂翌日歸罪於守門奴虞候亦受財而同其狀械奴送府少遊將斷獄人知奴之冤莫敢言者渾與祐甫遽入具言醉僧之過內外蒙蔽致有冤濫少遊大驚趣令訊鞫醉僧首伏奴見原少游謝曰:微二君之言幾成老夫暗劣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頁 下一頁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