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總集 > 冊府元龜 | 上頁 下頁
卷二百五十一 列國君部·攻伐第四


  魯哀公九年春宋皇瑗帥師取鄭師於雍丘(陳留縣)初鄭武子之嬖許瑕求邑無以與之(罕達也。瑕武子之屬)請外取許之故圍宋雍丘宋皇瑗圍鄭師每日遷舍壘合鄭師哭子姚救之大敗(子姚武子也。)。

  二月甲戌宋取鄭師於雍丘使有能者無死(惜其能也。)以郟張與鄭羅歸(鄭之有能者)夏楚人伐陳陳即吳故也。秋宋公伐鄭(報雍丘)冬吳子使來儆師伐齊(前年齊與吳謀伐魯齊既與魯成而止故吳恨之反與魯謀伐齊)。

  十年春公魯吳子邾子郯子伐齊南鄙師於息阝(息阝齊地)齊人弑悼公赴于師(以說吳)吳子三日哭於軍門之外徐承帥舟師將自海入齊齊人敗之吳師乃還(承吳大夫)夏宋人伐鄭晉趙鞅帥師伐齊(經書侵以侵告)大夫請卜之趙孟曰:吾蔔於此起兵(謂往歲卜伐宋不吉利以伐薑故今興兵)事不再令(再令瀆也。)卜不襲吉(襲重也。)行也,於是乎!取犁及轅(犁一名隰濟南有隰陰縣祝阿縣西有轅城)毀高唐之郭侵及賴而還秋吳子使來複儆師(伐齊未得志故)。

  冬楚子期伐陳(陳即吳故)吳延州來季子救陳謂子期曰:二君不務德(二君吳楚)而力爭諸侯民何罪焉我請退以為子名務德而安民乃還(季子吳王壽夢少子)。

  十一年春齊為息阝故(息阝在前年)國書高無本帥師伐我及清(清齊地濟比盧縣東有清亭)師及齊師戰于郊齊師自稷曲(稷曲郊地名)師不逾溝樊遲謂冉有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樊犀魯人孔子弟子樊須)如之眾從之(如樊犀乃俞溝)師入齊軍(冉求之師)右師奔齊人從之(逐右師)陳瓘陳莊涉泗(二陳齊大夫)師獲甲首八十(冉求所得)齊人不能師(不能整其師)冉有用矛於齊師故能入其軍。

  五月公會吳子伐齊(為郊戰欲報報也。)克博壬申至於嬴(博贏齊邑也。二縣皆屬泰山)中軍從王(吳中軍)胥門巢將上軍王子姑曹將下軍展如將右軍(三將吳大夫)齊國書將中軍高無陽將上軍宗樓將下軍陳僖子謂其弟書爾死我必得志(書子占也。欲獲死事之功)宗子陽與閭丘明相厲也。(相勸厲致死子陽宗樓也。)桑掩胥禦國子(國子國書)公孫夏曰:二子必死(亦勸勉之)將戰公孫夏命其徒歌虞殯(虞殯送葬歌曲示必死)陳子行命其徙具含玉(子行陳逆也。具含玉亦示必死)公孫揮命其徒曰:人尋約吳發短(約繩也。八尺為尋吳短髮欲以繩貫其首)東郭《書》曰:三戰必死於此三矣。(三戰夷儀五氏與今)使問弦多以琴(弦多齊人也。六年奔魯問遺也。)曰:吾不復見子矣。(言將戰死)《陳書》曰:此行也。吾聞鼓而已不聞金矣。(鼓以進軍金以退軍不聞金言將死也。傳言吳師強齊人皆自知將敗齊上軍敗)甲戌戰于艾陵展如敗高子(公以兵從故以勞公)國子敗胥門巢(吳上軍亦敗)王卒助之大敗齊師獲國書公孫夏閭丘明《陳書》東郭書革車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獻於公(公以兵從故以勞公)。

  十二年秋宋向巢帥師伐鄭初宋鄭之間有隙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戈錫(凡六邑)子產與宋人為成曰:勿有是(俱棄之)及宋平元之族自蕭奔鄭(在定十五年)鄭人為之城戈陽(城以處平元之族)九月宋向巢伐鄭取陽殺元公之孫遂圍十二月鄭罕達救丙申圍宋師十三年春宋向救其師(救前年圍師)鄭子使徇曰:得桓者有賞也。逃歸遂取宋師於獲成讙郜延以(二子宋大夫)六邑為虛(空虛之名不有)夏楚公子申帥師伐陳。

  六月丙子越子伐吳為二隧(隧道也。)疇無餘謳陽自南方(二子越大夫)先及郊吳大子友王子地王孫彌庸壽於姚自泫上觀之(觀越師泫水名)彌庸見姑蔑之旗(姑蔑越地今東陽大宋縣)曰:吾父之旗也。(彌庸父為越所獲姑蔑人得其旌旗)不可以見讎而弗殺也。太子曰:戰而不克將亡國請待之彌庸不可屬徒五千(屬會也。)王子地助之乙酉戰彌庸獲疇無餘地獲謳陽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複戰大敗吳師獲大子友王孫彌庸壽於姚(地守故不獲)丁亥入吳(又雲:夫差殺申胥不稔於歲乃會晉公午於黃池,於是越王勾踐乃令範蠡後庸率師氵公海溯淮以絕吳路敗子友於姑熊夷勾踐乃率中軍溯江以襲吳入其郛焚其姑蘇徙其大舟)。

  秋晉魏曼多帥師侵衛。

  十四年秋晉趙鞅帥師伐衛。

  十五年夏鄭伯伐宋楚子西子期伐吳及桐(宣城廣德縣西南有桐水出白石山西北入丹陽湖)。

  秋晉趙鞅帥師伐衛。

  冬晉侯伐鄭。

  十七年三月越子伐吳吳子禦之笠澤夾水而陳越子為左右句卒(句卒鉤伍相著別為左右屯)使夜或左或右鼓訁而進吳師分以禦之越子以三軍潛涉當吳中軍而鼓之吳師大亂遂敗之(左右句卒以分吳軍而三軍精卒並力擊其中故得勝也。)六月晉趙鞅圍衛齊國觀陳瓘救衛得(國觀國書之子)晉人之致師者子玉使服而見之(釋囚服服其本服)曰:國子實執齊柄而命瓘曰:無辟晉師豈敢廢命(欲必敵晉)子。又何辱(言不須來致師自將往戰)簡子曰:我卜伐衛未卜與齊戰乃還(畏子玉)。

  七月己卯楚公孫朝帥師滅陳初白公之亂陳人恃其聚而侵楚(聚積聚也。)楚既甯將取陳麥楚子問帥於大師子與葉公諸梁子曰:右領差車與左史老皆相令尹司馬以伐陳其可使也。(言此二人皆嘗輔相子西子期伐陳今複可使)子高曰:率賤民慢之懼不用命焉(右領左史皆楚賤官)子曰:觀丁父。若阝俘也。武王以為軍率(楚武王楚文王滅申息以為縣)是以克州蓼服隨唐大啟群蠻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為令尹實縣申息(開封畛北至汝水)朝陳蔡封畛於汝(謟疑也。)唯其任也。何賤之有子高曰:天命不謟(十五年子西伐吳陳使貞子吊吳以此為恨)令尹有憾於陳(舍右領與左史)天。若亡之其必令尹之子是與君盍舍焉(武城尹子西子公孫朝)臣懼右領與左史有二俘之賤而無其令德也。王卜之武城尹吉(春伐未得志故)使帥師取陳麥陳人禦之敗遂圍陳滅之。

  冬十月晉複伐衛(不欲乘人之衰)入其郛將入城簡子曰:止叔向有言曰:怙亂滅國者無後(辟蒯聵也。)衛人出莊公而與晉平晉立襄公之孫般師而還十一月衛侯自鄄入般師出(戎州戎邑)初公登城以望見戎州(言臣姓國何故有戎邑)問之以告公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削壞其邑聚)翦之公使匠久(久不休息)公欲逐石圃(石圃衛卿石惡從子)未及而難作辛巳石圃因匠氏攻公,公閉門而請弗許逾於北方而隊折股(終如蔔言乃自後逾)戎州人攻之太子疾公子青逾從公(青疾弟)戎州人殺之公入於戎州巳氏(巳氏戎人姓)初公自城上見巳氏之妻發美使髡之以為呂姜髢(呂姜莊公夫人髢{髟皮}也。)既入焉而示之璧曰:活我吾與女璧巳氏曰:殺女璧其焉往遂殺之而取其璧衛人複公孫般師而立之十二月齊人伐衛衛人請平立公子起執般師以歸舍諸潞(起靈公)。

  十八年春,巴人伐楚圍(潞齊邑)。初右司馬子國之蔔也。觀瞻曰:如志(,楚邑)故命之子國未為令尹時卜為右司馬得吉兆如其志觀瞻楚開卜大夫觀從之後命以為右司馬)及巴師至將卜帥王曰:甯如志何卜焉(甯子國也。)使帥師而行請承(承佐)王曰:寢尹工尹勤先君者也。(柏舉之役寢尹吳由於以背受戈工尹固執燧象奔吳皆為先君勤勞)三月楚公孫甯吳由於固敗巴師於,故封子國於析君子曰:惠王知志(知用其意)夏《書》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於元龜(逸書也。官占卜筮之官敝歸斷也。昆後也。言當先斷意後用龜也。)其是之謂乎!志曰:聖人不煩卜筮惠王其有焉(不疑故不蔔)。

  十九年春越人侵楚以誤吳也。(誤吳使不為簡)。

  夏楚公子慶公孫寬追越師至宜不及乃還(宜越地)是年吳伐楚。

  二十年十一月越圍吳。

  二十二年十一月丁卯越滅吳請使吳王居甬東辭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縊越人以(以其屍歸。又雲:越王勾踐伐吳吳王帥其賢良與其重祿以上姑蘇使王孫雄行成於越曰:昔者上天降禍於吳得罪於會稽今君其圖不穀不穀請復會稽之和王弗忍許之範蠡進諫曰:臣聞之聖人之功時為之庸得時不成天有還刑天節不遠五年複反小凶則近大凶則遠先人有言曰:伐柯者其則不遠今君王不斷其忘會稽之事乎!王曰:諾不許使者往而複來辭愈卑禮愈尊王。又欲許之蠡諫曰:孰使我蚤朝而晏罷者非吳乎!與我爭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吳乎!夫十年而謀之一朝而棄之其可乎!王姑勿許其事將易會巳王曰:吾欲勿許而難對其使者子其對之范蠡乃左提鼓右會枹以應其使者曰:昔者上天降禍於越委制於吳而吳不受今將反此義以報此禍吾王敢無聽天之命乎!王孫雄曰:子范子先人有言曰:無助天為虐助天為虐者不祥今吾稻蟹不遺種子將助天為虐不忌其不祥乎!蠡曰:王孫子昔吾先君固周室之不成子也。故濱於東海之陂黿鼉魚鱉之與處而蛙黽之與同者餘雖然而人面哉!吾猶禽獸也。又安知是訁戔訁戔者乎!王孫雄請反辭於王蠡曰:君王已制於執事之人矣。子往矣。無使執事之人得罪於子使者辭反蠡不報於王擊鼓興師以隨使者至於姑蘇之宮不許吳成遂滅吳)。

  二十三年夏六月晉荀瑤伐齊(苟瑤荀躒之孫知伯襄子)高無卒帥師禦之知伯視齊師馬駭遂驅之曰:齊人知餘旗其謂餘畏而反也。及壘而還將戰長武子請卜(武子晉大夫)知伯曰:君告于天子而卜之以守龜於宗祧吉矣。吾。又何蔔焉。且齊人取我英丘君命瑤非敢耀武也。治英丘也。(治濟齊取英丘)以辭伐罪足矣。何必卜壬辰戰於犁丘(犁丘隰也。)齊師敗績知伯親禽顏庚(顏庚齊大夫顏涿聚)。

  二十四年夏四月晉侯將伐齊使來乞師曰:昔臧文仲以楚師伐齊取穀(在僖二十六年)宣叔以晉師伐齊取汶陽(在成二年)寡君欲徼福於周公願乞靈於臧氏(以臧氏世勝齊故欲乞其威靈)臧石帥師會之取廩丘(臧石賓如之子)軍吏令繕將進(晉軍吏也。繕治戰備)萊章曰:君卑政暴(萊章齊大夫)往歲克敵(禽顏庚)今。又勝都(取廩丘)天奉多矣。又焉能進是{衛足}言也。({衛足}過也。)役將班矣。晉師乃還餼臧石牛(生曰:餼)太史謝之(晉太史)曰:以寡君之在行(在軍行)牢禮不度(不如禮度)敢展謝之二十六年夏五月叔孫舒帥師會越皋如後庸宋樂筏納衛侯(舒武叔之子《文子》也。皋如後庸越大夫樂筏宋司城子潞衛侯輒也。)《文子》欲納之懿子曰:君愎而虐少待之必毒於民(愎狠也。)乃睦於子矣。(民睦)師侵外州大獲(越納輒之師)出禦之大敗(衛師大敗)掘褚師定子之墓焚之於平莊之上(定子褚師比之父也。平莊陵名也。)《文子》使王孫齊私於皋如(齊衛大夫王孫賈之子昭子也。)曰:子將大滅衛乎!抑納君而已乎!皋如曰:寡君之命無他納衛君而已《文子》致眾而問焉曰:君以蠻夷伐國國幾亡矣。請納之眾曰:勿納曰:彌牟亡而有益請自北門出(欲以觀眾心)眾曰:勿出重賂越人申開守陴而納公(申重也。開重門而嚴設守庶欲以恐公使不敢入)公不敢入師還立悼公(悼公蒯貴庶弟公子<黑甘>也。)南氏相之以城鉏與越人公曰:期則為此(司徒期也。)令苟有怨於夫人者報之(夫人期姊也。怒期而不得加戮故敕宮女令苦困期姊)司徒期聘於越(為悼公聘)公攻而奪之幣期告王(越王也。)王命取之期以眾取之公怒殺期之甥之為太子者(忿期而及其姊為夫人者遂複及夫人之子)遂卒於越(終言之也。終效夷言死於夷)。

  二十七年夏晉荀瑤帥師伐鄭次於桐丘鄭駟弘請救于齊(弘駟于)齊師將興陳成子屬孤子三日朝(屬會死事者之子使朝三日以禮之)設乘車兩馬系五邑焉(乘車兩馬大夫之服。又加之五色)召顏涿聚之子晉曰:隰之役而父死焉(隰役在二十三年)以國之多難未女恤也。今君命女以是邑也。服車而朝毋廢前勞乃救鄭及留舒違穀七裡穀人不知(言其整也。留舒齊地違去也。)及濮雨不涉(濮水自陳留酸棗縣傍河東北經濟陰至高平入濟)子思曰:大國在敝邑之宇下是以告急今師不行恐無及也。(子思國參)成子衣制仗戈(制雨衣也。)立於阪上馬不出者助之鞭之知伯聞之乃還(畏其得眾心)曰:我卜伐鄭不卜敵齊。

  周定王二年秦庶長將兵拔魏城(秦厲共公十年臣欽。若等曰:是歲魯哀公卒此後依六國年表以周年為首)。

  十二年秦厲共公將師與綿諸戰。

  二十二年楚滅蔡(楚惠王二十二年蔡侯齊四年)。

  二十四年楚滅杞杞夏之後。

  孝王十年楚滅莒(楚簡王元年)。

  威烈王八年秦與魏戰少梁(秦靈公七年晉城少梁秦擊之)。

  十三年秦與晉戰敗鄭下(秦簡公二年)。

  是年齊伐晉毀黃城圍陽狐(齊宣公四十三年)。

  十四年魏公子擊圍繁龐(魏文侯十三年)。

  是年齊伐魯莒及安陽(一作安陵)。

  十五年齊伐魯取一城。

  十七年魏伐秦。

  十八年魏擊宋中山伐秦至鄭而還是年韓伐鄭取雍丘(韓景侯元年)齊取魯成阝。

  十九年鄭伐韓敗韓於負黍(在陽城)。

  是年齊伐衛取丘。

  安王元年秦伐魏至陽狐。

  二年鄭圍韓之陽翟晉伐楚至桑丘(楚悼王二年)。

  四年楚敗鄭師。

  七年秦伐諸繇(秦惠公五年)。

  八年齊伐魯取{宀取}(齊康公十一年)。

  九年魏伐鄭。

  十一年秦伐韓宜陽取六邑(韓列侯九年)。

  十二年秦與晉戰武城。

  是年齊伐魏魏取襄陽魯敗齊于平陸(在東平)。

  十三年秦侵晉。

  十五年秦伐蜀取南鄭。

  十六年魏襲邯鄲戰敗(魏武侯元年)。

  十七年韓伐鄭取陽城伐宋到彭城執宋君(韓文侯二年)。

  是年齊伐魯破之趙敗齊於靈丘(趙敬侯二年)。

  十八年趙救魏於廩丘大敗齊人。

  十九年魏敗趙兔台趙築剛平以侵衛。

  二十一年趙借兵於楚伐魏取棘蒲。

  二十二年魏韓趙伐齊至桑丘鄭敗晉。

  是年齊伐燕取桑丘是時秦魏攻韓韓求救於齊齊桓公午召大臣而謀曰:蚤救之孰與晚救之騶忌曰:不。若勿救幹曰:不救則韓。且折而入于魏不。若救之田臣思曰:過矣。君之謀也。秦魏攻韓楚趙必救之是天以燕予齊也。桓公曰:善乃陰告韓使者而遣之韓自以為得齊之救因與魏秦戰楚趙聞之果起兵而救之齊因起兵襲燕取桑丘。

  二十三年趙襲衛不克拔魏黃城(在陳留)。

  二十四年魏韓趙伐齊至靈丘(齊威王元年因康公喪來伐)。

  二十五年蜀伐楚茲方(楚肅王四年)是年齊伐燕趙救之與中山戰于房子。

  二十六年趙伐中山戰于中人(中山唐縣有中人亭)。

  烈王元年韓滅鄭因徙都鄭(韓哀侯二年)。

  三年燕敗齊林狐(一作林營燕釐公三十年)。

  是年魯伐齊入陽關(在钜平)晉伐齊至博陵。

  四年趙伐衛取都鄙(一作鄉邑)七十三(趙成侯三年)。

  是年衛敗趙于藺魏伐齊取薛陵。

  五年魏伐楚取魯陽道與秦戰高安敗之。

  六年趙伐齊于甄。

  是年魏敗趙于懷(魏惠王元年)趙攻鄭敗之以與韓(韓與趙長子)。

  三年魏敗韓于馬陵(韓懿侯二年)是年趙敗魏涿澤(一作濁澤)初魏武侯卒子(惠王也。)與公中緩爭為太子公孫頎自宋入趙自趙入韓謂韓懿侯曰:魏與公中緩爭太子君亦聞之乎!今魏得王錯(魏大夫)挾上党固半國也。因而除之(除一作倍)破魏必矣。不可失也。懿侯說乃與趙成侯合軍並兵以伐魏戰於涿澤(在長社)魏氏大敗魏君圍趙謂韓曰:除魏君立公中緩割地而退我。且利韓曰:不可殺魏君人必曰:暴割地而退人必曰:貪不如兩分之魏分為兩不強於宋衛則我終無魏之患矣。趙不聽韓不說以其少卒夜去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國不分者二家謀不和也。若從一家之謀則魏必分矣。故曰:君終無適子其國可破也。

  顯王元年齊伐魏取觀津(今之衛縣一說獻觀以和齊)是年趙侵齊至長城。

  三年秦敗韓魏洛陽(秦獻公十二年一說魏城武堵為秦所敗)。

  是年趙與齊戰阿下。

  四年魏伐宋取儀台(一作義台)。

  是年趙伐衛取甄。

  五年秦章蟜(一雲車騎)與晉戰于石門斬首六萬。

  是年秦攻魏趙救之石阿。

  六年秦攻魏少梁趙救之。

  七年魏伐韓敗於澮(一作會)。

  是年秦使庶長國伐魏戰少梁虜其太子(一雲:虜魏將公孫)取龐。

  八年魏伐趙取皮牢趙與韓攻秦。

  九年趙助魏。

  十一年秦敗韓西山(秦孝公四年韓昭侯元年)。

  十二年宋取韓黃池(在平丘)魏取韓朱。

  十四年秦魏侵宋黃池宋複取之。

  十五年秦與魏戰元裡斬首七千取魏少梁是年魏圍趙邯鄲。

  十六年魏拔邯鄲趙求救於齊齊威王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騶忌子曰:不如勿救於朋曰:不救則不義。且不利威王曰:何也。對曰:夫魏氏並邯鄲其於齊何利哉!。且夫救趙而軍其郊是趙不伐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鄲拔而乘魏之弊威王從其計使田忌南攻襄陵十月邯鄲拔齊因起兵擊魏大敗之桂陵。

  十七年秦衛鞅為大良造將兵伐魏安邑降之是年諸侯圍魏襄陵。

  十八年秦衛鞅圍固湯降之秦攻趙藺。

  二十二年趙公子范襲邯鄲不勝。

  二十五年趙攻齊拔高唐。

  二十七年趙公子刻攻魏。

  二十八年魏伐趙(趙肅侯九年)趙告急齊宣王用孫子計救趙擊魏魏遂大興師使龐涓將而令太子申為上將軍過外黃外黃徐子(徐子外黃人也。外黃時屬宋)謂太子曰:臣有百戰百勝之術太子曰:可得聞乎!客曰:固願效之曰:太子自將攻齊大勝並莒則富不過有魏貴不益為王。若戰不勝齊則萬世無魏矣。此臣之百戰百勝之術也。太子曰:諾請必從公之言而還矣。客曰:太子雖欲還不得矣。彼勸太子戰攻欲啜汁者眾太子雖欲還恐不得矣。太子因欲還其禦曰:將出而還與北同太子果與齊人戰敗於馬陵(在元城)齊虜魏太子申殺將軍涓軍遂大破。

  二十九年秦趙齊共伐魏秦將商君詐魏將軍公子邛而襲奪其軍而破之。

  三十年秦與晉戰岸門。

  三十四年秦拔韓宜陽。

  三十六年秦敗魏將龍賈軍四萬五千于雕陰(在上郡)是年楚圍齊於徐州(楚成王七年)趙圍魏黃不克。

  三十七年魏與齊伐趙(魏襄王三年齊宣王十一年)趙決河水灌之兵去。

  是年齊伐燕取十城(燕易王元年齊宣王十一年因燕喪伐之蘇秦說齊還燕十城)三十九年秦圍魏焦曲沃(秦惠文王八年)予秦河西之地。

  四十年秦渡河取魏汾陰皮氏圍焦降之。

  是年魏伐楚敗之陘山(在密縣楚威王十一年)。

  四十一年秦公子桑圍魏蒲陽降之。

  是年趙疵與秦戰敗秦殺疵河西取代藺離石。

  四十四年魏敗韓韓舉(韓宣惠王八年)。

  四十五年秦相張儀將兵取陝。

  四十六年楚使柱國昭陽將軍而攻魏破之於襄陵得八邑。又移兵而攻齊齊王患之(懷王六年昭陽移和而攻齊軍門曰:和)陳軫適為秦使齊齊王曰:為之奈何陳軫曰:王勿憂請令罷之即往說昭陽昭陽引兵去。

  四十七年秦取魏曲沃平周。

  慎靚王二年秦擊韓取鄢(於乾切今鄢陵縣)。

  三年魏韓趙楚燕五國擊秦不勝而去(是歲秦惠文王後七年魏哀王元年韓宣惠王十五年趙武靈王八年楚懷王十一年燕王噲三年)。

  四年趙韓魏共擊秦秦敗趙斬首八萬級。又敗韓於脩魚虜得韓將鯁申差於濁澤(一雲:鯁申差長社有濁澤)韓氏急公仲謂韓王曰:與國非可恃也。今秦之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因張儀為和於秦賂以一名都具甲與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計也。韓王曰:善乃警公仲之行將西購於秦楚王聞之大恐召陳軫告之陳軫曰:秦之欲伐楚久矣。今。又得韓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韓並兵而伐楚此秦所禱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國必伐矣。王聽臣為之警四境之內起師言救韓命戰車滿道路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使信王之救己也。縱韓不能聽我韓必德王也。必不為雁行以來是秦韓不和也。兵雖至楚不大病也。為能聽我絕和於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韓韓之南交楚必輕秦輕秦其應秦必不敬是因秦韓之兵而免楚國之患也。楚王曰:善乃警四境之內興師言救韓命戰車滿道路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謂韓王曰:不穀國雖小已悉發之矣。願大國遂肆志於秦不穀將以楚徇韓韓王聞之大說乃止公仲之行公仲曰:不可夫以實伐我者秦也。以虛名救我者楚也。王恃楚之虛名而輕絕強秦之敵王必為天下大笑。且楚韓非兄弟之國也。又非素約而謀伐秦也。已有伐形因發兵言救韓此必陳軫之謀也。且王已使人報於秦矣。今不行是欺秦也。夫輕強秦而信楚之謀臣恐王必悔之韓王不聽遂絕於秦秦因大怒益甲伐韓大戰楚救不至。

  是年齊敗魏趙於觀澤(一作觀津齊泯王七年)。

  五年秦使司馬錯擊蜀滅之。

  是年秦取趙中都西安陽邑(一雲:西都及中陽。又雲:中都西陽)。

  六年秦伐韓取石章敗趙將軍英(一作趙將泥一作趙將莊)。

  赧王元年秦使樗裡子伐魏焦降之(一雲取曲沃)敗韓岸門斬首萬其將犀首走。

  二年秦樗裡子擊趙藺陽虜趙將公子繇通(一雲虜將趙莊)。

  三年秦庶長章與韓擊楚於丹陽虜其將屈匈斬首八萬。又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楚圍雍氏秦使庶長疾(樗裡子也。)助韓而東攻齊到蒲助魏攻燕是年齊趙攻魏魏擊齊虜聲子於濮與秦擊燕初燕王噲立以國讓其相子之事皆決於子之三年國大亂將軍市被與太子平攻子之不克將軍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將軍市被死以徇因構難數月死者數萬眾人恫恐百姓離志孟子謂齊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時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將五郡之兵(章子齊人見孟子)以因北地之眾以伐燕士卒不戰城門不閉燕君噲死齊大勝(年表雲:君及太子噲子之皆死汲蒙紀年田齊人擒子之而醢其身)。

  四年秦伐楚取召陵魏圍衛。

  七年秦使甘茂庶長封伐韓宜陽(秦武王三年韓襄王四)。

  八年秦肱宜陽斬首六萬涉河城武遂。

  是年趙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伐之北至無窮西至河登黃華之上。

  九年秦擊魏皮氏未拔而解(秦昭王元年)。

  是年趙王略中山地至寧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年獻馬歸使樓緩之秦伊液之韓王賁之楚富丁之魏趙爵之齊代相趙固主胡致其兵。

  十一年趙王攻中山趙衤召為右軍許鈞為左軍公子章為中軍王並將之牛翦將車騎趙希並將胡伐趙與之陘(一作陸。又作陘或宣言趙與之陘陘者山絕之名常山有井陘中山有苦陘上黨有閼與)合軍曲陽攻取丹丘華陽鴟之墓(華一作夾鴟一作鴻)王軍取高阝石邑(在常山)封龍東垣中山獻四邑請和王許之罷兵。

  十二年秦拔魏蒲阪晉陽封陵取韓武遂是年趙攻中山。

  十四年蜀反秦司馬錯往誅蜀守惲(一作)。

  是年秦取韓穰趙攻中山魏韓齊與秦擊楚敗楚將軍唐昧於重丘齊使公子將大有功秦庶長奐斬首二萬。

  十五年秦擊楚斬首三萬攻襄城(攻一作取)殺景缺(一作景快)是年趙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

  十六年秦使將軍芊戎攻楚取新市八城(江夏有新市縣)。

  十七年魏韓齊共擊秦於函穀敗之是年秦敗楚十六城(楚頃襄王元年)。

  十九年魏韓齊宋中山五國擊秦至鹽氏而還秦與韓武遂和(一作監氏一雲:秦與韓魏河北及封陵)。

  二十年秦尉錯拔魏襄城(魏昭王元年)是年趙與齊燕共滅中山遷其王於膚施(在上郡是年趙惠文王四年一說在三年)。

  二十一年魏與秦戰解不利是年秦向壽伐韓武始(魏郡有武始縣)左更白起攻新城。

  二十二年韓使公孫喜率周魏擊秦秦左更白起敗韓魏二十四萬于伊關虜公孫喜拔五城(韓釐王三年)。

  二十三年秦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複予之攻楚取宛。

  二十四年秦左更錯取軹及鄧(河內有軹縣南陽有鄧縣)拔韓宛城。

  二十五年趙梁將與齊合軍攻韓至魯關下。

  二十六年秦客卿錯擊魏至軹取城大小六十一。

  二十七年秦拔趙梗陽(在太原)。

  是年趙董叔與魏氏伐宋得河陽於魏。

  二十八年秦拔魏新垣曲陽之城。

  是年趙趙梁將兵攻齊。

  二十九年秦將錯攻魏魏安邑秦出其人。又敗韓兵夏山趙韓徐為將攻齊。

  是年齊伐宋秦昭王怒曰:吾愛宋與愛新城陽晉同韓聶與吾友也。而攻吾所愛何也。蘇代為齊謂秦王曰:韓聶之攻宋所以為王也。齊強輔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煩一兵不傷一士無事而割安邑也。此韓聶之所禱於王也。秦王曰:吾患齊之難知一從一衡其說何也。對曰:天下國令齊可知乎!齊以攻宋其知事秦以萬乘之國自輔不西事秦則宋治不安中國白頭游敖之士皆積智欲離齊秦之交伏軾結軼西馳者未有一人言善齊者也。伏軾結軼東馳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則皆不欲齊秦之合也。何晉楚之智而齊秦之愚也。晉楚合必議齊秦齊秦合必圖晉楚請以此決事秦王曰:諾,於是齊伐宋宋王出亡死於溫。

  三十年秦將蒙武拔齊列城九(一雲:趙相國樂毅將趙秦韓魏燕攻齊取靈丘)。

  三十一年秦尉斯離與韓魏燕趙共擊齊攻之是時燕以樂毅為上將軍與秦楚三晉合謀以伐齊齊兵敗王出亡於外燕兵獨追北入至臨盡取齊寶燒其宮室宗廟城之不下者唯獨聊莒即墨其餘盡屬燕。

  三十二年秦拔魏安城(汝南有安城縣)兵至大樑而還(燕趙救之)是年趙廉頗將攻齊昔陽取之(樂平沾縣東有昔陽城)。

  二十三年齊拔趙兩城是時樂毅將趙師攻魏伯陽而秦怨趙不與已擊齊乃伐趙。

  三十四年秦拔趙石城(右北平有石城縣)是年趙王再之衛東陽決河水伐魏氏。

  三十五年秦白起擊趙取光狼城斬首二萬(一雲三萬)池動壞城趙使趙奢將攻齊麥丘取之。

  是年秦將錯發隴西因蜀擊楚黔中拔之楚與秦漢北及上庸地(楚項襄王十九年)。

  三十六年秦拔楚鄢西陵(一雲:鄢鄧殺罪人遷之)是年趙廉頗將攻齊。

  三十七年秦白起擊楚拔郢燒夷陵更東至竟陵以為南郡楚頃襄王亡走陳。

  三十八年秦蜀守。若伐楚拔巫黔中。

  三十九年秦白起擊魏南城(一作兩城魏安釐王元年)。又拔楚江旁。

  是年趙樓昌將攻魏幾不能取廉頗將攻幾取之。

  四十年秦拔魏兩城軍大樑下韓使暴越來救為秦所敗與秦溫以和。

  是年趙廉頗將攻魏房子(屬常山)拔之因城而還。又攻安陽取之。

  四十一年趙與魏共擊秦秦將白起破趙華陽得一將軍。又拔魏四城斬首四萬。

  四十二年秦客卿胡傷攻魏卷(河南有卷縣)蔡陽長社取之擊芒卯華陽破之(華陽亭名在密縣)斬首十五萬魏入南陽以和。

  四十三年楚使三萬人助三晉伐燕。

  四十四年趙藺相如伐齊至平邑。

  四十五年秦韓相攻而圍趙閼與(音焉與在上党)趙使趙奢將擊秦大敗之。

  是年秦客卿灶攻齊取剛壽予穰侯。

  四十六年秦中更胡傷攻趙閼與不拔。

  四十七年秦聽範雎諜使五大夫魏綰伐魏拔懷城。

  四十九年秦拔魏廩丘懷(或作邢丘。又作妻阝丘)。

  五十年秦拔趙三城(趙孝成王元年)趙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於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乃出太后不肯左師觸龍諫之,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齊兵乃出。

  是年齊田單將趙師攻燕中陽(一作中人)拔之。又攻韓注人拔之(韓惠王七年)。

  五十一年秦拔韓陘城汾旁(一雲:白起攻韓拔九城斬首五萬)。

  五十二年秦擊韓於太行。

  五十三年秦五大夫賁攻韓取十城取楚州。

  五十四年趙使廉頗距秦於長平初秦擊韓於太行上党守馮亭使者至趙曰:韓不能守上黨入之於秦其吏民皆安為趙不欲為秦有城邑十七願再拜入之趙聽王所以賜吏民王大喜召平陽君豹告之曰:馮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對曰:聖人甚禍無故之利王曰:人懷吾德何謂無故乎!對曰:夫秦蠶食韓氏地中絕不令相通固自以為坐而受上黨之地也。韓氏所以不入於秦者欲嫁其禍於趙也。秦服其勞而趙受其利雖強大不能得之於小弱小弱顧能得之於強大乎!,豈可謂非無故之利哉!。且夫秦以牛田之水通糧蠶食上乘倍戰者裂上國之地其政行不可與為難必勿受也。王曰:今發百乘之軍而攻逾年曆歲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幣吾國此大利也。趙豹出趙王召平原君與趙禹而告之對曰:發百萬之軍而攻逾歲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趙勝受地告馮亭曰:敝國使者臣勝敝國君使勝致命以萬戶都三封太守千戶都三封縣令皆世世為侯吏民皆益爵三級吏民能相安皆賜之六金馮亭垂涕不見使者曰:吾不處三不義也。為主守地不能死國不義一矣。入之秦不聽主令不義二矣。賣主地而食之不義三矣。趙遂發兵取上党廉頗將軍軍長平五十五年秦將白起破趙齊楚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則退兵不親遂攻之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周子曰:不如聽之以退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楚之計過也。且趙之於齊楚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且救趙之務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夫救趙高義也。卻秦顯名也。義救亡國威卻強秦之兵不務為此而務愛粟為國計者過矣。齊王弗聽秦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遂圍邯鄲。

  五十六年秦軍分為三軍白起歸王將伐趙武安皮牢拔之司馬梗北定太原盡有韓上黨正月兵罷複守上黨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趙邯鄲。

  五十七年正月秦益發卒佐陵陵戰不善令王代將其十月將軍張唐攻魏為蔡尉捐弗守。

  五十八年十月秦張唐攻鄭拔之十二月益發卒軍汾城旁王攻邯鄲不拔(一雲:魏公子無忌楚春申君救邯鄲秦兵解去)去還奔汾軍餘攻秦軍斬首六千晉楚流外河死二萬人(楚一作走)攻汾城拔從唐拔寧(一作曼趙邑也。)新中寧新中更名安陽(魏郡有安陽縣)。

  五十九年秦將軍扌攻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攻趙取二十餘縣首虜九萬。

  是年燕攻趙昌壯(一作)五月拔之趙將樂乘慶舍攻秦信梁軍破之(莊韓魏楚救趙新中秦兵罷是歲周赧王卒此後以秦年為首)。

  秦昭王五十二年楚取魯(楚考烈王八年)。

  五十六年燕伐趙(燕王喜四年)為趙所破殺栗腹初燕王令丞相栗腹約以五百金為趙王酒還歸報燕王曰:趙氏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王召昌國君樂間而問之對曰:趙四戰之國也。其民習兵伐之不可王曰:吾以眾伐寡二而伐一可乎!對曰:不可王曰:吾即以五而伐一可乎!對曰:不可燕王大怒群臣皆以為可燕卒起二軍車二千乘栗腹將而攻高阝(在常山今高邑)卿秦將而攻代廉頗為趙將破殺栗腹虜卿秦樂間(世家雲:廉頗圍燕)。

  莊襄王元年秦使蒙驁伐韓韓獻成皋滎陽秦界至大樑。

  是年楚滅魯趙假相大將武襄君樂乘攻燕圍其國三年趙延陵鈞率師從相國信平君助魏攻燕。

  是年秦使蒙驁攻魏高都拔之。又攻趙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

  三年秦將王擊韓上黨拔之。

  是年魏公子無忌率五國兵敗秦軍於河外走蒙驁。

  趙孝成王二十一年趙廉頗將攻繁陽(在頓丘)取之(是歲秦始皇三年此後秦諸侯併入閏位勳業門)。

  悼襄王二年趙使李牧將攻燕拔武遂(屬河間一雲屬安平)方城(屬有督亢亭)。

  三年趙使龐暖將攻燕禽其將劇辛初劇辛故居趙與龐暖善巳而亡走燕燕見趙數困于秦而廉頗去令龐暖將也。故因趙弊攻之問劇辛辛曰:龐暖易與耳燕使劇辛將擊趙趙使龐暖擊之取燕軍二萬殺劇辛。

  四年龐暖將趙楚魏燕之銳師攻秦蕞(在新豐)不拔移攻齊取饒安(在渤海。又雲:饒屬北海安屬平原)。

  五年傅抵將居平邑慶舍將東陽河外帥守河梁(河門右)。

  九年趙攻燕取陽城兵未除秦攻鄴拔之(令饒陽一作拔閼與鄴九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頁 下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