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吳念真 > 臺灣念真情 | 上頁 下頁
新版序


  這真的是一本老書了,發行到現在已經將近十五個年頭。

  十五年回頭望,既短又長。

  短的是消逝的時光,十五年一回頭,常覺得似乎只是不經意的一瞬間。而長的卻是記憶,人來人去,世事變遷,一件一件回想起來無一不是漫長的起落跌宕,且伴隨著悲歡交集的過程,當然還不包括那些顯然已被時間消磨到無法辨認,甚或早已遺忘的部分。

  或許恐懼老是被回憶糾纏,而無法專注於眼前的人和事,因此自己對所做過的事、寫過的文字通常蓄意遺忘,當然更不留下任何相關的「痕跡」,不過《臺灣念真情》無論是節目本身或者這本文字記錄十多年來卻始終「陰魂不散」般地伴隨身邊,或不斷地被提起。

  我想原因之一是這個做了三年半的節目後來又重播兩次,前前後後在電視上停留了將近十年之久,還有,部分文字甚至一度還成了初中語文課本的一部分,「禍延後代」。記得幾年前,有一個朋友帶了他兒子的語文課本要我簽名,不過裡頭所附的一張紙條倒是稍稍安慰了我,他說:念真杯杯,謝謝你寫的這一篇,要背的注釋很少,而且考試也不太考!

  另一位更妙,有一天她媽媽要來找我,她也想一起來,理由是:我想看看國文課本裡少數還活著的作者。

  說起這些意外的緣分,不能不提到幾個人,第一個是當初TVBS的董事長邱複生先生,他應該算是這個節目的催生者。

  不過節目會做成也是一種意外,邱複生是出名的「思緒跳躍」的人,今天想到的idea明天可能就被自己否定,昨天興致勃勃想做的事說不定今天醒來就遺忘,認識他到現在說過要一起做的事起碼超過一百種,但做成的唯獨這一件。

  事情會成的主要原因是他把這節目的構想直接交代給一個最善於死纏爛打的製作人,讓她押著我照章行事,這製作人叫侯文燕。

  當年TVBS初創,草莽氣息濃烈,整個台裡彌漫著年輕的動力,擁擠而雜亂的節目部辦公室和剪接室好像二十四小時都不關燈,記得四周年台慶的時候他們要我上臺致詞,我說:「TVBS的特色是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畜生用,畜生……當總經理和董事長用!」台下一片歡呼,連邱複生自己都笑得合不攏嘴。

  念真情小組不用說肯定是最累的一群,四組人,一組正在拍,一組在剪接,一組在錄影,另一組則在準備資料、聯絡拍攝物件,就這樣不停地周而復始、上山下海,三年半下來平均每個人都累積一百天以上的假卻找不到時間休。

  「四組人」聽起來好像很「軍容壯盛」,但其實就只是這幾個人:三台(陳忠治)、慧君、長鈺、文莉和嘉慧。

  一定要提到他們的原因是,書裡的文字有極大的部分其實是根據他們寫給我的文字稿或拍攝筆記所衍生出來的。

  出書則是老友陳雨航的決定。

  記得節目播出沒多久他就來找我,說想把那些旁白結集成書,我說:「電視都已經播過的東西,誰還看文字?」之後就把這個建議置之度外,沒想到他卻要編輯和製作小組直接聯繫,把一頁一頁的旁白稿逐一變成書稿的形式,等累積到足夠的字數之後就把書稿放到我面前,說:「夠一本書了,你要不要修一修?不修我就找人來修,但我知道別人修的你一定不滿意,所以……」

  於是就有了這本書。

  不知道說過多少次,這輩子很多事都是在類似的「瞬間因緣」裡決定、進行,然後卻意外地成為一生中重要的轉捩或難忘的回憶。三年半的節目走過許多地方,見過許多人,十幾年後的現在很多地方都已改變了(有些甚至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失去蹤影),許多人也都不在了。當年曾經說這些文字是「……每一次的人間邂逅之後的一份筆記,說的是當下的體會與心情,希望與失望、歡欣與憂傷」,十幾年後重讀這些滋味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對那些地方、那些人的眷戀和感激—因為有他們所以才會有這些文字,才會讓我覺得那段時間的人生至少沒有空白,至少還有跡可尋。

  那些地方,那些人……感激不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