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三毛全集 > 三毛傳 | 上頁 下頁
雨季文學時期(2)


  四

  如果說,《秋戀》是一篇「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愛情故事;《月河》是場尚未開頭就已結束的空想情緣,稍嫌落套;《極樂鳥》是一篇少女的愛情吃語;那麼,《雨季不再來》則不同了,一個被初戀煩惱纏繞得苦悶憂鬱的少女的形象,栩栩於紙。它和《一個星期一的早晨》,可視為雨季文學時期的代表作品。

  《雨季不再來》,敘述了少女「我」與男友發生一場小彆扭,女孩子悵然若失的心情。

  令人煩惱的雨季來了。女孩子冒著雨到學校期末考試。交了卷子,假期到來。心上的人還沒有來約她。雨,浙漸瀝瀝地落下來,失戀的少女寥落地消失在雨季裡……

  且看女主人公慢慢走進雨裡的感受:

  「我覺得四周,滿溢得不止是雨水,我好似行走在一條河裡。我濕得連眼睛都張不開了,做個手勢叫李日替我拿書,一面用手擦著臉,這時候我哭了,我不知道這永恆空虛的時光要何時才能過去,我就那樣一無抗拒的被卷在雨裡,我浮在一條河上,一條沉靜的大河。我開始無助地浮沉起來,我慌張得很,口中喊著,培,快來救我,快點,我要沉下去了。培,我要浸死了。」

  三毛依然以描寫心理見長。從眼濕,到擦臉,轉而為哭泣,悵然升級為痛苦,雨水流成大河,少女一無抗拒地被卷在雨裡,汪洋河水洶湧起伏,少女驚慌無奈,世紀末地孤獨無助。她失聲呼叫情人的名字,求救愛情複歸。

  在這裡,三毛對心理活動的發展,寫得細緻,很有層次,感情發展的節奏也把握得比較準確,比《惑》更進了一步。

  五

  三毛描寫心理活動的天才,在《一個星期一的早晨》中表現得更加充分。

  《一個星期一的早晨》,是一篇風格清新、情景如畫的散文。在文學技巧上,是雨季文學中最成熟的。

  它寫兩個少女,分別一年後重逢,在清晨的林子裡嬉玩的故事。情節不多,但少女傷感、寂寞的心理,寫得真切傳神。下麵是兩個少女,看見男生辛堤向她們走來的情景:

  「林外的陽光依舊照耀著,一陣並不涼爽的風吹過我和帕柯站的斜坡,野草全都搖晃過來。辛堤已經走上了那延伸得很陡的小徑,我由上面望著他。

  由於陽光的關係,我甚至可以清楚地看見他繡在襯衫口袋上的小海馬。此時的帕柯站在我身旁,一隻手擱在我肩上,我們同時注視著坡下的辛堤,他仍然低頭走著,絲毫沒有察覺我們在看他。四周的一切好似都突然寂寥起來,除了吹過的風之外,沒有一點聲音,我們熱切的注視著他向我們走近,此時一個本來沒有意味著什麼的動作,就被莫名其妙地蒙上了一層具有某種特殊意象的心境。辛堤那樣在陽光下走近,就像帶回了往日在一起的時光。」細緻入微,詩意朦朧。

  《一個星期一的早晨》的成功還在於,它避免了前幾篇作品過多的感情直抒。而是有了大手筆,委婉含蓄地描寫景物、人物活動及感覺。文中精采的少男少女青春期心理活動的描繪,極易使人想起作家沈從文先生那些著名的撩人的愛情白描。

  六

  雨季文學,是三毛文學創作的起步時期。

  這一時期的作品,雖然夾雜了一些中國古典小說的思想情調,但更多的,是受了西方現代派文學的深刻影響。

  這一時期的作品不多,影響也不大。它是臺灣六十年代,盛行的現代派文學作品之林中的一片秋葉。陳平的名字,在綴著陳映真、白先勇等更引人矚目的名字的天空中,沒有放出更亮的光彩來。

  一顆小星。

  但這並不意味著,三毛雨季時期的作品不值一提。也不像三毛本人說的「並沒有閱讀價值」,三毛出於對自閉生活的不堪回首,有失偏頗地把那一階段的文學作品,過多地否定了。

  三毛這一時期的傾慕對象、情人梁光明(舒凡),十年後為這些作品作序,他寫道:「《雨季不再來》只是三毛寫作歷程起步的回顧,也是表徵民國五十年代初期,所謂『現代文藝少女』心智狀態的上乘選擇,」可謂入情入理。

  雨季文學,奠定了三毛的創作基礎。她積累了許多寶貴的寫作經驗。甚至,三毛這一時期展露出的文學智慧,特別是描寫心理活動的天才,在她後來成名的《撒哈拉的故事》等作品中,令人遺憾地黯淡了一些。

  作為一位少女,她這一時期的作品,題材比較狹窄。感情細膩、敏銳,但不夠深刻、成熟。也許正由於此,作品表現了一個少女的文學真誠。雨季文學的作品,大都以第一人稱「我」做為主人公,逐漸形成了反映作者本人生活和思想的自傳體風格。

  她說:「我的文章幾乎全是傳記文學式的,就是發表的東西一定不是假的。」她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可作為自傳來讀。

  雨季文學的作品,是三毛這一時期生活的鏡子。愁苦、憂鬱、迷惘、空靈的雨季,既是她自閉的內心世界的寫真,也像一片雨雲一樣,塗滿了她的文學天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