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齊邦媛 > 巨流河 | 上頁 下頁 |
一三一 |
|
▼第4節 齊世英先生訪談錄 一九九〇年八月,父親逝世三周年。我兄妹授權同意。由我整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齊世英先生訪問紀錄》。這項由首任所長郭廷以教授擬訂進行的口述歷史計劃。開始於一九五九年。一九六九年沈雲龍先生主持,林泉與林忠勝先生訪間我父共十九次,口述錄音之筆錄文稿由林忠勝先生整理後執筆定稿。此稿雖完全保留口述原意,末予刻意修飾,但林忠勝先生文筆流暢,思考達到敘述者複雜經驗的深度。訪問前後,他對我父所處時代與理想產生了真正的興趣與同情,詳細檢查求證。亦不斷與我父討論、核對,全書人名、地名、事件,甚少錯誤。書成後,不僅學術研究者肯定其價值,一般讀者也會因文字的明快、清晰、中肯,以及內容的豐富而感興趣。 林忠勝先生宜蘭人,師大歷史系畢業,訪問時只有二十八歲,有真正研究歷史的志趣,他後來經營大型補習班,事業有成,在宜蘭創辦慧燈高級中學,作育家鄉子弟。出錢出力繼續做訪談工作,在美成立「臺灣口述歷史研究室」,出版了《陳逸松回憶錄》、《朱昭陽回憶錄》、《楊基銓回憶錄》、《劉盛烈回憶錄》、《廖欽福回憶錄》及《高玉樹回憶錄》等。十余年間,林忠勝獨力撰述,賢妻吳君瑩記錄,為臺灣本土人物留下可賣歷史,文化深意,真令人欽佩。 在訪談錄「前言」中,林先生回憶當年訪問我父印象:「先生英逸挺拔,氣宇軒昂。舉止溫文,談笑儒雅,有古大臣之風……可歎人世滄桑,在本人離開近史所近二十年,先生訪問紀錄行將刊印之際,重校斯稿,而先生與雲龍先生皆已相繼辭世。哲人日遠,往事歷歷,前輩風範,永銘吾心。深信先生的見證,必能為這動盪紛擾、是非難窺的時代網住一片真。」在這篇「前言」中他亦簡潔提到,大陸淪陷,政府來臺,齊先生不僅結束東北工作,「甚且後來被迫離開他曾準備為之身殉的此一政黨,心中感觸必深。惟先生雍容大度,處之泰然……」可惜訪問時,我父秉持理想,堅守原則,篤信自由、民主、法治的理念,與雷震、李萬層、夏濤聲、高玉樹等籌組「中國民主黨」未成,與郭雨新、吳三連、許世賢等,鞠躬精粹于撒播自由、民主的種種努力,訪談時末肯談及,不無憾焉。 這種種顧忌與遺憾大約是我父在世之日不願訪談錄出版的主要原因吧……他的一生,犧牲奉獻,大半生有家歸不得,對所謂榮華富貴不屑一顧,亦從未為妻子兒女安頓憂慮打算。在他逝世之前,更感一生虧欠,失落,一切隨風而去,不必再留個人痕跡。中央研究院的訪談錄也不必出版,世我兩忘即好。 訪談錄中以「淒淒吾行飛臺灣」一節告別大陸之後,未有一字談及臺北的政局,而以對日交往至一九六七年參加日本首柑吉田茂國葬典禮結束。幸有梁肅戎先生為此書撰寫《立法院時期的齊世英》一文,不僅追懷革命同志情誼,也詳述我父與國民黨關係,及初來臺灣時立法院之狀況。他認為「鐵老一生,風骨嶙峋,對國家,對黨都有責獻,對政治有極高理想了……艱苦奮鬥。不屈不撓的精神,(我)理解最深,師承最久。」 訪談錄即將出版之時,我在臺大「高級英文」班上,歷史研究所的學生李孝悌和陳秋坤已從哈佛和史丹福大學讀得博士學位,在中研院近史所任研究員,他們幫助我審閱全書,提供意見。孝悌陪我去訪問正在辦《首都早報》的康寧祥先生。康先生于一九七二年當選為第一批本省籍立法委員,與我父結為忘年交,當時他三十多歲,我父七十三歲,在長達七年多的時間裡。每月兩次週末在我們內湖家中,吃我母親做的家鄉菜,對飲暢談。我去訪問時,他與我對談開始即說:「我一直想把鐵老與我個人,和臺灣政治前輩的關係,以及他對民主政治的關懷,留下一個紀錄。」那一天,孝悌為《紀念民主的播種者齊世英先生》作了極好的記錄。 我父訪談錄既未談及他來臺後為民主、自曲、法治所做之事,我遂將他逝世時,報章雜誌幾篇不同角度乏悼文作為重要附錄,可以客觀看到他後半生在臺灣經歷,不僅是前半生理想的延續,亦是一種人格的完成。民進黨創党人之一傅正,為《新新聞》週刊寫《東北最後一位鐵漢》:政論記者于衡《悼念和中國現代史有關聯的齊世英先生》和田雨時《齊世英先生蓋棺論》。田先生早年曾在張學長所組「四維學會」擔任秘書長,與我父在中央主持東北抗日之「東北協會」競爭。但在西安事變後,田先生進入政府工作,對我父有進一步認識。齊氏家族早期由山西移民東北,有山西人傳統忍耐而沉潛的性格。此文說:「他繼承了從關內移居東北的先民創業精神;而留學德國接受日耳曼民族薰陶,混合成其剛毅果敢的氣魄,實事求是的作風。對人熱情義氣,對事冷靜沉著,鑄有堅強意志,獻身革命,奮鬥不息……自中年至老年,視野廣闊,胸襟放寬,邁進而深入於「中國問題」。先後卻一直全走崎嶇不平的道路,且越走越坎坷……但他卻有似「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此文不僅為齊世英作蓋棺論,亦富有當年東北人進關的史料。 訪談錄後尚有一篇《吉田茂與齊世英》節稿,由林水補教授譯自平正道《評價吉田茂》(東京,讀賣新聞社,一九七八年初版),詳述郭松齡反張作霖事件,兩人因此相識,彼此感到個性十分投合。吉田茂對於齊世英磊落的人品深具好感,中日戰爭時各為其國,但齊世英在日人眼中卻是可敬的敵人。 書成之時,我也在致謝文全——十年的聲音)中說明我隨侍一生的看法:「先父自二十七歲加入當年形象清新之國民黨,至五十五歲因拂逆權力中心。被開除黨籍,一生黃金歲月盡在理想與幻滅中度過。個人得失,炎涼世態皆可淡然處之。但一九四八年,東北再度淪陷則終身傷痛,傷痛之心長年在沉思之中。郭松齡兵諫革新,兵敗身死,或可說是時代尚未成熟;而東北,乃至全部大陸在勝利之後迅速棄守,核心原因何在?籌組新黨,絕非出於失意之情,而是對未來的期望。」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