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第15章



對話中的回憶:我的故鄉在遠方

  在地鐵站我的耳朵飄浮著迴響著德語、法語、俄語和我聽不懂的聲音。語言,還是語言偉大,語言是迷。
  「幾嘛眼」我沖瑞說,他是我的同學,我們在名為河邊的教堂學英語,這是免費為新移民提供的語言課,每天九點到下三點。中國人很少,幾乎都是東歐、俄羅斯人講法語的海地人、古巴人以及南美講西班語的同學。我和瑞接近,接近了之後我才知他是伊朗人。「什麼,你在說阿拉伯語嗎」
  「face?」他懂我的意思了,一個真正的來自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Mygod,你怎麼會說?
  我的父母是回民,中國有不少的信伊斯蘭教的回民。
  每當我想起我的祖先豪情萬丈、千辛萬苦穿越沙漠放牧著駱駝事到華夏大地生息繁衍,我激動無比。阿拉法特、侯賽因、莎達姆,天呵,這些名字神秘地透出宗教的法力和游離工業社會、現代化生活的遠古氣息。但我無法想像我的祖先是如何踏上「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歷程進入了四川的首府成都定居。母親的家在人民南路那有個清真寺的巷子裡。逢喪事才見他們從城市的各個角落出來,裹著白帽子,把「無長」的親友放進石棺,請阿訇念念經,然後直奔鳳凰山的回民公墓。宗教的氣息如一絲絲流雲飄散在空中,種族成為莫名的象徵。
  母親迄今不吃豬肉,因此她的工資比她同級人多五元錢的津貼,退休之後便沒了。我的同學還不知道中國有清真寺,我很懷念我這位喜歡請我吃飯的同學。他說他在紐約沒有朋友,我說我也是沒有朋友,我與人交流很困難,談不攏。他們認為我偏激,不通人情世故。是的,漢人的哲學開宗講人倫說人際關係「三綱五常」什麼的流傳在民間的增廣賢文「逢人只說三分話」等等體現漢民族的處世原則,漢人是多麼豐富複雜呵象他們吃的技巧。
  兔年的除夕我的本命年在成都市名為綠園的小酒店,一個在川大念植物學的小夥子緊握我的手說:「別忘了我們的根。」我神經兮兮回望他。他是回民和我同宗同族,他全骨高聳,眼眶深陷而我完全徹底是細眉細眼的漢族丫頭模樣。我只有血液為證,只有飄浮、流浪、夢幻的血液為證。我掌心至今留有陌生小夥子酒後的溫熱和他的姓名。久違了,兄弟。你此刻在何處晃蕩你的日子,如果你還記得本命年的除夕之夜所有騷亂的語言和樸素的淚水,你和我一樣夢死故鄉。
  兄弟,真主在上,安拉萬能。
  世上有一種東西是可以誓死捍衛的。
  我們夢死故鄉
  我說過我要寫一篇純性愛的小說。我又扯遠了。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