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劉墉 > 創造自己 | 上頁 下頁 |
演講的藝術 |
|
為了代表學校參加星期六的演講比賽,你今天下午特別到我面前練習,並請我指導,但是只聽你講了一小段,我就揮手叫停,因為我發覺,你連一點演講的基本觀念和訓練都沒有,也可以說,你連說話的技巧都不懂,更不用說演講了。 演講,顧名恩義,是需要演的,演的目的,則是為了增加講話的力量,產生更大的煽動力。 是的!煽動力,演講與座談不一樣,與辯論也不同,在你演講時,聽眾通常是不能立即表示意見的,他們或許不贊同你的看法,但只是藏在心裡。所以站在臺上,你是藝高人膽大,盡情地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也正因此,你必須假想一切別人可能不同意的地方,並儘量鼓動能令他產生共鳴的東西,使那許多在你上臺前,對你毫無認識的人,能夠逐漸被你引導,同意你的看法,並產生共同意識。如此說來,它不是煽動,又是什麼? 但是只會演的人,如果話都說不清,怎麼可能感動人?所以「講」與「演」必須配合,也就因此,當我發現你只是像背一篇文章般地演講時,立刻要你停止,並叫你回頭去把講稿中的關鍵字挑出來,以加重語氣,又要求你注意該頓挫、呼吸和短暫停止的地方。 如同音樂,演講也是需要換氣和休止符的,它不但是換你自己的氣,以免上氣不接下氣地愈講愈急,也是為了讓聽眾能換氣,以消化前面聽到的東西,所以絕對不能沒有頓挫。至於休止,則是為了讓聽眾能夠產生企盼的想法,希望知道你下面說的是什麼。譬如你說: 「國父一生做事所秉持的,只有一個字,也就是愛!」 當你像是炒豆一樣背到底時,是毫無力量的,因為觀眾還沒聽懂,你的話卻說完了。但是如果換成: 「國父一生做事所秉持的,只有一個字(停一秒鐘)。 也就是愛!」 聽眾便會想知道那「一個字」是什麼,而產生企盼的「凝塑狀態」。它足以加強人們的注意力,也有安靜常烘的效果。 相反地,有一天你面對群眾,又可能需要另一種效果,就是群眾的歡呼和掌聲。那往往是你在上臺之前就可以計畫好的,也就是在關鍵處加強聲量,產生鼓動的作用,並引發如雷的掌聲,它的好處,不單是增加力量,更可以使你借機會喘一口氣,並思想下面的語句。 所以,好的演講家,是收放自如的,壯闊處,有如率兵千萬;親切處,有如促膝而談;激昂處,如雷貫耳;低回處,如春風駘蕩;他使每一個聽眾都覺得是在對自己說話,說出自己的心聲。 好的演講家,也是最懂得控制常烘的,他知道面對廣大群眾和少數人,要使用不同的音量,也曉得如何說出適合聽眾層次的話。他可能沒有極豐富的辭彙和標準的發音,卻能成為最具有吸引力的演說家。 藝術界常說一句話:「最高的藝術在於隱藏藝術,最高的技巧,在於隱藏技巧。」演講也是如此,最好的演說家,如同著名的主持人包勃霍普,可能由別人撰寫經過再三推敲的腳本,背得滾瓜爛熟,並再三演練之後,卻在臺上給人全是即興而發的感覺。 記得我們在幾午前所看過的EVA電視劇嗎?阿根廷強人裴倫(JuanPeronr的夫人)為了幫助丈夫打天下,經常對著千萬的群眾發表演講,人人都陶醉在她收放自如、有淚有笑的語言中,豈知那都是她請專家一個字、一個字訓練出來的。 最重要的是:好的演講,就如同海頓的驚愕交響曲,他能使原本沉落懶散的人心振作起來,使先前的敵人放下武裝,甚至站到他的一邊,跟著他走。但是在技巧上,他又能如同莎士比亞《凱撒(Julius Caesar)》劇中安東尼(Mark Antony)為凱撤辯護時一樣,從群眾相同的觀點出發,再逐漸引導,使大家完全改變原先的想法。 所以,好的演講家,對聽眾絕對是誠懇而親切的,胸懷絕對是開闊而無私的,他固然可能照著腳本演出一場戲,卻絕對是有血、有淚,感人肺腑的一場戲。 演講,是一種極高的藝術!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