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鳳儀 > 當時已惘然 | 上頁 下頁 |
二九 |
|
「來,快寫,快寫。」 於是各自在紙上寫了一個字。 「來,一、二、三,我們攤開紙來揭曉結果。」陳家輝說:「看我們是朋友還是敵人。」 我笑,還帶一點緊張。 兩張紙一攤開來,有相同,也有不同。 不同之處在于陳家輝寫英文,我寫中文。 而相同的是意見。 兩人都寫了個「賣」字。 無疑,洛克的意圖是來港兜售英國之物,多於在港投資購貨。 這樣說,我們就比賽不成了。 事實上,這個推斷當然有理由支持,洛克除了在這個行動上雖仍是保密,但從蛛絲馬跡看,已可尋出意向。 造成這個相同推斷的原因,其一是英國人對殖民地的態度。 有歷史作為見證這個原有「日不落國」美譽與傲稱的大國,版圖日漸縮小時,他們對分手的地區與國家,所採取的態度相當一致。故意或無意遺留下來的棘手問題,令當地的政治與經濟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不知會不會是過分地以小人之心度君之子腹?人們無法禁耐得住質疑的情緒,認為英國人渴望在殖民地獨立後製造一種今非昔比的光景情勢,以顯示他們帝國的威力無窮。 當一個人、一個機構、一個政府、一個民族有了歷史見證,造成了一個觀念及印象,就會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壓力,難以投信任之一票。 歷史越長,事件越多,證明越足,就造成信心越少,這是對英國的心態。 同樣,中國也有過讓海外僑胞震栗不已,甚而驚惶失措的歷史事例。 不過,有三點讓本城人對中國的頑固觀念放緩。 其一是血濃於水,愛國情濃到底在感情上有偏心表現。 其二是世界大勢所趨,社會主義社會的修正步伐已不會呆滯不前,現今更來開倒車,每況愈下的可能性是極微的。況且,中國對香港的處置是一項國際承諾,堂堂大國,焉有背信棄義之理 ?何況,今日中國市場之吸引,是各國承認的,中國不會不趁此良機強化自己,勵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其三是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帶給本城人的憂慮,日子還不及源遠流長的米字旗號國的影響。且中國國家領導人近年的開放言論與行動,亦有效地沖淡了人們的疑懼心理。 換言之,對英國會全心全意為本城的真正美好前途而不再理會一己之私的信心,還是相當薄弱的。 既如是,我與陳家輝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不會賭英資機構在受到民族性格作用與歷史影響的情況下,還以積極投資本港的態度去作九七年後依然繁榮安定之支持。 這是第一個令我們認為洛克只會賣東西,不會買東西的理由。 其次,就是洛克的行動,透露他動機的端倪。 一般情況下,有好貨,不怕沒人光顧。口袋裡有錢,亦不愁沒有好貨買。 以上的道理成立,就等於說洛克如果有好貨要賣出,或準備大破慳囊大肆在市場收購,他的架子可以裝得老大。 再說句並不客氣的話,我與陳家輝在金融界任事以來,很難遇上一些鼻子不是朝天花板方向,要撥開頭髮才能找到眼睛的英國大銀行家。 先天與後天條件加在一起,那位洛克偉力先生以杜比銀行主席之尊,犯不著通過陳家輝,暗地裡叩我的門。 如此說,就可能顯示紆尊降貴的目的在於兜售平凡貨色,以求脫手,或者利用機會,撿些便宜。 這是第二個原因令我們定奪洛克的企圖。 再下來,也還是在於洛克的態度問題,更加是與第一個和第二個原因有關連。 簡單一句話,英國人如無必要,何必要跟中資聯手。 洛克專誠造訪我,小心翼翼地試探,可想見他是非求我的幫助不可。 既已在言談中表白了不是意圖收購利通銀行,那就更落實他是尋買家以推銷貨品了。 我笑著對陳家輝說:「我們連良性競爭也辦不到。」 「緣分問題,註定我們站在同一條陣線上。」 「我們還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可以把這個遊戲玩下去。」 「第二個猜測應該是兜售的物品。」 「可以這麼說,再下來就是兜售的對象。」 「你認為洛克打算賣什麼?」 「只有兩類可能,其一是他的大本營,另一就是他在替大客戶的企業脫手而奔走。」 前者指銀行賣股,後者是指有其客戶把企業按給銀行,到頭來難逃清盤的命運,銀行不就急著要接頭買家套了現,才可以回籠借貸。 「照理,二者的可能性皆有,難以估量。」我說。 「在這個推論上,你應該比我更有經驗。」 這就是說,我以銀行家的身分,容易體會到客戶經濟有嚴重困難發生時,銀行的態度與手段。 當然,銀行是否需要親自動手找生意的新買家,在於貸款合約的規定。 一般來說,就算要為客戶留意出讓機會,也不會到達一個非急急辦妥不可的地步。 若然到這田地,除非銀行是次貸款回不了籠,會引致根本動搖。而這個可能性無疑是較低的。 銀行貸款額與他們流動資金在比例上有嚴格規定以確保銀行的安全,除非遠遠超越這個範圍,才需要顧慮。 既如是,一家客戶生意出亂子,再熱心的銀行主席亦不必途長道遠來向一個並不太相熟的同業對手求助。這道理是完全講不通的。 洛克或許是想我以私人身分去做買家。這個估計比較合理,但,回心一想,那就更沒有理由是非我不可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