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簡媜 > 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 | 上頁 下頁
二〇〇


  西方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列,必有但丁《神曲》。意大利詩人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熔神話、歷史、哲學、神學於一爐,窮十餘年心力完成《神曲》三部曲——《地獄篇》《煉獄篇》《天堂篇》,以詩建構嚴謹且完整的亡靈世界,包含九層地獄、七層煉獄及天堂九重天。即使是《國家地理》雜誌派出全部攝影家、記者聯合採訪的規模,也無法與但丁那浩瀚的想象、繁複的情節、瑰奇的詩採相比。這一趟自地獄之門開始,歷地獄、煉獄至天堂的漫長旅行,幾乎可視作對自古以來禁錮於死亡課題之人類心靈的解鎖行動。人死之後,何去何從?用來懲罪的地獄是什麼樣子?為亡靈洗滌驕傲、嫉妒、憤怒、懶惰、貪婪、貪饕、邪淫七宗罪的煉獄是何情景?幸福的靈魂居住的天堂又是何等輝煌?《神曲》做了總體回答。

  隱在《神曲》背後,是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貝緹麗彩,一個被但丁神格化的凡間女子,但丁與她初相遇時,是八九歲無邪的童年,再次相逢,是十七八歲怦然心動的少年少女。僅此兩回,愛情的魔芽埋入但丁那肥沃的青春皋壤,紮根抽枝,綻放慕戀之花。七年後,已婚的貝緹麗彩竟以二十四歲芳齡猝逝,可想見,但丁深受打擊,一度意志消沉。死亡奪去了他鐘愛的靈魂戀人,他卻以文學讓她重生。貝緹麗彩過世十多年後,但丁動筆撰寫《神曲》,他心中永恆的繆思女神貝緹麗彩在詩中「復活」,與鉅作同等不朽。

  「我在人生旅程的半途醒轉,發覺置身於一座黑林裡面。」書中,天堂裡的貝緹麗彩發現但丁在世間墮落得厲害,「步子離開了真理的道路,去追隨一些偽善虛假的幻影」,所以央請古羅馬詩人弗吉爾(生於公元前七十年)的靈魂做嚮導,引領但丁踏上荒途,遊歷地獄、煉獄,目睹罪孽深重的亡魂哀號、痛苦之狀,至天堂界,再由貝緹麗彩親自引導,體驗福靈之無上喜樂。書中,但丁不僅與貝緹麗彩重逢,更完成靈魂之救贖、飛昇,同享天堂之永恆神恩。

  我不禁幻想,在如此磅礴的書寫中,即使貝緹麗彩之死是個椎心之痛,這痛也會被翰墨沖淡而消除;死亡變成一件渺小的事,改變的只是目所視的形體,伊人依然住在但丁心中,共呼吸、同覺知而未曾須臾離。其二,在紙上建構空前絕後之地獄、煉獄、天堂世界的但丁,當他的生命來到死亡邊界,還會恐懼嗎?還需要嚮導嗎?料想,應有人同我一般,死後除了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參觀參觀,也要拿著《神曲》當旅遊指南去自助旅行,遊一遊地獄、天堂。最好還能夠向但丁要一個親筆簽名。

  佛教輪迴之說,使死亡像一道旋轉門,眾生各乘因業而旋轉於六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之道途。一生結束,是另一生的開始。死,是往生,奔赴新的旅程。則,千斤重的死亡,哀痛逾恆的死亡,在「往生」的觀念裡變得輕盈且尋常了。死亡,不是世界到了末日,天欲崩地欲裂,是一陣春風吹過,柳絮飛起,湖心水波皺了。死亡,也不是永無止境的黑暗,殘忍地拆散,來來去去之間、先行後到之間,幾次旋轉,又相逢了。有血緣是本分之親,無血緣是福分之親。裝過糖的口袋還留著甜味,包過鮮花的手絹還藏著暗香,愛(或恨)隨著轉世輪迴形成密碼,經千百劫,在另一次人生裡與冤親債主相逢。

  地獄思想是各宗教重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冥界之路十分險惡,鄉間喪俗,棺木前置一根長竹枝,掛一條豬肉,說是免於惡鬼阻路,刃割亡靈。此外,十殿閻羅各有所司,十八層地獄亦耳熟能詳,各層刑期及痛苦指數皆有詳細規定。可惜,在世間作奸犯科的人都不知道死後的「地獄管理條例及施行細則」,故不能防患於未然。由此可知,陽世與冥界兩岸交流工作推行不力,主管高層應該減薪或下臺。地獄,不能自恃是「天營機關」(非國營機關)而不改革。不過,話說回來,若懂得改革,那還叫地獄嗎?

  《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五品述及「地獄名號」。普賢菩薩請地藏菩薩給護法四大金剛及未來、現在一切眾生做個業務簡報,介紹一下「罪苦眾生所受報處,地獄名號及惡報等事」,使未來世末法眾生知道果報詳情。地藏菩薩現場演講必然極為生動,或者是,在座神通者皆具有一字系萬象的神力,話語即出,影像即傳輸至腦海,所以無須多費舌唇詳述,以致吾人閱讀此品,只見一連串專有名詞,卻不知其內容實況,狀似看PPT,只見大標題不知影像,不像《神曲》描寫生動,俯拾即是:「此刻,他們正裸著身體,在那裡遭牛虻和馬蜂狠狠刺螫折磨。鮮血從他們的臉龐流淌下滴,和眼淚混在一起滴落腳邊,再遭令人噁心的蛆蟲吮吸。」讀之,彷彿觀看《陰屍路》恐怖影集。關於地獄,經中僅記:「閻浮提東方有山,號曰鐵圍。其山黑邃,無日月光。有大地獄,號極無間;又有地獄,名大阿鼻;復有地獄,名曰四角;復有地獄,名曰飛刀;復有地獄,名曰火箭;復有地獄,名曰夾山;復有地獄,名曰通槍……」鐵圍山內,地獄之數無限,地藏菩薩更進一步闡述,有:「叫喚地獄、拔舌地獄、糞尿地獄、銅鎖地獄、火象地獄……鋸牙地獄、剝皮地獄、燒手地獄、燒腳地獄……」琳琅滿目,仍然只有名稱,總算到了後面有較具體的描述:「或有地獄,取罪人舌,使牛耕之;或有地獄,取罪人心,夜叉食之;或有地獄,鑊湯盛沸,煮罪人身……」刑具及用刑的情形堪稱挖空心思、不擇手段,只是,未說明何種刑用來罰何種罪。這一點,《神曲》較有人力管理、業務分級觀念,各層地獄專管各類罪犯,譬如第一層幽域,關的是像我這種未領洗者;第七層地獄的第三圈,關放高利貸的,想必金融罪犯如坑殺政府勞退基金、掏空公司資產、惡性倒閉者,都會聚在這裡勞改,「他們的痛苦,使他們睚眥欲裂;雙手在左揮右拍,一會兒撥拋炎土,一會兒想把裂火抓滅。」魂叢裡,人人頸上掛著一個錢包,而且緊盯著自己的錢包不放。這種「死愛錢」的生動描寫,令我大開眼界。

  地藏菩薩轄下的地獄總管理處,固然在管理、企劃、宣傳方面有待加強,然他發願:「度脫六道一切罪苦眾生,眾生度盡,然後成佛。」讀來依然動人,觸及靈魂深處。罪苦眾生一句,道盡多少生之辛酸,所犯之罪有多少是因為無奈與絕望而鑄下的?若無福力救拔、解脫苦罪,如何可能?「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歎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因懺悔故,獲福如是。一切罪障,悉皆消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