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海外故事 > 日本留學一千天 | 上頁 下頁 | |
二二 | |
|
|
「沒關係沒關係,就講吧,到底是怎麽回事?」 我正要張口,偏偏就在這個時候上課鈴響了。他們只好不無沮喪地散到座位上。張志良坐在我的後邊,輕輕用手指頭捅了捅我: 「明天吃完中午飯!聽見沒有?」 我使勁點了點頭。 第二天中午,我匆匆忙忙吃完飯就趕回教室。一拉開門,我嚇了一跳:平常頂多只坐十一二個同學的教室裡,今天竟擠了那麽多人,而且有不少人我都不大認識。坐在最前面的張志良朝我招招手: 「快來嘛,一直在等你!別班的一些臺灣同學也想來聽聽。」 老天爺!他們大概以為我要說評書。我一時無所措手足:「我的媽呀,這麽多人……叫我怎麽……本來不過只是聊聊天嘛……」 「隨便講講也好嘛,不要不好意思!」這個說。 「我們在臺灣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想聽,只管放心地講就是了。」那個說。 那位姓高的女生遠遠地指著前頭的講臺:「站到講臺上去講嗎,大家都能聽得清楚。」 怎麽能推辭呢?幾十雙殷切地注視著我的眼睛彷佛產生出一股強大的推動力。於是,再沒有片刻的猶豫,我大步跨上了講臺。 「同志們!」我的話音剛落,教室裡哄地爆發出一片大笑。糟了,怎麽跟他們稱起「同志」了?真是「猴吃麻花」!我急忙糾正: 「對不起,一時疏忽。失禮失禮!先生們,小姐們!」 「不要改口嘛!喊我們『同志』,很親切呀!」 「我感到無上榮幸!」……下面亂糟糟地喊起來。 是誠心誠意?還是開玩笑,諷刺,喝倒彩?……,管它三七二十一!我絲毫沒有動搖,轉身在墨綠色的黑板上大筆揮出了一條彎彎的弧線:「請看,這兒就是咱們富饒的膠東半島。」亂哄哄的聲音頓時平息了,我的講演開始了。 「那是一天午後,天氣好極了。風又平浪又靜,海灘上只有稀稀落落的幾個人在勞動,這時候,一個小夥子突然發現在不太遠的海面上隱隱約約地,緩緩地升起了一座山包包……」我屏聲靜氣地講著,自己的眼前彷佛出現了一片微波蕩漾的大海,從海水下面神話般地拱出來一座雲煙繚繞的碧綠仙山。「小夥子覺得很奇怪,平常那個地方從來都是一片空曠的海面,怎麽突然間冒出一座山來了?他用力揉揉眼,再細看。沒錯,那的確是座山,而且正越來越大。他急忙跑向不遠處的一位老大爺:『大爺大爺!快看,那邊海裡怎麽出來了一座山!『老大爺直起腰,用手遮住陽光朝海面眺望了一會兒:『呀呀,『老大爺的一雙眼睛猛地睜圓了,『那可不是老人們常說的海市嗎?百年不遇的海市呀!『小夥子一聽,立刻忘乎所以地大喊起來:『出海市嘍!出——海——市——嘍!『人們聞聲從四面八方趕來,抬頭觀看。這時就見那山已十分清楚,雲遮霧罩之中都能隱約地看到熙熙攘攘的車馬,行人了……」 教室裡靜極了,靜極了。我一邊講著,一邊在黑板上畫著。時不時地從台下一雙雙緊釘著我的凝神,專注的目光中感受到一股股嚮往中華大地的感情和愛國之心的搏動。它們感動著我,也刺激著我,使我不能不想盡可能多地給予他們,滿足他們。原來只打算講講「海市」的,可不知怎麽隨蓬萊這個引子,有關祖國的山河風光的話題便象決了口的江流一般濤濤不絕地奔湧而出。 我歷來不是個能說會道的人,可當時卻像是鬼使神差般地口若懸河:從黃山風光到桂林山水,從泰山日出到貴州岩洞,瀑布,從長江三峽的激流險灘到青海高原的大鹽湖,從白雪皚皚的大興安嶺到四季如春的西雙版納,從綠草茵茵的大草原到黃沙漫漫的大沙漠,從充滿異國情調的伊犁到彌漫著宗教氣息的布達拉宮……萬里長城,故宮,十三陵地下宮殿,頤和園,雲崗龍門的石窟,西安出土的兵馬俑……我把自己活了這麽大所親眼見過的,學校學過的,書上看過的,聽人說過的,加上自己一系列的想像和飽滿的激情,滔滔不絕地講呀,講呀……一個中午不夠用,第二天中午接著講。一天接一天,又一天。中華大地綺麗的山水,燦爛的文化使他們著了魔,也使我著了魔。 「多想到大陸上去看一看呀!要到什麽時候,我們才能去呢?」他們感慨著,一次又一次。 「可不是麽!你們真該到這邊來看看,領略領略祖國的風光。我擔保,一旦你們親眼看到了它的雄姿,一定會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自豪的。來吧!快些來吧!」我反反復複地這麽對他們說。熱愛,嚮往祖國的感情象一條無形而牢固的紐帶將我們與他們的心聯結到一起。中國——什麽時候才能統一?我們和他們都在急切地盼望著。 「小陳,」與我同班的一位大陸來的男生一天對我說:「最近,你經常使我想起毛主席的一段語錄。」 「哪段語錄?」 「這一段:『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對不起,不明白你的意思。」 「這很明白嘛。我發現你是個出色的政治宣傳家。」 「純屬瞎掰!宣傳——我壓根連想都沒想過!」 當一年的學習結束,我們將紛紛離開日語學校的時候,已經親密無間的他們和我們彼此都在對方的本子上留下了自己的通訊位址。 「什麽時候到祖國大陸來的話,事先來封信,我可以給你當嚮導,帶你到各處去玩。」 「歡迎你將來到臺北來觀光,到時候,就住在我家好了,不必客氣。」 大概,就在不久的將來,有這麽一天,我們和他們又會相遇。但不是在日本或美國,而是在我們的北京或者臺北——這難道還有什麽疑問嗎?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