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陳燕妮 > 紐約意識 | 上頁 下頁 | |
宿辦電話 | |
|
|
中國人的名片與美國人的名片有著本質的不同。 中國人在名片上流露出的一派真誠是有相當段數的。比如,中國人的名片崇尚把自己的「辦」、「宿」乃至呼機等聯絡號碼事無巨細一概羅列。中國人的名片一旦發出即是在講究真心交一個朋友,把自己一攬無遺地全都給了人,這種為友之道煞是真摯。 美國人不然。 美國人的名片上正規來講一般只留有辦公室的電話,頂多再加上一個手提電話或BEEPER(中國人口中的呼機)號碼,家中的號碼一般被視為級別相當的個人機密,除非是對特別的人才會特別地為其寫下自己的家中電話。由於對個人隱私的強調,甚至於這種特別留下家中電話的行為如果是在年紀相若的異性之間進行,則根本就是暗示好感的第一項舉措。美國人講求的是私人時間須與工作分開,尤其不是自營生意者更是不願把自己的私人生活和公司事務兩相纏繞,因為公司再大也是別人的事業,唯有個人的享受才是永恆。 正規美國人的生意朋友和家庭朋友是被分門別類間隔開的,這兩者之間雖可能在某種程度乃至時機中互換, 但基本而言, 美國人在生意場合結交的基本上也是「生意」。對生意朋友,美國人和其多半吃的是生意午餐,如不是有求於人還可能在飯後分帳付費。而家庭的朋友則才是可以被請到家居後花園去吃烤肉的。 到美國謀生的前幾年還不大懂這之中的錯綜關係,故此常常在別人的私人時間內打電話到府談些不鹹不淡的生意話,常常聽得電話那邊兒哭娘叫,一片鍋碗釘鐺。當年只顧談著順嘴,現在想來線那一方一定早是句句不情願。 所以,正規的美國公司如果需要員工進行生意方面的應酬,無論坐陪飯局也好、參與聚會也好,一概列入加班範疇。美國的加班費正規來講是很高的,常常是平時工資的一倍半,或者就是兩倍。也正因此,在私人時間內進行的生意應酬於美國人而言是很給面子的。 近幾年來,一些生意有成的美國人甚至於默默地開始了去除手提電話及BEEPER的行動,為的是給自己留下更多的「不受打擾」。幾個月前在紐約採訪一個10年前從零起家開辦電腦公司、現在年營業額竟達三億的生意壯觀之士,他說他現下竟已與當年窮困時一樣,身邊沒有任何一種通訊工具。「比如現在,」他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我在哪裡。」 更有太多的美國人每晚睡覺前一定順手把電話機關閉,為的也是這個不受打擾。 身在兩種文化之間,在理念上多少有點無所適從。但對中國人的風尚無論如何心裡是感念的,更尤其是在美國被人家當了多年的「生意朋友」之後,回到家來尤其渴望體會溫情,喜歡朋友間的私密友誼。 話說回頭,中國人的如火熱情竟還可能因為飯後付帳一類的細小問題鬧大。好友相聚,酒酣飯飽,兩下裡爭著付帳。一方說「你不讓我付就是看不起我」;另一方百無道理可尋時也就順嘴跟進說「那我就看不起你」,雙方言來語去終致真打起來。如此火熱,戲就過了。 當然這也是中國人還沒熟悉狡詐的一個明證。 相信過不了五年,為順應社會文明層次的需要,中國這一盆火也將全熄。為些尤其揪心不說,幾年後再回國時,我可能不得已要在上班時間利用其「辦」號碼才能找到一些舊朋友,約去後花園。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