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陳燕妮 > 紐約意識 | 上頁 下頁
中國女人


  1993年進入歲尾發生在紐約華人圈中的大事是暢銷小說《北京人在紐約》作者曹桂林的結髮妻江翠華的出現。這位妻子在紐約聲淚俱下地訴說她丈夫做下的一些妨礙婚姻的事情。她說,曹桂林給她的這類磨難為時已久,長達兩年。

  但緊接著她說:「每當我看到《北京人在紐約》電視劇的片頭上寫著『根據曹桂林同名小說改編』的字樣時,都會嚎啕大哭。」她說:「我和他結婚25年了,這個名字對我有著相當特別的意義。我和他仍未解除婚約,我仍然是曹桂林夫人。」

  她說這話的時候雙目炯炯、言之鑿鑿。

  她這樣一來,任何多半不能進入他們夫婦間情愫中的旁聽者,多半聽出了中國女人慣藏的那種無奈期望,不免讓人在同情主要問題之餘又生出另外一些不大相干的旁的同情。

  中國文化歷來是十分推崇為情所困的中國女人的,比如秦香蓮、孟薑女一類,舉凡沾了這種忠貞就能造就一部流芳長久的巨型民間文獻,中國人口耳相傳,「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

  這種文獻下產生的忠貞使得中國女人在形象上有了相當的個性。對這種個性描摹得直露一點,也就是那種堅硬地附屬于丈夫的個性。比如秦香蓮就是怒其丈夫陳世美對妻兒不忠不養而愛極生恨的。如若當年陳君早點幡然回頭,那麼秦香蓮分分鐘鐘都會樂於和他還鄉纏綿。

  這種個性的後半身,其實不外是一尊立在法院裡的「望夫石」,而不是別的。

  但如果為此就在心裡對中國女人「怒其不爭」,似乎還不是十分貼邊。畢竟,這種死纏濫打的個性是出自中國女人一方刀砍不動的不渝愛情。也正因此,中國女人的每一齣悲劇都是在這種淒涼愁苦的個性背後展開的。一有類似于陳世美的人出現,多半也會應聲出現秦香蓮。早年中國女人的這種苦楚,而今可真快成了一種習慣。

  談到美國女人對付負心郎的手段則簡易可學得多,她們常常二話不說地就和夫君法庭上見,張口就要贍養費,唇紅齒白,毫不含乎。

  這種「交錢走人」的做法常常能兼收驚天地泣鬼神的效果。

  紐約十分浮躁但也最著名的地產大亨川普在年前和他的原配伊凡娜展開舉世矚目的離婚訴訟時,他的負心就得到了讓人大開眼界的財務懲罰。比如,他出讓了佛州的華宅和以千萬計的財產給也變了臉的美麗對方。非但如此,伊凡娜還在迅速找到新同居人的幸福之中寫下了(一說是請人捉刀)影射這段婚姻的半自傳體小說,暢銷之後大抽版稅。

  也正因此,美國雖說在近幾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男人選擇簽署相當傷感情的婚前協定一途權做緩衝,但相比之下還是不敢輕言結婚這件事的。

  這是不是也從另一個側面遏止了社會中草率婚姻的形成呢?

  對於江翠華的境遇,紐約有人著文說她應該慶倖自己擺脫了移情別戀的負心丈夫才是。但看到江翠華的淚如雨下、一派纖細,又覺得這種建議多少不大適合。而這也是中國女人有別于美國女人讓人無從置評乃至咎由自取之處。正因此,在紐約這一染缸中浸了12年的江翠華也不能免俗地採取了聲淚俱下的應對辦法。究竟該怎麼辦才是順乎中國婦女個性的道路?中國婦聯一類有關維護婦女權益、保障家庭幸福的機構早年間就多如過江之鯽,期望能儘早為民操持,合乎民情地規範一番。

  但話從另一面說,如果中國女人永遠和美國女人的這種粗悍不沾邊則會不會永遠身材短小、四肢纖細呢?

  我看夠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