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楊門忠烈傳 | 上頁 下頁
二三


  短劍已經提起,待往繩索下落時,孫炎星心念一動,毅然決然地中止了原定的計畫。

  「不妥,不妥!」他大搖其頭,「不能這麼做。不然就是自己洩底。」

  他是這樣在想,疑兵的妙用,原在使敵人不明虛實,才會心存顧忌,不敢造次。如今一發射石炮,明明告訴敵人,並無弓弩,才不得已採取這種代替的辦法。當然,如果石發如雨,能表示有大批部隊在操作,亦可鎮懾敵人;無奈只有區區五炮,見得不過是搗亂的行動,敵人之中,必有能者,識破底蘊,四處兜捕,豈不成了「自扳石頭自壓腳」的愚行?

  「說得是,說得是!」張老憨很服善,自覺所獻的計策,幾乎誤了大事,因而如芒刺在背般,異常不安,「打草驚蛇,真個要弄巧成拙了!」

  「也不然!」孫炎星拍著他的背安慰他,「你的想法還是很好的,不過要變通一下,我們馬上翻回去,多領人來。你看,這些都是武器。」

  孫炎星手指著滿山的松柏和巨石解釋,多帶人來,砍倒松柏,解鋸成滾木,連同石塊一起推下山去,足可砸爛敵人的營帳。

  「還有一計,看上去可行。此計如果有用,可以叫他們回不得家鄉,見不得爹娘!」

  孫炎星指點形勢,但見萬山叢中,蜿蜒一線,是一條唯一的退路,倘能設法將那條路阻塞或者掘斷,契丹兵就不能後退,只能往前。前面出山之處有熊大行率領重兵扼守,很難沖得出去。這一來,就要活活困死在這深山中了。

  張老憨和另外七個人,聽得這番講解,無不興奮。都主張不需休息,立刻趕回土地廟,帶領弟兄再來,照計行事。士氣高昂如此,孫炎星當然覺得安慰,因而思路亦更靈活,在撤走以前所必須要作的安排,想得相當周詳。

  第一步是要畫張形勢圖;第二步是要檢點行跡,不讓敵人發現九曲洞;第三步比較費斟酌,他要派一個到兩個人留守在這裡。

  「一個人太少,兩個人正好。留守在這裡的任務很簡單,監視敵人的行動,要當心的是,絕不可讓敵人發現蹤跡。」說到這裡,孫炎星問道:「那位願意守在這裡的,走到這面來!」

  話還沒有完,七名健兒,一齊都離開了原來的位置。孫炎星跟張老憨都笑了。

  「這一下,等於我的話白說。」孫炎星收斂笑容問道:「我再說一句:留守的任務比較輕鬆,馬上趕回去,又要趕回來,那才是很累的事。願意吃苦的,站到這面來。」

  七個人又都站了回來,都表示願意吃苦。這就使得孫炎星不止於困擾,而且深為感動。

  「怎麼辦呢?」孫炎星搔著頭皮向張老憨問計。

  張老憨此時一點不憨,他知道這七個人在爭著立功之外,還不免有爭強好勝之心,如果硬指定兩個人留在這裡,其餘的心裡就會不舒服。再說這七個人,個個機警矯健,難分軒輊,既然如此,倒有個計較。

  「來個憑天斷,怎麼樣?」

  「何謂憑天斷?」

  「無非拈鬮。」

  「對!」孫炎星同意,「這樣子,大家沒話說。」

  他背著人折了一把草,拗成長短不齊的七根;未抽以前,先有一番說明。

  「抽得最長跟最短的兩個留在這裡。長的為頭,短的要聽他的話。」

  結果老六跟老四抽得最長跟最短的兩根,其餘的人,不免怏怏,但除了期勉他們成功以外,別無閑言。

  「你們兩個要和衷共濟。」孫炎星叮囑著,「最要緊的是莫露形跡!不管敵人怎麼樣,你們只躲在暗處,冷眼偷看。守到後天黃昏,我們必到;如果不到,你們自己覓路回來。」

  「是!」老六很嚴肅地答應。

  「有句話,我先要問一下。」孫炎星指著山下說,「萬一敵人分道搜索,你們的形跡讓他們發現了,那時怎麼辦?」

  被問的兩個人對看了一眼,仍舊由老六作答:「我們絕不往九曲洞逃。」

  這個答語對了。保持九曲洞的秘密,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不過孫炎星還有話:「萬一讓他們逮住了怎麼辦?」

  這一問,兩個人都懍然色變,老四搶著問老六:「我來說,好不好?」

  「好,你先說。」

  「絕不會讓他們逮住。」老四抽出防身短刀亮一亮,「不等他們上身,我自己先做個了斷。」

  「對!」老六接口,「我也是這麼做。」

  孫炎星點點頭,用低沉的聲音說了句:「我相信你們。」

  說實在的,七健兒人人都有這樣的理解,甘心捨身,只求有益於國,這也就是一個都不肯讓,爭著要留在這裡的道理。孫炎星內心的感覺,相當複雜,是一種生離死別的哀痛,和無比敬重的混合。然而他不能不抑止著激烈起伏的心潮,為了整個大局作一番鄭重的告誡。

  「我知道,你們忠義性成,視死如歸,真正不愧是頂天立地的好男兒。不過,大家對你們的期望是成功,不是成仁。」

  「我們知道!」老六和老四齊聲回答。

  「我想你們也知道,只是生死關頭,一個人常會管不住自己。我所顧慮的有兩層:第一,抱著同生共死的決心,只顧著要盡自己的義氣,忘記了後死者的責任,比已死者更重;第二,為了替朋友報仇,奮不顧身,只是逞血氣之勇,結果反而誤了大局。」

  這番話中,意思就比較深了;但既已提醒,多想一想也就明白,守在這裡的最大作用,是切切實實掌握敵人的動態,以便大隊到達時,能夠「知彼」來爭取勝利。因此,要想盡方法保護自己,如果其中有一個為敵所害,另一個的激於同仇敵愾之義,出頭報仇,結果雙雙犧牲,等大隊到達,甚麼情況也不知道,豈不貽誤全域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