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翁同龢傳 | 上頁 下頁 | |
恭王複起 | |
|
|
當翁同龢赴津途中,朝局已有變化,九月初一日上諭兩道,第一道雲: 朕欽奉慈禧皇太后懿旨:本日召見恭親王奕欣,見王病體雖未痊癒,精神尚未見衰。著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事務,並添派總理海軍事務,會同辦理軍務。 第二道仍是奉懿旨,恭王「著在內廷行走」。亦即慈禧隨時可召見恭王;恭王亦隨時可以「請起」。 恭王閑廢十年後,終於複出。翁同龢、李鴻藻合詞籲懇而不允,乃特頒懿旨,主持洋務,道是宣示中外,恭王為後黨而非帝黨。同時此亦表示,慈禧對翁同龢已經失去信心。朝局至此,壁壘分明。恭王為英法聯軍內犯,主持和議之人,他之複起,並管總署,慈禧的意向如何,非常明白;另一方面則有九月初七日,翰林三十五人連銜折、張謇以議官身分單銜折,以及九月初八志銳折,非主戰,即參李鴻章。恭王議和的活動,據翁同龢所記如下: 九月初九日:令恭邸今日傳赫德面詢一切,昨志(銳)折,請聯英伐倭,欲以二三千萬餌之。赫雲,不能。文廷式等三十八人折,大致如志折。 九月初十日:恭邸有起,大抵著重赫議,餘堅不與同也。 九月十六日:詣樞曹,始知昨日英使歐格納到署,議各國保護,限即日定議,飛促恭邸到署,議至亥正散。日本索兵費,至是髮露矣。邸既入此言,孫徐洶洶,以為不如此不能保陪都、議山陵,余與李公謂英使不應要脅催逼,何不稱上意不允以拒之?俟俄使到 (北洋來信,喀希尼昨晚起身來京)再商。孫、徐不可。 午初,恭邸見起五刻,余與李公同起二刻五分,軍機起三刻。余等見皇太后,指陳歐使可惡,且所索究竟多少?如不可從,終歸于戰,宜催各路援兵速進,懸爵賞以勵。九連城前敵催海軍修好六船,嚴扼渤海,此二條允行。論款事語極長,然天意已定,似不能回矣。歸而憤憾,求死不得。噫! 所謂「天意」,指慈禧太后決定謀和,而謀和之一大目的,在希望十月初十萬壽,能照常慶賀。翁同龢九月廿一日記: 昨日內奏事處口傳,奉旨:所有應進皇太后六旬萬壽貢物之王大臣,以及外省各大臣等,均著於本月二十五日呈進,其蒙古王公等,于二十六日呈進,俱入福華門。欽此。於是群議紛紛,那樞臣亦欲進矣。余與李公同曰:至敬無文。蓋遵十八年懿旨,凡貢物紬緞,均毋庸呈進。眾皆謂然,惟禮邸尚猶豫。 其實,「禮邸尚猶豫」,還是表現了真實的態度;「眾皆謂然」的軍機大臣則完全是敷衍翁同龢,第二天悄然進貢,「初猶秘之」。在這件小事上,充分反映了樞廷、譯署中,頗有人認為翁同龢不可理喻,採取了表面尊重,暗中自行其是的辦法。但翁同龢亦並無堅持己見的決心,與李鴻藻等人,仍舊也托立山代為辦了貢物,於九月廿五日進呈。 其時慈禧六十萬壽之期日近,傾向于太后者,謀和甚亟。葉昌熾《緣督廬日記》九月廿三日記: 聞本月十四日,樞臣某嗾其鄉人聯銜遞議和說帖于恭邸,為瑞景蘇前輩所劾。 瑞景蘇名瑞洵,滿洲正黃旗人,光緒十二年翰林,其時官國子監司業。九月廿一日以編修戴兆春等十四人,上書恭親王主和,瑞洵奏請嚴旨申誡,以杜莠言亂政。戴兆春字青來,杭州人,光緒三年翰林,其祖即戴熙,字醇士,官至兵右,以畫受知于宣宗。咸豐庚申,洪楊初破杭州,戴熙殉難,諡文節。所謂「樞臣某」,無疑地是指徐用儀。 由於主戰的論調,始終高唱入雲,和議沒有人敢談;備戰則無整個計畫可言,同時進行萬壽慶典,佔據了王公大臣大部分的時間,而就在這擾攘不定、一團混沌之際,日本山縣有朋所統率的第一軍,於九月二十五日,自朝鮮義州渡鴨綠江,進佔安東九連城;十月初一陷鳳凰城。同時大山岩所統率的第二軍,下轄一師團、一混成旅亦渡江後續而至。局勢發展為中日因韓國發生衝突,一變而為日本直接進攻中國,而且很快地就站定了腳步。數日之間,便使得朝廷處於「戰難和亦不易」的至為艱窘的境地了。 這時政柄歸慈禧獨持,十月初四納慶王之議,命恭王督辦軍務,慶王幫辦,翁同龢、李鴻藻、榮祿、長麟會同商辦。榮祿本為西安將軍,入京祝嘏,適逢恭王複起,代福錕而為步軍統領。他之參與會辦軍務,一方面是他負責拱衛京畿的地位使然;另一方面,負有為慈禧作耳目的任務。 十月初六,政府改組,翁同龢、李鴻藻複入軍機;額勒和布、張之萬休致。軍機處另有一新人,廣東巡撫剛毅。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