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蘇州格格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廿四日深夜,熱河承德避暑山莊,皇帝寢宮「煙波致爽」殿西側的御前大臣值廬,八位顧命大臣的臉上,都籠罩著一層惶惑的神色;因為雖有不成文的規矩,凡皇帝病逝的那一刻,召至禦榻前的大臣,不論有無遺命,都算顧命大臣,但此八大臣卻都不知道應該輔保的嗣君是誰?

  「如今想起來,當時沒有請示『末命』實在是大錯特錯。」掌權的軍機大臣、文淵閣大學士戴均元緊接著說:「不過,我想皇上之所以沒有交代,是因為已照『密建』的家法辦理,無須再作交代。如今當務之急,是要查明白皇上『密建』的朱諭,藏在甚麼地方?是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面嗎?」

  「照規定是應該藏在那塊匾額後面。可也說不定,」三額駙蒙古科爾沁王子索特那說:「那年在盛京謁陵,我聽皇上問太監金凱:交給你的那個盒子沒有掉了吧?金凱回奏:盒子裡頭有那麼要緊的朱筆,奴才怎麼敢不小心?……」

  「那就是了。」另一位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托津搶著說道:「找金凱來問。」

  金凱是大行皇帝居藩時的「哈哈珠子」,二十多年來,寸步不離;偏偏這回在路上中暑,病倒在離承德兩站路的「兩間房行宮」,得要派人去把他接了回來,才能將事情弄清楚。

  「國不可一日無君!」班次最高的御前大臣賽沖阿說:「皇位自然該由二阿哥接,不如先『柩前即位』,定了君臣名分,大家也有個秉承。」

  二阿哥如今是皇長子,元後喜塔臘氏所出;嘉慶十八年「林清之變」,喋血宮門,正在上書房讀書的二阿哥,以火槍擊斃匪徒二人,保護後宮,建功甚偉,在自熱河回鑾途中的大行皇帝,優詔褒獎,嘉許他「有膽有識」,「忠孝兼備」,因而封之為「智親王」,增年俸一萬二千兩,所用火槍,亦蒙賜號為「威烈」。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由二阿哥智親王接承大統,都是天經地義。

  但是,賽沖阿的話雖駁不倒,卻沒有人附和,因為有一個明顯的事實,為大家在內心中帶來了疑慮;這個明顯的事實是大行皇帝所鍾愛的是四阿哥綿忻。他跟三阿哥綿愷,都是繼後,也就是當今皇后鈕祜祿氏所出,但上年賜封時,三阿哥封為惇郡王,而四阿哥封的是瑞親王。大行皇帝出巡,隨扈的總是二阿哥與四阿哥;此外「南郊」祭天,或者太廟「時享」,四阿哥亦跟二阿哥一樣,時常奉派代替行禮。總之,在內廷行走的大臣的心目中,都覺得二阿哥除了居長這一點以外,其它並無勝於四阿哥之處。

  沉默了好一會,終於還是掌權的戴均元發言:「茲事體大,千萬要慎重!」他有句沒有說出來的話,如今擁戴二阿哥登上皇位,萬一大行皇帝的朱筆找到了,接位的是四阿哥,那時怎麼辦?他特為停頓了一會,讓大家自己在心裡體認到此事如果出錯,會有如何嚴重的後果?然後才慢條斯理地往下說:「至於稟承,目前也只是恭理大喪;作為家事來看,當然是長子作主,我們在這方面請示二阿哥好了。」

  這番見解,公私兼顧,無不同意,接下來便談如何治理大喪?談到這一層,不免相顧茫然,因為康熙、雍正二帝雖崩於行宮,但從西郊移靈入宮,與在大內崩逝無異;如今是遠在熱河,而且為意料所不及,甚麼都沒有預備,真不知從何措手?

  「如今最急的事,莫如到京裡報喪。」戴均元看著掌印鑰的內務府大臣禧恩問:「此刻就要動身。你看派誰去好?」

  「派吉倫泰最合適。」禧恩答說:「他還能騎快馬,年紀又輕,連夜趕一趕,明天晚上可以到京。」

  「好,還有梓宮。自然是早就有預備的?」

  皇帝駕崩,所用的棺木,稱為「梓宮」。民間小康之家的一家之主,未到五十就預置了棺木,寄放在寺廟中,稱為「壽材」,何況是萬乘天子?內務府早就為大行皇帝預備下一具楠木的梓宮,只要運了來就可使用。

  「運起來方便嗎?」戴均元說,「要快才好。」

  「那得拆開——」禧恩比劃著手勢,還待往下說時,卻讓另一位軍機大臣、以處事明快見稱的盧蔭溥,揮手止住了。

  「本來大喪最要緊的兩件事是,恭擬遺詔跟派定治喪大臣,眼前這兩件事都還不能辦;餘下的差不多都是內務府的事,瑣碎細節,不必在此討論。依愚見,兩位內務府大臣中,應有一位馳驛回京,一切看情形斟酌辦理,有不能作主的,反正有皇后——不,如今要稱皇太后了。可以奏請皇太后定奪。」

  「說得是。」戴均元點點頭,「我看請和公辛苦一趟吧!」

  和公指和世泰,他是皇太后的胞弟,嘉慶十八年襲封三等承恩公,所以年紀雖輕,人皆稱之為「和公」。照職位與責任來說,禧恩在內務府大臣中居首,理當在熱河坐鎮;回京的差使,應由和世泰承擔,但他很想留在熱河,等待皇位歸屬的最後結果,因為瑞親王是他嫡親的外甥,倘或天命有歸,他在八顧命中的地位,就會一躍而為首要;他認為個人有關的富貴前程事小,瑞親王遽登大寶,不能沒有一個可備顧問的親信隨侍在左右事大;但不論如何,總是私意,在這樣的場合,實在說不出口,只好默默應承。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