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石破天驚 | 上頁 下頁
一〇六


  當江蘇、浙江、安徽、湖南、山東、福建、廣西、四川、直隸、河南及湖北共十一省代表到達武漢時,漢陽已經失守,武昌全城都在龜山炮火之下,因而臨時政府改在漢口英租界順昌洋行集會;正就是江浙聯軍會攻天保城的那一天。

  十月十二日的會議,作成了兩項決定,第一就是推定代表起草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第二是如果袁世凱反清,當公選為大總統——這一個決定,真是歷史的機運不利;因為當時為了早日成就共和,是採取妥協的態度,希望以此決議,招降借革命党以恫嚇滿清,而又借滿清索詐於革命党的「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如果當時不作成這項決議,可能永不會有這樣的決議。因為就在這天下午,漢口已得到了南京光復的消息;陳英士奉逸仙先生之命,苦心經營的東南半壁,已經大定,無需對反革命勢力妥協了。

  南京的光復,自然影響了各省代表的態度,而在漢口的代表與在上海的代表,又以主觀上感受的差異,而有主張的不同。異中之同。則多主張以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這不但因為武漢處於前線;亦因為東南大局有陳英士的主持,憑他俠義的本色,恢宏的氣度,可以調和各方,取得中外在財政、外交方面的有力支持,順利產生一個逸仙先生所首倡、屬於全民所有的共和政府。

  同中之異是軍事最高領導人的選擇不同;在光復南京第三天的十月十四,在程德全、湯壽潛與陳英士的協調之下,邀請在上海的各省代表集會,投票選舉「大元帥」,黃克強得十六票,當選為大元帥;黎元洪得十五票,當選為副元帥兼湖北都督。第二天又決議:大元帥組織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這個決議,武漢及江浙都表示反對。而反對的原因又不同,武漢是根本反對黃克強為大元帥;江浙則以為大元帥應該專責于軍事方面,組織中央臨時政府是政治上的大事,應該公推負中外重望的偉人來主持。

  大家心目中的這位偉人,當然是逸仙先生。

  * * *

  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到美國時,逸仙先生正在科羅拉多州演說籌款。看到報上「武昌為革命黨佔領」的標題,愛國華僑,歡欣若狂;而逸仙先生卻很冷靜,深入地做了一番考慮,認為此時應先盡力於革命事業者,不在疆場之上,而在樽俎之間。

  他在想:列強與中國關係最深的,共有六個國家。中國要產生一個共和政府,就必須獲得這六國之中過半數的承認與支持。就此六國對中國革命的態度而言,美、法是表同情的;德、俄是反對的;日本則民間表同情,而政府反對;英國的民間,亦表同情,而政府的態度未定。所以關鍵所在,就是爭取英國政府的同情。只要英國政府有了鮮明的表示,日本政府就不能不受影響。這樣六國之中,取得四國的支持,德、俄便不足為患了。

  於是,逸仙先生立即由科羅拉多州典華城起程,先赴紐約,準備渡英。路過聖路易城,看到報紙報導中國革命發展的情勢說:「武昌革命軍系奉孫逸仙命令起義,擬建共和國體;其首任總統,當屬之孫逸仙。」

  這是一個正確合理的判斷,但此時發表,對逸仙先生至為不利;根據過去的種種遭遇可以推知,清廷駐美使館及保皇黨,必將有不利於他的舉動。因此,逸仙先生的行動格外謹慎,避開追蹤的新聞記者,由聖路易秘密抵達芝加哥。

  在芝加哥,逸仙先生認為應有一種側面表示政治主張的必要;因而策動當地同志,召開了一次情況異常熱烈的「預祝中華民國成立大會」。通過報紙的傳播,將「中華民國」The Republic of China 這個國號宣示于廣大的美洲。

  在芝加哥「隱居」了一個星期,孫逸仙先生在八月底到紐約,隨即航海抵達倫敦;在荷馬李的協助之下,邀約了英、法、德、美四個國銀團的負責人會談,磋商停止對清廷的大借款。

  這由英國為首的四國銀團,與清廷曾達成兩大借款的協定,一項是川漢鐵路大借款一億元;令一項則是幣制借款一億元。四國銀團表示,中國借款的進行,是由英國外務大臣主持,他們不能做任何主張。於是逸仙先生委託英國維加炮廠總經理為代表,與英國外務大臣葛雷磋商;向英國政府提出三項要求:第一、停止對清廷的一切借款;第二、勸請日本政府停止對清廷的援助;第三、撤銷英屬各地對逸仙先生的放逐令。

  這三個條件,英國政府完全接受。逸仙先生便回過頭來再跟四國銀團談判;一切依照國際公法解決,已經發行的債券,應該由中國新政府承受其權利與義務。四國銀團的負責人向逸仙先生說:「今後四國銀團對中國的貸款,決定以新政府為談判對手;所以閣下現在最急要的一件事,就是回國組織新政府。我們派一位代表,隨同閣下到中國。貴國新政府成立以後,請跟我們的代表磋商一切。」

  這是一個最扼要的結論。逸仙先生得此圓滿的結果,欣然離英,渡海峽到巴黎,會見了法國的「老虎總理」克裡孟梭與外交部長皮恭,以及下院議員多人,受到了極誠懇的禮遇;得到了支持中國革命的。

  * * *

  這時候的袁世凱,見風使舵,翻雲覆雨,正在展開極大的投機手段。漢陽陷落,他認為革命勢力受挫,和議的時機已經成熟,求助於他在韓國的舊交,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轉飭他的駐漢口總領事,出面調停休戰議和;而南京的光復,卻又正好給了他一個恐嚇逼迫「孤兒寡婦」——宣統皇帝和隆裕太后的機會。所以在十月十六,就有「懿旨」,准監國攝政王載灃引咎退位,以醇親王的身份,退歸藩邸。嗣後用人行政,均責成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及各國務大臣承擔責任。袁世凱亦就正式宣佈,委郵傳部大臣唐紹儀為全權代表,與革命軍議和。

  革命軍本來不肯談和。但一方面由於汪精衛受袁世凱、袁克定父子的籠絡,為之秘密奔走疏通;另一方面由於黎元洪一派,認為革命重心移到東南,深感勢孤,因而亦有妥協的傾向。結果,終於在「利用袁世凱,則革命成功事半而功倍」的論調盛行之下,集會漢口的十一省代表,推派伍廷芳為南方議和代表。

  這是十月十五的事;十三天以後,雙方在上海南京路市政廳舉行第一次會議。伍廷芳的參贊中,居然有一個與北方暗通款曲的汪精衛。

  * * *

  逸仙先生由海道東歸,在十一月初二抵達香港時,和議還只開過兩次會,達成了一項繼續停戰的協定。而革命局勢的演變,到此亦已分明;愛新覺羅皇朝是垮定了,所謂南北議和,只是革命党與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之間,如何求得妥協?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