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水龍吟 | 上頁 下頁


  和孝公主哀哀痛哭,久久不停,除了父女之情以外,還有一樁心事:原來和孝公主的額駙,正是和珅的獨子豐紳殷德。在她婚後不久,她的三個哥哥,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分別受封為成親王、嘉親王及貝勒,上諭中並宣示:「皇十一子以下,俱著仍在內廷居住,暫緩分府」。三位皇子都仍舊住在「南三所」。有一天,弟兄們聚在一起閒談,推測將來大位誰屬。永璘說道:「神器至重,何敢覬覦?只望將來能把和珅的宅子賞給我,於願已足。」成親王亦說:「吾亦雲然。」這些話當然不會傳到外面,但和孝公主的生母惇妃汪氏知道了,卻悄悄警告愛女:「你得私下勸勸你公公,別這樣子跋扈,當心將來有大禍。」

  現在太上皇撒手而去,和珅的靠山已倒。和孝公主想到即將有家門之禍,何能不痛哭?而且越是有人勸,她越覺得有苦難言,哭得也越傷心了。

  皇帝倒看到她心裡了,親自走過來拉著她的手說:「小妹,你別傷心!皇阿瑪雖然去了,大家都會體念皇阿瑪鍾愛你的心,就當皇阿瑪在日那樣看待你。」

  這算是說到和孝公主心裡了,她跪下來磕一個頭說:「皇上成全。」漸漸收住了涕淚。

  ***

  正月初三恰好是和孝公主的生日,年年都要張燈演戲,大排筵宴。這天因為太上皇之喪,毫無舉動,不過固倫額駙豐紳殷德仍舊設下一桌精緻的酒席,為她慶生。

  「我哪裡吃得下!」和孝公主說,「我真替你擔心,只怕身家不保,眼前就要受你的累了。」

  「怎麼?」大公主四歲的豐紳殷德急急問說,「你在裡頭聽到什麼消息?」

  「沒有。」和孝公主沉吟好一會又說,「倘或皇上念在太上皇的分上,對你網開一面,你要痛改前非。如仗勢欺人、目空一切的那種驕縱的脾氣,如果不改,我看倒不如我死在你前面。」

  「公主、公主!」豐紳殷德著急地去掩她的嘴,「大正月裡,何苦說這些不吉利的話?」

  「哼,」和孝公主冷笑一聲,「自求多福吧!」

  豐紳殷德心裡七上八下,起坐不甯,最後向門外大聲吩咐:「套車!」

  「你上哪裡去?」

  「我回家去打聽打聽消息。」

  他之所謂「回家」便是到三轉橋去見他父親。「你別去!」和孝公主說,「你別捲入漩渦。」

  公主的話,就是命令,不聽也不行。因為公主才是一家之主,府中的「長史」唯公主之命是從,公主不准額駙出門,就沒有人敢替他套車。

  「如果出了事,我該怎麼辦?」豐紳殷德問道,「你究竟在裡頭聽到了什麼?」

  「今天是什麼日子?在裡頭還會聊閑天嗎?」和孝公主緊接著說,「我是心所謂危,不敢不言。你只要記住你的身份,第一是什麼,第二是什麼,自然就知道該怎麼辦了。」

  和孝公主的意思是,他的身份第一是額駙;第二才是和珅之子,忠孝不能兩全,緊守額駙的分際,不會挨駡,更不會遭禍。

  在這樣的瞭解之下,他只有靜以觀變。不過雖未「回家」,可以派人去打聽消息,年初五那天接到一份上諭的抄本,感到大事不妙了。

  這道上諭不長,一開頭就說:「皇祖、皇考禦極以後,俱頒詔旨求言」,因為「兼聽則明,偏聽則敝,若僅一二人之言,即使至公,亦不能周知天下之務,況未必盡公」。為此「通行曉諭,凡九卿科道,有奏事之責者,于用人行政,一切事宜,皆得封章密奏。」在「九卿科道」及「用人行政」這八個字旁,還加了圈。

  改朝換代,嗣君下詔求直言,事所恒有,無足為奇。但這個抄本來自左都禦史吳省欽,而且特別標明應留意之處,那就不可等閒視之了。原來吳省欽是和珅的心腹,此人籍隸江蘇南匯,乾隆二十二年南巡召試賜舉人。凡是「召試舉人」仿佛「天子門生」,往往得受特達之知,吳省欽即是如此。授職內閣中書後,複於乾隆二十八年中進士,成翰林。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翰詹大考」,太上皇親自命題閱卷,吳省欽考列一等,由編修升為侍讀,隨即外放為貴州鄉試主考,差滿回京,派充己醜科會試同考官。下一年庚寅,太后八旬高夀開恩科,吳省欽放到廣西當主考,回京仍充同考官。再下一年為辛卯正科,不道吳省欽又放了湖北主考,而且仍然是壬辰科會試同考官,同年冬天提督四川學政。自乾隆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五年之間,年年收門生,贄敬所入,不下十萬,真把好幾年不得一考差,舉京債度日,「先裁車馬後裁人,裁到師門二兩銀」的窮翰林,看得眼紅得要出火了。

  吳省欽之得以連年放為考官,實由於奉有考查士風、搜索違礙著述的密命。太上皇有許多絕不能為臣民所知的隱私,流言藉藉,傳播人口,如果僅是口耳相傳,事過境遷,自然歸於消滅。他深悟《易經》「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的道理,認為先帝一生最大的錯誤,就是禦制《大義覺迷錄》,頒行天下,自辯得位絕非不正,所以一即位便降嚴旨,收繳《大義覺迷錄》,加以銷毀。

  但這些流言,如果有人私下作了記錄,一時雖不敢印行,而抄本流傳後世,豈不可憂?因而除了賦予吳省欽等少數可信任的官員秘訪密查以外,更進一步開《四庫全書》館,通飭各省督撫,搜集包括抄本在內的私人詩文集,並先查閱內容,作成節略進呈,以備採擇。這一下,又給吳省欽帶來了另一番機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