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假官真做 | 上頁 下頁


  這一次談和沒有成功,因為楚軍的「參謀長」,為項羽尊為「亞父」的范增反對。他認為滎陽的漢軍,已成釜底之魚,談和反給了他喘息的機會。項羽聽從了他的意見,使得漢王劉邦大感威脅,不能不用陳平所獻議的反間計,攜帶四萬斤黃金深入敵後去活動。項羽的部下為陳平所收買,傳播範增通敵的謠言。項羽上了當,疏遠「亞父」。範增一怒而去,得重病死在回彭城途中。

  他這一死倒刺激得項羽覺醒了,對漢軍展開了強大的攻擊。滎陽被圍,糧道斷絕,劉邦在束手待斃的絕境中,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生路。有個叫紀信的部將,自願犧牲,扮做劉邦出東城投降,真劉邦便趁機混在難民中,由北門逃走。滎陽、成皋,連同敖倉,落入楚軍手中。

  對於敖倉的重要性,也就是說軍糧供應的重要性,項羽始終不能確認。他的部隊機動性強,而項羽本人縱橫無敵,像希特勒一樣,喜歡打「閃電戰」。南征北討,一直不能把滎陽好好守住。相反地,劉邦只要一有機會,就取滎陽、成皋,資敖倉為用——敖倉的藏粟,自然早就光了。但敖倉的設備,仍舊具有絕大的軍事價值。蕭何在關中所籌措的軍需,出潼關順流東下,以敖倉為兵站,北濟燕、趙,南運葉、宛,即今河南葉縣、南陽一帶,也很方便。楚漢相峙,劉邦能夠苦撐待變,聯絡各方,就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好基地的緣故。

  漢王劉邦最後一次占滎陽、成皋,是在楚漢三年的十月。這是一次決定性的勝利。而戰事的目標及轉移,系於軍糧。當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項羽,對一個人感到頭痛,此人就是與劉邦在一條戰線上的彭越。他是山東曹州梁山泊那一帶的人。以北面韓信的部隊為支持,在山東、河南邊區打遊擊。對自彭城到滎陽以東的整個楚軍防線而言,正好擊其中腹。對自滎陽以東一直拉長到商邱的楚軍第一線部隊來說,恰好咬住了它的尾巴。項羽雖善於打大部隊的運動戰,但遇到彭越以本地人對地形的熟悉,化整為零,專施偷襲的遊擊戰,頗有疲於奔命之感,而且彭越專絕糧道,尤為楚軍的大患。

  這年八月,劉玉屯兵敖倉對岸、新鄉附近的小修武,派兵東渡白馬津,與曹州的彭越會合。深入楚境,大概在銅瓦廂附近,突擊楚軍的一個大兵站,破壞得相當徹底。接著引兵而西,在延津縣東,又打了一個勝仗。楚軍不支,往東敗退。彭越乘勝追擊,攻下商邱等十七個城。消息震動前方,在成皋的項羽決定親自出擊。

  拔營以前,項羽對他的獄吏出身的「大司馬」曹咎說:「我在十五天以內,就可以收復所有的失地,把彭越攆走。成皋交給你守——責任很重,但也不難,你只要小心就守得住。最要緊的是,不管劉邦如何挑戰,你不要理他,更不可開城迎戰,千萬,千萬!總而言之,你只要守過十五天,那時我一定已經成功回來,就沒有你的責任了。」

  等項羽引兵向東,回擊竄擾後方的彭越,漢王劉邦果然從黃河北岸,渡河來攻成皋。目的不在成皋,而在敖倉。這是劉邦身邊的一個謀士酈食其所極力主張的。

  酈食其是陳留人,素有狂生之稱。當劉邦起義,兵抵陳留時,酈食其投入劉邦帳下,說服陳留縣令投降。其時他為劉邦策劃,所極力強調的就是軍食。黃河流經河南的那一段,東起淮泗,西至成皋,即所謂「中原」,四通八達,在秦漢是交通最方便的區域。而秦漢的黃河,亦決非現在的黃河,在那一段動輒氾濫,造成絕大的災禍。因此,身為土著的酈食其,對於這一地區的漕運、糧儲的情況及其在軍事上的重要性,瞭解得最透徹。欲成大事,必保敖倉,是他一貫的看法。他曾批評項羽以戰鬥力不強的投降的部隊守成皋為不智,此時有機可乘,自然不會放棄進言的責任。劉邦有許多缺點,但有一項最大的長處,從不錯過部下的好建議,而且接納建議付諸實行是既迅速,又徹底。因而等項羽一走,他立刻渡河到成皋城下來挑戰。

  何謂「挑戰」?這個來源極古而被廣泛使用的軍事術語,值得介紹。中國的戰爭,在春秋時代,形如兒戲。戰國初期的規模也極小。直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引進了新的武器及戰術,幾乎淘汰了車戰,戰爭才逐漸「升級」。等到秦國一強,一仗下來,殺人盈野,更到了空前的規模。這因為,秦國計戰功有個硬性規定,以殺敵多少來計戰功的大小,稱為「首功」。首者首級,但不能提一顆腦袋去報功,所以又規定計首功以左耳為准——當然,這有許多流弊,老百姓的耳朵也割。陣亡戰友的耳朵也割,史書上說某戰役某國死多少人,都是由此計算出來的,其中當然有虛頭,但也很可觀了。

  因為戰略觀念由爭一城一地的得失,演進到如何多殺敵人來消耗敵方的戰力,所以防禦工事特別受到重視。如果是城,城牆要高而堅,城外最好引水圍繞,即是俗稱的護城河。如果是效野,則築軍壘,稱為「壁」。那是一圈圍牆,不一定要高,但要厚,把整個部隊圍在裡面。壁外則是溝,愈闊愈深愈好。這一來只要糧道水源不絕,守個三年五載亦不成問題。

  這樣就要「挑戰」了!挑戰的花樣甚多,而萬變不離其宗者,是要把敵人引出城,或者引出深溝高壘來決一死戰。大致起先是下戰書,戰書無效則陳兵示威,再無效就設法激怒對方。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辱駡,揭發對方的陰私,愈刻毒愈有效果。漢王劉邦因為要爭取時間,第一步下戰書、第二步陳兵示威這比較文雅的步驟都略去了,一上來就到成皋城下罵陣,怎麼刻薄,怎麼難聽就怎麼罵。起先,曹咎謹守項羽的告誡,忍氣不理。這樣被罵了五、六天,見漢軍越罵越起勁,實在氣不過,下令出擊,而且是傾巢而出。「長史」,也就是項羽的「秘書長」,以及起先封為「塞王」,先投降劉邦,後來又轉投項羽的秦國降將司馬欣,都在軍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