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大故事 | 上頁 下頁
天下第一家(1)


  一、四大世家

  世世有祿秩之家,稱為世家。全世界有四大世家,以年代由近而遠而言,一是英國皇室。現在是漢諾威王朝,一七一四年由喬治一世所開創,往上推是一六〇三年詹姆士一世的斯圖亞特王朝;一五〇九年亨利七世的都鐸王朝;一四一三年的蘭卡斯達王朝;一一五四年亨利二世的金雀花王朝;以及一〇六六年威廉一世的諾曼王朝。有「征服者」之稱的威廉一世應是英國王室的始祖。

  二是回教創始者穆罕默德。他死於西元六三二年,生年不可考,約為五七一年。無子,由他的自徒弟變為女婿的阿裡接續香煙;阿裡即為回教什葉派的領袖。其後裔有阿裡漢裡,是有名的花花公子。阿裡漢裡之父,久居印度,遇到生日,其信徒奉獻金銀珠寶,以與體重相等為度,此皆世人所熟知,但乾隆的「香妃」亦為阿裡的後裔,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據魏源的《聖武記》載:「隋唐之際,其國王(天方國)謨罕騫德者,生而神聖,盡臣服西域諸國,始掃佛教、自立教,造經三十篇,敬天禮拜,持齊戒。傳二十有六世、曰瑪墨特者,當明之末年,與其兄弟分適各國,始踰蔥嶺、東遷喀什噶爾,是為新疆有回酋之始。」瑪墨特的孫子叫阿布都實特,生子瑪罕木特;他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布那敦;次子叫霍集占,就是清朝官書中的「大小和卓木」,和卓木或稱和卓,在回語中為掌教之意。

  乾隆十大武功中「平回部」就是平定大小和卓木的叛亂。香妃的正式稱號為容妃,是大小和卓木的妹妹;在他們兄弟未叛亂以前,清朝於其有恩,因而進妹以示效順。相傳由兆惠俘獲此女以獻,是不實的記載。

  容妃由於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亦不相同,譬如說滿洲風俗有喜慶大宴賓客,都是「吃肉」;坤甯宮每天祭神,宰豬兩口,而二月初二宮中「吃肉」,皇帝皇后奉太后親臨,是很虔誠鄭重的禮節,容妃如在後宮,豈能避而不食?因此,乾隆特為替她造一座「寶月樓」,禦制《寶月樓記》雲:

  「寶月樓者,介於瀛台南岸適中,北對迎熏亭,亭台皆勝國遺址,歲時修葺增減,無大營造。顧液池南岸,逼近皇城,長以二百丈計,闊以四丈計,地既狹,前朝未置宮室,每臨台南望,嫌其長鮮遮罩,則命奉宸,既景既相,約之椓。鳩工戊寅之春,落成是歲之秋。」

  「奉宸」即「奉宸苑」,為內務府專管離宮別苑的機構。戊寅為乾隆二十三年,可知容妃入宮,必在一兩年以前,得乾隆之寵,故特造寶月樓藏嬌。

  乾隆之寵容妃,還有一事可證。寶月樓外即是西長安街,乾隆為安慰容妃的鄉思,特准回回建西城風味的屋子居住,並造一座清真寺,正對寶月樓,以便容妃遙拜。此地即是老北平都知道的「回子營」。

  不過寶月樓已經不存,袁世凱竊國,拆去寶月樓另造一座「新華門」;王壬秋攜周媽進宮去看「袁四少爺」,有意裝作老眼昏花,指著門額問道:「怎麼,叫『新莽門』?」將袁世凱比作篡漢家天下的王莽,便是此門。

  三是日本皇室。日本的古代史只有兩部,一部叫《日本書紀》;一部叫《古事記》,成書於七世紀及八世紀,記日本開國的情況,連日本的史學家,都認為是神話。

  據說日本的開國之君叫「神武天皇」,在位七十六年,即位之年為周惠王十七年,也就是西元前六百六十年,所以在一九四〇年舉行「紀元二千六百年」慶典。其實,不但神武天皇子虛烏有,以下八代天皇,亦無其人——其中有個孝安天皇享祚一百另二年之久,更是奇談之尤。

  據日本通李嘉兄告訴我,日本有些學者認為《古事記》中的第十代崇神天皇,可能是日本開國的第一代天皇。我覺得這話有點接近事實了。崇神天皇元年為西元九十七年,在中國便是漢武帝天漢四年。江戶時代九州博多灣志賀地方,掘出來一方金印,文曰:「漢委奴國王」。據說是後漢光武帝中元二年,日本遣派使者第一次覲見漢光武,受贈此印;加一「漢」字,顯然是受封,而不是平行地位的相贈。

  陳壽《三國志》的《魏志》卷三十,專記外國,彷佛《《清史稿》》的「邦交志」,此記最後一目為「倭人」,李嘉兄告訴我,日本的史學家大森志郎博士,以畢生精力完成一部巨著:「魏志倭人傳研究」,力辟日本人為「太伯後裔說」。太伯即泰伯,周太王的長子;太王第三子季曆,亦有賢名,尤其是有子名昌,更為傑出,太王想立老三,以便傳位給昌,但長幼有序,這話說不出口。太伯跟老二仲雍,仰體老父之意,斷髮文身,自我放逐到現在的太湖流域一帶;表面上好像自甘下流,實際上是成父之志,以便傳位給季曆,再傳于昌——周天子姓姬,姬昌便是周文王。

  太湖流域如今在全中國是精華所萃的東南財賦之區,當時是尚未開化的「荊蠻」之地;一直到清初,南方人叫蒙古人為「韃子」,而蒙古及滿州人稱南人為「南蠻子」,意即本此。不過蠻雖蠻,卻很講義氣,佩服泰伯、仲雍讓天下的至德,有一千餘家擁護他,立之為君,尊為太伯;太伯死後,仲雍繼立,這就是吳國的兩始祖,延陵掛劍的吳季子,及為西施亡國的夫差,都是仲雍的子孫。

  在自我放逐時,據說泰伯、仲雍有一部分親屬逃到了日本,自稱為泰伯之後。這件事在日本歷史上,幾度引起軒然大波,「愛國」的日本人,不承認此說,因為一承認,就不能對中國展開侵略。大森志郎即攻擊《魏志·倭人傳》中的這段記載,指「太伯後裔說」為「邪說」,為「危險思想」。有志氣的中國人,並不打算跟日本人認親戚,這且不去說他;但我要指出,日本不管當時是何國名,而受過中國的封,曾為中國的藩屬,是賴都賴不掉的一件事。

  《魏志·倭人傳》說,帶方郡——今平壤以南之地,漢末曹操置帶方郡,其東南大海中為倭人所居,有一百余國,最大的是「女王國」,距帶方郡一萬二千餘裡。

  此國本來亦以男子為主,其後因互相攻伐,乃共立一女子為王,名叫「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年已長大,並無夫婿,只有一個弟弟幫他治國。女王有婢千人,見過她的人很少,只有一個男子為她採辦飲食,傳達命令,居處有宮室成柵,守衛極嚴。景初二年六月倭國女王派遣她名叫難升米的大夫等人到帶方郡,請太守劉夏送他到京都——洛陽,以便向天子朝獻。後漢書《東夷傳》所記,大同小異。


  這段敘述非常重要,由此可以推斷,傳中所說的女王,實際上是第十四代仲哀天皇的神功皇后,日本古《史記》:神功皇后,名息長足媛命,父親是開化天皇的曾孫;仲哀為開化的第五世孫,照此計算,仲哀是娶了他的姑母為妻。日本皇室一直是近親婚配,到現在的明仁太子才打破傳統。

  仲哀天皇在位只有九年,死於一次內亂中;有孕在身的神功皇后,執掌政權自漢獻帝建安六年至晉武帝泰始五年,達六十九年之久。景初則是曹子建的初戀情人甄後之子魏明帝的年號;景初二年為神功皇后執政的第三十八年,她的遺腹子,即以後的應神天皇,至少亦有三十七歲了,《魏志》中所謂「有男弟佐治國」,此男弟實為其子之誤。

  景初二年十二月,神功皇后的正副貢使到達洛陽,朝見進貢;貢品是中國歷史上最薄的:「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班布便是粗布、再加上可作僮婢的十名倭人而已。

  但晉武帝的報答則甚厚,《魏志·倭人傳》錄有「制詔」全文,稱之為「汝」;封之為「親魏倭王」,賜金印紫綬以外,物質方面分兩部分:一部分是「交龍錦」五匹,毛織地毯十張,紅色、青色綢緞各五十匹,是「償汝所獻貢直」;另一部分是「特賜」:文錦三匹,地毯五張、白絹五十匹、金八兩、五尺刀兩把、銅鏡一百面、真珠及鉛各五十斤。自漢唐以來,藩屬進貢每每屬於「打秋風」性質,神功皇后便是如此。

  至於日本皇室到底姓甚麼?我還弄不清楚,有人說「卑彌呼」,日文寫作「ヒメコ」或「ヒミコ」就是他們的姓,是耶、非耶,要另外請教專家了。

  這三大世家,近者不足千載,遠者亦不過兩千年;若論年代久遠,譜系分明、名望之大、人材之眾、影響之深,不能不推中國的孔子家,居四大世家之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