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八大胡同 | 上頁 下頁
四一


  張宗昌臉由紅發黑,從坑上一躍而下,站在郭松齡面前;郭松齡外號「郭鬼子」,身材長得跟「老毛子」一樣,但張宗昌還比他高一個頭,兩人臉上都是兇神惡煞的模樣。

  王鳴翰心裡想著,張宗昌如果拔手槍,應該如何化解?

  一個念頭尚未轉定,不道張宗昌退後一步,用平靜的聲音說:「郭二大爺,你吵俺的媽,你就是俺的親爸爸,還有什麼說的。」

  「哼!」郭松齡冷笑一聲,掉頭就走。

  王鳴翰想留住郭松齡,為他們說和;卻讓張宗昌拉住了,等郭松齡出了門,他頓一頓足說:

  「一個字:拚!拚著命幹;只要能見著老帥,往後的事都好辦了。」

  王鳴翰很瞭解,任務如果不能達成,根本連張作霖的面都見不著,就被繳械了。因此,他非常支持張宗昌的想法,相互以身作則,咬緊牙關不叫苦,士兵也就沒有怨言了。

  「皇天不負苦心人」,張宗昌的部隊,居然在這一次實戰演習中,通過了所有的考驗;當渡過巨流河,到達目的地時,張宗昌倒在地上喘大氣,好半晌說不出話來。

  這種情形看在他的「假想敵」李景林眼中,別有會心。此人籍隸直隸棗強,與王鳴翰同學,出身于陸大四期;本為段系第一大將徐樹錚一手策劃的「參戰軍」第一師的團長。直皖之戰,「參戰軍」缺乏實戰經驗,一敗塗地,大部分為直軍所改編;小部分轉入奉軍,李景林所部,即被暫編為奉天陸軍第七混成旅。

  第一次直奉戰爭時,他在東路擔任第三梯隊司令,守馬廠一帶;戰爭爆發到第六天,西路原屬馮國璋舊部的第十六師倒戈,以致奉軍大敗,牽累東路,但李景林全師而退至獨流,保存了實力,因而為張作霖另眼相看。

  但李景林畢竟不是奉軍嫡系,不免有孤立之感。如今看張宗昌的處境約略相同,覺得有聯絡的必要;因而出面為張宗昌與郭松齡勸和,其實,主要的是拉攏張學良,他說:

  「我們這個團體,內部不要鬧意見,應該同心協力,對付直軍,尤其是要打倒吳佩孚。茂辰跟效坤,別把小小的彆扭,擱在心上。」

  張宗昌是受了教的,連連表示聽勸,願以團結為重;郭松齡亦自覺理虧,在席間向張宗昌道歉,調解的結果,相當圓滿。

  見此光景,李景林趁機提出義結金蘭的建議,張宗昌首先贊成;張學良亦表同意;郭松齡不便獨表異議,當時在李宅磕頭換帖,老大李景林;其次是張宗昌、郭松齡;張學良老麼。

  既然成了異姓手足,張學良便更要為張宗昌說好話,他向他父親報告:

  「張長腿所部,學術科成績優良,士兵能刻苦耐勞,戰鬥力很強。」

  張作霖非常高興,下令召見。

  張宗昌一見了張作霖,雙膝跪倒,行完大禮,站起來說道:

  「俺弟兄替大帥打天下。將來進關,不要地盤;大帥就多給點兒錢,讓俺玩兒得痛快一點兒就行了。」

  於是張宗昌由吉林省防軍第三旅,成為整編後的正規部隊,番號是東三省陸軍第三旅,防區亦由綏甯南移,是靠近瀋陽的三豐——東豐、西豐。北豐。

  第三旅下轄三團,仍舊是褚玉璞、許琨與程國瑞,番號是五十五團、四十四團、二十八團一這一團風紀極差,影響整旅名譽;褚、許兩團,嘖有煩言。王鳴翰便向張宗昌建議,撤換程國瑞。

  程國瑞字竟武,是張宗昌的老部下;他答覆王鳴翰說:

  「旁人說程竟武怎麼樣差勁,俺可以不理;你當參謀長,可不能這麼說。你知道不知道,程竟武跟俺的關係?」

  「不知道。」

  「你是俺的參謀長,俺也不瞞你。老袁想當皇上,陳其美反對;老袁派人到南方來活動,找到俺,要俺派人打死陳其美,俺叫程竟武動的手。這筆買賣給了俺四十萬,俺輸光了,一個子兒也沒有給程竟武,是俺對不起他;這會,怎麼好撤他的團長?」

  ※ ※ ※

  其時葉恭綽已回上海,他此來攜有一個極重要的方案,分為政治與軍事兩部分。

  軍事部分即是一直在談的南北夾擊,南方由革命軍繼續北伐,浙江的盧永祥起而回應,奉軍則長驅人關,南北雙方會師武漢。

  政治方面孫大元帥的態度,真誠坦率願以未來的元首讓給段祺瑞,而以張作霖為副。

  至於內閣總理,雖沒有談到,但能為孫、張、段一致接受的人選,自然是有「財神」之稱的梁士詒;這也就是梁系大將葉恭綽膺選為聯絡特使的一個主要原因。

  張作霖在政治方面的合作計畫,表現得比較冷淡,他很佩服孫大元帥的讓德,但對未來的「副座」表示「不敢當」。不過軍事合作,則興趣濃厚;一口承諾,只要南方有了具體行動,他一定揮兵入關。

  當然,南方的軍事行動,以革命軍為主,浙盧為助;而革命軍繼續北伐,則首須消除負隅東江的叛徒陳炯明;而陳炯明有直系的吳佩孚及江蘇督軍齊燮元暗中濟大批餉械,是故革命軍要肅清內部,相當吃力。

  這一方面,張作霖是很慷慨。在此以前,即曾以鉅款資助革命軍;這一次當然亦不會讓葉恭綽空手而回。

  此事雖無成議,但奉張受此鼓勵,對分化直系的工作卻更為積極,這個工作當然是使用秘密手段;這部分的工作,正由楊宇霆承張作霖之命,在積極進行。經過不斷的觀察、研判,認為直軍中有兩個人可以下手,一個是馮玉祥;一個是王承斌。

  王承斌之與直系發生裂痕,是曹錕賄選登位以後的事。此人雖久在吳佩孚部下,其實早有芥蒂。

  民國元年北洋新軍第三鎮,改為第三師,職稱亦變過了,統制改為師長;統帶改為營長。曹錕仍任師長;而副官長是吳佩孚。

  這時,副官長吳佩孚已得到了一個消息,說王承斌其實是旗人,本名承斌;旗人不要緊,但王承斌參加了由肅王善耆與小恭王溥偉所領導的「宗社黨」,以恢復清朝天下為職志;這樣的人,以不用為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