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智恒 > 暖暖 | 上頁 下頁 |
二七 |
|
我們來到水木自親碼頭,慈禧從京城走水路到頤和園時,禦舟便泊在這兒。 往北走一點,就是慈禧居住的樂壽堂,慈禧晚年大部分時間都在此度過。 樂壽堂裡還有張慈禧扮觀音的照片,看起來的感覺一整個就是怪。 你能把狼狗和美女想像在一起嗎? 「慈禧真是用心良苦。」我說。 「你又來了。」暖暖說。 「慈禧扮觀音的目的,就是要提醒人們,世間有很多披著羊皮的狼,千萬不要被人的外表蒙蔽了。」我說,「所以說,慈禧真是用心良苦。」 「慈禧到底要用心良苦到啥時候?」 「就到這兒。」我說。 從樂壽堂往西穿過邀月門,就是舉世聞名的頤和園長廊。 長廊是典型中國式建築,作為連接房屋間的有頂無牆走廊,因此漫步於長廊內既可欣賞美景,也可避免日曬雨淋。 頤和園長廊南面昆明湖,北靠萬壽山,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七百二十八公尺,每四根柱子隔為一間,總共二百七十三間。 每間的柱子上半部安裝橫木,下半部則設置木制坐凳欄杆。 長廊所有的梁枋上,畫滿色彩鮮明的彩繪,共一萬四千多幅,無一雷同。 這些彩繪是蘇式彩繪,大體可分為人物、山水、花鳥、建築風景四大類。 而長廊也以建築獨特、繪畫豐富,被譽為世界上最長的畫廊。 在長廊中漫步,仿佛走進一座別致典雅的彩繪畫廊;每個人也似乎化身成一條魚,在畫境之中優遊。 長廊內的彩繪與長廊外的山水花木、亭臺樓閣相映成趣,令人目不暇給。 如果走累了,可隨時在兩旁木凳坐下。坐著欣賞彩繪,也是一派悠閒。 「學長。」學弟跑過來說,「你邊走邊抬頭看彩繪,每幅都要仔細看喔,看你能走幾步不頭暈。」 「都幾歲的人了,還玩這些小孩子遊戲。」我的語氣帶著不屑。 「試試看嘛。」暖暖說。 「嗯。」我立刻改口,「童心未泯是好事。」 我微仰起頭,以緩慢的速度步行,仔細看著梁、枋上的彩繪。 彩繪色彩鮮豔、造型豐富,我漸漸感到眼花繚亂,便停下腳步。 「學長你才二十九步。」學弟說,「我是三十七步,王克有四十八步喔。」 「那又如何?」我說。 「這表示你的智商比我和王克低。」 「胡說!」 「學長惱羞成怒了。」學弟轉頭跟王克說,「我們快閃。」 學弟和王克的背影走遠後,我說:「暖暖,你也試試。」 「甭試了。」暖暖說,「我智商肯定比你高。」 「那可未必。」 「要不,如果我智商比你低,你就帶我去暖暖。」 「你說的對。」我點點頭,「你的智商肯定比我高。」 到了排雲門,剛好遊完長廊的東半部。我們轉向北,朝萬壽山前進。 由排雲門沿萬壽山而上,依序排列著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和佛香閣。 這些建築由南而北、自低而高,依山勢層層上升,氣勢雄偉。 排雲殿殿角層層相疊,琉璃七彩繽紛,是慈禧過生日時接受朝拜的地方。裡面展示王公大臣祝賀慈禧七十歲生日的壽禮,還有一幅慈禧的油畫。 由排雲殿過德輝殿,再登上一百一十四級階梯,便可到達佛香閣。 那一百一十四級階梯約二十公尺高,足足有六層樓高度,把佛香閣高高舉起。 由下仰視佛香閣,感覺佛香閣建在山脊上,高聳入天。 「我不爬了,我恐高。」王克的腳有些發軟。 「來。」學弟蹲下身,背對著王克,「我背你。」 「謝謝。」我趴上學弟的背,「辛苦你了,你真細心。」 「都幾歲的人了,還玩。」學弟猛不防彈起身。 我跌了個狗吃屎,暖暖和王克則笑了。 「暖暖。」我問,「你恐高嗎?」 「不。」暖暖回答,「我樂高。」 「那是積木吧?」 「是呀。」暖暖笑了。 同學們都走遠了,我們四個因為王克的懼高症而杵在這兒。暖暖提個建議:學弟走在前拉著王克的手,我和暖暖在後負責擋住王克的視線。 我們便這麼做,學弟右手拉著王克,我和暖暖一左一右在後壓陣,王克則低著頭,視線不朝上也不朝下,緩緩拾級而上。 爬著爬著,暖暖突然說:「慈禧真是用心良苦。」 王克似乎有些驚訝,轉頭往後只瞥一眼,又迅速轉回。 「階梯這麼陡,慈禧不可能自己爬上來,肯定讓人抬上來。慈禧知道中國積弱的原因是體魄不強健,便蓋了特陡的階梯,讓抬她的人鍛煉身體。當慈禧在轎中望著抬轎的人時,眼睛肯定是濕潤的。」暖暖說,「所以說,慈禧真是用心良苦。」 「暖暖。」王克突然笑出聲,「你咋這樣說話?」 暖暖得意地笑著,笑聲剛停歇,我們便到了佛香閣。 佛香閣依山而建,高四十一公尺,有八個面、三層樓、四重屋簷,氣勢磅礴。 閣內供奉一尊泥塑千手觀音像,高約三公尺。 每逢初一和十五,慈禧便在此燒香禮佛,其他時間大概就可以隨便殺人。 佛香閣是頤和園中心,在此居高臨下,視野開闊,頤和園美景盡收眼底。 俯瞰昆明湖平躺的仙島、長堤、石橋,西邊有玉泉山和西山群峰的陪襯,水光澄碧、山色青蔥、樓閣秀雅,令人心曠神怡。 我們順原路下山,原本擔心王克該怎麼下山,但二十多個同學圍成三圈,把王克圍成圓心,一團人緩緩滑步下山。 王克先是覺得不好意思,後來便覺得好笑,我們也一路說說笑笑下山。 回到排雲門,再沿長廊西半部行走,走完長廊便可看見石舫。 石舫名為清晏舫,取「河清海晏」之義,全長三十六公尺,泊在昆明湖畔。 石舫由白色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上有兩層西式樓房,頂部是中式屋簷。船內花磚鋪地,窗嵌彩色玻璃,在白色大理石的襯托下,更顯精巧華麗。 彩色玻璃讓人聯想到西方教堂的裝飾,而兩側的機輪也模仿西方輪船,因此石舫可說是中西合璧的產物,成為頤和園的重要標誌。 清宴舫是慈禧賞湖和飲宴的地方,有時還會叫宮女太監打扮成漁人。 可惜這石舫既不能航行,也承載不了晚清的江山。 我們在清晏舫謀殺了很多相機的底片後,便到萬壽山后山的蘇州街。 蘇州街位於後山蘇州河兩岸,模仿江南水鄉臨河街市的樣貌而建造。全長約三百公尺,由蘇州河隔成兩街,以木橋或石拱橋連接兩岸。 蘇州河曲折蜿蜒忽寬忽窄,沿岸建築形式雖多樣,但風格都是樸素秀雅。建築是木結構搭配青瓦灰磚,岸邊則是石頭護岸。 這讓我想起元曲《天淨沙·秋思》描述的:小橋、流水、人家。 走在蘇州街上,兩岸店家的招牌均為古式模樣,布幔、幌、旗都是招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