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柏楊 > 皇后之死 | 上頁 下頁
西施(4)


  第一種說法是順理成章的,那就是姒勾踐先生把吳夫差先生逼死後,就把西施女士接收過來。她既然是越王國派去的越王國的女郎,出國之日,假設是二十歲,現在不過四十歲,正是美女最成熟的年齡。前已言之,沒有一個帝王不是淫棍(這可不是貶辭,柏楊先生曾為了「侮辱歷代帝王」,吃過官司。所以絕不敢再存此心,我們只是說明一種現象而已,如果柏楊先生當了帝王,我可更叫座)。所以,美色當前,把敵人的妻子女兒捉住上床睡覺,不但天之經也,亦地之義也。西施女士從一個豪華的王宮,換到另一個豪華的王宮,榮耀富貴,依然如初。不過面對的是另一個嶄新的局面,這個嶄新的局面中,美女們照樣如山如海,即令大多數沒有她標緻迷人,但可肯定的,大多數都比她年輕。她是否還有鬥志?是否還能殺開一條血路,就很難預料矣。

  第二種說法是人之常情的,西施女士被姒勾踐先生接收之後,十分寵愛。我們可以推測:最受不了的當然是姒勾踐先生的太太。好呀,俺含辛茹苦,採桑織麻,拚老命給你幹,好容易大獲全勝,你卻弄了一個漂亮的小老婆。讀者老爺跟讀者老奶的心理狀態可能不同,如果換一換位置,就可知道這股勁的凶不可當。臭男人汗流浹背的幫助嬌妻功成名就,嬌妻卻弄了一位年輕力壯的小白臉當活寶,關在房裡取樂,恐怕臭男人准動刀子。姒太太雖沒有動刀子,據說,卻在乘船回航途中,派人把一塊石頭綁到西施女士身上,推到錢塘江裡溺死。然後聲明她可不是吃醋,而是愛國,曰:「這種亡國妖孽,留她幹啥?」

  ——嗚呼,讀了姒太太的聲明,她可以當政治家矣。但最使人沉痛的,是在西施女士身上綁石頭的一幕,她有何惡?又有何罪?三千年之後,我們仍聽到她驚恐掙扎的哭聲。

  扁舟載美

  西施女士下場的第三種說法是羅曼蒂克的,越王國大軍攻陷姑蘇時,大臣之一的范蠡先生,先下手為強,把西施女士搶到手裡(美女人人愛,這就是臭男人的本性)。然後發展出一項歷史上的傳奇故事。

  范蠡先生不但是姒勾踐先生最親信的高級幹部,也是姒勾踐先生最親密的朋友之一——另外一位就是文種先生,這兩位足智多謀,忠心耿耿的人物,是姒勾踐先生的左右手。當姒勾踐先生在姑蘇受苦受難,吃糞拍馬的日子裡,范蠡先生始終陪伴身邊,安慰他、鼓勵他,為他低三下四奔走;因為生活得太密切,范蠡先生也就把姒勾踐先生看了個穿。而文種先生,官拜宰相之職,留在國內,不分晝夜,秘密重整軍備。

  范蠡先生智慧超人,他能在混亂混沌的局勢裡,看出潛伏的危機(柏楊先生就沒有這種本領),知道吳王國覆滅之日,大禍就要臨頭,立刻拋掉了世界第一強國宰相尊位,駕了一葉扁舟,乘著月白風清之夜,只帶著西施,逃之夭夭。臨走時,留下一封信給文種先生,曰:

  「老哥,『狡兔死,獵狗烹。敵國破,謀臣亡。』(也有把後二句改為『飛鳥盡,良弓藏』,以免觸怒有權的大爺。)姒勾踐先生這個人,脖子很長而嘴尖尖的像鳥嘴,能夠忍受任何羞辱,但也非常猜忌,嫉妒別人比他能幹。可以跟他共患難,不可以跟他共安樂。你如果不早點離開他,必有災難。」

  文種先生比柏楊先生高明多啦。柏楊先生想不透,還可原諒,文種先生想不透,就遺憾萬分。不過也正因為想不透,才使姒勾踐先生暴露了他的獸性。文種先生就是不相信姒勾踐先生——他二十年如一日的謙恭誠懇,樸實誠摯——會兇猛的翻臉無情。文種先生忘了忍人所不能忍的,也往往狠人所不能狠。不久,文種先生有病,他的政敵向姒勾踐先生打小報告:「文種自以為功比天高,埋怨政府對他的酬勞太小,一肚子不滿,所以害起來政治病啦。」

  於是姒勾踐先生御駕親往探病,這舉動不要說在古代,縱使在現代,也是一種榮譽。可是,卻不知道姒勾踐先生已興起殺機。蓋在帝王邏輯中,不滿就是不忠,必須先下手為強。客套寒暄已畢,姒勾踐先生板起面孔問曰:「你有七種滅國方法,我只用了三種,就把吳王國併吞。剩下的還有四種,你預備用到啥地方?」文種先生發呆曰:「啥地方都不用。」姒勾踐先生曰:「我想請你去陰曹地府,用那四種方法去對付吳王國的祖宗,如何。」說罷此話,拔腿就走,故意把身上帶的劍遺留在座位上。文種先生拿起來一看,正是當年伍子胥先生自殺時用的那柄,不由仰天歎曰:「古人雲:『大德不報』,我不聽老範之言,真是豬也。」於是,跟伍子胥先生一樣,自殺而亡。

  ——姒勾踐先生,不但是可怕的敵人,也是可怕的朋友,拜託上帝保佑貴閣下及敝閣下,千萬別讓我們碰到這種角色。

  從文種先生之死,可看出范蠡先生的才幹和洞察力。他閣下帶著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女士,先到齊國做官,然後棄官從商,做起生意,發了大財,定居在陶山(山東省肥城市西北十五公里),不姓範啦(大概是怕姒勾踐先生派特務追蹤),改姓為朱,世人稱之為陶朱公。

  西施女士的下場雖然有三種說法,卻沒有一項積極的史料,證明哪一種說法可靠。有人說姒太太把她推落江心太殘忍,那是站在西施女士的立場,如果站在姒太太的立場,兩美不並立,恐怕也只有一推。至於柏楊先生,我倒願意她追隨老范,佳人才子,自是天配的一對。不管怎麼吧,我們仍無法肯定她是如何死的。唯一敢肯定的是,她早已香消玉殞,化為塵土,徒供後人懷念。

  龐鳴先生把姒勾踐和吳夫差的生活加以對比,感慨有加,詩曰:

  屧廊移得苧蘿春,沉醉君王夜宴頻;
  台畔臥薪臺上舞,可知同是不眠人。

  羅隱先生哀西施女士之被無聊文人指責,詩曰: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必怨西施;
  西施若解亡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袁枚先生痛西施女士的家國兩難,詩曰:
  
  吳國亡國為傾城,越女如花受重名。
  妾自承恩人報怨,捧心常覺不分明。
  笙歌剛送採蓮舟,重卷珠簾倚畫樓。
  生就蛾眉顰更好,美人只合一生愁。

  曹雪芹先生感慨西施女士因富貴而墮江慘死,不如貧賤女伴,詩曰: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許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村女,白頭溪邊尚浣紗。

  高啟先生對范蠡攜西施女士而去,曲為解釋,詩曰:
  
  功成不戀上將軍,一軻歸遊笠澤雲;
  載得西施豈無意,恐留傾國更迷君。

  最後,介紹王維先生以西施自況的借題發揮,詩曰:
  
  豔色重天下,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驕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