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柏楊 > 帝王之死 | 上頁 下頁
羋槐(6)


  最糟的還在後面,羋槐先生到了咸陽(陝西省咸陽市)之後,嬴駟先生高坐金鑾寶殿,文武百官和各國使節,分列兩旁,卻教羋槐先生像一個藩屬一樣,用覲謁主子的禮節參拜。羋槐先生氣得發抖,曰:「嬴駟先生,我相信兩國之間婚姻關係,更相信秦王國的國際榮譽。所以,單身來和你見面。想不到你卻假裝生病。把我引誘到這裡,又這麼大模大樣,連最低的禮貌都沒有。請問,你用意何在?」嬴駟先生曰:「我的用意很簡單,秦王國想要楚王國的黔中郡(湖南省沅陵縣——轄土包括貴州省及湖南省),只好委屈你御駕光臨。貴閣下早上答應割讓,晚上就送貴閣下返國。」

  羋槐先生曰:「你們如果想要黔中郡。也得在談判中解決,怎麼想到用這種下流手段?」嬴駟先生曰:「手段雖然下流,可是效果卻是奇佳。試問老哥,如果不用這種下流手段,光靠談判,你肯白白失掉幾百里疆土乎?」羋槐先生只好自認倒楣曰:「好吧,算你贏啦,我可以把黔中郡割給你。我願跟你共同指天盟誓,請貴閣下派一個專使,跟我到楚王國接收。如何?」如何,當然不行,嬴駟先生曰:「盟誓算屁,誰信那玩藝?你回到楚王國之後,把尊臉一翻,地不割啦,專使也殺啦,我有啥辦法?豈不跟你一樣成了呆瓜,別耍花招,那一套連娃兒都唬不住。現在這麼辦,你先派人回到貴國,把黔中郡交割得清清楚楚,到時候,我會舉辦一項盛大的宴會,為老哥餞行,那可比現在光彩多啦。」

  一場對話,徹底暴露秦王國嬴家班的邪惡。以超級強國國王之尊,竟然像綁匪一樣,幹出綁票勾當。秦王國沒有一個官員敢指摘這種行為不當,提出異議。反而一窩蜂包圍羋槐先生,勸他接受這項寬大條件。羋槐先生雖然一輩子窩囊,但他卻在這最後節骨眼上,堅決不屈,顯示他高貴的一面。他回答的很乾脆,曰:「姓嬴的,你不是一個國王,不過一個鼠輩。我就是死在這裡,也不屈服你的威脅。你以為天下人全像你一樣,都是貪生怕死的無恥之徒呀,現在就教你瞧瞧有人跟你不同。」嬴駟先生下令把羋槐先生軟禁在咸陽(陝西省咸陽市),他相信,羋槐先生受不了這種苦頭,最後必然屈服。但是,這一次,嬴駟先生估錯了他的對手。羋槐先生決定用自己的生命作武器,給嬴駟先生重重一擊。

  楚王國得到消息,宰相昭睢先生立刻反應,派人到齊王國把作為人質的太子羋橫先生,迎接回國,繼承王位,然後通知秦王國:「感謝祖宗在天之靈,楚王國已有了新王。」這是表示楚王國決心犧牲肉票,連分文贖金都不付。嬴駟先生霎時間發現,他喪盡天良,拋盡信義,千方百計的陰謀,全部落空。羋槐先生原是一隻鳳凰,現在卻連烏鴉都不如,綁票案的唯一收穫,不過召來全世界的卑視和詛咒。嬴駟先生像一個輸不起的賭徒一樣,勒索不行,即行搶奪,派出十萬大軍向楚王國攻擊,一連佔領沿邊十五個城鎮。

  然而,嬴駟先生仍不放羋槐。被囚後的第三年(前297),羋槐先生趁著看守他的衛兵不備,悄悄溜出咸陽。嬴駟先生下令封鎖秦楚兩國邊界,派大兵搜捕。可憐的老漢,他不敢南奔,轉向北跑,盼望投奔趙王國,可是趙王國恐懼秦王國報復,不敢收留。羋槐先生惶惶如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再轉向東,盼望投奔魏王國,而追兵已尾隨而至,他閣下再度落到綁匪之手。羋槐先生懷著極大的憤怒,但他的日子已經過去,無可奈何,他開始大口吐血,而終於臥床不起。

  詩人之死

  羋槐先生的年紀,史書上沒有記載,他爹羋商先生在位十二年,加上羋槐先生在位三十一年,無論如何,他應該老啦。經過三年的囚犯生活和逃亡辛苦,既吐血臥病,便無痊癒希望。尤其在臥病之中,美麗的鄭袖女士既不在側親侍湯藥,甜嘴巴的靳尚先生早逃回楚王國,也不在側巴結奉承。羋槐先生舉目淒涼,遂於臥病的次年(前二九六),命喪黃泉,結束他悲劇的一生。

  秦王國把他的棺柩歸還楚王國,在通往郢都(湖北省江陵縣)沿途的楚王國小民,拜棺痛哭,自是一場感人情景。就故事本身而論,羋槐先生輕如鵝毛,死不瞑目。可是從歷史觀點來看,他的死已使秦王國付出代價。近程的,秦王國的卑劣猙獰面貌,全部呈現。秦王國國格,嬴家班人格,全部掃地,激起東方諸國的醒悟。已經瓦解了的南北防禦聯盟(合縱),重新組織。秦王國惹上的,是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遠程的,楚王國人民把秦王國恨入骨髓,興起信念:「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而就在本世紀(前三)的末期,果然應驗。

  羋槐先生之死的副產品,是中國第一位大詩人屈原先生為中國留下最早的詩篇之一——離騷,並且為愛國而喪生。

  羋橫先生雖然繼承了王位,但楚政府的成員不變,貪污領袖靳尚先生,和少不更事的王弟羋蘭先生,繼續掌握權柄。《史記》曰:「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其所謂賢者,不賢也。羋槐以不知忠臣之份,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疏屈原而信靳尚、羋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

  嗚呼,知人談何容易,楚王國的災難在內部腐敗,不在秦王國兵強馬壯。屈原先生目睹殘局,大家並沒有從一連串失敗中得到教訓,反而沾沾自喜大禍沒有落到自己頭上。靳尚先生和羋蘭先生權勢已經茁壯,改革已不可能,但屈原先生盼望改革,他屢屢向新王羋橫先生進言,要求振作,為老王羋槐先生復仇。

  任何人都贊成改革,都贊成重振紀綱,建立法律秩序,任用賢能。問題是,你要排除誰?一個由君王發動的改革,還往往失敗,像十八世紀巴西帝國的皇帝,倒是最先覺悟的。可是,貴族和地主掀起政變,改成了共和。等而下之,由官員發動的改革,更殺機重重,只會召來殺身之禍。何況屈原先生赤手空拳,憑的是一腔愛國熱情;而他要求的卻是要排除全國最有權勢的靳尚和羋蘭——羋橫先生的王位甚至都靠他們的支持。結果當然在意料之中。

  《東周列國志》曰:

  「羋蘭使靳尚言於羋橫曰:『屈原自以為不得重用,心懷怨望,且向人宣傳大王忘秦仇為不孝,羋蘭等不主張伐秦不為忠。』羋橫大怒,削屈原官職,放歸故里。屈原有姊屈須,已遠嫁,聞屈原放逐,乃歸家。見屈原被發垢面,形容枯槁,行吟于江畔,乃喻之曰:『楚王不聽子言,子之心已盡矣,憂思何益?幸有田畝,何不力耕自食,以終餘年。』

  屈原重違姊意,乃秉耒而耕,裡人哀屈原之忠者,皆為助力。月余,姊去。屈原歎曰:『楚事至此,吾不忍見覆亡!』忽一日,晨起,抱石自投汩羅江(流經湖南省汩羅縣、平江縣,注入洞庭湖)而死。其日乃五月五日。裡人聞屈原自溺,爭棹小舟,出江拯救,已無及矣。乃為角黍(粽子)投于江中以祭之。系以彩線,恐為蛟龍所攫食也。」

  這就是五月五日端陽節吃粽子和龍舟競度的起源,為的是哀悼一位愛國詩人之死。最有趣的是,到了紀元後十一世紀八〇年代,宋王朝政府,卻追封屈原先生為公爵(清烈公),稍後,更追封他為王爵(忠烈王)。距他投江之日,已一千四百年矣,後人有過忠烈王廟詩曰:

  峨峨廟貌立江傍,香火爭趨忠烈王。
  佞骨不知何處朽,龍舟歲歲吊滄浪。

  屈原先生死于紀元前三世紀〇〇年代,七十年後的七〇年代,楚王國在最後一戰中,被秦王國擊潰國亡。屈原先生之死,並沒有喚醒國魂。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