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柏楊 > 醜陋的中國人 | 上頁 下頁
中國文化不容抹黑(1)


  ⊙執筆者劉前敏先生。
  ⊙文載一九八五年三月六日洛杉磯《論壇報》。

  在臺灣知道柏楊先生大名的人,恐怕為數不少。譬如筆者雖從來不看柏楊文章,于道聽塗說之中,對柏楊的經歷、遭遇,亦頗耳熟能詳。二十年前柏楊在臺灣寫雜文,那時候的臺灣社會是個枯燥乏味的封閉社會,柏楊的雜文對於當時沉悶的人心,正是一帖投其所好的清涼劑,就這樣,雜文給柏楊帶來了盛名。凡是得手容易的事,風險也必很大;天南地北的文章寫多了,沒遮攔的話說夠了,觸犯時諱的地方也就在所難免;最後,柏楊給送往綠島,閉門深思。及至釋出,名聲更噪,水漲船高之餘,矯情也脹得特別厲害。一小撮人已是罵不過癮,更要揮鞭,批今撻古,連數千年的傳統文化,亦不倖免。

  最近閱讀《論壇報》,有機會一覽柏楊在愛荷華大學的演講詞《醜陋的中國人》。讀罷,感觸良深。所謂人窮志短,偌大一個國家,若再長久貧困下去,終必弄得分崩離析,永遠不復統一。現在不就已經有一部份受過高等教育不爭氣的華人,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而叫嚷著要和中國劃清界線麼!

  有的人當看到外國人的富強,乃就因貧而諂,打從心底覺得外國月亮比中國圓;再回顧自己如此窮酸,乃又因貧起怨,打從心底把中國人、中國文化,罵得一文不值。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除了柏楊這種人外,還沒有一個貧窮國家的老百姓,在諂媚、怨恨的心態下,急急乎詆毀自己的同胞,和賴以生活的文化。古代希臘的大科學家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起地球。」柏楊大概在睡夢之中找到了這個支點——文化醬缸,他志得意滿地,要用這個支點來敲擊我們十億人口的文化大國的命運。

  在富有的國家中,倒是有兩本談醜的書發行問世。二次大戰以後,有一位美國人寫了一本《醜陋的美國人》;另一位日本人不遑落後,也寫了一本《醜陋的日本人》。兩位作者或感于國人的驕奢德性,或禮數欠缺,或修養不夠,乃著文警惕,給予棒喝。尤其是那位日本作者,大概為了強調他的逆耳之言,不惜在駐外大使的任上,付梓出版。毫無疑問,這位公職人員的行徑,有虧職守,但從這裡也可窺見他忠心謀國的一片誠意。

  我在美國生活十多年,就我的瞭解,美國人日常生活頗為忙碌,每天為這為那的事忙得不可開交,區區一本《醜陋的美國人》,大概引不起一般人的興趣,知道這本書的美國人,想必不多,熟讀這本書的美國人,恐怕就更如鳳毛麟角了。臺灣的情形則不一樣,雖然那裡的工商業正在蓬勃發展,但人民的日常生活,仍然不失悠閒,愛看熱鬧的興趣,並未比前減退。閣下若是不信,可到西門町鬧區,一邊漫步,一邊揚起脖子,保管頃刻之間,近傍的人群也都跟著你一起翹首,仰天探望。生活在臺灣的人民,對於周遭事物都是出奇地好奇!所以柏楊的醜書這一出,洛陽紙貴雖未必,但暢銷則是可期。很多中國人吵架,常常口不擇言,罵人祖宗三代,原因不外中國人講究孝道,罵人家祖宗,最能獲致出氣效果。柏楊這本書罵術更精進,醜詆人家的文化,才是一網打盡的最佳出氣法門,套用柏楊「什麼樣的土壤長什麼樣的水果,什麼樣的社會產生什麼樣的人才」公式,真可為所欲為,罵盡天下華人。

  中國現代史是一本內憂外患的民族災難史,長期的貧困苦難,已使我們中國人的民族自信,蒙上陰影。我們的國家,現今是天下二分。中共的大陸沒話說,窮困落後;國府的臺灣情況較好,國民所得超過三千美元。然比起美日兩國,仍是相對貧窮的地區。所以就整個形勢而言,中國人現階段應該注意的,倒是「貧而無諂」,至於「富無驕」「富而好禮」的不急之務,恐怕還需等上半個世紀。到那時候,再寫一本《醜陋的中國人》不遲。無奈愛名好利的柏楊,不作此想,恨不得超美趕日,把中國人的醜事,愈早抖出愈好。他的計畫很大,不準備獨個兒炮製,希望大夥一齊參與,共襄醜化中國的盛舉。也許有了一次不愉快的經驗,知道凡事要深謀遠慮,邀大家寫,一來可以壯大聲勢,添增醜化的效果,二來又可消除日後煩勞別人送飯遞水的災禍。真是一舉數得。

  現在讓我們來觀察一下,醜化中國文化,對善良的老百姓可能引起的不良效果。我們可以用柏楊自己的事,作為一個實例。據柏楊說,他夫婦來愛荷華是承燕京飯店老闆裴竹章先生出錢邀請的。裴先生告訴柏楊:「我在沒有看你的書之前,我覺得中國人了不起,看了你的書之後,才覺得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說,我想請你來見見面。」柏楊說:「裴先生在發現我們文化有問題後,深思到是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品質有問題?」對於裴先生的疑問,柏楊的高見是:「我想不應是品質有問題,這不是自我安慰,中國人可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之一,在美國各大學考前幾名的,往往是中國人,許多大科學家,包括中國原子科學之父孫觀漢先生,諾貝爾獎金得主楊振寧、李政道先生,都是第一流的頭腦。……我想我們中國人有高貴的品質。」好一個高貴的品質!

  原來他的所謂品質,竟指的是生理品質,而不是文化品質。就生物學的觀點,世界上各民族、各人種頭腦的腦容量不相上下,科學家們都不相信民族之間大腦品質存有差異的說法。為什麼有的民族,在某一時期表現得特別聰明,過後就沒落湮滅了?為什麼英國人在牛頓那個時代,人才輩出,現在卻是風燭殘年、了無生氣了呢?現在的英國人和牛頓時代的英國人,頭腦的品質難道就不一樣麼?當我們看見瞎子,常常驚歎他們超凡的聽力。其實瞎子的聽覺細胞和常人一樣,只不過瞎子較普通人更能挖掘他們的聽覺潛能而已。中國人念書很厲害,智力表現一流,很多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都在研究,希望能從中國人的文化品質中找出原因。中國這個富韌性有耐力的陽剛文化,任何民族吃了,可以醫懶治愚。像日本、南韓,都是擺在眼前活生生的例子。翻開美國的權威科學雜誌如《物理觀察》,每一期,中國人在上面發表的論文,份量多得驚人。所以說,文化是聰明品質的要素。當我們走在中國大地上的任何一個角落,而對攢聚的人群,心靈深處常會興發一種茫無涯際的智慧之海的感受。醬缸論的柏楊,蹧蹋中國文化之心有餘,但要貶損中國人的聰明力又不足,只好一廂情願地把中國人的聰明,從文化品質之中豁出去。這就是柏楊的罔顧因果,不從多方面考慮問題的「鑒賞」結果。

  說,中國人對人類文化極少貢獻,自孔子以後數千年沒有出過一個思想家,這個文化有如一潭死水,就是中國的文化醬缸。醬缸發臭,使中國人變醜陋。這番見證,客氣一點說是常識貧乏,不客氣一點說是無理取鬧。初中學生都知道,孔子以後有孟子,再後還有朱熹、王陽明等理學大師,這幾位都是屈指可數的大思想家。就讓我們來談一下孟子吧!孔子的政治思想,在《禮記·禮運篇》裡說得極具體,極有系統。但是這個思想體系並非天衣無縫,站不站得住腳還是一個有待斟酌的問題。孔子談君論民,遺憾的是沒有把民和君的關係交代清楚。到了孟子,儒家的政治理論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和突破。孟子說:「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諸侯危社稷,則變置。」「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闡明國家、君主皆為民而立,若國君不能稱職,就當更置。孔子的卓絕政治思想最基本的精神,就是「天下為公」這句話,而孟子的民本主義,清楚地道出了這個「公」就是「民」,因此「天下為公」就具備了民有、民享的理念。中國人兩千年來孔孟並稱,實在是因為孟子發揚光大了孔子思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