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柏楊 > 醜陋的中國人 | 上頁 下頁 | |
《春秋》責備賢者 | |
|
|
中國文化另一個使人傷心欲絕的現象是:「《春秋》責備賢者。」發揚這種學說的孔丘先生,真使人搥胸脯。他閣下對人生有深度的瞭解,對做人道理,也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全部《論語》,堆滿了格言。他向當權派提供了統禦之術,並向大傢伙保證,如果用他那一套統治小民,江山就成了鐵打的啦。這一套當時頗不吃香,但經過董仲舒先生奮勇的推薦,西漢王朝皇帝劉徹先生採用之後,果然發生強大威力。不過他閣下理論中最糟的是「責備賢者」,他閣下為啥產生了這種畸形觀念,我們不知道,可能是勉勵「賢者」更上一層樓吧。君不見父母打孩子乎,孩子哭得肝腸寸斷,可是老頭卻氣壯山河曰:「你是我的兒子,我才打你呀,別人的孩子三跪九叩叫我打,我還不打哩。」無他,俗不雲乎:「打是親,罵是恩,不打不罵是仇人。」你是賢者,我才表演自由心證兼誅心之論,你如果不是賢者,而是地痞流氓不入流下三濫,請我責備你,我都不屑責備你。 責備賢者的原意是不是如此,不敢確定,即令是如此的吧,結果也難逃「天下沒有一個是好人」的厄運。勉勵「賢者」更上一層樓當然是善意的,但在實踐上,自由心證兼誅心之論一齊爆發,一定產生「責人無已時」的絕症。這絕症就是挑剔沒有完,好像百步蛇的毒牙,咬住誰誰就得四肢冰冷,隆重的抬到太平間。蓋人性是較弱的,都有犯錯的時候,都有犯滔天大罪的可能,都有胡思亂想把不穩舵的局面,柳下惠先生也會想別的女人,孟軻先生也會為目的不擇手段。 *** 對惡棍連咳嗽一聲都不敢(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懦夫不好意思說「不敢」,只好說「不屑」),對「賢者」卻挑剔個沒完。人是一種會犯錯的動物,也是一種會做出不可告人之事的動物,努力挑剔的結果,每一個人都成了虎豹豺狼。於是乎,存心壞蛋到底的朋友有福啦,永沒有人責備他,不但沒有人責備他,遇到「德之賊也」,還原諒他,猛勸責備他的人適可而止哩。而力爭上游的朋友,反而永遠受不完的抨擊。這種責人無已時的毒牙,只有一個後果:逼得人們感覺到,做好人要比當惡棍困難得多。 中國社會是一個恍惚萬狀的社會,有時候恍惚得連自己屙的是啥屎都不知道。《淮南子》上有一則故事,只簡單幾句,恭抄於後: 人有嫁其女而教之者,曰:「爾為善,善人疾之。」對曰:「然則當為不善乎?」曰:「善尚不可為,而況不善乎?」 《世說新語》上也有一則故事,也只簡單幾句,也恭抄於後: 趙母嫁女,女臨去,教之曰:「慎勿為好。」女曰:「不為好,可為惡耶?」母曰:「好尚不可為,其況惡乎?」 這些話使人聽啦,比沒有聽還糊塗,說了半天,到底說的是啥?懂的朋友請舉手,我就輸他一塊錢。可是司馬師先生的小老婆羊徽瑜女士(史書上稱為「景獻羊皇后」「弘訓太后」)卻歎曰:「此言雖鄙,可以命世人。」既然鄙矣,就不能命世人;既然命世人矣,就是至理名言,不能算鄙。不過不管怎麼吧,老太婆對女兒指示的結果,並沒指示出一條應走的路。我想這種不知道屙啥屎的心理狀態,似乎仍與「責備賢者」有關。老人家教訓子女,當然不好意思鼓勵他心黑手辣。但也不能昧著天良鼓勵他力爭上游,蓋中國傳統文化是專門用「責備賢者」的毒牙咬力爭上游的。你再賢都沒有用,俺仍能把手伸到你被窩裡,大喜過望吶喊曰:「他屁股上有個疤呀。」結果你不但賢不起來,反而弄得一身臭。 「責備賢者」與「嫉妒」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在雞蛋裡找骨頭,但形式上卻不相同,「責備賢者」因有美麗的外套,所以就更惡毒、更害人。嗚呼,我們給「賢者」的愛太少,而只一味的責備,責備,責備,責備,責備。 *** 孫觀漢先生有一句使人感慨的話,那就是:中國社會上,讚揚的話總是等人死了才說。蓋在中國社會,對活人的讚揚幾乎絕跡。嗟夫,天底下最容易的事莫過於責備人,挑別人的眼,只要一開口,就好像從懸崖上栽下來的飛車,停也停不了,剎也剎不住。閣下看過《所羅門的寶藏》乎,兩位財迷被土人捉住,綁到廣場,表演砍頭。甲先生知道再過一個小時,就要日蝕,乃嚇唬酋長老爺,說他法力無邊,可以把太陽吃到肚子裡,如果把他宰啦,天上就永遠沒有了太陽。酋長老爺半信半疑,甲先生說,他可以先露一手教他們瞧瞧。酋長老爺下令暫緩執行,看他能耐如何,於是他就念起咒來。嗚呼,他會念啥咒?只不過他閣下乃水手出身,可以用醜話連續罵三天三夜都不重複一個字。於是,你瞧他口沒遮攔吧,陰陽頓挫了一個小時,天昏地暗,太陽果然被他吃到肚子裡,不但救了老命,還撈了不少寶貝。 中國傳統文化似乎專門培養這種水手本領,責備起人來,如果不用膠布趕緊貼住他的嘴,他的醜話就永遠沒有句點。再加上搖頭擺尾,擠眉弄眼,就更勇不可當。可是你要請他老人家讚揚一位他最佩服的人,他准張口結舌,想上三天三夜,也想不出有誰值得他讚揚的,即令有人值得他讚揚,他也想不出用啥話去讚揚。 一切絕症都淵源于中國文化中的愛心太少,孔丘先生之道,不過「忠」「恕」而已,獨缺少愛——當然啦,抬起杠來,不但其中有愛,而且愛還多得受不了。不過,「忠」「恕」中的理智成份似乎要濃些,愛的成份似乎淡如雲煙。 ——摘自《猛撞醬缸集》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