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喻世明言 | 上頁 下頁
第三十七卷 梁武帝累修歸極樂(3)


  蕭衍名譽益彰,遠近羡慕,人樂歸向。

  衍有大志。一日,齊明帝要起兵滅魏,又恐高歡這枝人馬強眾,不敢輕發,特遣黃門召衍入朝問計。蕭衍隨著使者進到朝裡,見明帝,拜舞已畢。明帝雖聞蕭衍大名,卻見衍年紀幼小,說道:「卿年幼望重,何才而能?」蕭衍回奏道:「學問無窮,智識有限,臣不敢以才事陛下。」明帝悚然啟敬,不以小兒待之。

  因與衍計議:「要伐魏滅爾朱氏,只是高歡那廝,士眾兵強,故與卿商議。」衍奏道:「所謂眾者,得眾人之死;所謂強者,得天下之心。今爾朱氏兇暴狡猾,淫惡滔天;高歡反覆挾詐,竊窺不軌,名雖得眾,實失士心。況君臣異謀,各立黨與,不能固守其常也。陛下選將練兵,聲言北伐,便攻其東。彼備其東,我罷其戰。今年一師,明年一旅,日肆侵擾,使彼不安,自然困斃。且上下不和,國必內亂。陛下因其亂而乘之,蔑不勝矣。」明帝聞言大悅,留衍在朝。引入宮內,皇后妃嬪時常相見,與衍日親日近。衍贊畫既多,勩勞日積,累官至雍州刺史。

  後至齊主寶卷,惟喜遊嬉,荒淫無度,不接朝士,親信宦官。蕭衍聞之,謂張弘策曰:「當今始安王遙光、徐孝嗣等,六貴同朝,勢必相亂;況主上慓虐嫌忌,趙王倫反跡已形。一朝禍發,天下土崩,不可不為自備。」於是衍乃密修武備,招聚驍勇數萬;多伐竹木,沉之檀溪;積茅如岡阜。齊主知蕭衍有異志,與鄭植計議,欲起兵誅衍。鄭植奏道:「蕭衍圖謀日久,士馬精強,未易取也。莫若聽臣之計,外假加爵溫旨,衍必見臣,因而刺殺之。一匹夫之力耳,省了許多錢糧兵馬。」

  齊主大喜!即便使鄭植到雍州來,要刺殺蕭衍。驚動了光化寺空谷長老,知道此事,就托個夢與蕭衍:長老拿著一卷天書,書裡夾著一把利刃,遞與蕭衍。衍醒來,自想道:「明明的一個僧人,拿這夾刀的一卷天書與我,莫非有人要來刺我麼?明日且看如何。」只見次日有人來報道朝廷使鄭植賚詔書要加爵一事。蕭衍自說道:「是了。」且不與鄭植相見,先使人安排酒席,在甯蠻長史鄭紹寂家裡,都埋伏停當了,與鄭植相見。說道:「朝廷使卿來殺我,必有詔書。」鄭植賴道:「沒有此事。」

  蕭衍喝一聲道:「與我搜看。」只見帳後跑出三四十個力士,就把鄭植拿下,身邊搜出一把快刀來,又有殺衍的密詔。蕭衍大怒!說道:「我有甚虧負朝廷,如何要刺殺我?」連夜召張弘策計議起兵。建牙樹旗,選集甲士二萬余人,馬千餘匹,船三十餘艘,一齊殺出檀溪來。昔日所貯下竹木、茅草,葺束立辦。又使王茂、曹景宗為先鋒,軍至漢口,乘著水漲,順流進兵,就襲取了嘉湖地方。

  且說郢城與魯城,這兩個城是嘉湖的護衛,建康的門戶。今被王先鋒襲取了嘉湖,這兩處守城官,心膽驚落,料道敵不過,彼此相約投降。這建康就如沒了門戶的一般,無人敢敵,勢如破竹,進克建康。兵至近郊,齊主遊騁如故,遣將軍王珍國等,將精兵十萬陳於朱雀航。被呂僧珍縱火焚燒其營,曹景宗大兵乘之,將士殊死戰,鼓噪震天地。珍國等不能抗,軍遂大敗。衍軍長驅進至宣陽門,蕭衍兄弟子侄皆集。將軍徐元瑜以東府城降,李居士以新亭降。十二月,齊人遂弑寶卷。蕭衍以太后令,追廢寶卷為東昏侯,加衍為大司馬,迎宣德太后入宮稱制。

  衍尋自為國相,封梁國公,加九錫。黃複仁化生之時,卻原來養娘轉世為範雲,二女侍一轉世為沈約,一轉世為任昉,與梁公同在竟陵王西府為官,也是緣會,自然義氣相合。至是,梁公引雲為諮議,約為侍中,昉為參謀。二年夏四月,梁公蕭衍受禪,稱皇帝,廢齊主為巴陵王,遷太后于別宮。

  梁主雖然馬上得了天下,終是道緣不斷,殺中有仁,一心只要修行。梁主因兵興多故,與魏連和。一日,東魏遣散騎常侍李諧來騁。梁主與諧談久,命李諧出得朝,更深了,不及還宮,就在便殿齋閣中宿歇。散了宮嬪諸官,獨自一個默坐,在閣兒裡開著窗看月。約莫三更時分,只見有三五十個青年使人,從甬巷中走到閣前來。內有一個口裡唱著歌,歌:

  「從入牢籠羈絆多,也曾罹畢走洪波。
  可憐明日庖丁解,不復遼東《白蹢歌》。」

  梁主聽這歌,心中疑惑。這一班人走近,朝著梁主叩頭,奏道:「陛下仁民愛物,惻隱慈悲。我等俱是太廟中祭祀所有牲體,百萬生靈,明日一時就殺。伏願陛下慈悲,敕宥某等苦難,陛下功德無量。」梁主與青衣使人說道:「太廟一祭,朕如何知道殺戳這許多牲體?朕實不忍。來日朕另有處。」這青衣人一齊叩頭哀祈,涕泣而去。梁主次日早朝,與文武各官說昨夜齋閣中見青衣之事。又說道:「宗廟致敬,固不可已;殺戳屠毒,朕亦不忍。自今以後,把粉面代做犠牲,庶使祀典不廢,仁惻亦存,兩全無害,永為定制。」誰敢違背!

  梁主每日持齋奉佛。忽夜間夢見一夥絳衣神人,各持旌節,祥麟鳳輦,千百諸神,各持執事護衛,請梁主去遊冥府。遊到一個大寶殿內,見個金冠法服神人,相陪遊覽。每到一殿,各有主事者都來相見。有等善人,安樂從容,優遊自在,仙境天堂,並無掛礙。有等惡人,受罪如刀山血海,拔舌油鍋,蛇傷虎咬,諸般罪孽。又見一夥藍縷貧人,蓬頭跣足,瘡毒遍體,種種苦惱,一齊朝著梁主哀告:「乞陛下慈悲超救!某等俱是無主孤魂,饑餓無食,久沉地獄。」梁主見說,回曰:「善哉,善哉!待朕回朝,即超度汝等。」諸罪人皆哀謝。

  末後,到一座大山。山有一穴,穴中伸出一個大蟒蛇的頭來,如一間殿屋相似,對著梁主昂頭而起。梁主見了,吃一大驚!正欲退走,只見這蟒蛇張開血池般口,說起話來,叫道:「陛下休驚,身乃郗後也。只為生前嫉妒心毒,死後變成蟒身,受此業報。因身軀過大,旋轉不便,每苦腹饑,無計求飽。陛下如念夫婦之情,乞廣作佛事,使妾脫離此苦,功德無量。」

  原來郗後是梁主正宮,生前最妒,凡帝所幸宮人,百般毒害,死於其手者,不計其數。梁主無可奈何,聞得鶬鶊鳥作羹,飲之可以治妒,乃命獵戶每月責取鶬鶊百頭,日日煮羹,充入禦饌進之,果然其妒稍減。後來郗後聞知其事,將羹潑了不吃,妒複如舊。今日死為蟒蛇,陰靈見帝求救。梁主道:「朕回朝時,當與汝懺悔前業。」蟒蛇道:「多謝陛下仁德。妾今送陛下還朝,陛下勿驚。」說罷,那蟒蛇舒身出來,大數百圍,其長不知幾百丈。梁主嚇出一身冷汗,醒來乃南柯一夢,諮嗟到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