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元宮十四朝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四十八回 軟語溫情禁宮亂國母 嬌嗔獰怒膝下慰相知(1) |
|
話說仁宗天子本來是很仁孝很賢明的皇帝,朝廷一切政事均勤修不怠,就是那般台臣見主上如此勤政,個個也深加自勉,故即位以來朝政為之一新,無如元朝氣數不遂,常常鬧出許多奸臣蕩婦的事,把個錦繡江山,弄得成了糟糕一團。看官們看了以前的幾位皇太后及西僧優伶的混亂,就大概知道了。在下目今敘述丞相鐵木迭兒與太后弘吉刺氏的一段外史,頗多奇情。 鐵木迭兒先前並無資格來做丞相的職位,因太后執意的下了這一道旨任他做丞相,仁宗雖是不願意,卻是母后的旨意哪裡敢違背呢?於是鐵木迭兒公然坐起高位,作威作福起來,他手下放出不少的官職,作他的黨羽,把個仁宗皇帝倒反看不在眼,又因得了太后的懿旨,常常在後宮進出。有時得著太后的賞光,竟日夜承居宮中,只瞞著仁宗一人的耳目。 這是什麼一段緣故呢?原來太后從前被伯岳吾後所忌的時候,冷居宮禁,吊影傷情,那時兒滿宮上下,全是伯岳吾後的勢力,誰肯來安慰她這被棄的次後?此時卻有這個宗親鐵木迭兒,看了弘吉刺氏被棄,到有些可憐見的,心中總想去結識她,或者將來有別的希望也未可知的,便去買通了弘吉刺氏身旁的幾個宮人,引他常常去問候起居,每逢弘吉刺後傷心的時節,又苦苦的解勸一回,就是武宗和仁宗那時都遠居和林,也靠鐵木迭兒去通些聲氣,所以弘吉刺後慢慢的感激他起來。 有一日鐵木迭兒進宮去通機密事體,被弘吉刺後留住死也不放他走,在她的意思,是要報答鐵木迭兒的一番苦心,鐵木迭兒見著她一團美貌,早有附鳳之意,卻不敢直接做了出來,便乘她不得意的時候,極力的獻些小殷勤,不想入了他的彀中,便認定他是個好人。又兼弘吉刺後自孤處宮中,許久不曾與皇帝臨幸,心裡也實在有些不安,便於鐵木迭兒這時的機會,勾他上手,也略略解解悶兒。 當時卻懶越越的拉著鐵木迭兒的手,兩隻眼閃搖搖的向著他發呆。鐵木迭兒此時巳明知道至成熟期了,卻還故意的說道:「蒙皇后深寵,已感激不盡了,倘若此事兒做出來被皇上知道,臣雖死不足惜,皇后怎受得起這番干係呢?」 他一面說著,又一面跪在地下不起。弘吉刺後聽他一番推卻的言語,不覺淚眼兒一點點滴了下來,恰恰一顆滴在鐵木迭兒後頸上。但弘吉刺後的欲念已積了許多時,哪裡還能抑止,當下不由自主的把鐵木迭兒抱了起來說道:「餘今被棄之人,心中已如死了一半,其餘事還怕他做什麼?」 鐵木迭兒聽了心中暗喜,便順勢扶了皇后的臉兒,實行親熱起來,當晚便匿宿宮中,做出許多好事。從此鐵木迭兒常常到宮中服侍弘吉刺後,或三五日不出。後來武宗回朝,弘吉刺後便尊為太后了,無如鐵木迭兒被武宗遣放外省作官,一時不能回來,惹得太后一番熱烈的情火無處發洩,後來才有小沙彌的福氣。又這樣的廝混了沒幾時,仁宗接位,便首先禁止了西僧入宮,把太后從前的寂寞又引了起來,好容易說得仁宗把鐵木迭兒任了丞相的位置,又附了好些大權。於是鐵木迭兒上逞太后之寵,下逞自己權大,遂和太后振起舊情,無法無天的了。當初還遵守法度,糊裡糊塗也料理些國家大事,後來簡直不顧體面了。 這時候雖有一般大臣埋怨,卻自料非他的敵手,又當這時候,仁宗巡幸上都,便留鐵木迭兒留守,鐵木迭兒得此機會,更大加擴張起來,出入宮禁,均撐羅張蓋。太后又賜他衛士百人,排執半副鑾駕,赫赫威威,可謂煊耀極了。延臣見了他,也要有三分畏懼的。太后又憂慮他出進不便,索性教他搬在宮裡不放他外出,外面揚言就說與太后料理國家大事。其實他倆在宮中,長夜淫樂,日色當午,他們還在溫柔鄉中,你歡我愛,真個連天日也不知了。 此時太后年紀已及耳順,鐵木迭兒亦五十有餘。無如太后老而善淫,更比少年時還發育得厲害,把鐵木迭兒弄得一點也沒有空閑時間。又因為太后從前經過了西僧那番年富力壯,倒覺得與鐵木迭兒究竟乏趣,於是乎鐵木迭兒自知羞愧,只好盡心力而為之。誰知情郎精力有盡時,老婦淫欲無絕期。鐵木迭兒一天天的便告哀憐起來,跪請太后恩施格外,賜他幾時靜養,自願折自己俸祿請人庖代。太后至此也念他可憐兒的,當即准其所奏,放他出宮。 這鐵木迭兒到了外面,即遍選候補人員,仿呂不韋進嫪毐的故事,好容易尋著一個替己,便送入宮去,深得太后的歡心。這且不表。他一面侯仁宗回燕都提出辭職的本章,仁宗天子見太后未有異言,就准許了他,延臣也暗暗歡喜,大家相慶道:「此老不揣冒昧,倒自己告起回避來了,這樣也免得我們費盡心血去參他呢!」 其留下丞相一職,仁宗著禿忽魯代任。到了延祐改元的時候,禿忽魯因事免官,仁宗欲以左丞相哈克撒繼任。哈克撒本是鐵木迭兒的羽翼,今見鐵木迭兒已靜養年餘,複有複位之志,當下奏仁宗道:「臣才智不足,恐負陛下聖恩,且非世勳族姓,不足當國,前丞相鐵木迭兒賢能勤謹,堪荷重任,請陛下乃複丞相之職。」 仁宗對於鐵木迭兒宮闈之事不甚明白,只得迎合太后懿命,乃複拜鐵木送兒為開府儀同三司,錄軍國重事。居數月,仍進為右丞相。他此次複任,自己倒思想做一兩件正當事體,以服眾心,乃想出一條理財的政策,便毅然上奏道: 臣聞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生,食足則民備,備而相安,國家賴以鞏固者也。今內侍隔越,奉旨者眾,陛下如不禁止,欲治實為困難。請詔敕諸司,中書政務毋輒干預。又昔時富民往諸番商販,率獲厚利,商者益眾,中國物輕,番貨反重。今請以江浙右丞曹立領其事,發舟十綱,給牒以往,歸則徵稅如制。私往者沒其貨,又經用不給,苟不豫為規劃,必至愆誤。臣等集諸老議,皆謂動鈔本則鈔法愈虛,加賦稅則流毒黎民,增課額則比國初已倍五十矣。唯預買山東河間,運使來歲鹽引,及各冶鐵貨,庶可以足今歲之用,又江南田糧,往歲雖曾經理,多未核實,可始自江浙,以及江東江西,宜先事嚴限格,信罪賞,令田主手實頃畝狀入宮,諸王駙馬學校寺觀,亦令如之,仍禁私匿民田,貴戚勢家,毋得阻撓,請敕台臣協力以成,則國用足矣,謹此奏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