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元史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二十九回 趙涪陵聘賢龍首(1) |
|
卻說涪陵即得漳州,用重兵控制邵武,以遏江右、閩中兩省援師,命馬遇樂、拓跋琳分頭領兵,略就近州縣,方欲傳檄以達廣南,再議進兵。忽報皇甫惇、馬遇陽由吉安回,至順昌,遇著二將引兵來降。涪陵迎入。二將俱虎頭燕頷,魁梧奇偉。一見涪陵,納頭便拜。涪陵慌忙扶起,再三勞慰,始叩姓名。 其一姓高,名耀卿,渤海人氏;其一延安人也,姓韓,名靖夏,曾為宋末留守司統制,一向隱身閩中,近聞殿下江右起義,因於九龍山集兵千人。耀卿取了南靖、長泰二縣,靖夏亦攻破福寧州,有建甯路都統制遣兵來援,某二人合敗其師,方始來歸,無可表現,權將二郡作贄進見。涪陵喜出望外,稱謝曰:「將軍等不忘故國,則南宋之中興有日矣!」 遂登風月樓酌酒,與二將洗塵,又謂眾人曰:「大將已至,諸公當輪流把盞。」 只見高耀卿推箸而起曰:「殿下此宴,賀功則可,若雲大將,則閩中尚有奇才,此人若至,國家厄運日消,恢復立見,縱使伯顏、張宏範複生,不足慮也。」 涪陵急問其人,耀卿曰:「馬邑人岳燕超也,將略素裕,可當專閫之任。二子鎮坤,俱非凡鳥。燕超與耀卿契交最久,伯顏曾令魏天祐以參政顯職聘之,不就。則令州縣密捕除之,恐生異日之患,蓋陰以淮陰比燕超也。今隱霞浦縣龍首山,殿下遣使聘之,則大事立成。」 涪陵問:「其人比將軍何如?」 耀卿曰:「勝某十倍。」 涪陵疑信參半,韓靖夏亦亟言:「燕超可用,殿下不可錯過。」 有皇甫惇起身願往招之。涪陵曰:「古之聖王,側席求賢,不惜三聘五征。國事既重,名賢自不可輕,宜遵造廬之禮,方足以表敬意。」 且說當時涪陵以高將軍權知兵馬事,總制邵武;韓將軍屯兵杉關,救應閩中,防建寧兵至;劉瑛、史進、拓跋琳領兵,控上梧、蓬頭、桂嶺三關,防脫脫兵,至救應江右諸郡。各處要地,俱用將防守。不日進徵調用,收拾禮物,猶未起行,轅門上又傳廣南惠州府羅浮山有人奉表至,涪陵降階而迎,乃韓昭、李穆也。二人叩見起居畢,奉表呈上,涪陵觀之,其表曰: 伏聞殿下潛身海島,十載播越,中州鼎沸,無所統屬。今天誘其衷,萬里歸國,崛起雄師,使天下士大夫得以效死,圖報國恩,人意既諧,天時亦順,危運立時而銷,中興拭目可待。 夫以紫色餘分,擬亂正統,已令英雄短氣,志士灰心,況狂惇及於聖天。罪浮羸政,兇暴至於陵骨,虐逾曹瞞,軍民切齒。中外一心,語雲:「天生斯民,必有司牧。」當今司牧,非殿下而誰?獻公之子九人,晉文創霸漢家之厄十世,光武中興,師定閩廣,席捲荊湖,則大事可成,王業可興矣!仍遵航海國號,祥興二年,會合勤王義師,雄兵百萬,請約主盟,並示師期,先定廣南,預建國都,招魂二王,肅清陵墓,其餘地土,可傳檄而定,無任懇款之至,羅游複宋營首領衛臣種世龍等,百拜謹表以聞。 大宋祥興二年八月初二日奉表 韓昭、李穆 涪陵觀畢,喜極而泣。叩問廣南用兵情形,噴噴稱羨,約以來歲之春,師過羅浮。韓昭曰:「殿下之兵,朝至廣南,則廣南朝定,夕至廣南,則廣南夕定。」 李穆曰:「羅浮聚兵,三萬有餘,能征慣戰之將三十餘員,兵精糧足,所以不敢攻城掠地者,一以軍中無主,恢復尚屬虛名;一以廣南有一大將,尚未招降。故遲疑至今,未敢妄發。近聞殿下由江右入師閩中,羅浮士氣百倍,不必兩軍對壘,而勝負之形判然矣。」 涪陵見二人議論侃侃,舉止安詳,知是賢士,改容禮之,設宴款待,從容問及故國典要,條分縷晰,井井不亂。涪陵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又有侯長孺、皇甫惇等相陪談心,意更款洽。涪陵私語左右曰:「吾不喜得羅浮書,喜得二賢士耳!」 語罷即命皇甫惇、侯長孺往羅浮報命,隨帶馬遇樂、張懷亮及親隨數人,望福寧州禮聘燕超。不日遂達蔗洋,近福寧州西北,過太姥山,忽聞喊殺之聲,涪陵大驚。登高而望,見曠野平原間,有二將面如傳粉,唇若塗朱,弱冠年紀,凜凜威風,一持梨花長槍,一舞方天畫戟,二人正鏖戰不休,殺得性起,如雪花紛紛亂舞,又似白龍攫雲拿霧,騰空矢矯,惟見寒芒隱隱,不露人身。張懷亮、馬遇樂亦極口稱賞,均喝采不已。 時已過午,二將戰了一會,勒馬大笑而去。涪陵心慕其人,思蹤跡之,但求賢來遇,只得先縱馬下嶺,約行裡許,見空山落寞,草荒人稀,薜蘿縱橫,夾道皆碧苔青蘚,愈行愈遠,無可問途,從石蹬峻嶒中,紆折出峪,恍聞馬蹄鸞鈴之聲,遙見鏖戰二少年驟馬嶺上,其行如駛。張懷亮大呼問:「誰?」 其一按轡而去,其一停馬審視。張懷亮始向前問路。少年飛馬而去,見一行人眾,舉止非凡,便先問訊。張懷亮曰:「我等奉趙殿下往龍首山,訪賢至此。」 少者曰:「誰為趙殿下?將訪誰也?」 懷亮曰:「前面紫衣驄馬者,即宋涪陵公也,將訪岳賢士燕超。」 少年聽罷,大驚,下馬拜伏於地。涪陵忙令扶起。 少年曰:「某即燕超之長子,岳鎮也。殿下至此,有失祗侯。」 涪陵大喜曰:「前面演武者,想即汝昆季也?」 少年謝曰:「然。」 此山有東西二徑,西達棲雲嶺,近福安縣,下嶺過扈崎山,下即小將蝸居。殿下從此登嶺,越前面三峰而下,即見衡門矣,小將理當先驅,」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