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吳三桂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二十四回 高大節智破安親王 夏國相敗走醴陵縣(1) |
|
話說安親王岳樂,因江西緊急,又值西洋大炮已購到數尊,即領軍離了九江,望袁州進發。又以周將夏國相、高大節分兩路而來,恐孤軍不能抵禦,複諮請簡親王喇布移鎮江之兵為後援,會師追搗。先有細作報入夏國相軍中。 時夏國相正與高大節同駐南昌,聽得兩王軍到,國相卻與大節計議道:「吾等初進江西,岳樂且觀望不進,是彼猶畏我也。我得一南昌,於敵無損,不如棄之以破安、簡兩王。彼兩軍既破,則望風而解,不患江西不復為我有也。」 高大節道:「某本武夫,本不敢妄言方略。但得一城守一城,將疲於奔命矣。今敵軍已悉數精銳而來,西自平涼,南自武漢,皆不能通。若能破簡、安二王,沿江寧而進,料武漢之敵軍亦退,即可長驅大進。苟只圖保守,萬一曠日持久,人心盡變,是前功亦廢也。誠如相國之言,即能堅守南昌,敵人將合兵攻我,反客為主,反受吃虧耳。相國之言是也。」 夏國相道:「將軍驍勇善戰,可領本部兵馬並及部將,從小路抄過袁州,吾且權守南昌。料安、簡二王必爭來攻我,我即退兵。敵軍必來追趕,將軍卻抄出其後以邀擊之。彼二王皆紈絝子弟,以親見任,一聞腹背受敵,必無主持,因而破之實如反掌耳。」 高大節領諾而去。 且說簡親王喇布,自領兵到了鎮江,實未經一戰。忽聞安親王岳樂諮調合兵,乃不得不行。及到九江,依然逗留觀望。那岳樂日盼簡王到來,以厚兵力。惟久候依然不到,便連番催促。簡王喇布沒奈何,只陽允進兵,仍緩緩而行。夏國相聽得,謂左右道:「凡畏敵者必爭功。我若充南昌,彼必齊進矣。且岳樂若不進兵,高大節一軍亦無所用也。」 乃決意退出南昌,拔隊離城,望萍鄉而退。岳樂聽得,即飛報簡王道:「敵人聞我兩軍俱至,已棄城遁矣,宜速即進,毋失機會。」 簡王得此消息,自念領兵而來未有寸功,今南昌空虛,若乘機而入,即是克復南昌,此功不小。說了,左右皆以為然。 簡王即令諸軍立出,晝夜不停,務以先入南昌為上。更怕岳樂奪了頭功,乃親自督隊。果然兵不離甲,馬不停蹄,先到了南昌,全無阻力。比及岳樂至時,簡王已到了南昌多時矣。岳樂心甚不悅,以為簡王奪去自己大功。正欲詰責,那簡王已有文書到來,約請安王岳樂直趨萍鄉。岳樂部將伊坦布諫道:「簡王以南昌空虛,乘機先進以奪我頭功,今又欲以我軍直進萍鄉,是戰事則吾軍當之,功勞則彼受之矣。然夏國相由醴陵直抵南昌,未嘗挫失,今忽然盡退,恐其中必詐,不可不防也。」 岳樂道:「簡王既進南昌,吾軍亦到此間,未嘗遇險,料夏國相必無狡計於其中。彼之遽退,或者武漢一路馬寶失敗,已為蔡毓榮所乘耳。聞蔡毓榮與馬寶已經十數小戰,馬寶頗為失利,故吾料夏國相退兵,必因此故也。今所宜計者,只吾軍宜直進否耳。」 伊坦佈道:「吾軍雖進,然江西設有軍警,簡王必守南昌不住。那時吾軍反被人要截,將無退路矣。」 岳樂聽罷,亦以為然,因此躊躇未決。忽然接得袁州急報,知周將高大節領兵數萬,已將抵袁州。岳樂聽得,大驚道:「似此是前有夏國相,後有高大節,吾軍危矣,不如回軍為上。」 伊坦布又道:「簡王爭功,只屬私憤,今卻不必計較。宜一面告他以袁州有警,吾軍已中道折回,令他固守南昌,以為聲援。若南昌不守,是江西全失矣。」 岳樂便一面知照簡王,一面回軍。那簡王聽得,已嚇得魂不附體。當初只道得了頭功,今日反受了危險,如何不懼?又不敢遽爾離城,惟下令閉城緊守,自不消說。 單說高大節本部人馬陽稱數萬,實則只有八千。那高大節生平驍勇耐戰,又善能以少擊眾。自行抵袁州之後,逆料岳樂必然回軍,乃與諸將計議道:「當岳樂離開袁州時,若簡王喇布仍留半軍駐守九江,吾軍斷不易得手。今彼悉為我夏丞相所料,不計利害,但要爭功,以全軍坐困南昌,岳樂又同時俱進,使江西上游空虛無備,是彼失算也。今岳樂若聞我軍反出其後,必星夜回軍,卻好中計。」 言罷,乃囑副將韓大任道:「離此數十裡有一座螺子山,山如螺形,樹木叢雜。且山下平原絕少,只是溪澗縱橫,支河錯落,並無戰場。足下可領千人先伏山上。岳樂回軍,必經此間,待其至時,排槍勁矢一齊施放,岳樂必不能抵禦。且彼所恃者,數尊西洋大炮耳,大炮仰攻甚難,吾軍必獲大捷,足下之功不少。」 又囑部將吳用華領軍千人,離螺子山十余裡擇林木深處埋伏,等韓大任軍中號炮響應,即行殺出,以為接應。又囑部將李雄飛道:「岳樂雖不曉軍事,但他軍中必有經事之人。若到螺子山,懼有埋伏也。足下領軍千人直過螺子山十餘裡,阻山立營以待之。彼若見有伏兵,必來攻擊,足下當引軍即退。彼以為伏兵已過,方放心直行。待至韓軍得手,然後掩出可也。但立營須阻山隘,以避他大炮,方為要著。」 又囑韓大任,於清軍到時先發號炮,以告諸軍。各人領命去了。高大節又派部將多名,或領千人,或數百,為遊擊之師。高大節卻統中軍,留一半于袁州,陽言將出九江,卻親自領兵為各路救應。分撥既定,正是:準備窩弓擒猛虎,安排香餌釣鼇魚。 那時岳樂自聽得袁州有警,以江西上游已失,自己孤軍深入實非良策,便星夜回軍。那日黃昏以後,將行抵螺子山,伊坦布進道:「螺子左扼山嶺,右阻溪河,地勢甚險。若有伏軍,必難抵禦,不可不防。」 岳樂道:「高大節全軍方爭九江,以圖進取。以九江為數省咽喉,乃四戰之地,宜其在所必爭。彼何暇留軍此間耶?」 正說話間,忽前軍探馬報導:「前頭已有伏兵,但旌旗不多,人數甚少耳。」 岳樂道:「果不出伊坦布所料。以些少伏兵,何足憂慮?且已為吾軍所見,亦無用矣。」 乃急令前軍攻之,並移炮隊往攻。 當岳樂軍來時,周將李雄飛即與接戰。甫一時間,雄飛即斂軍而退。岳軍正欲追趕,岳樂急止之,並道:「彼伏兵既退,若追之反恐中計。今當乘勝過了螺子山,此後更無慮矣。」 遂催促軍士疾行。 恰當螺子山,已近夜分。岳樂心怯,謂左右道:「此地甚險,不如駐紮一夜,明早方行為上。」 伊坦佈道:「豈駐此一夜便無險乎?以我愚見,三軍既已到此,速宜趲路。若一經駐紮,軍心必餒。且敵人若有伏兵,雖駐紮亦不能免害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