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吳三桂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十四回 篦子坡永曆皇被縊 北京城吳三桂奔喪(3) |
|
永曆帝道:「此次正對五軍山,朕欲登山一望故都,然後回來候太后終年之後,即行就死,不知能方便否?」 雙桂厲聲道:「吾只知奉命耳。若複有言,當令人告知平西王爺,吾不能為汝作主也。」 永曆帝聽罷大哭,向太后道:「朕不肖累及母后,今將奈何?」 太后道:「逆賊欲吾自縊以掩人耳目,我橫豎一死,不如候逆賊加刀,以成他弒君之名。」 永曆帝道:「後世必有知者,太后不必如此。」 太后乃大哭,即取出羅帶,永曆帝不忍正視,又慮太后年高,乃代為結束羅帶。左右即移椅子,扶太后上吊,永曆帝只掩面俯首垂淚。除左右隨從外,還有皇后及妃嬪數人,皆放聲大哭,不忍仰視。太后上吊時,仍大罵三桂。不多時,永曆帝尚俯首而泣,左右扶起時,三桂軍士由憐生愛,見了永曆,皆驚道:「此真英主也。」 皆竊竊私議,有欲救之之心。且自三桂遣發親兵而後,滿漢諸大臣多來觀視。永曆帝正當太后既死,一發悲苦,乃向妃嬪說道:「自古為君無有如朕之苦者。今朕將死矣,破巢之下,安有完卵?汝們宜各自打算。」 說著,各妃嬪皆擁繞永曆帝而哭。時在場看的,自漢員以至八旗將士,皆為感動,紛紛道:「人謂他為仁愛之主,果不虛傳。我們何不奉之,以立不世之功。」 一言未了,已有數人割辮而起。 雙桂急使人報知三桂,三桂聽得大驚,立發令箭大兵到來,即將多官驅散,並諭雙桂,即取永曆自縊的消息回復。永曆帝此時恐防被辱,即行自縊而崩,亦無暇與妃嬪訣別。三桂更令雙桂擁皇后及永歷次子,直至市場,以弓弦絞殺之。是日卻天昏地暗,風霾交作,對面不見人影,見者皆謂為天怒。事後雙桂回報吳三桂,三桂更怒,傳令將永曆帝、太后屍首,用火焚化,聞者皆不忍往視。左右亦有向三桂進諫,謂不宜太慘,三桂更怒,謂左右道:「他說在九泉之下看我碎屍萬段,吾焚其屍,化為灰燼,則本藩他日雖碎屍萬段,他亦無目見吾也。」 說罷一發令人將永曆帝及太后焚化之後,更揚其灰,使分散四處。是時吳藩部下文武員弁,見三桂盛怒,多不敢進言,故一任三桂做作,以至得做這窮凶極惡的手段。 那時三桂自害了永曆帝及太后之外,並永曆皇后及皇次子亦已絞殺,單不見了永曆長子,也疑到手下的人暗為藏匿,立即高懸賞格,要緝永曆太子。 一面將永曆親屬及外戚從臣,檻送入京,具表報捷。隨後複追究永曆被縊時,有贊永曆帝為真主欲奉之舉事者,大加殺戮。計除章京雙桂以外,共殺去不下二千人。真是天愁地慘,戶哭家號。因見永曆受害之慘,滇人乃改喚篦子坡為迫死坡。後人有古風一篇,單道永曆帝被害的。詩道: 大明太祖定天下,一統相傳三百年。 延至季世日積弱,君雖英武臣不賢。 內遭閹禍外強敵,東陲一望皆烽煙。 似此存亡若一線,況複流寇相蔓延。 龍蛇混雜闖獻出,敵聞內亂亦垂涎。 號召各部興勁旅,乘機泄發寇東偏。 松山一戰承疇走,三桂借兵為禍首。 自成西去敵東來,前方拒虎狼隨後。 雖然申胥哭秦庭,卻送土地為人有。 福王棲息依南京,轉瞬揚州先失守。 可憐天下祚朱明,魯王唐王皆不久。 中惟延平鄭氏起,雄師光復閩台次江右。 清兵百萬渡黃河,東南遍地皆干戈。 永嗣明統圖光復,君雖明哲臣庸何。 可望反復成棟死,一戰再戰皆蹉跎。 奔馳端州並粵左,倉惶滇省依天波。 勢窮力盡走緬甸,緬酋慘殺猶殘苛。 吳軍直指緬甸境,君臣為俘相芟鋤。 逆臣辣手弒帝后,血淚飛揚迫死坡。 極惡窮凶志不回,焚其屍首揚其灰。 破巢之下無完卵,爰及妃嬪皇嗣交殘摧。 天愁地慘鬼神哭,甘弒君後為奴才。籲嗟呼! 亂臣賊子古來有,何如三桂罪之魁。 試讀明季慘亡史,二百年後人猶哀。 自此吳三桂即坐鎮滇中,以平定永曆之故,清廷念其勳勞,即以雲南為三桂食埰地。又招其子為駙馬,寵倖已極。 如是有年,三桂日即驕橫。所有雲南歲入庫款,皆不奏報,又招兵買馬,直如三代諸侯一樣。因此清廷大為嫉忌。唯是三桂耳目遍佈京中,早有消息知得清廷嫉忌之意,志在探聽確實,以窺朝廷舉動。正籌思無策,忽報大清國順治帝駕崩,吳三桂便趁此機會,以奔喪為名,直進京中。又恐自己入京之後被朝廷挾制,便點起大兵,然後啟程。計大兵不下十余萬,經貴州、湖南,入湖北、河南,望北京而去。沿途騷擾,三桂又故遲遲其行,以看朝廷之意。隨行如馬寶、夏國相,皆三桂心腹將士。以馬寶為前驅先行,自己在後進發。計行了數十日,三桂尚須兩日方能抵京,唯前驅人馬已在燕京塞擁道路,弄得京中一帶人心惶恐。有言三桂反清複明的,有說三桂帶兵入京志在襲取大位的,紛紛其說。你言我語,居民十室九驚,交相避匿。 那時順治帝既崩,康熙帝正在即位,聽得風聲,又不知三桂有何用意,心中不免顧慮,即與廷臣計議。有主張阻拒三桂不令入京的,康熙帝又恐反因此激成三桂反情,終是不決。徐見諸臣紛奏道:「三桂領兵入臨,人馬過多,在京騷擾,驚嚇居民。請旨定奪。」 康熙帝立意用安慰之策,以羈縻一時。先派大臣赴吳三桂軍中,先獎頌他的功業,隨說居民惶駭,請不必入京成禮,以靖民心,就在京外設祭哭靈而去。正是: 為慮藩心多反側,反教朝意起嫌疑。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破楚國的郢都,楚國面臨滅亡。楚大夫包胥到秦國求救兵,陳述吳滅楚後,吳將與秦直接對抗的形勢,勸秦火速出兵。他在秦庭倚牆而哭,曆七日七夜不絕。秦王終於同意出兵救楚。後來就把向別國請救兵叫「哭秦庭」。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