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唐書志傳 | 上頁 下頁 |
第八回 李世民兵會長安 段志賢單騎破虜 |
|
卻說李淵從弟李神通,在長安亡命入鄠縣山中,與長安大俠史萬寶等起兵,眾有數萬,來應淵。淵女——柴紹之妻,亦聚徒于藍田,得萬餘人,聽的淵大軍屯關中,各遣使迎淵。淵即使柴紹將數百騎迎李氏,柴紹領命去了。關中群盜皆請降。淵以書慰勞之,曰:「諸君欲共仗大義,以成美名、富貴。久當共之。」 眾聞其召,各領所部來見,共有十萬餘人。淵使受世民節制。因是軍聲尤盛。引兵望長安進發。 邊廷消息報入長安來,京兆內史衛文升年老,聞淵軍至,憂懼成疾。獨將軍陰世師、郡丞骨儀奉代王侑,率將佐乘城拒守。淵軍至永豐倉,賞勞軍士,賑濟饑民。大兵進屯馮翊,遣使召世民軍合。世民所領一支兵,從關中招撫,禁革以下不許侵擾。百姓各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群盜歸之如流。世民收其豪俊,以備僚屬,有勝兵九萬,紮營于涇陽。 時柴紹軍迎見妻李氏,大悅曰:「自長安別,赴太原,一何音問疏闊。不期今日得遇,實天從所願也。」 李氏曰:「吾因歸鄠縣別野,散家貲,聚徒眾,欲赴太原。聽知父兵進關中,故來相約。」 二人各訴款曲,將精兵萬餘,會世民於渭北。世民大喜曰:「人所謂『摧鋒破敵,無非父子親兵。』吾今日有之耳!」 因與柴紹各置幕府,號「娘子軍」。有隰城尉房玄齡,謁世民於軍門。世民一見如舊識,曰:「使吾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署記室參軍,引為謀士。玄齡亦對人曰:「此真吾主也!」 罄竭心力,知無不為。世民即引兵趨司竹。軍令嚴整,所過秋毫無犯。遣使者白告淵,請期日赴長安。 卻說淵命劉弘基、殷開山等分兵西略扶風,有眾六萬,南渡渭水,屯于長安故城。守臣郎將翁霸,聽得淵軍到,即與部屬徐質商議。質曰:「今兵少,不可敵。若分其勢乃可。公引兵背出渭水,淵兵必南應之,然後輕兵襲其寨,可破也。」 霸從之,即領精兵四千寇渭水,徐質引兵五千出城。劉弘基以兵從左右翼出戰,與徐質兩下軍器並舉,交鋒未十合,後陣人報:「長安城軍攻襲後營。」 弘基即令殷開山一支軍兼行,趨渭水。殷開山逆擊之,徐質軍大敗,殺向渭水,與霸合為一處。淵眾勢大,如何敵得住?二人引殘兵,棄城走歸長安。弘基迎淵入城。淵命建成選倉上精兵,趨長樂宮;遣使迎世民。世民率諸佐入見。淵以其新附諸軍北屯長安故城。延安、上郡、雕陰皆請降,淵遣人招納之。 淵引軍西行,所過離宮、園苑皆罷之,出宮女數百人,令各還其親屬。遠近大悅,爭持羊酒勞王師者,處處皆然。十月至長安,諸軍皆集,合二十余萬。淵命各依壘壁紮下,毋得入村落侵暴良民。長安城中衛文升、陰世師等,深溝高壘,悉力拒守。骨儀上言:「宜往河東取救。」 代王侑從之,即遣使取屈突通軍來救長安。使者領詔,徑來河東。 且說河東屈突通,與淵將呂紹宗屢日交兵,不分勝負。因是河東久戰不下。忽報:「淵軍進逼行在,遣使來取救兵。」 通驚曰:「河東亦是要害之地,若棄之而趨長安,則河東誰可保?」 堯君素曰:「今上有燃眉之急,主將不得不持兵救應。我引兵拒蒲,以扼河東。主將可自救長安。」 通從之,即以君素守蒲,自引兵一萬,由武關趨藍田,以救長安。兵至潼關,阻劉文靜兵,不得進。相持二十日,屈突通從高阜處望見文靜與王長諧分為三壁屯紮,前一壁旗幟不整,軍士怠倦。與桑顯和謀曰:「觀靜軍散亂,易為攻擊。今夜乘其不備,從關左道掩襲之,無有不破者耳。」 顯和曰:「此策甚妙。緣文靜亦善用兵,當分前後攻之。」 通即令:「張允忠領一支軍,攻其一壁。我軍隨後至矣。」 允忠領計去了。 將近三更左側,允忠悄悄由左道徑出關來,果是王長諧軍無備,被允忠斬壁而入,乘夜不知虛實,諧軍大亂。通兵從後掩至,奪其一壁,關裡火光照天,金鼓不絕。兩下交兵,將近天色欲曙,桑顯和縱兵大出,王長諧不能抵敵,大敗。將逼文靜營,文靜戒令軍中勿驚,自以短兵立於壁外,通軍不敢近。因是文靜一壁獨完。會允忠兵驟至,箭如雨下,文靜軍潰。段志賢率壯騎馳入,殺通眾十余人,左腿中流矢,忍痛不言,奮沖馳突。文靜亦被矢傷,死者甚眾。顯和以士卒戰疲,乃傳餐於中軍。文靜因得分兵守其二壁,仍集遊軍數百騎,與段志賢等自南山還擊其背。金鼓連天,三壁兵大呼,奮而出。顯和眾各慌,遂大敗。志賢乘勝掩殺,正遇張允忠迎戰,被志賢一刀斬之。屈突通與顯和單騎複逃回潼關。文靜盡降其眾。唐軍複振。 而長安代王朝夕望河東救兵到,至是一月不報,城中困急。淵遣溫大雅於城下諭文升等曰:「蓋聞:『貞婦不嫁破亡之家,賢臣不佐絕滅之國。』今隋主無道,代王幼沖,國已將亡,社稷崩頹。諸軍苦為守此孤城,一旦身死世絕,為天下笑。」 文升於城上答曰:「爾曹出兵無名,徒恃其士馬之眾。古人稱『利人土地貨寶者謂之貪兵,兵貪者必敗。』唐公弗守臣節,圍寇長安,不道之極矣!君上臨川,以代王付吾等奉守,今鑾輿未返即開門歸降,苟圖富貴不恤大義,上負吾君,下負民望,有忠心以報國者固於是乎?此頸可斷,此志不可移也。」 大雅聞文升語,知不可屈,即回以升言,具知唐公淵。淵命諸軍攻城益急。衛文升因城中糧乏,外無救援,積疾日深,知不能起,因謂其同屬曰:「善事代王。我無能為矣。」 言訖而卒。 十一月,淵攻破長安,約毋得犯七廟及代王宗室,違者夷三族。因是,淵軍入城,秋毫無犯。百姓各香花燈燭,迎門而接。淵入朝門,代王左右皆奔散,唯侍讀姚思廉侍側。淵軍士將登殿,思廉厲聲呵之曰:「主上在此!唐公既舉義兵匡帝室,卿等毋得無禮!」 眾皆愕然,不敢近,布立於庭下。淵稱呼拜畢,迎代王於東宮,遷居大興殿后廳。思廉扶王至閣下,泣拜而去。淵還舍于長樂宮,差官分所各處安民。且看後節如何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