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唐宮二十朝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七十六回 輔國貪心竊奇寶 秋葵泄妒私俊男(1)


  這座萬佛山,是拿沉檀香木珠玉珍寶鑲嵌雕刻而成,漫山滿穀,塑著佛像。那佛身大的也有寸許,小的竟至二三分。佛之首,有細如黍米的,有大如赤豆的;頭部眉目口耳,螺髻毫相,無不俱備。又拿金銀精練成細絲,織成流蘇幡蓋,又製成菴羅葡萄等樹,用百寶堆積成樓閣台殿,間架雖微小,那簷角窗垣,勢甚飛動。佛殿前排列著僧道,不知數千百人。山下有紫金鐘一座,徑闊三寸,人拿小槌子將鐘打一下,那山上萬余僧人,都能俯首至地,做出膜拜的形狀來。

  當眾僧人膜拜的時候,又有微微的一陣誦經唱佛號的聲兒,從鐘裡發出來。肅宗皇帝宮中原有一柄九光扇,映著燈光日光,便發出九色光彩來,每年四月初八浴佛之期,肅宗皇帝親率僧徒,數千人入內道場,繞著萬佛山禮佛。把九光扇插在山頂上,頓時發出九道奇光來,照耀得滿室燦爛,便稱為佛光。引動得京師地方的百姓,扶老攜幼的,都來看佛光。肅宗皇帝又在不空和尚處學得打坐,他在宮中,收拾起一間淨室,每日在屋子裡盤腿靜坐。

  這一天,心中忽然想起那李輔國是朝廷中第一奸臣,只因有張皇後從中包庇著,肅宗看在夫妻份上,也在心中隱忍住;但肅宗每想起李輔國那種驕橫跋扈的行為,也是一肚子的氣憤。如今靜悄悄一個人靜坐著,不覺矇矓睡去;夢見高力士領著數百騎兵,各各手中拿著長戟追趕李輔國。

  李輔國拍馬在前面逃去,高力士看看追上,便一戟擲去,正刺中李輔國的頭顱,那血和水一般地淌下來。那一隊騎兵,見李輔國已被殺,便人人歡呼,向北而去。肅宗見了,十分詫異,忙打發內侍上去問高力士:「為何殺李輔國?」

  那高力士答辭:「是奉太上皇之命!」

  正疑惑的時候,忽然醒來。內侍進來報說:「李輔國求見。」

  這李輔國,原是在宮中出入慣的,當時便至淨室中朝見肅宗。李輔國奏稱:「如今春事正盛,三代後妃,皆親蠶桑之事;今張娘娘德被六宮,正可行親蠶之禮。」

  肅宗因體弱畏縮,不願和李輔國多說話,便也答應了他。

  這個李輔國得了皇帝聖旨,便大弄起來,在光順門搭起高大的彩樓,沿路錦帳宮燈,直到御花園中,十分繁盛。到了親蠶之期,所有文武官員的命婦,齊集在光順門迎接聖駕。只聽得三聲靜鞭響,那隊隊宮衛擁護著龍輿鳳輦,到光順門來。一班命婦都上前去朝見過了,跟著皇后的鳳輦,走到御花園中。

  只見一片桑林,翠葉如蓋;中間搭起一座高臺,一時鼓樂齊奏,贊禮官宣讀文書。皇后盛服上臺,祭過天地,拜過蠶神;便有丞相李揆的夫人捧過蠶筐來。皇后手執桑枝向筐中一拋,算是親蠶了。接著一陣笙歌,皇后下臺來,在迎暉殿中,賜夫人們領宴,文武大臣都在西偏殿領宴。飲酒中間,便由李輔國領頭兒,上皇帝尊號,又上皇后尊號,稱為翊聖皇后。

  這原是皇后私地裡囑咐李輔國上自己尊號,原來唐室裡的故事:皇太后和皇后上尊號的,每加一字,便每月加俸十萬兩。張皇後是十分貪財的,便囑咐李輔國上自己的尊字;一來可以誇耀六宮,二來也是欲多得錢財的意思。誰知肅宗皇帝看了這本奏章,適值丞相李揆進宮來,肅宗問李揆:「張皇後可加尊號否?」

  李揆再三諫勸說:「皇后未有盛德,前吳皇后未上尊號,張皇後豈可獨上尊號?」

  肅宗聽了李丞相的一番話,便把李輔國的奏章擱了起來,不提上皇后尊號之事。過了幾天,張皇後見皇帝尚無動靜,便忍不住去面問皇帝。肅宗是一個最沒有擔當的人,見皇后來責問他,他便向李丞相身上一推。張皇後是一個剛愎的女子,聽了皇帝的話,如何肯依,當時大怒,便和肅宗大吵大鬧起來。足足鬧了一夜,帝后二人都不得安睡,到最後還是肅宗皇帝答應她明日下旨上皇后尊號,才罷。

  皇帝一夜不得安眠,第二天便睡了足足一日,起來時已日落西山,早已過午朝時候,也不及下諭了。誰知到第二夜,那天上忽然月蝕;正是月望的時期,那滿滿一輪明月,遮沒得黯淡無光。滿院子漆黑,六宮中頓時驚慌起來。這月蝕,原來是皇后的責任;必是皇后有缺德,才使上天垂象。月蝕以後,皇后必得奇禍。張皇後看了,也不覺慌張起來;在宮中率領六宮妃嬪,排設香案,跪拜求天。直忙了大半夜,那月輪才慢慢地吐出光來。

  第二天,張皇後上一本表章,自己認罪。這一鬧,把個皇后上尊號的事打消了。但從此張皇後便把個李丞相恨入骨髓,蓄意要謀害他。便有李揆的心腹,報與李丞相知道。李丞相便當夜邀了一班心腹同僚,計議皇后的事。眾人的意思,都說張皇後弄權,都依著李輔國為爪牙。如今欲防止皇后的謀害,非先去說動李輔國,勸他脫離皇后不可。皇后失了李輔國,便如拔去爪牙,無能為力。在座幾位官員,聽了這個話,便說:「計原是一條好計,只是那李輔國是當朝的一個大奸臣,他與張皇後同流合污,為日已久,怕不肯輕易同我等聯合。」

  李揆便說道:「我只須以正理去勸服李輔國,又以利害曉之,便不慮他不歸我等也。」

  過了幾天,李揆果然折簡邀請李輔國到府中來,大開筵宴,又邀請百僚作陪。這一席酒,卻備得十分豐盛,又備下女樂,在當筵歌舞著。從來說的,酒落歡腸,李輔國一歡喜,那酒便不覺喝得多了,直至夜半,酒罷歌歇,李揆便把李輔國邀到書齋中去清談。這時左右無人,只有李輔國和李揆二人,面面相對。李揆便說道:「大將軍功高望重,位極人臣,下官不勝欽敬!」

  這李輔國生平最愛別人給他戴高帽子,三句好話一說,樂得他手舞足蹈。何況這位李丞相素稱剛直,平日李輔國見了他,還要畏懼三分;今日居然當面奉承他,叫李輔國怎麼不要喜出望外,忙謙讓著道:「下官出身閹宦,怎及得大人簪纓世家,宰輔門第。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由老夫不欽敬也。」

  接著,李揆便促膝低聲說道:「從來說的,持盈保泰。大將軍一生榮寵,須防人背後暗算。」

  一句話說得李輔國陡地變了顏色,忙站起身來,向李揆兜頭一揖道:「不知有誰人暗算下官來,還求丞相指教?」

  說著他二人的聲音更是放低了。李揆當時不慌不忙,微笑著說道:「如大將軍的勢力,還有誰敢暗算?只是聽得道路傳聞,張皇後因迎涼草和鳳首木之事,頗不滿意于將軍。」

  李輔國聽了這幾句話,愈覺事情坐實了,便不由他不信。

  原來那迎涼草和鳳首木,是兩樣稀世的珍寶。當時回紇國出兵助太子平史思明之亂,甚是有功。回紇葛勒可汗,便上書求婚。肅宗皇帝念他出兵助戰的份上,又因回紇國可汗長得品貌不凡,又與自己太子約為兄弟,便把幼女甯國公主遣嫁到回紇國去。在下嫁的時候,肅宗皇帝親自護送到咸陽地方。父女二人,自有一番惜別。肅宗再三勸慰,公主流著淚道:「國家多難,以女和蕃,死且不恨!」

  那甯國公主到了回紇,夫婦二人,卻是十分恩愛,便尊為可敦。當時葛勒可汗,便打點了五百匹名馬,貂裘五百件,白氈一千條,來獻與肅宗皇帝,算是謝禮。肅宗皇帝又下詔冊封葛勒為英武威遠毗伽可汗。從此兩國密使往來,十分親昵。後來回紇可汗得了這迎涼草和鳳首木兩樣奇珍異寶,不敢自用,便特意打發使臣到唐朝來進貢。這時李輔國權侵中外,凡是外國進貢來的,都要先投到大將軍府中,請李輔國檢驗。

  那李輔國一見了這兩樣寶貝,心中甚是歡喜;恰巧這幾天肅宗皇帝抱病在宮中,連日不坐朝。他一面打發回紇國的使臣去後,便也不奏明皇帝,把這兩件寶物,悄悄地吞沒下來,陳設在自己府中,推說是回紇國使臣特意拿來孝敬他的。每到夏天,大將軍府中舉行盛大的宴會;李輔國便把迎涼草拿出來,陳設在座中。

  那迎涼草的模樣,幹如苦竹,葉細如杉,枝葉全帶翠綠色,雖終年形如乾枯,但從不見有一葉凋落。在盛暑的時候,把這迎涼草陳列在窗戶間,便有陣陣涼風,吹入屋中,滿屋生涼。鳳首木高一尺,雕成雙鳳的形狀,雖以枯槁,但毛羽脫落不盡。

  每到嚴冬大寒的天氣,把這鳳首木陳列在高堂大廈之間,卻有暖氣蒸發出來,滿室和煦,恍如二三月天氣。又名為常春木。

  雖以烈火燒之,不見焦灼痕跡。

  這兩樣寶物,藏在李輔國府中,已是多日了。後來不知什麼人多嘴,把這情形去悄悄地告與張皇後知道。張皇後聽了,不覺大怒。原來張皇後與李輔國私地裡約定的,不論外間收有賄賂寶物,先須報與皇后知道,然後內外平分。如今李輔國得了這兩樣寶物,他瞞著皇帝情有可恕,如今竟瞞起皇后來了,這豈不是令人可恨。當時李輔國進宮去,張皇後便向他索取這兩件寶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