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唐宮二十朝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四十三回 玉臂觸處情心動 美貌傳時贅婿來(1) |
|
那座興泰宮,費去百萬黃金,招募二十余萬人夫,經過三次春秋,才得造成。則天皇帝下旨,稱張氏兄弟督造有功,便拜易之為鎮國大將軍,昌宗為護國大將軍,定在大足四年正月朔,駕幸興泰宮。到那時,輿馬壓道,旌旗蔽天;則天皇帝坐著五鳳黃輿,張易之、張昌宗在左右騎馬護衛著。一路鼓吹護送。那亭閣中,設著妝台錦榻;則天皇帝每過一亭一閣,便要下輿,更衣休息。只有張氏兄弟二人,陪侍在身旁,和女皇帝說笑著解悶兒。這百里長途,行行止止,足足走了五天,才到了萬安山。那行宮門外,夾道早己人頭濟濟,文武百官和宮嬪彩女混夾在一起,接候聖駕。 則天皇帝下車來,只聽得一聲萬歲,好似山崩海嘯一般;皇帝舉目看時,只見山抱翠擁,中間高高地矗起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心中頗覺合意。當時百官們簇擁著女皇帝進了寢宮,傳下旨意來,令眾官員散去,只留下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二人,在宮中陪侍。則天皇帝看看禦床上鋪設得十分香軟,便除下盛妝,一橫身向禦床上倒下去,自有易之、昌宗兄弟兩人,上去服侍。則天皇帝住在興泰宮裡,十分舒適,便縱情歡樂,任意流連。一住三年,也不想回鑾。朝廷大事,全交給宮中的太平、安樂、長寧三公主辦去。 則天女皇帝今年七十六歲了,只因生成肌膚潔白,骨肉豐腴,又是善於修飾,望去還好似一位中年的美貌婦人;精力又過分的強盛,有這銅筋鐵骨的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日夜伺候著,還是精神抖擻的。如今在這離宮裡,百官耳目較遠,便也盡情旖旎,徹膽風流,公然帶著張氏兄弟二人,同起同臥。張氏兄弟被皇帝幽禁在宮裡,三年未曾出宮門一步,便覺萬分氣悶;則天皇帝便帶著他兄弟二人,封嵩山,去禪少室,冊立山神為帝,配為後。 那嵩山上有一株大槲樹,便置一金雞在樹梢,封為金雞樹,刻石在嵩山腳下,敕地方官四時祭著樹神。又在嵩山下圍獵,盡歡而回。不料當夜則天皇帝在離宮中,便得了一夢:夢見一隻白色鸚鵡,站在當殿;忽一陣狂風,把鸚鵡的兩翼一齊吹斷。醒來十分疑惑,當即把夢中的情況,對易之、昌宗兩人說知;他兄弟兩人,也圓解不出主何吉凶。 恰巧第二天丞相狄仁傑從長安來,奏請皇帝從早回鑾。則天皇帝便把昨夜的夢境,問狄丞相是主何吉凶?狄仁傑便奏對說:「武,是陛下本姓;兩翼,是陛下的兩子。如今陛下兩子幽囚在外,便好似狂風吹折了鸚鵡兩翼;伏望陛下下詔召回二帝,以全天下臣民之望。」 這時則天皇帝因自己年老,心中頗想立武承嗣、武三思為太子,振興武氏宗族。如今聽狄丞相如此說法,便趁此把欲立武承嗣或武三思為太子的意思,對狄丞相說。狄仁傑聽了,忙趴在地下,連連碰著頭奏道:「太宗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傳之子孫;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無乃大違天意乎?況姑侄比較子母,誰疏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立侄,則自古未有侄為天子,袝姑于廟者,願陛下詳思而熟慮之。」 則天皇帝聽狄仁傑說到未有侄為天子袝姑于廟一句話,便不覺心中一動,半晌,才說道:「此朕家事,卿勿問可也!」 狄仁傑又亢聲奏道:「帝王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何者不為陛下家事? 況元首股肱,義同一體;臣備位宰相,豈有事可不問耶?」 說著,又連連叩頭道:「願陛下速召還廬陵王,使母子團聚。」 則天皇帝聽了,低頭半晌,說道:「卿且退,朕自有主張。」 當時則天皇帝退回寢室,想起昨夜一夢,又想起狄丞相的話,心中忐忑不定,便召張易之、昌宗二人進宮去商議。那張易之聽說則天皇後要迎回廬陵王,知道這廬陵王一回朝,自己便無立足之地了;當時便竭力說:「陛下已得罪唐朝宗室,不可再立唐嗣,以自取不便。」 則天皇帝心想易之的話卻很有道理,便又把召廬陵王的意思擱起了。 只因則天皇帝帶著易之、昌宗二人在離宮中貪戀風月,晝夜不休,寒暑不避;到底年紀大了,身體漸漸地有些支持不住了,便下詔回鑾。到得京師,那病勢一天一天地沉重起來。這時有一個大臣,名吉頊的,與張易之、張昌宗同在控鶴監供奉;便悄悄地勸著張氏弟兄,說道:「公兄弟貴寵,天下側目;今陛下春秋高,非可久恃,不立大功,何以自全?」 昌宗被他說得害怕起來,忙向吉頊問計,吉頊說道:「天下未忘唐德,公等何不乘機勸陛下迎歸廬陵王?他日皇帝念公等迎立有功,則不獨可以免禍,且可以長保富貴。」 昌宗聽了這番話,心中大悟,忙去和他哥哥易之商量。 第二天弟兄二人,一塊兒進宮去;正打算勸諫則天皇帝迎回廬陵王,誰知才走到宮門口,卻被武三思率一群校尉,上前來攔住。這易之和昌宗弟兄二人,在宮中出入慣的,如今見三思不放他進去,便覺十分詫異。問時,原皇帝聖躬不豫,奉旨在宮門檢查,無論何人,不許放入。這武三思平日見了張氏弟兄,總是卑躬屈節的;今日無端踞傲起來,其中必有變。 易之和昌宗弟兄二人,急退回府中,召集了一班平日的心腹,商量大事;內中有一個黃門侍郎,名余日通的,他宮門中的消息最靈,當下報告說,有人也向武三思獻計,勸他出面迎回廬陵王,為日後立功地步,他又打聽得主公也有迎回廬陵王之意,只怕主公奪了他的頭功,因此先下手占住宮門,是要隔絕主公和聖上之意。 易之、昌宗弟兄二人聽了大怒,憤憤地說道:「三思這小狗!他平日拜俺做幹爺,捧唾壺,捧溺器地伺候著;是俺看他可憐,在聖上跟前保舉他,到了如今富貴的地步,不想他如今反咬起主人來。俺不殺這小狗,誓不為人!他還不知道俺便是當今真正的皇上呢!俺如今不迎廬陵王,誰也奈何俺不得?俺們今日索性反了吧!」 他弟兄二人說一聲反,眾人也齊聲說反了。當下易之和昌宗二人,派定分兩支大兵,一支兵直撲宮門,一支兵把守外城。 誰知他兄弟二人正調兵遣將的十分忙碌,那武三思也不弱。則天皇帝看看自己抱病已久,想起從前狄仁傑一番勸諫的話,很是有理;自己又得了一個鸚鵡折翼的夢,很是懷疑。當與太平公主、上官昭容、安樂公主、長寧公主商議,意思也想把廬陵王接回京師。那幾位公主,都有骨肉兒女之情,也極願把廬陵王迎回宮來,一塊兒住著,只是不敢直說。恰好在這時候武三思進宮來,也主張去迎接廬陵王回宮。則天皇帝被你一句我一句,說得心活了,便下旨召廬陵王與韋妃俱回京師侍疾。 武三思得了聖旨,急急出宮,與丞相狄仁傑、張柬之、崔玄暐一班大臣商議;正商議的時候,忽報說張易之、昌宗二人密謀起事。狄仁傑原與羽林將軍李多祚一班武將交好,當下修成密書夤夜偷出京城去求救;一面由武三思親自趕赴房州去,迎接廬陵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