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隋唐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九十九回 赦反側君念臣恩 了前緣人同花謝(2) |
|
當初張說建造居住的宅第,其時有個善觀風水的僧人,名喚法泓,來看了這所第宅的規模,說道:「此宅甚佳,富貴連綿不絕,但切勿於西北隅上取土。」 張說當時卻不把這句話放在意裡,竟不曾吩咐家人。數日後,法泓複來,驚訝道:「宅中氣候,何忽蕭條,必有取土於西北隅者!」 急往看時,果因眾工人在彼取土,掘成三四個大坑,俱深數尺,張說急命眾工人以土填之,法泓道:「客上無氣。」 因歎息不已,私對人說道:「張公富貴止及身而已,二十年後,其郎君輩恐有不得令終者。」 至是其言果驗。後人有詩雲: 非因取土便成災,數合凶災故取土。 卜宅何須泥風水,宅心正直吾為主。 閒話少說。只說上皇自居興慶宮,朝政都不管,惟有大征討、大刑罰、大封拜,肅宗具表奏聞。那時肅宗已立張良娣為皇后,這張後甚不賢良,向從肅宗於軍中,私與肅宗博戲打子,聲聞於外;乃潛刻木耳為子,使博無聲。其性狡而慧,最得上意;及立為後,頗能挾制天子,與權閉李輔國比附;輔國又引其同類魚朝思。時安、史二賊尚未殄滅,命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各引本部兵往剿,乃以宦官魚朝思為觀軍容使,統攝諸軍,於是人心不服。臨戰之時,又遇大風晝晦,諸軍皆潰。郭子儀以朔方軍斷河陽橋守東京。肅宗聽魚朝恩之言,召子儀回朝,以李光弼代之。 子儀臨發,百姓涕泣遮道請留,子儀輕騎竟行。上皇聞之,使人傳語肅宗道:「李、郭二將,俱有大功,而郭尤稱最,唐家再造,皆其力也。今日之敗,乃不得專制之故,實非其罪。」 肅宗領命,因此後來滅賊功成,行賞之典,李光弼加太尉中書令,郭子儀封汾陽王。子儀善處功名富貴,不使人疑,已雖握重兵在外,一紙詔書征之,即日就道。故讒謗不得行。其子郭暖尚代宗皇帝之女升平公主,嘗夫婦口角,郭暖道:「你恃父親為天子麼?我父薄天子而不為。」 公主將言奏聞天子,子儀即因其子待罪。天子知之,置之不問。又恐子儀心懷不安,乃諭之曰:「不癡不聾,做不得阿家翁。兒女子閨閣中語,不必掛懷。」 其歷朝恩遇如此。子儀晚年退休私弟,聲色自娛,舊屬將佐,悉聽出入臥內,以見坦平無私。七子八婿,俱為顯官。家中珍貨山積,享年八十有五,直至德宗建中二年,方薨逝。朝廷賜祭,賜葬,賜諡,真個福壽雙全,生榮死哀。《唐史》上說得好,道是: 天下以其身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自古功臣之富貴壽考,無出於其右者。 這些都是後話,不必再述。且說上皇常于宮中想起郭子儀的大功,因道:「子儀當初若不遇李白,性命且不可保,安能建功立業?李白甚有識英雄的眼力,莫道他是書生,只能作文字也。」 此時李白正坐永玉璘事流于夜郎,上皇特旨赦歸,方欲便朝廷用之,旋聞其已物故,不覺歎息。梅妃常聞上皇稱讚李白之才,因想起前事,私語高力士道:「我昔年曾欲以千金買賦,效長門故事,汝以世間難得才子為辭;若李白者,甯遽遜於相如乎?」 力士道:「彼時李白尚未入京,老奴無從訪求;且彼時貴妃之寵方深,亦非語言文字所能奪,若不然,娘娘樓東一賦,豈不大炒,然竟不能移其寵。」 梅妃點頭道:「汝言亦良是。」 正說間,內侍來稟說,江南進梅花到。原來梅妃服侍上皇之後,四方依舊進貢梅花;但梅妃既得了那枝仙梅,把人間幾卉,都看得平常了。這仙梅果然四季常開,愈久愈香,花色亦愈鮮潔,梅妃隨處攜帶把玩。 忽一日早起,覺得那花的香氣頓減,花色也憔悴了,把手去移動時,只見花瓣兒多飄飄零零的落將下來。梅妃驚駭道:「仙師雲:我命當與此花同謝,今花已謝矣,我命可知。」 自此心中恍惚不寧,遂染成一病,臥床不起。太醫院官切脈進藥,梅妃不肯服藥道:「命數當終,豈藥石所能挽回?」 上皇親來看視,坐於床頭,遍體撫摩,執手勸慰道:「妃子偶病,遂爾瘦損,還須服藥為是。」 梅妃涕泣道:「臣妾自退處上陽,自分永棄,繼遭危難,命已垂絕,豈意複侍至尊,得此真萬幸。今福緣已盡,仙師所雲,與花同謝,此其期矣!妾死之後,那枝仙梅留在人間,難以種植;若然殉葬,又恐褻瀆,宜取佛爐火焚之。」 上皇道:「妃子何遽言及此?」 梅妃道:「人誰無死,妾今日之死,可稱令終,較勝於他人矣。況妾死後,性靈不混,當入佳境,諒無所苦。但聖恩如天,圖報無地,為可歎恨耳!」 上皇道:「以妃子之敏慧清潔,自是神仙中人,但何由自知身後的佳境?」 梅妃道:「妾前宵夢寐之間,複見那韋氏仙姑于雲端中,手執一隻白鸚鵡,指謂妾道:「此鳥亦因宿緣善果,得從皇宮至佛國,今從佛國來仙境,可以人而不如鳥乎?汝兩世托生皇宮,須記本來面目,今不可久戀人世,蕊珠宮是你故居,何不早去?』據此看來,或不致墮落惡道。」 上皇垂淚道:「妃子苦竟舍朕而仙去,使朕暮年何以為情?」 梅妃就枕上頓首道:「願上皇聖壽無疆,切勿以妾故,有傷聖懷。」 言訖,忽然起身坐,舉手向空道:「仙姬來了,我去也!」 遂瞑目而逝。正是: 昔日縱教梅下死,勝他驛館喪殘軀。 於今幸與花同謝,還與芳魂到蕊珠。 上皇不意梅妃一病遽死,放聲大哭,高力士極力勸慰。上皇道:「此妃與朕,幾如再世姻緣,今複先我而逝,能無痛心?」 途命以貴妃之禮殮葬,又命其墓所多種梅樹,特賜祭筵,自為文以誄之。其略雲: 妃之容兮,如花斯新。妃之德兮,如玉斯溫。餘不忘妃,而寄意於物兮,如珠斯珍。妃不負餘,而幾喪其身兮,如石斯貞。妃今舍餘而去兮,身似梅雨飄零。餘今舍妃而寂處兮,心如結以牽縈。 上皇記念梅妃的遺言,即命將這一枝仙梅,以佛爐中火,焚化於其靈前。說也奇怪,那梅枝一入火中,香氣撲鼻,火星萬點,騰空而起,好似放煙火的一般。那些火星都作梅花之狀,飛入雲霄而沒。正是: 仙種不留人世,琪花仍入瑤台。 昔人有以枯梅枝焚入爐中,戲作下火文,其文甚佳,附錄於此:寒勒鋼瓶凍未開,南枝春斷不歸來。者番莫入梨花夢,卻把芳心作死灰。恭惟爐中處士梅公之靈,生自羅浮,派分庾嶺。形如槁木,棱棱山澤之臞;膚似凝脂,凜凜雪霜之操。春魁占百花頭上,歲寒居三友圖中。玉堂茅屋總無心,調鼎和羹期結果。不料道人見挽,遂離有色之根;夫何冰氏相淩,遽返華胥之國。瘦骨擁爐呼不醒,芳魂剪紙竟難招。紙帳夜長,猶作尋香之夢;筠窗月淡,尚疑弄影之時。雖宋廣平鐵石心腸,忘情未得;使華光老丹青手段,摸索難真。卻愁零落一枝春,好與茶毗三昧火。惜花君子,你道這一點香魂,今在何處?咦!炯然不逐東風去,只在孤山水月中。 且說當日肅宗聞知梅妃薨逝,上皇悲悼,遂親來問慰;即于梅妃靈前設祭,各宮嬪妃輩,也都弔祭如禮。只有皇后張氏託病不至。上皇心甚不悅,因對高力士說道:「皇后殊覺驕慢。」 力士密啟道:「內監李輔國阿附皇后,凡皇后之驕慢,皆輔國導之使然。」 上皇愕然曰:「朕久聞此奴橫甚,俟吾兒來,當與言之。」 力士道:「皇后侍上久,輔國握兵權,其勢不得不為優容,所以皇帝亦多不與深較。太上即有所言,恐亦無益,不如且置勿論。」 上皇沉吟不語。正是: 頑妻與惡奴,無藥可救治。 縱有苦口言,恐反為不利。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