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隋唐兩朝志傳 | 上頁 下頁
第六十三回 李世民興兵伐鄭


  武德四年夏四月,秦王上表雲:「王世充數侵疆界,累犯中原,若不剿除,必為後患。臣乞與李世績統領大兵,共入洛陽,剿除奸黨。」

  唐主從之。時世績按制河東未回,唐主差使宣召星夜還朝商議。及世績回,唐主以秦王之言問之,世績曰:「臣往河東看探,亦有此意,可乘此伐鄭也。」

  唐主封秦王為天策上將,領司徒職,尉遲恭為大將軍,世績為軍師,點起大兵四十萬,直向洛陽進發。當日秦王遣行軍總管史萬寶自宜陽南據龍門,劉德威自太行東圍河內,王君廓自洛口斷其餉道,黃君漢攻回洛城,其餘諸將分道而進。大軍屯於北邙,報入洛陽來。此時王世充歇馬多時,每日教演軍馬,意欲西征。聽得飛報消息;鄭主王世充升殿,近臣奏曰:「今唐兵已到新安,前軍陣於慈澗城之西,早乞發兵破敵。」

  鄭主問於群臣:「誰可為元帥,以退唐兵?」

  內史令長孫安世出班奏曰:「大想先朝用大將,所到皆克,陛下何不拜郭士衡為大元帥以退唐兵?」

  鄭主准奏,即宣大將軍郭士衡至殿下,鄭主曰:「今唐李世民領兵入境,卿安忍坐視而不救之?」

  士衡曰:「臣才疏智淺,不稱其職。」

  長孫安世曰:「將軍是社稷之臣,不可固辭。」

  士衡曰:「臣受國恩,安敢少辭,願乞一人為副。」

  鄭主令士衡自舉之,士衡曰:「臣舉太原陽曲人也,姓薛名德音,官授黃門侍郎。」

  鄭主准奏,拜郭士衡為都總管,授元帥印,薛德音為總管,命桓法嗣為軍師,段達為先鋒,選撥軍馬二十余萬,當年出師。鄭主御駕親征,軍馬出屯慈澗之西,秦王兵屯新安下寨。士衡與德音、段達共議進敵之策,當日使人先下戰書,次早兩軍相近,列成陣勢於新安之野。唐兵遠見對陣鄭兵甚是猛烈,唐陣旗門開處,一面皂旗有六個雪白字「朔州尉遲敬德」,旗下尉遲恭出馬,青袍鐵甲,竹節鋼鞭烏騅馬,背後數十個軍士跟隨而出。鄭陣中段達認得是尉遲恭,揚威喝曰:「定陽小輩,負主匹夫,何人來侵吾鄭境邪?」

  敬德在馬上問曰:「此何人也?」

  隨從軍士曰:「此鄭前部先鋒段達也。」

  敬德大笑而罵段達曰:「吾奉唐主詔,來取王世充之頭,量汝疥癬小兒,吾不殺汝,快換世充自來。」

  段達大怒,縱馬而出,直取敬德。敬德拍馬來迎。鬥不數合,敬德砍中段達咽喉,即死于馬下,直殺過鄭陣來。箭如雨下,敬德引兵回至渭北屯住,使人于秦王處報捷。

  卻說王世充升帳,使流星馬探鄭兵大折一陣,段達沒於軍中。世充大驚曰:「人言敬德英勇無敵,吾今日方信。」

  請眾將商議,都皆到了,張童仁曰:「吾來日與敬德共決死戰,誓無還之禮。」

  次日,上馬引軍前進。敬德亦引軍來,兩陣對圓,二將齊出,敬德曰:「來者何人?願通姓名。」

  童仁曰:「吾乃張童仁是也,今奉鄭主詔,特來取汝首級,汝若怕死,下馬投降。」

  敬德聞言大怒曰:「世人聞吾之名,皆縮首遠避,量汝只是一小卒,何敢藐示於吾?可惜吾之鋼鞭砍汝鼠輩。」

  言訖,縱馬舞鞭,直取童仁。童仁拍馬來迎,戰上十余合,童仁撥回馬拖刀便走,敬德自後趕來。只聽得唐軍鑼聲大振,敬德恐後軍危急,慌回來,卻原來是軍士見童仁本事,疑彼使拖刀計,特地鳴金收軍。敬德回問有何事故,軍人曰:「吾等聞童仁極是有勇,戰數合便走,恐中有詐,故急收軍。」

  敬德曰:「若不收軍,已被吾劈死此賊耳。」

  敬德收軍下寨,哨馬飛報鄭營,王世充曰:「唐兵累戰得勝,又進兵青城,欺吾太甚,來日可嚴整隊伍,大展旌旗,吾自出陣前用一席話,可叫李世民拱手而伏之,唐兵不戰而自走也。」

  眾將大喜,當晚傳令,來日平明進兵。列成陣勢於青城澗左岸之野。遠見對岸唐兵依次而出,上首是秦王,下首是李世績,前部先鋒馬三保捏住陣腳。探了出軍,前請對岸主將打話。

  鄭兵陣中門旗開處,張童仁、郭士衡分左右而出,各持兵器,列於兩旁。次後鄭將一對對分列在門旗影裡,中央是王世充,全裝披掛,金盔金甲,橫槍立馬。唐將望見,傳言世充自來,秦王曰:「此賊自來,必有詞說也。」

  世績曰:「吾已用計,四下埋伏兵去了。」

  秦王縱馬,左右緊隨,出於陣前,世充亦縱馬而出,隔澗大呼秦王曰:「汝今引兵侵奪吾境,吾有一言,令汝靜聽:昔隋失其國,天下分崩,長安、洛陽各有分地,吾嘗自守,不敢西顧。熊、穀二州迫在度內,吾所以不取者,欲以敦鄰好也。

  今王遠涉吾地,度越三崤,績糧千里,勤師遠出,將欲何求邪?」

  秦王曰:「四海之人,皆承大唐正朔,獨汝執迷不服。東都士民來請王師,討汝欺君罔上之罪,汝若早降,饒汝性命,富貴可保;倘若遲誤,粉骨碎身,悔無及矣。」

  世充曰:「唐鄭交兵,互有勝負,汝亦不能全勝,吾亦未必全敗。古人有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吾甯讓山南二十五郡歸屬于唐,與汝講和罷戰,指潼關為界,各自管理,今後永不相犯,免見生靈塗炭,豈不可乎?」

  秦王曰:「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唐得正朔相傳,汝是羌胡小卒,亂我中原,豈有相容之理?吾今誓欲剿滅群凶,天下合一,歸於我唐,誰來與汝講和而瓜分境土乎?」

  秦王回顧曰:「汝等敢過澗衝突鄭兵否?」

  言未絕,屈突通引步卒五千從下流頭先渡過對岸,隨後秦王令諸將一齊擁進。鄭陣中一將呼延壽驟馬挺槍來迎,屈突通一騎馬、一條槍直取呼延壽。秦王示之曰:「有此虎將,何懼一世充乎?」

  遂令催兵擂鼓,以助軍勢。呼延壽只待要走,耶律希聖見呼延壽遮攔不住,揮刀縱馬而出,唐將馬三保看見,一騎馬、一口刀飛出。屈突通大喊一聲,一槍刺呼延壽于馬下。

  希聖大驚,措手不及,被馬三保一刀斬之。二將拍馬來戰,鄭主與諸將慌入本陣。秦王鞭稍一點,大勢軍馬一齊掩殺,各道總管同時俱進,各要爭功,奮力向前,自辰至午,斬首八千餘級。鄭主引軍望南奔走,前面一軍來到,為頭乃是唐將史萬寶。

  鄭主大慌,前史萬寶、後尉遲恭趕來,兩軍夾攻,四下無路。

  忽聞喊聲,郭士衡引軍殺入,救鄭主出,御林軍奔潰。

  正走間,前面又二軍到,郭士衡出馬迎之,乃鄭將董浚,合兵一處。後面唐兵大至,前到北邙山,郭士衡引軍上山,時山下喊聲起,唐大隊人馬已到,周回把北部山圍住。鄭主叫董浚、郭士衡死據其山,鄭主遙望遍野重迭死屍。圍至次日,唐兵越厚,四面放火燒山,軍馬亂竄。忽見火光中一將引數千騎殺上山來,鄭主視之,乃張童仁也。童仁曰:「四下火光逼近,不可久停,請陛下走還洛陽城,定計退敵。」

  鄭主曰:「誰可斷後?」

  董浚曰:「臣願舍死以當之。」

  其日黃昏,郭士衡在後,張童仁在前,冒煙突火下山,留董浚當後。唐兵見鄭主走,皆要爭功,並進軍突火而來。鄭主叫隨行軍士盡脫衣甲,迭於山路而焚之,以絕後軍。正走間,陶武欽引一彪軍馬從山坡後轉出,截斷鄭主去路。鄭主曰:「吾死於此地矣!」

  郭士衡、張童仁前來衝突,被亂箭射回,二將各帶重傷,廝殺不得,背後喊聲又起,秦王轉山路殺出兵來。

  正在危急之際,忽然陶武欽兵紛紛落澗,滾滾投崖,一軍人馬殺到,為頭領兵乃單雄信。且看雄信如何救駕。

  ◇總評:王世充數犯中原,致勞唐主親征,時將士如雲,而敬德尤英雄無敵,是以鄭兵雖猛,而願割山南一十五郡來和也。庸知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堂堂中原,誰肯與之瓜分境土乎?及陶武欽截斷去路,吾不知單雄信其能保駕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