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三國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八十五回 劉先主遺詔托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1)


  卻說章武二年,夏六月,東吳陸遜,大破蜀兵於猇亭彝陵之地;先主奔回白帝城,趙雲引兵據守。忽馬良至,見大軍已敗,懊悔不及,將孔明之言,奏知先主。先主歎曰:「朕早聽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敗!今有何面目複回成都見群臣乎!」

  遂傳旨就白帝城駐紮,將館驛改為永安宮。人報馮習、張南、傅彤、程畿、沙摩柯等皆歿于王事,先主傷感不已。又近臣奏稱:「黃權引江北之兵,降魏去了。陛下可將彼家屬送有司問罪。」

  先主曰:「黃權被吳兵隔斷在江北岸,欲歸無路,乃不得已而降魏;是朕負權,非權負朕也。何必罪其家屬?」

  仍給祿米以養之。

  卻說黃權降魏,諸將引見曹丕。丕曰:「卿今降朕,欲追慕于陳、韓耶?」

  權泣而奏曰:「臣受蜀帝之恩,殊遇甚厚,令臣督諸軍於江北;被陸遜絕斷,臣歸蜀無路,降吳不可,故來投陛下。敗軍之將,免死為幸,安敢追慕于古人耶?」

  丕大喜,遂拜黃權為鎮南將軍。權堅辭不受。忽近臣奏曰:「有細作人自蜀中來,說蜀主將黃權家屬盡皆誅戮。」

  權曰:「臣與蜀主,推誠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殺臣之家小也。」

  丕然之。後人有詩責黃權曰:

  降吳不可卻降曹,忠義安能事兩朝?
  堪歎黃權惜一死,紫陽書法不輕饒。

  曹丕問賈詡曰:「朕欲一統天下,先取蜀乎?先取吳乎?」

  詡曰:「劉備雄才,更兼諸葛亮善能治國;東吳孫權,能識虛實,陸遜現屯兵於險要:隔江泛湖,皆難卒謀。以臣觀之,諸將之中,皆無孫權、劉備敵手。雖以陛下天威臨之,亦未見萬全之勢也。只可持守,以待二國之變。」

  丕曰:「朕已遣三路大兵伐吳,安有不勝之理?」

  尚書劉曄曰:「近東吳陸遜,新破蜀兵七十萬,上下齊心,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陸遜多謀,必有準備。」

  丕曰:「卿前勸朕伐吳,今又諫阻,何也?」

  曄曰:「時有不同也。昔東吳累敗於蜀,其勢頓挫,故可擊耳;今既獲全勝,銳氣百倍,未可攻也。」

  丕曰:「朕意已決,卿勿複言。」

  遂引御林軍親往接應三路兵馬。早有哨馬報說東吳已有準備:令呂範引兵拒住曹休,諸葛瑾引兵在南郡拒住曹真,朱桓引兵當住濡須以拒曹仁。劉曄曰:「既有準備,去恐無益。」

  丕不從,引兵而去。

  卻說吳將朱桓,年方二十七歲,極有膽略,孫權甚愛之;時督軍于濡須,聞曹仁引大軍去取羨溪,桓遂盡撥軍守把羨溪去了,止留五千騎守城。忽報曹仁令大將常雕同諸葛虔、王雙,引五萬精兵飛奔濡須城來。眾軍皆有懼色。桓按劍而言曰:「勝負在將,不在兵之多寡。兵法雲:『客兵倍而主兵半者,主兵尚能勝於客兵。』今曹仁千里跋涉,人馬疲困。吾與汝等,共據高城,南臨大江,北背山險,以逸待勞,以主制客:此乃百戰百勝之勢。雖曹丕自來,尚不足憂,況仁等耶?」

  於是傳令,教眾軍偃旗息鼓,只作無人守把之狀。

  且說魏將先鋒常雕,領精兵來取濡須城,遙望城上並無軍馬。雕催軍急進,離城不遠,一聲炮響,旌旗齊豎。朱桓橫刀飛馬而出,直取常雕。戰不三合,被桓一刀斬常雕于馬下。吳兵乘勢衝殺一陣,魏兵大敗,死者無數。朱桓大勝,得了無數旌旗軍器戰馬。曹仁領兵隨後到來,卻被吳兵從羨溪殺出。曹仁大敗而退,回見魏主,細奏大敗之事。丕大驚。正議之間,忽探馬報:「曹真、夏侯尚圍了南郡,被陸遜伏兵于內,諸葛瑾伏兵於外,內外夾攻,因此大敗。」

  言未畢,忽探馬又報:「曹休亦被呂範殺敗。」

  丕聽知三路兵敗,乃喟然歎曰:「朕不聽賈詡、劉曄之言,果有此敗!」

  時值夏天,大疫流行,馬步軍十死六七,遂引軍回洛陽。吳魏自此不和。

  卻說先主在永安宮染病不起,漸漸沉重。至章武三年,夏四月,先主自知病入四肢;又哭關、張二弟,其病癒深,兩目昏花,厭見侍從之人;乃叱退左右,獨臥于龍榻之上。忽然陰風驟起,將燈吹搖,滅而複明。只見燈影之下,二人侍立。先主怒曰:「朕心緒不寧,教汝等且退,何故又來!」

  叱之不退。先主起而視之,上首乃雲長,下首乃益德也。先主大驚曰:「二弟原來尚在!」

  雲長曰:「臣等非人,乃是鬼也。上帝以臣二人平生不失信義,皆敕命為神。哥哥與兄弟聚會不遠矣。」

  先主扯定大哭,忽然驚覺,二弟不見;即喚從人問之,時正三更。先主歎曰:「朕不久于人世矣!」

  遂遣使往成都,請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等,星夜來永安宮,聽受遺命。孔明等與先主次子魯王劉永、梁王劉理,來永安宮見帝,留太子劉禪守成都。

  且說孔明到永安宮,見先主病危,慌忙拜伏于龍榻之下。先主傳旨,請孔明坐于龍榻之側,撫其背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業;何期智識淺陋,不納丞相之言,自取其敗。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

  言訖,淚流滿面。孔明亦涕泣曰:「願陛下善保龍體,以副天下之望!」

  先主以目遍視。只見馬良之弟馬謖在旁,先主令且退。謖退出。先主謂孔明曰:「丞相觀馬謖之才何如?」

  孔明曰:「此人亦當世之英才也。」

  先主曰:「不然。朕觀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分付畢,傳旨召諸臣入殿,取紙筆寫了遺詔,遞與孔明而歎曰:「朕不讀書,粗知大略。聖人雲:『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朕本待與卿等同滅曹賊,共扶漢室;不幸中道而別。煩丞相將詔付與太子禪,令勿以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

  孔明等泣拜於地曰:「願陛下將息龍體!臣等盡施犬馬之勞,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也。」

  先主命內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

  孔明曰:「有何聖諭?」

  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

  言訖,叩頭流血。先主又請孔明坐於榻上,喚魯王劉永、梁王劉理近前,分付曰:「爾等皆記朕言。朕亡之後,爾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

  言罷,遂命二王同拜孔明。二王拜畢,孔明曰:「臣雖肝腦塗地,安能報知遇之恩也!」

  先主謂眾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負朕望。」

  又囑趙雲曰:「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

  雲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馬之勞!」

  先主又謂眾官曰:「卿等眾官,朕不能一一分囑,願皆自愛。」

  言畢,駕崩,壽六十三歲。時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也。後杜工部有詩歎曰: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先主駕崩,文武官僚,無不哀痛。孔明率眾官奉梓宮還成都。太子劉禪出城迎接靈柩,安於正殿之內。舉哀行禮畢,開讀遺詔。詔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