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三國志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二百十二回 司馬懿謀殺曹爽(1)


  卻說司馬懿來取襄平,未及到城下時,此時先鋒胡遵早已引兵入城。人民焚香拜投,魏兵盡皆入城。懿坐於衙上,將公孫淵宗族並同謀官僚人等,俱殺之,計首級七十餘顆。出榜安民。人告懿曰:「賈範、倫直苦諫公孫淵不可反叛,被淵皆殺之。」

  懿遂封其墓而顯榮其子孫,就將庫內財物賞勞大軍,班師回洛陽住紮。

  卻說魏主曹叡在許昌殿中,夜至三更,忽然一陣陰風而入,吹滅燈光,只見毛皇后引十數個宮人哭至榻前索命。叡因此得病。甚是沉重,宣侍中光祿大夫劉放、孫資,掌樞密院一切事務。叡囑之曰:「凡有一切事務,二卿休誤。」

  二人出內,叡召武帝子燕王曹宇為大將軍,佐太子曹芳攝政。宇為人恭儉溫和,未肯領此大任,堅辭曰:「臣才薄,不能當此重職也。」

  叡召劉放、孫資曰:「朕皇叔不肯任之,當複如何?」

  二人曰:「燕王自知無才,不敢承命。」

  叡:「宗族之內,何人可以?」

  二人久得曹真之惠,乃保奏曰:「惟曹子丹之子曹爽可也。」

  叡從之。一人又奏曰:「若用曹爽,當遣燕王歸還本處,然後才可行之。」

  叡曰:「傳朕旨意,教他去罷。」

  劉放曰:「須得陛下手詔。」

  叡曰:「朕不能寫矣。」

  放近禦榻前,強執叡手寫畢,遂齎出大言曰:「有天子手詔,免燕王等之爵,歸還本土,限即日出國就行;若無詔,不許入朝。」

  燕王涕泣而去。遂立曹爽為大將軍,總攝朝政。魏主曹叡病漸危急,令使持節召司馬懿還朝。懿戎裝受命,徑到許昌,入見魏主。叡曰:「朕忍死待卿,今日得見,死無恨矣!」

  懿頓首奏曰:「臣在途中,聞陛下聖體不安,恨不能肋生兩翼,飛行至闕,省視陛下。今日幸睹龍顏,臣願殞身補報!」

  叡宣郭皇后,太子齊王曹芳,大將軍曹爽,侍中劉放、孫資等,皆至禦榻之前。叡執司馬懿之手曰:「昔日劉玄德在白帝城病危,以幼主劉禪托孤與諸葛孔明,孔明因此竭盡忠誠,至死方休。朕幼子曹芳,年方八歲,不堪理掌社稷。幸太尉及宗兄元勳舊臣,效伊尹、周公,協力相輔,則宗廟生靈之幸甚也!」

  且說曹芳在於禦榻之前,曹叡喚芳曰:「仲達與朕一般,爾日後重宜敬之。」

  遂命懿攜芳近前。芳乃抱懿頸不放。叡曰:「太尉記之,不可誤也!」

  言訖,潸然淚下。懿頓首涕泣。眾皆傷感。魏主昏沉,口不能言,只以手指太子,須臾而卒。在位十三年,壽三十六歲,時景初三年春正月下旬也。晉史官陳壽評曰:

  明帝沉毅,任心而行,蓋有君人之至概焉。于時百姓凋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顯祖,闡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漢武,宮館是營,格之遠猷,其殆疾乎!

  後孫盛論曰:

  聞之長老,魏明帝沉毅好斷,優禮大臣,開容善直,雖犯顏極諫,無所催戮,而其人君之量,如此偉也。然不思建德垂風,不固維城之基,至使大權偏據,社稷無衛,悲夫!

  卻說魏主卒於嘉福殿,司馬懿、曹爽扶太子齊王曹芳即皇帝位,時年八歲。芳字蘭卿,乃叡乞養之子,秘在宮中,無人知之。於是曹芳諡父為明帝,葬于高平陵;尊郭皇后為皇太后;改元正始元年。此時司馬懿與曹爽輔政。

  爽尊懿如父,一應大事必先啟知。爽字昭伯,自幼出入宮中。明帝見爽謹慎,甚是愛敬,故托以大事,乃骨肉之親也。爽門下有客五百人,內五人皆是浮華之人,明帝在日,爽皆不用。爽初秉政,此人複來輔助。那五人:一人姓何,名晏,字平叔,南陽人也;一人姓鄧,名颺,字玄茂,亦南陽人也,乃鄧禹之後;一人姓李,名勝,字公昭,亦南陽人;一人是姓丁,名謐,字彥靖,乃沛國人也;一人姓畢,名軌,字昭先,乃東平人也。又有大司農桓範,字元則等數人。此輩皆以諂諛事爽,因此個人並得榮貴。於是何晏來告爽曰:「主公大權,不可委託他人,若仍前委託,必成禍矣。」

  爽曰:「司馬公與吾同受先帝托孤之命,安忍廢乎?」

  晏曰:「昔日先公與仲達同破蜀兵之時,累受此人之氣,因而致死。主公如何不察也?」

  爽忽然省悟,遂與多官計議停當,入奏魏主曹芳曰:「司馬懿功高德重,可加為太傅。」

  芳年幼無主張,皆出曹爽之心,遂加司馬懿為太傅,兵權皆歸於爽。爽命弟曹羲為中領軍,曹訓為武衛將軍,曹彥為散騎常侍侍講;三弟各引三千御林軍,任其出入禁宮。又用何晏、鄧颺、丁謐為尚書,畢軌為司隸校尉,李勝為河南尹:此五人日夜與爽幹事。天下奇士投于曹爽門下者,不計其數。司馬懿知其黨逆,乃推病不出,二子亦皆退職閑住。

  卻說曹爽每日與何晏等飲酒作樂,凡用衣服器皿,與朝廷無異。各處進貢玩好奇珍之物,先取上等者入己,然後方許進宮。佳人美女,充滿府院。有黃門張當,諂佞事爽,私選先帝侍妾七八人,送入爽府中答應;又送善歌舞良家子女三四十人,為家樂。又詐傳聖旨,刷選美女,任意送入府中;又建重樓畫閣;又造金玉器皿,用巧匠千萬人晝夜工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