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三國志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七十三回 劉玄德三顧茅廬(2) |
|
玄德聞其言,勒馬喚農夫而問之曰:「此歌何人所作?」 農夫曰:「此歌乃臥龍先生之所作也。」 玄德曰:「臥龍先生住于何處?」 農夫遙指曰:「自此山之南,一帶高崗,乃臥龍崗也。崗前疏林內茅廬中,即孔明先生高臥之處也。」 玄德謝之。行不數裡,遙望臥龍崗,果然清景異常。後人單道臥龍居處,遂賦古風一篇雲: 襄陽城西二十裡,一帶高岡枕流水。 高崗屈曲壓雲根,流水潺湲飛石髓。 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丹鳳松陰裡。 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睡未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 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 扣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 囊裡名琴藏古錦,壁懸寶劍掛七星。 廬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 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分天下。 玄德來到莊前下馬,親扣柴門。一童出問,玄德曰:「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見屯新野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 童子曰:「我記不得許多名字。」 玄德曰:「新野劉備來訪。」 童子曰:「今早少出。」 玄德曰:「何處去了?」 童子曰:「蹤跡不定,不知何處去了。」 玄德曰:「幾時歸?」 童子曰:「不准。或三五日,或十數日。」 玄德惆悵不已。張飛曰:「既不見,自歸去便了。」 玄德曰:「更待片時。」 雲長曰:「不如暫回,卻再使人來探,未為晚矣。」 玄德曰:「然。」 乃囑咐童子雲:「如先生回,可言劉備專訪。」 遂上馬別茅廬。 約行數裡,勒馬回觀隆中景物,稱羨不已。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泉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松篁交翠,猿鶴相親:觀之不己。忽見一人,神清氣爽,目秀眉清,容貌軒昂,丰姿英邁,頭戴逍遙烏巾,身穿青衣道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玄德曰:「此必是臥龍先生也!」 慌忙下馬,趨前施禮:「先生莫非臥龍否?」 其人曰:「將軍是誰?」 玄德曰:「豫州牧劉備也。」 其人曰:「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是也。」 玄德曰:「久聞先生大名,請席地權坐,少請教一言。」 二人對坐于林石之間。關、張侍立於側。州平曰:「將軍欲見孔明何為?」 玄德曰:「方今天下大亂,盜賊蜂起,欲見孔明,求安邦定國之策。」 州平笑曰:「公以定國為主,雖是良心,但恨不明治亂之道。」 玄德請問曰:「何為治亂之道?」 州平曰:「將軍不棄,聽訴一言。自古以來,治極生亂,亂極生治,如陰陽消長之道,寒暑往來之理。治不可無亂,亂極而入於治也。如寒盡則暖,暖盡則寒,四時之相傳也。自漢高祖斬白蛇,起義兵,襲秦之亂,而入於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由治而入亂也。光武中興於東都,複整大漢天下,由亂而入治也。光武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起干戈,此乃治入於亂也。方今禍亂之始,未可求定。豈不聞『天生天殺,何時是盡?人是人非,甚日而休?』久聞大道不足而化為術、術之不足而化為德,德之不足而化為仁,仁之不足而化為儉,儉之不足而化為仁義,仁義不足而化為三皇,三皇不足而化為五帝,五帝不足而化為三王,三王不足而化力五霸,五霸不足而化為四夷,四夷不足而化為七雄,七雄不足而化為秦、漢,秦、漢不足而化為黃巾,黃巾不足而化為曹操、孫權與劉將軍等輩,互相侵奪,殺害群生,此天理也。往是今非,昔非今是,何日而已?此常理也。將軍欲見孔明,而使之斡旋天地,扭捏乾坤,恐不易為也。」 玄德曰:「深謝先生見教。不知孔明往於何處?」 州平曰:「吾亦欲尋去,末見耳。」 玄德曰:「請先生同往敝縣,若何?」 州平曰:「山野之人,無意於功名久矣。容他日再會。」 長揖而去。 玄德與關、張上馬而行。雲長曰:「州平之言,若何?」 玄德曰:「此隱者之言也,吾固知之。方今亂極之時,聖人有雲:『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天下無道則隱。』此理固是,爭奈漢室將危,社稷疏崩,庶民有倒懸之急。吾乃漢室宗親,況有諸公竭力相輔,安可不治亂扶危,爭忍坐視也?」 雲長曰:「此言正是。屈原雖知懷王不明,猶舍力而諫,宗族之故也。」 玄德曰:「雲長知我心也。」 遂回至新野。 住數日,時值隆冬,玄德使人探孔明,回報曰:「諸葛亮己在莊上。」 玄德便叫備馬。張飛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使人喚來便了。」 玄德叱之曰:「汝不讀書,豈不聞孟子有雲:『齊暈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將殺之。孔子曰: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而不往也。』今見賢不以其道,是欲入而自閉其門也。孔明此世之大賢,豈可召乎?」 遂上馬來謁孔明。未知見否?還是如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