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三國志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五十二回 關雲長封金掛印 |
|
卻說關公於燈下看時,認的一人,乃孫乾也。關公叱退左右,問乾曰:「公自潰散之後,一向蹤跡不聞,玄德兄今在何處?」 乾曰:「某在徐州逃難,飄泊汝南,幸得劉辟收留。近聞玄德公在袁紹處,欲往投之,未得其便。今劉辟、龔都皆來歸順玄德,助袁破曹,故攻掠太急。今天幸得將軍到此,劉、龔特令小軍引路,教某來報將軍。來日虛敗一陣。特報將軍,望將軍早引二夫人與玄德相見,卻請來汝南,又作遠圖。彼劉、龔之順玄德,實有望于將軍也。」 公曰:「既兄在袁紹處,吾必星夜而往。但恨吾斬紹二將,恐今事變矣。」 乾曰:「某亦先往,探其虛實,再來報將軍。」 公曰:「吾見兄長一面,雖萬死不辭。今回許昌,便辭曹公矣。」 當夜送乾去了。于禁、樂進又不敢問。 次日,關公兵出,龔都亦出陣前。公曰:「汝等何故背反朝廷?」 都曰:「汝乃背主之人,何敢責人耶?」 公曰:「我何背主?」 都曰:「劉玄德見在袁本初處,汝卻從曹操,何也?」 公曰:「亂道!」 拍馬舞刀向前。龔都當不住便走,公趕來。都回身告關公:「故主之恩,不可忘也。與玄德速至,吾願讓汝南。」 公會其意,招軍掩殺。劉、龔二人佯輸詐敗,四散去了。 雲長奪得州縣,安民已定,班師回許昌。操自出廓迎接,賞勞軍士。 宴罷,公遂回家參拜二嫂于內門之外。甘夫人曰:「叔叔兩番出軍,可知皇叔音信否?」 公答曰:「未也」。關公退,二夫人于簾內痛哭甚切。糜夫人曰:「想皇叔休矣!二叔恐我姊妹煩惱,故隱而不言。」 正哭之間,有一個隨行老軍,聽得哭聲不絕,於內門外曰:「夫人休哭,主人見在河北袁紹處。」 二夫人問曰:「汝何以知之?」 老軍曰:「跟將軍出征,有人在陣上說來。」 夫人急召雲長,責之曰:「皇叔未嘗負汝,你今受曹恩養,忘舊日之義,不以實情告我,使我姊妹憂愁身死。叔要自享榮貴,就借寶劍斬我姊妹之首,以絕汝之疑礙。叔無相瞞也!」 雲長頓首流淚,告曰:「兄今委實在河北。未敢教嫂嫂知者,恐內走泄也。事須緩圖,不可以速。」 甘夫人曰:「叔宜上緊,不可緩之。」 公退,尋思去計,坐立不安。 原來于禁己知劉備在於河北,操令張遼來探關公意。關公正悶坐中,張遼入賀曰:「聞兄在陣上,知玄德音信,特來賀喜。」 公曰:「故主未見,何喜之有?」 遼曰:「公看《春秋》管、鮑之義,可得聞乎?」 公曰:「管仲常言:『吾三戰三退,鮑叔不以我為懦,知我有老母也。吾常三仕三見逐,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遇時也。吾常與鮑叔談論,身極困乏,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常與鮑叔賈〔音古〕分利多,鮑叔不以我為貧,知我貧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此則是管、鮑相知之交也。」 遼曰:「兄與玄德交,何如?」 公曰;「吾與玄德公結生死之交耳,生則同生,死則同死,非管、鮑之可比也。」 遼曰:「吾與兄交何如?」 關公曰:「吾與你邂逅相交,若遇吉凶,則相救;若逢患難,則相扶;有不可救,則止。豈比吾與玄德生死之交也?」 遼曰:「玄德向日在小沛失利,緣何公不死戰以保之?」 公曰:「吾那時未知是實。若玄德死,吾豈獨生乎?」 遼曰:「今玄德在河北,兄往從之否?」 公曰:「昔日之言,安肯負也!文遠須達其意,然後某親稟丞相。」 後人有詩曰: 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鋼。 月缺魄易滿,劍折複鑄良。 勢利壓山嶽,難屈志士腸。 男兒有死節,可殺不可量! 張遼辭關公回,遂將公言盡白曹操。操曰:「吾自有計留之。」 卻說關公正尋思之間,忽報有故人相訪。及至請入,關公不識其人,乃問之曰:「公何人也?」 答曰:「某乃袁紹手下,南陽陳震也。」 公大驚,急退左右,問之曰:「先生此來,必有所為。」 震出書一緘,遞與關公。公舉目視之,乃玄德書也。公拆開,其書曰: 備嘗謂古之人,恐獨身不能行其道,故結天下之士,以友輔仁。得其友,則益;失其友,則損。備與足下,自桃園共結刎頸之交,雖不同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割恩斷義?君必欲取功名、圖富貴,願獻備級以成全功。書不盡言,死待來命。 關公看書畢,哭而言曰:「某非不欲尋兄,奈不知其所也。吾安肯事曹公而圖富貴乎?」 震曰:「玄德望公,淚不曾幹。公既仗義,何不速歸乎?」 關公曰:「人生於天地之間,無終始者,非君子也。吾昔日曾對曹公言及此事,曹公已從之。吾已立功三件報其恩。吾來時明白,去不可不明白。吾作書煩公先達知兄長,待辭了曹公,奉嫂嫂回見。」 震曰:「倘曹公不放將軍,當如何哉?」 公曰:「吾寧死,豈肯久留於此乎!「震曰:「公速作回書,某星夜持去,免致玄德之望也。」 關公逐寫書,答雲: 某竊聞義不負心,忠不顧死,是大丈夫之志也。某自幼讀書,粗知禮義,至於觀羊角哀、左伯陶之事,論張元伯,范巨卿之約,未嘗不三歎而流淚也。昔某守下邳,內無積粟,外無援兵;欲盡死節,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斷首碎軀,死於溝壑。近自汝南方知信息,須當面辭曹公,奉送二嫂歸也。昔日降漢之時,已曾預言;今已有微功之報,不容不從。忽得兄書,視之如夢。某但懷異心,天地可表;披肝瀝膽,筆楮難窮。瞻拜有期,伏惟照鑒。 陳震得書自回。 關公即入相府,拜辭曹操。操知來意,乃懸回避牌於門。公遂怏怏而回,收拾一輛小車,選舊跟隨者二十人,早晚伺候。甘夫人喚關公問曰:「叔叔近日行藏若何?」 公曰:「只在早晚辭了曹公,便請嫂嫂上車。堂中所有原賜之物,盡皆留下,寸絲亦不可帶去。」 甘夫人曰:「叔宜上緊,勿得遲滯。」 公又往相府拜辭,門首又掛回避牌。關公往數次,皆不放參。關公往張遼家相探,欲言此事。遼亦托疾不出。公思之曰:「此是曹丞相不容我去之意也。大丈夫既欲去,不動非丈夫也!」 遂寫辭書一封,辭曹公。其書曰: 漢壽亭侯關某,特沐再拜奉書漢大丞相曹麾下:某聞有天而有地,有父而有子,有君而有臣;天氣應乎陽,地氣應乎陰;萬物若順時,方可養群生,而成三綱五常之義也。某生於漢朝,少事劉皇叔,誓同生死。前者下邳失據,許降丞相,所請三事,已領恩諾,某所以歸焉。拔擢過望,實難克當。今探知故主劉皇叔見在袁紹軍中,身為寄客,使某旦夕不安。三思丞相之恩,深如滄海;返念故主之義,重若丘山。去之不易,住之實難。事有先後,當還故主。尚有餘恩未報,候他日以死答之,乃某之志也。謹書告辭,幸希鈞鑒!建安五年秋七月,關某狀上。 公遂將累次所賜金帛,一一封記,懸壽亭侯印於庫中。 平明,請二夫人上車。二十人扶事,另遣人於相府下書。關公上赤兔馬,提青龍刀,護送車仗徑出北門。門吏當之。關公怒目橫刀,大喝一聲,門吏皆避去。關公出門,呼從者曰:「汝等護送車仗先行,但有追趕者,吾自當之,勿驚動嫂嫂。」 從者推輪送車,望官道進發。 卻說曹操正論關公事未定,左右報關公呈書。操接書看畢,大驚曰:「雲長出矣!」 又有北門守將飛報關公奪門而去,車仗鞍馬皆望北行。又家中人來報說:「關公盡封所賜金銀等物。美女十人,另居內室。其壽亭侯印,懸於庫中。原撥答應人,皆不帶去,只與原跟從二十人,小車一輛,隨身行李,平明時去了。」 眾人聞之,盡皆愕然。忽一將挺身而出,大叫曰:「某願將半萬鐵騎,去生擒關某,獻與丞相!」 畢竟要趕關公者是誰,且聽下文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