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上古神話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一一一回 𧕦圍計蒙誤衝突 雲林宮右英解圍(3)


  大翳忙上前解釋道:「不是,不是。我們見足下有三隻腳,所以起了疑心,並非有意侮辱。」

  那人又冷笑道:「天生人類,萬有不齊。你們以為凡是人類,總得兩隻腳嗎?那麼你們朝廷上的夔只有一隻腳,並沒有人叫他妖。我生了三隻腳,就以為妖。寧可少,不能多,真是井蛙之見了!」

  庚辰忙接著說道:「足下不要生氣。我們連日因為受了妖魔之累,尋覓到此,見足下生有異相,所以就起了疑心,以為是妖,實在出於誤會。請足下原諒!」

  那人道:「你們所遇著的是怎樣一種妖魔?」

  庚辰便將前兩日情形細細說了一遍。那人道:「據此說來,這兩個人我都認識,而且都很有交情,但是他們並不是妖怪。」

  剛說至此,黃魔就插口罵道:「你這個潑妖,原來就是妖魔的黨羽。剛才還要混賴,破口罵人,現在竟自己招認了。我只要問著你,那兩個妖魔在哪裡?快快說!」

  庚辰聽了,忙來攔阻。

  哪知黃魔因受了「井蛙」、「非人」的搶白,陰怒勃勃,得隙而發,哪裡攔阻得住?只見那人又冷笑道:「既然如此,我不管了,看你們鬧去。」

  說罷,將身一搖,渺渺茫茫,頓失所在。庚辰便埋怨黃魔,說他不應該如此鹵莽。黃魔嚷道:「這個明明是妖魔,而且自己承認是那兩個妖魔的黨羽。你受了他的罵,還要賠他的禮,我實在氣不過。」

  庚辰道:「不是這樣說,我看他神氣很純正,不像妖魔模樣。而且詞氣冷峭,恐怕有別種原因在內。就使他確是妖黨,亦應該等他說完了再定主意,不應該將他罵走。」

  二人正在爭論,只見西南角上一片祥雲,許多侍衛簇擁著一輪香車,冉冉的向東南而去。大翳忙道:「這是雲林宮的右英夫人呀。勸庚辰等不要爭了,現在去求右英夫人,請她和我們幫忙吧。」

  黃魔等均以為然,於是急急的趕上去。到了香車面前,三人齊向夫人躬身行禮。這時夫人香車已停,夫人便問道:「聞說汝等已到下界去幫忙大禹治水,此刻在這裡做什麼?」

  庚辰便將前事說了一遍,並懇求夫人援助。夫人道:「這都是汝等驕傲鹵莽惹出來的事。既然如此,我就給你們處置吧。」

  庚辰等大喜,慌忙叩謝。夫人吩咐,就到驕山去。又叫庚辰先回去通報。黃魔、大翳隨著夫人香車,緩緩下降。

  且說庚辰到了大營,將此事原委細細稟知文命。文命便問這位夫人是何處真仙,庚辰道:「她是我們夫人的胞姊,排行第十三,名叫媚蘭,號叫申林,受封為雲林宮右英夫人。她的治所在滄海山。」

  正說時,黃魔、大翳二人進來說道:「夫人請見。」

  文命慌忙迎出去,說道:「承夫人光降,感激之至!」

  讓進裡面,行禮坐下。烏木田等天將都來謁見。文命細看那夫人,年紀亦不過十幾歲樣子,心中暗暗稱奇,便問夫人捉妖之法。夫人道:「這三個都不是妖,是個地祇。」

  說罷,叫過庚辰來,在他手掌上畫一道符,吩咐道:「你到離此地東北二百六十裡一座岐山上,將手一招,叫聲涉𧕦,那涉𧕦自會跟著你到此來。」

  庚辰受命去了。夫人又叫過狂章來,亦在他掌中畫一符,吩咐道:「你到離此東北一百三十裡一座光山上,將手一招,叫聲計蒙,那計蒙自會跟你來的。」

  狂章去了。夫人又叫過童律來,在他掌中亦畫一符,命他到睢漳之淵邊叫𧕦圍同來,童律去了。

  夫人就向文命道:「這三個地祇向來安分,不為人害。𧕦圍就是此山之地祇,和計蒙兩個常在睢漳之淵遊玩。此次崇伯大營紮在此山,𧕦圍不能歸來。計蒙出入必有飄風暴雨,因為他本身是龍的原故。那天計蒙從漳淵歸去,因風雨而驚及崇伯的部下,因𧕦圍的出入有光,遂疑心他是妖,兩員地將不問情由,率爾就打,以致遭擒。天將等亦太鹵莽,以致計蒙生出毒計,用風雨荼毒眾人,累及崇伯。今日涉𧕦出來想做調人,又被黃魔罵走,這更是鹵莽了。」

  正說到此,童律己領了𧕦圍進來。隔了一回,狂章又領一個龍首人身的計蒙進來,庚辰又領了一個方面三足的涉𧕦進來。三個地祇見了右英夫人,一齊稽首。夫人道:「這回之事涉𧕦最無罪,但剛才調停不肯終局,亦是負氣之故。𧕦圍捆縛地將兜、盧二氏,雖說由於被逼,情有可原。但第二次鴻𧕦氏來問,何以亦不問情由,舉械就打?致使章商氏受傷,豈不是尤而效之嗎?至於計蒙,不問情由,不計利害,以一時朋友之私情,兼懷寶光罩射之忿,輒爾施逞毒計,害及眾人,且驚崇伯,其罪甚大!雖說事後知悔,挽請涉𧕦出來調停,但已遲了。

  現在我判決:計蒙、𧕦圍二人先向崇伯道歉。計蒙兼向崇伯部下諸人道歉,然後計蒙監禁光山五年,𧕦圍監禁漳淵二年,均不許出來。涉𧕦無罪省釋。如此判法,汝等服嗎?」

  三個地祇皆稽首稱服。夫人道:「既然如此,就去吧。」

  涉𧕦先出,計蒙一陣風雨亦去了。𧕦圍向夫人道:「我們闖禍,應該監禁,那第一個肇禍的人如何辦法?」

  夫人喝道:「汝吊了他們幾日夜還不夠嗎?」

  𧕦圍聽了無語,亦退去。夫人亦向文命告辭。文命再三稱謝。夫人香車冉冉升空而去。文命亦將天地各將誥戒一番。次日,從驕山乘舟西進。但見無數難民都避在山頂上。前日因晚炊不戒於火,茅屋蕩然,露宿可憫,大眾才悟到前夜火光原來是此地失火。文命吩咐盡力救濟之。(原注:現在湖北宜昌縣,江之左岸,絕岸壁立數百仞,飛鳥所不能棲,有一火爐插在崖間,望見可長數尺。父老傳言,昔洪水之時,人泊舟崖側,以餘燼插之岩側,至今猶存,故先後相承,謂之插灶。又有一山,形如筐篚,洪水時飄在水中,獨不沉溺,避難者多居其上,即宜昌縣西之高筐山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