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上古神話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二十三回 帝女常儀謝世 盤瓢子孫分封(2)


  那班孩子聽了,面面相覷,都不作一聲。

  帝嚳便問那些教導的人道:「這些孩子對於朕的普通話能夠懂嗎?」

  大家齊聲道:「已能瞭解。」

  帝嚳又正色問那班孩子道:「據師長說,汝等對於朕的話都已能瞭解,那麼為什麼聽了之後不發一言呢?現在朕再問汝等,如汝等願意住在這裡的,自此之後,必須改過自新,明白禮儀,研究書籍,才可以算得一個人。要知道這裡是中土文化之邦,不是野蠻之地,可以任性而行,隨便糊塗過去的。倘使不能夠如此,還是早早離開這裡的好,朕亦不來管汝等,汝等應該細細的想一想,自己決定。」

  帝嚳說完了,用眼將那班孩子一個一個的看了一轉。隔了一會,有一個年紀大的孩子說道:「我們實在不要住在這裡,住在這裡,一點不能跑動,要悶壞人的。」

  帝嚳道:「那麼朕放汝等到外邊去,好嗎?」

  眾孩子一齊大叫道:「好!好!好!帝嚳道:「朕仍舊送汝等到那個石洞的地方去,好嗎?」

  有些孩子都連聲應道:「好!好!」

  有些孩子卻連聲反對道:「不好!不好!」

  霎時間大家又吵鬧起來。帝嚳細看那些說不好的孩子都是有尾巴的,知道是宮女的兒女了。一面喝住他們,不許吵鬧,一面就問那些有尾巴的孩子道:「那邊山洞是汝等的老家,理應回去,為什麼說不好呢?」

  那些孩子道:「那邊去住了,人要變成石頭。我們母親已經變成石頭了,所以我們不願去。」

  那些帝女生的孩子聽了,非常不服氣,就羼著說道:「帝不要聽他們的話,活人變石頭,不過偶然之事,哪裡儘管會變呢。我們的母親何以不變呢?」

  說著,兩方面又大吵鬧起來。

  帝嚳再喝住他們,便問那些有尾巴的孩子道:「汝等既然不願住在那個山洞裡,那麼願住在哪裡呢?」

  有幾個道:「最好是有山的地方。」

  有幾個道:「最好是有水的地方。」

  帝嚳道:「朕給汝等一個地方,又有山,又有水,如何?」

  那些孩子聽了,都大喜跳躍,說道:「好!好!好!」

  於是帝嚳又正色的向眾孩子說道:「汝等這些孩子年紀尚小,現在出去,又分作兩處,雖說是汝等自己情願,但是朕終不放心。現在朕想弄些牛羊布帛及各種五穀種子之類給汝等帶去,那麼到了那邊之後,容易謀生,不至於餓死,汝等願意嗎?」

  那班孩子又一齊拍掌跳躍的叫道:「好!好!好!要!要!要!」

  帝嚳道:「那麼這許多東西一時一刻不能辦齊,至少要等十幾日,但是在這十幾日之內,汝等切須安靜,不可再吵,汝等知道嗎?」

  眾孩子聽了,又一齊叫道:「知道,知道,我們決不吵,請帝放心,我們決不吵。」

  帝嚳點點頭,就叫教導他們的人領他們進去。

  過了十日,各物齊備了,姜嫄、簡狄及各宮人對於眾孩子雖無好感,但是看在帝女面上和常儀面上,各有衣服及種種物件贈送。常儀是自己的親外孫,賜與的優渥更不必說,所以行李輜重非常之多。到了動身那日,帝嚳選了四十個壯士,分做兩組,一組伴送帝女的子女到石洞去,一組送宮女的子女到塗山(原注:現在浙江紹興縣會稽山)去。臨走的時候,帝嚳又切實的教訓他們道:「汝等這番出去,第一,在路上須要聽送行的人的話,不可倔強。第二,將來汝等蕃盛之後,對於中國切須恪守臣子的禮節,不可隨便前來侵犯,否則不但中國決不輕恕汝等,必要用兵征討,便是皇天亦不保佑,汝等可知道嗎?」

  眾孩子聽了,都諾諾連聲,歡欣鼓舞而去。

  後來那帝女所生的六男六女,到了山洞之後,自相婚配起來,子孫滋蔓得很,自號曰蠻,外面像個愚笨的人,裡面實在很奸很刁。他們以為祖父是曾經有功勞於國家過的,祖母又是皇帝的女兒,因此驕傲之極,不肯遵守法律,凡有種田經商等等,都不肯繳納賦稅,官吏對於他們也無可如何。後來到了周朝,他們就叫蠻荊;到了漢朝,就叫作武陵蠻、五溪蠻等等,都是盤瓠的子孫。

  有人說唐朝時候的吐蕃亦是它的支派,雖則無可考查,但是這支盤瓠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也可說不算小了。至於那宮女生的三男六女,到了塗山以後,亦自相婚配起來,子孫也非常眾多。後來他們浮海東去,得到了一塊周圍三百里的大地,立起一個國家來,叫作犬封氏。這一支卻與中國無大關係,此是後話,不提。

  且說盤瓠一班男女送出之後,大家都覺得頓時安靜。帝嚳的無數小兒女從此可以往來自由,不比以前幾年,只能躲在一室,不容易出房。亦覺非常舒服。獨有常儀,不免反有所傷感,那病勢不覺又重了幾分。一日,慶都帶了堯,奉帝嚳之命回來了。那時堯已十歲,因為寄居母家之故,依了他母親之姓,叫作伊耆堯。可憐他自墮地以來,尚未見過父親。入宮之後,當然先來拜見帝嚳。帝嚳一看,只見他生得豐下銳上,龍顏日角,眉有八彩,鳥庭荷勝,好一表人材,真是個聖明天子的狀貌。

  又拿他兩隻手來看看,掌中都有紋路,仿佛握著一個「嘉」字。

  問他說話,又是非常明達,當下心中不勝喜悅。那時姜嫄、簡狄、羲和等妃子及摯、棄、契等小兄弟都聞聲而來,聚集在一處。就是常儀,因為慶都來了,也勉強扶病出來。堯都上前一一見過,真是熱鬧非常,幾乎連屋子都擠不起,有幾個只好站在外邊。

  帝嚳將四個妃子的兒子細細比較,暗想:「剛才堯兒的相貌固然是好極,就是棄兒相貌亦不壞,下部披頤,上部開張,像個角亢之星,照相法上說起來,亦是個全福之相。再看看契兒,亦是不凡的。就是摯兒的相貌,雖則及不來三個兄弟,但是九五之尊,亦是有分,至於凶敗不得善終之相,一點沒有,不過他的福分不長久罷了。我現在如果立他做儲君呢,卻又難違天意,這事卻甚難處置。」

  後來又想了一想,立即決定了一個主意,暫且不發表。

  過了幾日,帝嚳視朝,大會文武,除司衡羿因事他去外,其餘百官都到。帝嚳便說道:「朕在位六十餘年,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從前顓頊帝在位七十八年,享壽不過九十一歲。先祖考少昊帝在位八十四年,享壽不過一百歲。即如先曾祖考黃帝在位百年,享壽亦不過一百十一歲。朕的薄德淺能,在位的年分雖則遠不及列祖,但是在人世上的年齡已經比顓頊帝為過,比少昊帝差不多了,將來還有幾年可以在世,殊不能逆料。所以朕身後之事,不能不先與汝等商酌妥協,庶免臨時倉卒不能妥善,汝等以為何如?」

  百官大小聽了這番話,覺得是出其不意,不免面面相覷,無能作答。倒是火正吳回先說道:「帝春秋雖高,但是精力很好,而且這幾年來研求道學,功效不淺,面上的色澤竟和三四十歲的壯年一樣,將來享國長久,正未有艾,何必預先計算到後事呢?」

  帝嚳道:「這個不然,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古聖人的話是一點不錯的。現在朕並非說即刻就不能生存,不過為預備起見,不能不有一種商量。朕所最難解決的,就是繼嗣問題。朕諸子之中,論人才,當然是堯與契。論其母的資格,當然是棄。而論年紀的長幼,當然是摯,而且摯又是先母后所鍾愛的。但他的才德卻及不來他的兄弟,朕因此甚為躊躇,所以欲與汝等一商。汝等以為朕之諸子中,究竟誰可繼嗣?」

  木正重道:「立儲大事,最好簡在帝心。臣等愚昧,實在不能贊一詞。」

  水正熙道:「木正之言甚是。古人說得好,知子莫若父,無論臣等知人之明,萬萬不能及帝,就是以親疏而言,觀察所及,亦決不能如帝的詳細,請帝自定吧。」

  帝嚳道:「朕因為躊躇不決,所以和汝等商量。現在汝等之意既然如此,那麼朕想謀之於鬼神,用龜來蔔它一下,汝等以為何如?」

  諸臣齊聲道:「這是極應該的。」

  當下決定了方法,帝嚳便去齋戒沐浴,擇日告廟,以便占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