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宋宮十八朝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三十五回 定變亂中宵鬧宮禁 運奇謀元夜入昆侖(2)


  同官畏畏縮縮,不敢出頭,唐介遂獨自上章抗奏,極言外戚不可預政。仁宗知道唐介忠耿,無法拒諫,只得將他召入,面諭道:「卿毋得苛責朕躬,須知除擬本出自中書,非盡由朕意咧。」

  這時是文彥博任首相,唐介遂奏劾文彥博進獻蜀錦,交通宮掖,取得執政,請罷斥他改用富弼。仁宗竟大怒,把唐介的奏章擲下不閱,且說道:「再多瀆,朕將你謫竄到遠州去!」

  唐介竟不少怯,拾起奏章,當駕誦讀一遍,讀畢,複奏道:「臣所以切諫陛下,乃是激於忠憤,就是下臣於鼎鑊,臣亦不敢逃避,何憚乎遠謫呢?」

  仁宗見他仍然要諫,召諭執政道:「唐介身為諫官,論事是他的本職,卻妄說文彥博是由嬪妃致宰相,這是什麼話呢?至若進用塚司,更不是他的職權所得干預,他竟引薦富弼,不是越權了嗎?」

  當時文彥博正立在仁宗面前,唐介便責文彥博道:「文彥博!你應該自省!要有此事,不可隱瞞!」

  文彥博向仁宗拜謝道:「臣實不稱職,願即退避,讓給賢能。」

  仁宗愈怒,叱命唐介下殿。唐介還力爭不已。修起居注蔡襄,趨救唐介,奏請道:「唐介實是狂直,但納諫容言,乃是人主的美德,願乞寬貸唐介。」

  仁宗怒仍不解,貶唐介為春州別駕。中丞王舉正入奏道:「唐介縱然得罪陛下,還求陛下從輕發落,何至要這等重罰呢?」

  仁宗亦悟唐介為直臣,乃改徙英州;又慮唐介或不幸道死,不免要擔個殺直臣的惡名,乃遣中使護送唐介啟行。因此,唐介的直聲,通國都知道了。未幾,仁宗訪知張貴妃父張堯封曾做過文彥博父文洎門中客;張貴妃在未入選時,又拜認文彥博作伯父;張貴妃入宮專寵後,文彥博在知益州時,曾將蜀中有名的燈籠錦,獻入宮中,甚得張貴妃歡心。前唐介奏劾文彥博,確系事實,並非妄言。

  仁宗自悔道:「如此,朕前日竟冤屈唐介了。」遂罷文彥博相位,出知許州。張貴妃欲救不能,徒喚奈何而已。

  文彥博罷相後,樞密使夏竦亦死,仁宗乃用龐籍同平章事,高若訥樞密使,梁適參知政事,狄青樞密副使。狄青起家戍卒,因有軍功,遂為顯宦。先是經略判官尹洙與狄青談兵,尹洙不勝佩服,因薦舉于韓琦、范仲淹。及見面,狄青侈論戰陣事,極有見地,韓琦、范仲淹大喜道:「狄青是良將材啦!只不可不使他明曉詩書,通達古今,以成全材。」乃授狄青《左氏春秋》,說道:「作將帥要是不能曉暢古今,縱有謀勇,只好算是匹夫之勇,不足稱道的。」

  狄青自此,便折節讀書,遂悉通秦、漢以來的將帥兵法,謀略益高,積功擢為馬軍副都指揮使。

  仁宗召見,見他面涅還存,因命他敷藥把它去掉,不要留在面上不雅觀。狄青奏答道:「陛下拔抉下臣,是為著臣少有功勞,並不是為著臣的門第足取哪;臣所以有今日,正是由於這面涅才到得哩!臣要留著它去勸勉軍中士卒,陛下命臣除掉,臣不敢奉詔。」

  仁宗聽了,益加愛重狄青。至是,乃從知延州,詔拜樞密副使。這時是四年六月。

  適有儂智高寇憂嶺南,仁宗命將往討,反而無功,殊以為憂。狄青即進奏道:「臣起身行伍,不去打仗,便無以報國家。臣願求番落數百騎,禁兵千人,前去討平嶺南,把儂智高擒進京來,獻與陛下。」

  仁宗道:「卿願前去,朕無憂了!」

  即命狄青為宣撫使,提舉廣南經制盜賊事。諫官韓降,奏陳狄青系武人,不宜專任征伐事。仁宗不由狐疑起來,召問龐籍意見如何。龐籍答奏道:「狄青此去,臣保他平定亂賊回來。陛下可勿疑慮!行軍的事,正是要號令專一,才可奏功。所以陛下如果要用狄青,就該使他專任,如果不願他專任,那不中勿遣他去。」

  仁宗意志才安定了,且降詔嶺南諸軍,皆受狄青節制,俾得專一事權。狄青領旨,即領軍馳往嶺南而去。

  這儂智高系廣源州蠻首領,當唐朝末年,交趾強盛,廣源州亦隸屬交趾。知儻猶州儂全福被交人殺了,他的妻子改嫁商人而生智高,冒姓儂氏。儂智高長大了恥有二父,遂把商人殺死,與母佔據儻猶州,建國號做大曆。交人起大兵攻破儻猶州,生擒儂智高母子,因見他狀貌雄偉,把他赦宥,且命他知廣源州。儂智高越恨交人,招納流亡,複襲據安德州,又建國號作南天國,建元作景瑞,因屢請歸附宋朝,不狄允許,儂智高激而成怒,遂與廣州進士黃師宓謀據廣南,以抗朝廷。遂率眾五千,焚巢東下,攻陷邕州。儂智高既據邕州,改國號做大南國,改元做啟曆,自稱仁惠皇帝。麾眾四出,連破橫、貴、藤、梧、康、端、龔、封、八州,遂進圍廣州。仁宗詔陳曙、楊畋等往討,無功。覆命餘靖為廣西安撫使,孫沔為廣南安撫使,先後往討,仍不獲平。

  狄青既奉旨啟行,即傳檄前敵將士,不許妄動,靜侯命令出擊。陳曙不遵號令,乘狄青未到,竟出兵攻擊,為儂智高所乘,大敗於昆侖嶺。十二月狄青至賓州,會合余靖、孫沔諸軍,詢問最近軍事狀況。孫沔、余靖等一一說了。狄青聽到陳曙違令擊敵致敗一節道:「號令不行,哪得不敗呢?」

  即命擊鼓升帳,召諸將士訓話。一時,諸將士齊集。狄青命陳曙與殿直袁直,並將校等三十二人,立於一處,霽色問道:「日前往擊昆侖嶺,怎樣敗的?可將詳情告訴我。」

  陳曙等不能隱瞞,只得一一直說出來。狄青所畢,大怒道:「我奉旨出京的時候,便傳檄各路不許妄動,靜候命令出擊,爾等怎麼違背我的號令,擅自進兵,致遭敗衄,損失國家威武,敗壞軍隊紀律,該當何罪?」

  遂喝命衛士:「把陳曙等拿出轅門斬了!」

  衛士答應一聲,把陳曙等三十二人,一齊綁出轅門,立時斬訖,獻首帳下。

  孔沔與余靖相顧失色,諸將都嚇得不敢仰視。自是三軍畏服,沒有再敢違令的。這時已到五年歲首,狄青複傳命,休息十日,過了新年再進兵。眾將奉令,大家莫名其妙。儂智高所遣的諜者聽了這個命令,遂回報依智高,說宋軍尚須待十日方前進。

  依智高便不設備。不料到了明日,狄青忽下令動員,自領前軍,孫沔領次軍,餘靖為後軍,兼程並進,是夜便抵昆侖關下。次日黎明,狄青建起大將旗鼓,諸將一齊環立帳前候令。久而久之,不見狄青升帳,諸將好生疑慮。正盼望間,忽中軍傳令道:「元帥已經進關了,召諸位將軍即行前進,到關外會食。」

  諸將聽了,驚異道:「元帥什麼時候進關的呢?」

  慌忙領兵入關。

  這正是:大將奇謀能破賊,雄關乍下一軍驚。

  要知狄青什麼時候進關,果能討平儂智高與否,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