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宋宮十八朝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五十九回 信方士大築宮觀 導微行私入青樓(1)


  卻說方士王仔昔,得了徽宗的寵信,居然賄賂公行,暗通關節起來。不覺惱了禦史中丞王安中,上疏諫爭道:「自今以後,招延術士當責所屬切實具保,宣召出入,必察視行徑,不得與臣庶交通。」

  疏末又論蔡京,引用匪人,欺君害民數十事。

  徽宗頗為嘉納!安中再論蔡京之罪,徽宗只答以「知道了」三個字。已為蔡京所知,令其子蔡攸,泣訴於上前,說是安中誣衊臣父。徽宗遂遷安中為翰林學土,不上幾日,又命為承旨。

  安中工駢文,為徽宗特別器重,所以不至貶謫,且因此疑及仔昔,漸加疏遠。無如仔昔寵衰,又來了一個方士,名叫林靈素,比仔昔更加厲害。

  那林靈素,溫州人,初名靈噩,表字歲昌,家世寒微,少入禪門,受師笞罵,遂為道土。遠遊于蜀,學道于趙升道,善作幻術,並輔以五雷法,往來淮、泗等處,乞食於僧寺。寺僧屢加白眼,故靈素深恨僧徒。既而至京師,居於東太乙宮。

  徽宗在大內裡面,忽得一夢,見東華帝君使仙童相召,游神霄宮。及至醒來,要想訪問神霄宮事蹟,敕令道等徐知常,訪求神霄事蹟進陳。正是:鹿分鄭相終難辯,蝶化莊周未可知。

  徐知常素不知神霄之事,方以為憂。忽有一道士,告知常道:「今道當中有溫州林道士,屢言神霄,又有神霄詩題在壁上,何不問之。」

  知常聽了,哪敢怠慢!忙去看那壁上的神霄詩。但見粉牆之上,端端正正寫著四句神霄。知常便細看道:

  神霄宮殿五雲間,羽服黃冠綴曉班;
  詔誥群臣親受勾,步虛聲裡認龍顏。

  知常讀了一遍,亟將此詩錄呈徽宗。

  徽宗遂召林道士問道:「卿有何仙術?」

  林道士回奏道:「臣上知天宮,中知人間,下知地府。」

  徽宗問以神霄宮在於何處?林道士奏道:「神霄宮乃東華帝君所治,天上有長生大帝君與其弟青華大帝君,皆玉帝之子。又有左元仙伯,賞罰仙吏八百餘員。陛下乃長生大帝君,降生人間,為天下帝王。蔡京乃左元仙伯降生,故為陛下輔弼。前日陛下赴青華大帝君之召,作神霄之遊,想甚快樂。」

  徽宗聞之大喜!自言與林道士如舊日相識,乃賜名靈素,號金門羽客,通真達靈元妙先生,賜金紫服,得出入大內。徽宗既得靈素,甚加寵信。

  適值後宮忽有妖魅出現,夜間拋磚弄瓦,不能寧處,乃詔靈素治之。靈素作一鐵簡,長約九尺,上書符勾,埋於地中,其怪遂絕;乃于景龍門建上清寶勾宮,使靈素居住。其宮中山包平地,環以佳木清流,有如仙境。又就太乙西宮,達仁濟亭,施符水,開神霄寶勾壇,詔天下天寧觀,改為神霄玉清官,各設長生大帝君、青華大帝君像,虔誠供奉。徽宗自稱教主道君皇帝,且降詔諭百官道:

  朕為上帝元子,為神霄帝君,憫中華被金狄之教,遂懇上帝,願為人主,令天下歸於正道。卿等可上表章,冊朕為教主道君皇帝,止用於教門。

  於是冊上尊號,百官稱賀。又命靈素修道書,改正諸家醮儀,校讎丹經。靈素每遇七日就座,百官宰執,三衙親王,中貴士俗,觀者如堵。徽宗當呼靈素為聰明神仙,御筆賜為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立兩府班。

  徽宗當思明達皇后,惜其已死,對靈素道:「朕欲一見明達皇后。卿有此法術否?」

  靈素道:「臣能為葉靜能致太真之術,陛下但瞑目少頃,即可見了。」

  徽宗如其言,瞑目靜坐,果覺身游於宮闕之中,若瀛州神仙之境,得與明達皇后邂逅,語甚款洽。忽然驚寤,恍如夢寐。靈素又奏十二月內,有天神降坤寧殿,宜修神保觀。神保觀為二郎神之廟宇,都人素畏二郎神,聞靈素之言,傾城士女,負土以獻,助修神保觀,謂之獻土。村落間人,且裝作鬼使之狀,挨門逐戶,催居民納土,竟至絡繹於道,連綿不絕。徽宗乘輿前往觀看。蔡京入奏獻土納土,皆非佳兆,請下詔禁止,數日乃絕。後人有詩詠此事道:

  道君好道事淫荒,雅意求仙慕武皇;
  納士讖言無用禁,縱有佳讖國終亡。

  靈素又奏請徽宗禦寶勾宮開玉清神霄秘錄會,凡宦官道士有不如意的,倘若度等,可以百凡如願,因此願意度等者八百餘人。當開會之時,群臣士庶皆可入。殿聽靈素講解道經,正殿上面搭了一座高臺,靈素升台,坐于正中。徽宗反設一小屋,坐在旁邊。聽講的人,有疑惑不解之處,都可向靈素再拜請問。

  但細聽講解,並無深入之義,不過順了經文敷衍下去。有時不能敷衍,便節外生枝,雜入詐多詼諧滑稽的趣談,引得殿上殿下聽講的哄堂大笑,全無君臣之理。一直講至傍晚,方才散會,徽宗卻絕無倦容。

  此時道教十分興旺,每一齋施,動獲數千萬適,每一宮觀,給田也不下數百千頃。做道士的皆有俸祿。他們有了錢,便在外面蓄妻子,置妾媵,用膠青刷鬢,美衣玉食,逍遙快樂的多至二萬人。每逢施一次大齋,用費須至數萬金,凡是道流,皆可赴齋。有些窮苦的人,臨時買幅青布,做了一頂道士巾戴在頭上,前去赴會,即可飽餐一頓,又可領去襯錢三百帶了回去,名為千道會。

  靈素又薦一個同道張虛白,徽宗賜號通元沖妙先生,把靈素的名字上,也加賜元妙二字。兩人得了徽宗的寵倖,真是趾高氣揚,十分得意。每逢出入,總是前呼後擁,開鑼喝道。就是親王在路上行走,遇見了兩人,也要回避,都人稱為道家兩府。靈素得志之後,想起從前乞食僧寺,曾受寺僧的白眼,有意藉端報復,便奏明徽宗,改天下寺院盡為宮觀,改佛號為大覺金仙,其餘悉為仙人大士。僧為德士,尼姑為女德,女冠為女道,一起改為道士裝飾。不過,這種法度,沒有行到一年,次年靈素勢敗就恢復轉來了。

  先是徽宗無嗣,道士劉混康,以法錄符水之術出入宮禁,當言京師西北隅,地勢稍低,若加築高大,當有多男之喜。徽宗遂命工築運,疊起罔阜,高約數仞,後來宮中果然生子,就是皇后也生一男一女。蔡京欲徽宗沉迷于神仙士術,乘機獻媚,所以徽宗愈加崇信道教。現在神仙一事,徽宗已竟著迷,土木一事還沒有動心,京又陰嗾童貫、楊戩、賈祥、何訴、藍從熙五個中官,導興土木。遂於政和二年,改築延福宮。宮址在大內拱辰門外,由童貫等五人分任其事,且要各為制度,不得相襲。因此五個人爭奇鬧巧,亟務華麗高廣,不計工財。等到建築告竣,又把花石綱所辦的珍品,佈置在內。

  這座宮由五個人分造,自然分五個位置,東西配大內,南北稍劣,東自景龍門,西抵天波門,殿閣亭台不計其數,鑿池為海,引泉為湖,鶴莊鹿寨,文禽奇獸,孔雀翡翠,數以千計。

  嘉花名卉,類聚群分;怪石巉岩,幽勝天成。真是窮工極麗,不啻仙鄉。徽宗見了,不勝之喜!親作《延福宮記》,鐫碑刻石,立于宮內。後來又添設村居野店,酒肆青簾,茅舍竹籬,大有山村風味。每年冬至節後,即自東以北,遍懸燈彩並不禁夜,一任人民入內遊觀,且徙市民行輔,夾道而居,悉聽自由,聚飲縱博,歡呼之聲震耳欲聾,直至上元節後,方才停止,謂之先賞。後人有詩一首,詠此事道:

  萬炬銀花錦繡圍,景龍門外軟紅飛;
  淒涼但有雲破月,曾照當年步輦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